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爱好者(2018年第9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Interview & report 采访与报道

迷你音乐节,万象巴洛克

Baroque Music Festival Heats Up

文字_爱米粒 图片提供_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

2018年5月9日至12日,

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演了一年一度的品牌项目“mini音乐节”。

本届音乐节汇集了三支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乐团,

向中国听众呈现了“古乐”之精华,

其内容之多元,题材之缤纷,堪称“万象巴洛克”。

上海音乐厅mini音乐节

01 汉堡议会音乐家古乐合奏团

02 希尔伯琴演奏家乌利齐·韦德梅尔

“mini音乐节”是上海音乐厅自2013年开始策划推出的一个室内音乐节,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与沪上其他古典音乐节不同,从创办开始,mini音乐节就确立了其“主题性”的办节特点——每年以一个主题连续举办三场音乐会和三场讲座,在短时间内让乐迷对某一音乐主题由浅入深地形成较为完整的了解。这也是上海剧场行业首个兼具学术和艺术的音乐节。

首届mini音乐节由上海音乐厅携手英国南岸艺术中心,以“聆听二十世纪”为主题,通过音乐会、讲座、电影等方式,多角度地探讨、挖掘二十世纪最精华的音乐作品及其创作背后的故事;2014年的mini音乐节,上海音乐厅联手美国流行音乐的顶尖学府伯克利音乐学院,全景式地展现二十世纪美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轨迹;2015年第三届音乐节以“古典风格”为主题,携手英国室内乐团,重现古典主义“维也纳三杰”海顿、贝多芬、莫扎特的辉煌;2016年“当巴洛克遇上英格兰”,描绘了三百年来英国音乐走过的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2017年,音乐厅策划聚焦“室内乐”,以“浪漫主义时期的室内乐作品”为主题,让观众全方位深度地感受室内乐作品的魅力。

上海音乐厅每年都会引入顶尖古乐团,还原本真“巴洛克音乐”,多年累积的演出特色与口碑已在上海培养了一批巴洛克音乐的粉丝,“听古乐,到上海音乐厅”也成了乐迷之间的共识。今年的mini音乐节聚焦“古乐”,通过汉堡议会音乐家古乐合奏团、绅士合奏团、欧洲嘉兰古乐团三支古乐团,为乐迷们展示了巴洛克时期的作品。与以往mini音乐节邀请单一驻节乐团不同,本届音乐节汇集了三支规模不同、风格各异的乐团,这些在欧洲各地极具代表性的古乐团和对早期音乐造诣深厚的音乐家,向中国听众呈现了“古乐”之精华,其内容之多元,题材之缤纷,堪称“万象巴洛克”。

始于十六世纪的古乐合奏团

汉堡议会音乐家古乐合奏团成立于十六世纪,当时汉堡市找来八位本土音乐家组成了一支精英乐团,与很多王侯宫廷乐团进行竞争。在五百多年的历史里,乐团有过兴衰起伏,其第一个巅峰时期是在泰勒曼和C.P.E.巴赫等音乐家带领下的十七至十八世纪。1991年,维奥尔琴演奏家西蒙娜·埃克特(Simone Eckert)的加入使得汉堡议会音乐家古乐合奏团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如今,乐团广泛地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出,出版过三十多张唱片,其中大多是早期音乐的首演录音,并在2006年和2010年两度获得了古典回声大奖。

本次mini音乐节,由西蒙娜·埃克特领衔的汉堡议会音乐家古乐合奏团为上海的观众带来了十八世纪小型合奏乐的精华。音乐会的最大亮点莫过于三件巴洛克古乐器的同台——低音维奥尔琴(Viola da gamba)、希尔伯琴(Theorbo)和羽管键琴。西蒙娜·埃克特演奏的低音维奥尔琴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它的长相酷似大提琴,但在渊源上和巴洛克时期的吉他更为接近,音色优雅而温婉”。在十九世纪,维奥尔琴一度被欧洲所遗忘,“人们觉得随着时代的推进,他们不会再需要这些乐器了,很多维奥尔琴要么被遗弃、损坏了,要么就是直接被烧掉了”。幸好有一些人对维奥尔琴进行了一些改装,把它当作大提琴来使用,一部分乐器才得以从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下来。西蒙娜手中的这把维奥尔琴是被一户喜欢古乐的人家摆在壁炉旁作为装饰品了,当她发现这件乐器时,它已经不具备上台演奏的条件了,必须经过乐器工匠的翻修后才能演奏。“由于维奥尔琴留存下来的非常稀少,当时的原件都保存在博物馆里,现在很多古乐演奏家使用的大多是复制品,而我能拥有一件原始的、真正的乐器,是非常幸运的。”

01 维奥尔琴演奏家西蒙娜·埃克特

02 羽管键琴演奏家安可·登纳特

以“鸟”为主题的巴洛克音乐

乌利齐·韦德梅尔(Ulrich Wedemeier)手里的希尔伯琴也是一件珍贵的原始古乐器。希尔伯琴诞生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和现代的古典吉他一样,它也有六根弦,但音色更为柔和,演奏方法也有所不同。这把希尔伯琴是韦德梅尔在巴黎的一家古董商店里买到的,由于很少有人了解它真正的价值,古董店只是将它作为一件普通的收藏品来卖,所以售价并不贵。而且,由于它在古董店里保存的状态非常完好,买来后几乎不用做什么调整,就能直接上台演奏了。

