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曲新声:胡梦桥越剧唱腔创作选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构建新的审美磁场

——《越曲新声——胡梦桥越剧唱腔创作选集》出版随想

顾达昌

接到胡梦桥要出版个人作品专辑,并邀我写篇文章的电话,非常高兴,尽管文笔非我所长,作为同行,长期合作伙伴,在为梦桥这部越剧唱腔专辑出版、热烈祝贺的同时,就其唱腔创作回顾点滴感想,或许更能体会这部专辑出版的价值意义。越剧唱腔,以前都是以众演员合集,或各演员分集出版曲谱的,这次以作曲个人汇集越剧唱段作品的版本,尚属首次。唱段数量多、范围广,不仅有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合演剧目中的优秀唱段,还有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后,各流派新秀传承发展的众多唱段,其中,除为茅威涛及剧团各个演员设计外,其他获梅花奖的演员,大部分都唱过她设计的唱段。年过八十的胡梦桥,敬业、多产,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在越剧唱腔战线上辛勤耕耘,一步一个脚印,从千百段她设计的唱腔中,选出一曲曲经过实践考验的唱段,汇集成这本专辑,凝结了她的一生心血,因此,专辑不仅是胡梦桥个人成绩所在,更是越剧艺术宝库中一份宝贵财富。时代变革,历史机遇,造就她流光丰溢的创作生涯,梦桥和她这本创作专辑,都将被计入越剧唱腔艺术发展的光辉史册。

认识梦桥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被借调浙江越改剧组搞越剧音乐改革,从移植京剧《红灯记》《龙江颂》开始,到后来新创《小刀会》《刑场上的婚礼》等剧目创作,都一起合作。那时搞改革,很重视音乐的创新发展,把音乐院、歌舞团作曲与剧团作曲组成一个音乐改革小组,乐队(学京剧样板戏),使用民乐托腔加西洋单管编制的大乐队,梦桥和剧团其他作曲,设计唱腔,反复修改,不断提炼,那时,从她多次设计的曲调中我觉得,其旋律和节奏,都较为丰富、流畅,有新意,不呆板,音乐空间展开性较大。有了这些感觉,加上创作观念上的相近,促进了彼此的合作,特别在移植京剧样板戏中,对板式成套结构等不断学习交流,实践探讨,使我们在越剧音乐创新合作上,很快形成互补。重点唱段,反复讨论,唱腔与乐队音乐,一起布局,使唱前有良好的音乐铺垫,句间有恰当的音乐补充、升华,句后有音乐把情感延伸。例如越剧《刑场上的婚礼》“盼上阵”,在启唱首句“明月滚滚”前,长笛、圆号就出现描绘性的音乐作铺垫,引入唱腔多板式层次对比的结构,加上周云娟声情并茂的演唱,使陈铁军人物内心世界得到充分揭示。此段唱,在1986年全国首次现代戏唱段评选中,荣获优秀创腔奖,优秀配器奖,且名列前茅。

随之,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成立,我们创作合作的阵地和中心课题,也随之转移,新成立的“小百花”必须在越剧各个流派的继承和发展上,体现优势,花开结硕果,闯出新天地。当时,文化局主管领导,作为“小百花”创始人的史行同志,明确提出,学传统,要流派,创作的唱腔音乐:一是越剧;二是浙江的越剧;三是浙江八十年代的越剧。胡梦桥的唱腔设计,有了更明确、更集中的方向和追求,从《汉宫怨》《大观园》到《陆游与唐琬》,从《西厢记》到《胭脂》《孔乙己》等,通过这些不断排演的新剧目,也就不断运用流派素材,创作群体的优化合作,在“小百花”的时期,也是梦桥创作的黄金时期,许多重点唱段,如《一弯冷月照寒窗》《怒冲冲带升大堂》《如坠深渊惊离魂》等曲,专曲专用,专业性的要求更突出,深入发挥唱腔音乐的功能作用,提升越剧艺术的感染力。通过名剧名演员的演绎,成为形象集中、个性鲜明的越剧名段。特别如《浪迹天涯三长载》等,反复提炼,声、情、韵,发挥极至,名段独具风彩,乃至成为越剧唱腔新时期发展的经典,深受欢迎,广为流传。我以为,这些唱段谓之优秀经典,究其成功之处,可以概括在“根”“新”“美”三个字中。

