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吗
幸福、美满的人生,是每一个人生来就追求的。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幸福被赋予了这样的定义:通常人们以财富、地位、美满的婚姻、长寿、健康、美貌、事业成功、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等为幸福人生的实质,以为得到其中任何一种便得到了人生的幸福。对此,不少哲学家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幸福并不是某种固定的实体,而是一种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更多地表现在精神体验上。
曾经有心理学教授对某世界高等学府学生作过一项持续6个月的心理健康研究,其结果显示:过去的一年中,有80%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感到非常沮丧、消沉;47%的学生,至少有过一次因为太沮丧而无法正常做事;10%的学生称他们曾经考虑过自杀……
据另一项统计显示,在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抑郁症的发病年龄,也从上世纪60年代的29.5岁下降到今天的14.5岁。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美国的后尘。1957年,英国有52%的人,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幸福;而到了2005年,只剩下36%但在这段时间里,英国国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3倍。
为什么求学于世界高等学府,还会如此沮丧呢?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富有,反而越发不开心呢?
本·沙哈尔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常常被“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本·沙哈尔说,“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是这样的:假如孩子成绩全优,家长就会给奖励;如果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就会发给奖金。人们习惯性地去关注下一个目标,而常常忽略了眼前的事情,最后,导致终生的盲目追求。”
每个人追求目标时,都精神集中,极度渴望早日实现突破,然而一旦目标达成后,人们常把放松的心情,解释为幸福。好像事情越难做,成功后的幸福感就越强。不可否认,这种解脱,让我们感到真实的快乐,但它绝不等同于“幸福”。它只是“幸福的假象”。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头痛好了之后,你会为头不痛而高兴,这是由于这种喜悦来自于痛苦的前因。没有头的疼痛,就没有恢复正常后的欢喜。忙碌奔波的人,往往错误地认为成功就是幸福,坚信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就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那些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増长,各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多,找工作、买房子、结婚等。为了尽早实现一个个愿望,他们不停地奔波劳碌,在一个又一个目标前奋力冲刺,这成了某些人最习惯的生活方式。纵然实现一个小目标的成就感会让自己得到暂时且短暂的喜悦感,而第二天一起床,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还有一些人,他们有房、有车,母慈子孝,按理说生活得很好,可为什么他们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和快乐,而感受不到自己的幸福呢?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感悟:幸福的本质不在于追求什么,获得什么,而在于珍惜你所拥有的一点一滴,让自己懂得享受,学会满足。
下面这个故事被广为流传,被称为“十大经典”故事,它给予幸福真切的诠释。
我们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把全球人口维持人类的各种比例压缩成只有100人的部落,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部落的人员构成为57个亚洲人、21个欧洲人、14个美洲人、8个非洲人;52个男人、48个女人;30个白种人、70个非白种人;30个基督徒、70个非基督徒;89个异性恋者、11个同性恋者;6个人将拥有全部财富的59%;80个人的居家生活不甚理想,70个文盲,50个人营养不良,1个人即将死亡,1个人即将生产,1个人拥有大专学历,1个人拥有电脑。
当我们从这种压缩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时,就会清楚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接纳、谅解和教育。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如果您今天早上醒来时还算健康,恭喜您,因为有一百万人将活不过一星期。如果您不曾经历过战争的危险、被监禁的寂寞、被凌虐的痛苦或是饥寒交迫,恭喜您,您比五亿人还好命。如果您可以参加宗教活动而不必担心被骚扰、逮捕、凌虐或死亡,恭喜你,您比三十亿人还自由。如果您的冰箱里还有食物、有衣服穿、还有地方住,恭喜您,您比全世界75%的人还富有。如果您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钞票、还有一些零钱,恭喜您,您是全世界前8%的有钱人。如果您的双亲都还健在而且没有离婚,恭喜您,您算是幸运儿。您可以读这篇文章,那是双重幸运:有人想到您这个朋友,而有二十亿人根本不识字。
总之,如果我们在每个清晨都能清爽地醒来,我们就是幸福的人,就应对生命的赐予给予感恩。
幸福的感觉,依托于物质的满足、成就的获得等,而它的源泉,则在于懂得知足和时刻珍惜。
懂得珍惜,最为可贵,懂得知足,最为幸福。当一个人珍惜生命,生命便会长久;当他珍惜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他便能在友善的交流中,获得快乐与更多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你每天得到了一些什么,而是每天你都能对自己拥有的一切怀着一颗满足、感恩、珍惜的心。如果我们能够保持着这种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件事,那么,即使人生中有摆脱不了的悲苦、辛酸,我们也能将它们转化成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我们很少想到自己拥有什么,却总是想着自己还缺少什么!不要感慨你失去或是尚未得到的事物,你应该珍惜你已经拥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