对于羽管键琴演奏家安可·登纳特(Anke Dennert)来说,巴洛克音乐与其他时期的音乐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可以即兴演奏。在巴洛克音乐的乐谱中,低音伴奏乐器并没有写清楚所有的音应该怎么弹,演奏家可以在现场随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左手低音伴奏部分,只要在它的和声范围之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处理,是多弹几个音呢,还是少弹几个音,非常自由灵活。而进入古典主义成熟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后,这种即兴的乐趣就逐渐消失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音乐会关注到的是古典音乐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大家都知道巴赫和莫扎特,但这两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是如此不同——巴赫是复调音乐,莫扎特是很明显的主调音乐。那么,在这两位作曲家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是很值得人们深究的。”西蒙娜告诉我们,那时的欧洲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无论是音乐风格、所用乐器还是人们的思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比巴洛克音乐含蓄的情感表达,后巴洛克时期的欧洲人更倾向于用一种较为情绪化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其中的代表作曲家包括J.S.巴赫的儿子C.P.E.巴赫、威廉·弗里德曼·巴赫,以及卡尔·弗雷德里希·阿贝尔(Carl Friedrich Abel)、弗朗西斯科·莫里诺(Francesco Molino)等。“虽然他们的名气没有巴赫和莫扎特那么大,被称为‘二线’作曲家,但他们联系了巴赫和莫扎特两个时代之间的音乐。”可以说,正是这些所谓的“二线”作曲家,为莫扎特的诞生铺就了一条音乐上的道路。

当鸟鸣遇上巴洛克音乐

鸟是巴洛克音乐中最常见的元素,在维瓦尔第、亨德尔、凡·爱克、凯泽、托里等作曲家的众多作品中,鸟的元素比比皆是。在此次mini音乐节中,牧童笛大师史戴芬·谭明恩(Stefan Temmingh)、女高音歌唱家朵洛西·梅尔蒂(Dorothee Mields)与绅士合奏团(The Gentleman’s Band)就以“鸟”为主题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众多与鸟类有关的十七至十八世纪的音乐精品构成了一幅细密的镶嵌画,犹如国画中的工笔花鸟,在怡情之外,亦复引发遐想。

谭明恩是活跃于世界乐坛的新生代牧童笛大师,意大利米兰的《晚邮报》在他蜚声国际的处女作唱片《摩登·科雷利》上点评道:“从未见过如此轻快的牧童笛演奏,音色多变,富有动感。”朵洛西·梅尔蒂是诠释十七至十八世纪时期音乐的领军人物之一,因其独特的音色和动人的演绎而深受观众和评论家的喜爱,《留声机》杂志曾写道:“难以想象目前有哪个德国巴洛克风格的女高音能与梅尔蒂媲美。”谭明恩、梅尔蒂与另外四位志同道合的演奏家共同组成了绅士合奏团,包括古竖琴、羽管键琴、巴洛克大提琴及诗琴等乐器。2014年,绅士合奏团录制的新唱片《灵感美声》由索尼公司发行。

01 谭明恩与梅尔蒂

02 次女高音歌唱家薇薇卡·让诺

欧洲嘉兰古乐团

事实上,这个“鸟”的主题来自两位独奏家的个人喜好:朵洛西·梅尔蒂热爱鸟类,而谭明恩的祖国南非则以其丰富多彩的鸟类闻名于世,是观鸟者的天堂。谭明恩从小就经常参加观赏鸟类的活动,对鸟类有着很深的感情,他本人也非常热衷于养鸟。在音乐会中,谭明恩搜集了很多巴洛克时期与鸟有关的曲目呈现给大家,那音乐时而激昂华丽,时而有趣亢奋,时而又温婉动人,从中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鸟类声音,如夜莺、杜鹃、鸽子等。由于音区的不同要求,谭明恩在音乐会上共使用了六支不同形制的牧童笛来演奏。

牧童笛的英文名称是“Recorder”,而“Record”是“录制”的意思,因此人们看到“Recorder”这个词时,都会猜是不是“磁带”“录音机”之类的东西。谭明恩告诉我们,其实“Recorder”这个词是从拉丁文来的,意思是“重复、模拟鸟叫的声音”,所以这个乐器听起来有点儿像鸟鸣。“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误会’。”他笑道。

维瓦尔第——“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着“协奏曲之王”之称的安东尼奥·维瓦尔第是独奏协奏曲这一体裁的重要推动者,他在音乐史上最大的成就与贡献莫过于其一生创作的五百余首协奏曲。然而,我们所熟知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在他全部的协奏曲中只是“沧海一粟”。在此次mini音乐节中,欧洲嘉兰古乐团带来了维瓦尔第作品专场音乐会,让听众们领略一番不常听到的维瓦尔第。

欧洲嘉兰古乐团(Europa Galante)由现任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小提琴家法比奥·比昂迪(Fabio Biondi )创立于1990年,致力于演奏意大利巴洛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作品。乐团有着广泛的保留曲目,尤其擅长演奏维瓦尔第的作品。自从出品了第一张维瓦尔第协奏曲的唱片后,欧洲嘉兰古乐团就迅速获得了国际认可,并获奖无数,包括两度荣获格莱美奖提名等等。

音乐会上半场演释了维瓦尔第的三首小提琴与弦乐协奏曲,下半场则安排了四首经典咏叹调、两首序曲及一首双小提琴协奏曲,法比奥·比昂迪与近年来专注于巴洛克音乐的次女高音歌唱家薇薇卡·让诺携手,带来了维瓦尔第多部歌剧中的精彩片段。演出当天适逢汶川地震十周年,欧洲嘉兰古乐团与薇薇卡·让诺特地准备了一首特别的返场曲——维瓦尔第歌剧《巴泽亚》中的唱段《受伤的新娘》,以此表达对地震中失去家园和亲人的人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