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挪威战役
在苏联碾压芬兰的同时,“静坐战争”还在持续,除了一些零星的空袭之外,唯一值得关心的事情发生在海上。12月中旬的普拉特河之战造成德国袖珍战列舰“斯佩伯爵”号沉没。2月12日,一个规模庞大的运输船队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两个师大部分人员运到埃及。一周之后,英国水兵登上挪威海域的德国武装商船“阿尔特马克”号,解救了20099名战俘。尽管这一事件令挪威政府恼怒,但是4月8日一早,英国和法国政府通知该国,为了阻止德国船只通过挪威西岸,挪威水域在前一晚上就已经布雷。
上述做法破坏了挪威的中立,轻而易举地使其卷入战争。盟国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支持挪威应对德国的干预?不,当晚斯卡帕湾的英国海军基地遭到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9日凌晨,当哥本哈根的丹麦人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的时候,突然遇上了列队向王宫行进的德国士兵。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这是在拍电影。”过一会儿,王宫的警卫开火;接着德军还击;最后,国王派出副官阻止了射击:丹麦向希特勒投降。这就是战争史上最大胆、最有想象力的行动之一的序幕,这一行动就是在一天之内占领挪威的重要中心。
这一令人震惊的行动是希特勒战略实践的第一个例子……“如果我可以用其他方法更好、更经济地做到,为什么要用军事手段打击敌人的士气?”正如下面的事件概述所言,如果不从道德层面上评论,上述言论确属至理名言。
尽管挪威军队很弱小,但希特勒无意直接攻击它,因为在4月9日之前很久,他已经发动了对挪威人民的直接攻击。他知道在一个毫无士气的国家中,如果人民同情敌人,军队几乎毫无用处。长期以来,他极具说服力的宣传已经在挪威赢得了众多的同情者,这一群体在挪威民族统一党领导人维德孔·吉斯林的掌握之中。这些人组成了所谓的“第五纵队”,成了希特勒攻击的基础,这种攻击的战略目标是:
1) 通过在挪威西岸建立空军和海军基地,限制英国海军的作用。
2) 向德国舰队开放北海和大西洋。
3) 切断英国和苏联北部的海上交通。
4) 保证瑞典西部的铁矿石海上通路。
挪威对德国的重要性在4月21日《法兰克福日报》的一篇文章上做了清晰的解释,下面是其摘要:
“在一场与大不列颠的生死之战中占领这个边陲小国,而不是将其和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战略和经济优势拱手让给敌人,真的像英国人所说的那样是个巨大的错误吗?……初步取得成功之外,除了由此衍生出来的经济利益之外,我们还处于有利的地位,可以阻碍和削弱英法的空中和海上力量,迫使英国陷入苦战……在北海和其他海域(特别是地中海)这些英法有重要利益的地方,西方强国早晚将被严重削弱。西方列强的海上优势不是仰仗其舰队,而是仰仗其舰队比其他强国更多的活动空间。这对于所有寻求结束英法海上霸权、寻求更多生存空间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前几天意大利发生的事情,更加凸显了北海和地中海之间联系的重要性。”
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战术要求就是,抢在英国之前占领挪威的所有主要机场和港口。这时第五纵队派上了用场。按照命令,他们将占领并固守这些目标,直到得到空降兵和经海上登陆的部队的支援。第一项任务可以提前几个小时下达,但是为了加速第二个目标的实现,采用了“特洛伊木马”的计策。在入侵之前几天,德国部队已经登上矿石运输船、运煤船和商船,前往多个目标。
占领丹麦为德国提供了与北海和斯卡格拉克海峡相接的机场,与此同时,在挪威的第五纵队开始执行任务,并且立即得到空降部队和“马中人”的支援。接着,海上部队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上岸。
第五纵队的人在空降兵的支援下占领了入侵的关键点——奥斯陆,同时海上运输的士兵在强大的护航舰队支援下突破了海岸防御。在这次行动中,德国损失了万吨级巡洋舰布吕歇尔号以及其他多艘舰船,包括运输船。奥斯陆以北800英里(1287公里)的纳尔维克被海上护航舰队支援的“特洛伊木马”成员占领。在那里登陆的是为山地作战训练的奥地利部队。克里斯蒂安森、特隆赫姆、卑尔根和斯塔万格也以类似的方式被占领,挪威最重要的机场、靠近斯塔万格的索莱机场被空降兵占领。到9日傍晚,上述地点已经都落入德国人之手,入侵行动总指挥冯·法尔肯霍斯特将军沿着铁路和公路,由奥斯陆向内陆进军到上述位置,唯一的例外是完全孤立的纳尔维克。
攻击之迅速和突然使英国和法国政府一时间不知所措。很明显,可以通过海上和空中立即发动反攻,以至于对英国公众来说,似乎“希特勒的冒险使其落入英国舰队之手。”但是,虽然担任第一海军大臣的是好战的丘吉尔先生,但是除了在斯卡格拉克海峡布雷之外,到15日之前没有采取任何行动阻止入侵者。
15日当天,一支小规模的英国部队登陆纳尔维克北部。其目的不得而知,格雷夫斯先生所言恰如其分:“如果一支德国远征部队奇袭伦敦,另一支部队进占赫尔,美国援军在佛罗里达州的因弗内斯登陆,对在英格兰中西部浴血奋战的英国军队没有什么帮助。”
16日,卡顿·德·维亚特将军率军在纳姆索斯登陆,18日,B.C.T.佩吉特将军的部队在翁达尔斯内斯登陆。这些登陆行动计划牵制对特隆赫姆的直接攻击,特隆赫姆是个较大的港口,附近有一个重要的机场。但是,牵制部队向内陆移动之后不久,直接攻击就被放弃,因为舰队暴露在空袭之下。如果这一作战思路经过扩展,包含两支牵制部队,那么可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两支部队没有空中掩护,在向内陆推进并遭到10天无情的轰炸之后,盟军最高军事会议决定撤出它们。这一难度很大的撤退行动在5月2~3日之后成功实施,但是船只的损失不小。
从战术上说,这场短暂的战役说明,除非空中力量和海上及地面力量合为一体,否则海军舰队和陆军将损失大部分作战价值。皇家空军对斯塔万格的轰炸毫无用处,因为德军可以通过挪威的所有机场发起行动。直接空中支援是必要的,因为缺乏这种支援,远征部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而且,这场战役再次说明,攻击的速度(而非参战部队的规模)在战役中有90%的分量,并不是因为速度带来的摧毁力,而是对士气的打击。毫无疑问,英国和法国政府及其总参谋部被德国人大胆而突然的攻击弄得不知所措,他们采取的措施绝对能证明这一点。
特隆赫姆战役,1940年4月15日~5月3日
Atlantic Ocean / 大西洋
Stenkjer / 斯滕克耶尔
Kristiansund / 克里斯蒂安森
Aandalsnes / 翁达尔斯内斯
Sweden / 瑞典
Namsos / 纳姆索斯
Trondheim / 特隆赫姆
Stören / 斯托伦
Dombaas / 杜姆奥斯
不过,挪威战役的主要成果不是战略上的(尽管战略成果也很重要),而是在心理和政治领域。首先,德国的威望大大提高了。这导致中立国认为德国是不可战胜的。其次,这导致了英国政权的更迭。5月7日,英国下院举行了有关挪威战役表现的辩论。9日,辩论出现了分歧,政府多数成员表现出来的无能使议会不再信任内阁。于是张伯伦在10日辞职,丘吉尔接替他担任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