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思维,就能改变一切
査理斯·艾略特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于185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I 863年赴欧洲考察学习,研究法国和德国的髙等教育。1869~1908年期间,他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立足哈佛实际,锐意改革,把哈佛学院从一个地方性大学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学府。
有这样一件关于查理斯·艾略特的轶事:
1870年,在査理斯·艾略特出任哈佛大学校长时,他找到当时著名的史学家亨利·亚当斯,想聘请他出任中世纪历史的教授。起初,不管艾略特怎样苦苦劝说,亨利·亚当斯都没有任何表示,后来,亨利·亚当斯谦虚地说:“校长先生,我真的一点儿都不懂中世纪的历史。”听到他的回答,艾略特校长则客气地说:“如果你能够为我举荐出一位学者比你懂得更多,那我就聘请他。”结果亚当斯只好接受了聘请。
艾略特以自己灵活机智的思维,展现了哈佛校长的个人魅力,同时也告诉哈佛学子,将思维转个弯,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在哈佛,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优秀的商人杰克,有一天告诉他的儿子说:“我已经找好了一个女孩子,我要你娶她。”儿子说:“我自己要娶的新娘我自己会决定。”杰克说:“但我说的这女孩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儿喔”儿子:“哇!那这样的话……”在一次聚会中,杰克走向比尔·盖茨。杰克说:“我来帮你女儿介绍个好丈夫。”比尔说:“我女儿还没想嫁人呢。”杰克说:“但我说的这年轻人可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喔。”比尔:“哇!那这样的话……”接着,杰克去见世界银行的总裁,杰克说:“我想介绍一位年轻人来当贵行的副总裁。”总裁说:“我们已经有很多位副总裁,够多了。”杰克说:“但我说的这年轻人可是比尔·盖茨的女婿喔。”总裁说:“哇!那这样的话……”
最后,杰克的儿子娶了比尔·盖茨的女儿,又当上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这个故事看似不可思议,却有着一个真实的结果。在漫漫人生长路上,许多人利用思维的变化找到了成功的机会,相比之下,那些不善于变通的人,纵有一身过硬的本领,也会因为不懂得因时因地变通,而无法捕捉和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以致无法成功。甚至有的时候,机会向他迎面走来,他也会视而不见,让成功与自己擦肩而过。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个美丽的私人园林。每到周末,总会有人到她的园林里去摘花,采蘑菇,有的甚至搭起帐篷,在草地上野营、野餐,弄得园林一片狼藉,脏乱不堪。
管家曾让人在园林四周围上篱笆,并竖起“私人园林,禁止入内”的木牌,但均无济于事,园林依然不断遭到践踏和破坏。于是,管家只得向主人请示。迪梅普莱听了管家的汇报后,让管家做几个大牌子立在各个路口,一面醒目地写明:如果在园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个小时才能到达。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闯入她的园林。
园林还是那个园林,只是变了一个思路,保护园林的难题就解决了。
无独有偶,在美国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柯特大饭店是美国加州的一家老牌饭店。饭店老板准备改建一个新式的电梯。他重金请来全国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请他们一起商讨该如何进行改建。
建筑师和工程师的经验都很丰富,他们讨论的结论是:饭店必须新换一台大电梯。为了安装好新电梯,饭店必须停止营业半年时间。
“除了关闭饭店半年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老板的眉头皱得很紧,“要知道,这样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必须得这样,不可能有别的方案。”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坚持说。
就在这时候,饭店里的清洁工刚好在附近拖地,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马上直起腰,停止了工作。他望望忧心忡忡、神色犹豫的老板和那两位一脸自信的专家,突然开口说:“如果换作我,你们知道我会怎么来装这个电梯吗?”
工程师瞟了他一眼,不屑地说:“你能怎么做?”
“我会直接在屋子外面装上电梯。”
“多么好的方法啊!”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顿时诧异得说不出话来。
很快,这家饭店就在屋外装设了一部新电梯,而这就是建筑史上的第一部观光电梯。
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电梯只能安装在室内,却想不到电梯也可以安装在室外,像这样固守成法、循规蹈矩的人比比皆是。问题不在于他们的技术高低、学识多寡,而在于他们突破不了常规的思维方式。工程师和建筑师被专业常识束缚住了,而清洁工的脑子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思路很开阔,所以才会想出令专家们大跌眼镜的妙招。
生活中最大的成就是不断地自我改造,以使自己悟出生活之道。的确,在很多情况下,外物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能改变的就是我们的思想。遇到困难和变化时,让思维尽显其灵活和多变的本质,往往能得到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