着色配色技术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结果,人们凭感觉接受的外界事物信息中,83%的印象来自视觉。可见产品外观特别是外观颜色尤为重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种材料、制品除了在用途、功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在外观上也不断追求美丽、时尚、个性。因此,使用着色剂或通过其他方法改变或改善产品外观的着色配色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都十分关注的技术领域,同时也是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知识,设计时不但要满足人们对产品外观的要求,还应考虑环保、生态、健康等因素。但纵观目前的着色配色技术领域的图书市场,还没有这样一本能涵盖各种材料、物品着色配色理论与技术的书籍。因此,这让笔者萌生了编写本书的想法,以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于是从2006年笔者便开始了这项艰苦卓绝的工作,以期为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材料与着色剂选用、制品的使用与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海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检索、查阅、翻译、整理、提炼以及结合笔者的科研实践成果,《着色配色技术手册》一书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本书共分十三篇四十二章,从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际出发,在色彩基础知识和着色剂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现行标准为依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不同着色剂在不同基质材料上的着色与配色技术,如对着色剂的要求和选择、着色方法与配色技术和配方实例,涉及范围包括纺织品(包括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纯纺、混纺等织物)、塑料、橡胶、涂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水泥、陶瓷、搪瓷)、金属材料(包括铝、铜、钛、锌及其合金以及不锈钢制品等)、食品、药品、日用化学品(包括化妆品、洗涤用品)、皮革、毛皮、油墨、文化用品(包括纸品、墨水、绘画颜料、粉笔、画粉、笔芯、印泥、印台墨水、相纸等)、竹制品、藤制品、草制品、木材、砂石等众多应用领域。同时,书中还论述了计算机自动测色与配色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书后附禁止使用的染(颜)料清单,并以表格形式对颜色理论的形成、产生以及与染料和颜料有关的发现、发明、发展历史、创制过程进行了简要说明。全书内容丰富、翔实、系统、全面,实用性强,书中所收集的国内外众多实例配方可供相关单位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用。本书可供相关行业从事着色与配色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营销人员、技术工人和广大爱好者参考,也可供相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本书由东华大学纤维与聚合物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青山团队组织编写。李青山任主编,李秋荣任副主编;李青山教授编写第一、二、七、八、九、十、十一、十八、三十五、三十六、三十八章,参与编写第三、五、十六章;李秋荣教授编写第三、四、五章,参与编写第一章;胡玉洁教授编写第六、八、十六章;刘卓硕士参与编写第八、十八、三十八章;杨秀珍硕士编写第十二、十四章,参与编写第九、十章;权亚秀硕士编写第十三、二十七、二十八章;刘新建硕士编写第十五章,参与编写第六、十六章;王新伟硕士编写第十七、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九章,参与编写第六、七章;杨艳玲硕士编写第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章;吴丽娜硕士编写第二十五章;郭晓峰硕士编写第二十六章;李柏峰硕士编写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七、三十九、四十章,参与编写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八章;张超硕士编写第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章;刘军博士、卓玉国博士编写第四十一、四十二章;洪伟博士、狄友波博士、胡咏梅博士、赵舟博士、倪士民博士和中国科学院顾晓华博士后以及在读研究生廉明洋、杜善钊、杨帆、靳勇霞、李珍珍、千燕敏、罗金琼、王玉、张凯军编写录入参考文献和附录,核算本书表格中的数据;全书由李青山统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天津工业大学西鹏教授、青海大学陈明彪教授、新疆大学徐红教授、齐齐哈尔大学高洁教授、东华大学沈新元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张其锦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唐颂超教授审阅书稿后提出了宝贵意见;书中还收集、参阅了国内外众多同仁的文献及成果;书稿提交中国纺织出版社后,秦丹红编辑查阅资料、文献,对全书重新进行了整理、编排、修改、补充和完善,使书稿的体例、编排更加合理、涵盖内容更加全面、专业划分更加准确,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专业技术水平,书稿整体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出版社其他工作人员也为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辛苦劳动。在此,对本书的编写及出版工作给予过大力帮助和支持的所有专家、学者、同仁以及出版社人员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鉴于编者水平有限和资料收集方面的局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李青山

2015.10.15撰写于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新材料研发基地

2015.11.12修改于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30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