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id Media Composer影视后期制作技术标准实训教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知识储备

4 课时

知识点1 Avid Media Composer中的常用名词

1.Bin

Bin是素材箱,用于组织、管理和存储素材。Bin中可存放主素材、子素材、序列、特效、音频、图片、字幕等不同类型的素材,为了操作方便,可以用Bin来对素材作整理分类。

2.主素材

主素材不包含图像或声音,而是一个文件量较小的文本文件,它与媒体文件关联,调用媒体文件的图像和声音。播放主素材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调用硬盘中媒体文件的相关信息。对主素材的剪切、复制并不会对媒体文件造成影响。

3.媒体文件

媒体文件是与主素材相关联的视音频文件与图片文件,占用大量的磁盘空间。媒体文件的存储格式有两种,OMF或MXF。OMF格式的文件存储在硬盘的OMFI MediaFiles文件夹中,MXF格式的文件存储在硬盘的Avid MediaFiles文件夹中。媒体文件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一个磁盘驱动器中只有一个OMFI MediaFiles文件夹和一个Avid MediaFiles文件夹,各个工程同一类型的媒体文件集中存储在一起,媒体文件通过工程文件相互区分。

(1)MXF格式

MXF是素材交换格式(Material Exchange Format)的缩写。MXF是SMPTE(美国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学会)组织定义的一种专业音视频媒体文件格式。MXF主要应用于影视行业媒体的制作、编辑、发行和存储等环节。MXF文件通常被视为“容器”文件格式,也就是说MXF文件格式与内容数据的格式无关,这得益于MXF底层使用了KLV(键——长度——值)三元组编码方式。MXF文件通常包含文件头、文件体和文件尾3部分。

MXF文件在磁盘存储中有一定的优势。有些系统需要4K的字段空间(或其他数量)去读写文件, MXF格式不必把分区按4KB分割,所以在存储MXF格式文件时,可以减少硬盘的读写次数。当大量存储媒体文件时,MXF格式的优势就较为突出了。MXF格式比较适合大量的网络转移。

(2)OMF格式

OMF格式是Avid公司开发的开放文件交换格式。它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包含多轨媒体信息的文件格式,同时包含声音和画面数据。OMF格式中可以装入WAV、AIFF和SDII文件,它也可以不包含任何实体文件而只有剪辑点的信息,这和EDL有些类似,但这些位置信息最终都链接和指向具体的媒体文件。

与MXF格式比较,OMF格式更像为编辑而设计,缺少MXF格式的网络流动性特征。

4.AAF格式

AAF格式是由微软和Avid为先导的公司群联合倡导的一种完全开放的交换格式协议。AAF格式的目的是容纳一切节目和素材交换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格式和参数。它的设计目的是在工程交换文件中包含视频、音频、图形、文字和同步及时间码等综合信息。AAF格式可以在多个设备之间共享节目素材,同时可以将多个不同的编辑站点联系起来。由于背后公司的大力支持,这个格式得以广泛使用。目前Avid和Final Cut Pro都支持AAF格式。

5.Avid DNxHD

Avid DNxHD(高清编码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10bit数字编码技术,Avid DNxHD的设计目标就是基于利用较少的存储空间与带宽来满足多次合成的需要,它允许在标清处理的存储与带宽条件下,进行协作式的高清后期处理。

Avid DNxHD编码技术致力于在后期处理以及新闻广播处理的协作环境中,实现非线性的编辑及多代合成。处理未经压缩的高清媒体对带宽的要求接近1.2Gbps,在处理方式上与传统的未经压缩的高清媒体处理方式不同,它是在一个4:2:2的色彩空间上工作,有三个用户可选的带宽模式,分别是220Mbps带宽,用于10bit、8bit处理模式,或高效的8bit处理模式,仅需要145Mbps的带宽。Avid DNxHD在每秒60帧的速率下,支持720p的分辨率,在每秒30帧、25帧或24帧的速率下,支持1080p/1080i的高清分辨率。

另外,Avid DNxHD支持所有流行的高清格式,能够实现无损的栅格转换,彻底消除了高清压缩技术中压缩前格式转换所带来的分辨率损失现象。Avid DNxHD技术支持MXF格式。

6.颜色层次

当导入文件时,导入设置【Import Settings】中就涉及颜色层次,如图1-1所示。如果文件是由计算机生成或导入数码相机拍摄的图片,在导入时需选择【Computer RGB(0-255)】选项,如果文件来自磁带驱动器,则导入时应选择【601 SD or 709 HD(16-235)】选项。

在【Computer RGB(0-255)】选项中,颜色层次是0~255,而【601 SD or 709 HD(16-235)】选项中的颜色层次是16~235。如果原图片的层次非常好,导入Avid Media Composer中后,图片层次不理想时,可以尝试用【Computer RGB(0-255)】选项再导入一次。

图1-1 导入设置【Import Settings】中的颜色层次选项

知识点2 影视后期制作流程

1.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操作流程

目前影视后期制作采用非线性的操作方式,影视后期制作流程以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操作流程为基础。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操作流程包括素材加载、制作加工和成品输出三大环节。

图1-2是Avid Media Composer编辑系统的操作流程。

图1-2 Avid Media Composer编辑系统操作流程图

素材加载环节主要通过采集和导入的方式向非线性编辑系统添加素材,在Avid Media Composer中,加载素材的方式还包括媒体工具(Media Tool)的使用。采集是将录像带中的视音频资料,传输到编辑工作站的过程,经过采集,编辑工作站的硬盘中有了视音频素材。导入是将视音频文件或图片文件导入工程,并生成媒体文件的过程。媒体工具可调用媒体文件夹中的素材,通过媒体工具,可将这些素材添加到自己的工程中。

制作加工环节主要包括剪辑、精编合成和颜色调整三方面的操作。剪辑分为视频剪辑和音频剪辑,是制作加工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影视片的结构、叙事方式和节奏都在这个环节形成。精编合成是将字幕和影视特技融入影视片的过程,是对影片的润色和修饰。颜色调整过程的主要工作有两方面,一是进行色彩校正,即纠正偏色,保证正常的色彩还原;二是使影片色彩形成特定风格,起到烘托气氛、表现主题的作用。

成品输出是制作的最后环节,是将编辑序列中的内容转化为成品,使其能够独立播放的过程。成品输出主要输出视音频文件和脚本文件。

2.影视后期制作流程的分类

根据前期拍摄时存储介质的不同,影视后期制作流程分为以下3种。

(1)以磁带为主要存储介质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

以磁带为主要存储介质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如图1-3所示。该流程相对简单,主要应用于电视制作。

(2)以存储卡或硬盘为主要存储介质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

以存储卡或硬盘为主要存储介质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如图1-4所示。非线性编辑系统添加素材的方式变得多样,可以复制、直接读取、格式转换,Avid编辑系统还可以通过媒体工具(Media Tool)添加素材。

图1-3 以磁带为主要存储介质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图

图1-4 以存储卡或硬盘为主要存储介质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

(3)以胶片为存储介质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

在前期拍摄结束后,需要将胶片转为非线性编辑系统能够直接采集的磁信号,即胶转磁的过程,这样得到的录像带才能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在输入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过程中,音视频会被自动加上时间码,准确定位,保证同步。然后再将采集的素材进行初步的筛选,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进行编辑,完成编辑制作。

整个作品剪辑完成后,输出镜头剪辑单或参考录像带,根据镜头剪辑单或输出的参考录像带对胶片进行最终的剪接。以胶片为存储介质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如图1-5所示。

图1-5 以胶片为存储介质的影视后期制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