唱腔是剧种的主要标志,也是剧种发展的根本。越剧唱腔的程式性,反映其音乐元素的组合,有其独特的规范模式。过去艺人们创腔都依照这规范自我发挥,变化衍生,万变不离其宗,代代相传,在越剧唱腔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是源头,是剧种唱腔的“根”。胡梦桥是剧团培养的作曲,对传统越剧唱腔有着丰富的积累。其实,她开始是在文工团搞音乐,不久便转到越剧团,多年浸泡着越剧旋律,是个熟悉越剧传统的新音乐工作者,在周大风老师的指导下,进入创作实践,逐渐显示了她唱腔写作的天赋。沿用传统,吸收融化,发展创新,都紧紧围绕越剧本体,剧种生存的“根”而积极展开。如《洗马桥》中《人人都有一本账》,《大观园》中《你在世只有十六春》,《红丝错》中《手抱孩儿暗叫苦》等唱段,都充分发挥了传统唱腔委婉叙述的擅长和优势,音乐元素贴切自然的调配,依字行腔流畅清晰的表达,适应了内容需求。其实,对传统恰当的选择、恰当的应用、恰当的调整,也是戏曲作曲浓厚的一种功力,使作品体现一种传统美。然而,当人物唱腔情感的抒发、传统常规不够用时,就需要突破、扩展、融合新的元素,进行新的创造,使越剧曲调在表达新的人物内心情感时,更加充盈流泻,华美多姿。这是梦桥创腔的重点,大量唱腔都在创新上花工夫,以适应人物、时代的需求,如《西厢记》第二场中《猛听得角门儿呀的一声》,这是张生窥见莺莺走出角门时的一段唱,为表达兴奋激动的心情,有意突破传统,将尺调腔改造成三拍子欢快、喜悦的一种新唱腔,通过唱,更好地体现人物丰富情感中的一个侧面:美的心灵,美的期待。

胡梦桥擅长设计弦下腔,也许弦下腔更深刻感人,如《汉宫怨》中茅威涛唱《听一番断肠话心痛如绞》,《狸猫换太子》中吴凤花唱《肝胆裂心悲怆》,以及《赵氏孤儿》中董柯娣唱《苍天开眼云雾散》等曲,都是弦下腔通过各个板式的变化组合,展示悲痛、激奋、哀怨、泣诉等不同人物、各不相同的情感侧面。对此,圈内人有种说法叫“和而不同”。和,指总体腔格都是弦下腔,有其共性;不同,是指具体曲调演化出不同的个性特点,紧贴着各剧各人物的情感抒发,曲人合一,产生极至的艺术感染力。再如《陆游与唐琬》中的“浪迹天涯三长载”,这是胡梦桥唱腔创作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段唱,全曲是在越剧尺调腔的“根”上,大幅度突破创新而成,首先开头与众不同,用动机式短乐汇的二度模进:

谱例一

figure_0009_0001

构建一个情感急剧凝集的引子,为陆游重进沈园的出场唱,做了良好的铺垫,引入的开头四句唱,第一句4小节,第二句3小节,第三句1小节,第四句连过门补充7小节,是一个不规则,非对称、表现力却很强的长短句乐段结构,旋律跌宕起伏,调性正反游移,节奏律动多变。特别开头“浪”字上的大切分紧接后面“天”字上的小切分:

谱例二

figure_0009_0002

(这已是梦桥常用的手法)别具一格的启唱,先声夺人,句间行腔与句尾大腔,逐呈递增展开。前面,这四句精彩旋律组合乐段的起部,情深味足,紧扣观众心炫。下面一段对仗结构,曲调相对方整,待到四句“为什么”的演唱,旋律偏多反调低腔运行,只是到第三句“为什么”时,曲调欣然高起,如陆游揪心自问,情曲合一,极具沧桑感,最后四句归结,感叹人生,忆旧伤怀,在低沉哀怨的旋律中结束全曲。这段唱腔 ,吸收融化了沪剧音调,委婉的旋律,疏密相间;细腻的行腔,浓淡相宜,运用大起承转合套小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把人物感情深化。这段与众不同、独具个性的唱段,板式变化并不复杂,却具有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美感的吸引力,让人百听不厌,这是越剧唱腔创“新”成功的典范。

有越剧音乐本体的“根”,求角色体现在唱腔音乐所需要的“新”,构建当代观众新的审“美”磁场,最终获得越剧唱腔音乐独有的艺术“美”的享受。这是专业作曲者在今后戏曲创作中,艰巨光荣的历史使命。梦桥唱腔的出版,其实际作品成功的效应,给我们带来了这一启示。

戏曲唱腔音乐,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新创剧目成为经典,没有经典唱段留传成不了经典,这应该是所有戏曲人,特别是戏曲领导者、戏曲评论家必须具有的共识。为此,专业创腔者,“根、新、美”的唱腔创作是个关键,戏曲综合艺术中,它才是剧种发展真正的灵魂:通过它,把演员与角色“接通”;通过它,把演唱者与观众“接通”;通过它,把传统与现代“接通”。这是当今戏曲艺术中,难度最大、学术性最强、容易忽略、滞后的大课题。正如刘厚生在寒声文集《序》中所说“我就是感到当前戏曲发展中音乐(唱腔)因素已成为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剧作,可移植,导演可兼顾,表演可以打磨,惟独音乐,最具剧种特色,最专业又最需要发展提高,却又趑趄不前,提高不快,令人心焦。”说出了戏曲唱腔音乐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当前,迫切需要这“根、新、美”的发展提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故而,胡梦桥唱腔专辑的出版甚为及时。越剧唱腔的继承和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一批批、一代代优秀的音乐创作人才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来完成。研究前人的创作经验,可以使后人在新的创作中,少走弯路,更科学、更健康地往前发展。希望胡梦桥这本唱腔创作选集的出版能为后起之秀提供借鉴,增添信心,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新的理念,开放性的创作思维,写出更多“根、新、美”进一步发展的越剧新唱腔,以适应当代观众新的需求,让越剧艺术之魂——唱腔音乐,与时共进,更显美的光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