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工业流程之美
生产者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美的生产者,用工业美学指导生产制造,可增添产品的竞争能力。
1.工业设计美学
工业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工业产品虽然属于物质文化,然而它是人们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是先进精神文化的表征,因此,工业设计美学讲求设计过程中需要体现产品的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实现器物文化、行为文化与观念文化的整合互动。
工业生产部门运用美学原理设计、制造出具有美的形式的产品,使其为消费者所喜爱,从而打开产品销路。具体到产品层面,工业设计美学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构成:一方面,从产品的实用性来看,要求材料质地优良,加工方法科学,功能结构合理,以便保证人们在应用它时得到恰到好处的实惠,发挥其应有的功利效益;另一方面,从产品的审美价值来说,需要抓住三个要素——造型、色彩、结构。一般来说,造型要优美、别致,色彩要和谐、悦目,结构要简洁、轻便。
不同的产品应有不同的美的形式,任何东西都可以做得更好些。例如,人们在选购服装、围巾、鞋帽之类带装饰性的物品时要讲究款式、花色;在选购手机、电视、冰箱、空调、家具等生活用品时要讲究造型、色彩,以求在使用这些物品时,能获得精神愉悦的美感;在交通运输业中,船舶、汽车、火车的外观、色彩、装饰也要求美观;即使如机械工业中的各种车床,也有外观造型、色泽和功能的问题。
总之,受到人们喜爱的工业美学产品,应该是有用的和好用的,体现着功能美的要求,又要体现着形式美的要求,即外部造型也是美的,具有结构合理、造型别致、色彩和谐、装潢讲究等特色。另外,要解决工业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整体划一与社会追新求异等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产品设计还要在色调、质感、美饰上做文章。
2.生产制造美学
一般来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既要完成从主观目的性向客观现实性的转化,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改变外在世界,以实现产品的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审美的有机统一。因此,工业技术活动及其生产成果既蕴含着善的目的,又蕴含着科技的力量。生产制造过程中的美学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生产过程的组织、人与机器和劳动环境的动态关系具体表现在空间、时间的安排,节奏、色彩和音响的处理,人体的动律与机器运转的关系等方面,它们直接激发着人的心理和情感反应。生产过程的合理化将使劳动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成为一种美的创造。
二是物尽其才。工业生产是中心环节,它作为一种工人的生产活动,要求生产者在制作产品时能充分利用物质材料本身的性能,按照“美的规律”去制作产品,当然,由于工业品所属的性质不同,如生产资料用于生产,生活用品用于生活,因此,它们在实用与审美的结合上自然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在产品制造上大家都越来越认识了美的价值对工业品价值的提升作用。
三是生产设备与工具之美。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古以来为完善各种生产设备与工具不断地进行革新、创造。人类经历了石器、青铜、铁器、蒸汽、电气、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生产设备与工具相应地取得了极为深刻而巨大的进步。任何美的生产设备与工具,都凝聚着人的智慧和才能,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在当时所能达到的水平。生产设备与工具之美,不仅要求实用功能好,而且要求结构形式巧,因为设备与工具的质量既直接影响着生产劳动的效率,又影响人的审美感受和效果。试想,木工如果没有锋利的斧头,就不可能有“运斤成风”的妙境,以显示其高超完善的技艺。当代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流水线,更是人类生产工具的巨变,无疑会给生产过程的美增添新的光彩。
3.营销美学
实际上,所有的营销活动都涉及美学,如新产品的开发和计划、品牌管理、产品分类管理、服务管理、广告和促销、包装、媒体传播和公共关系等。营销美学作为营销战略的一部分,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经营能力、组织结构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营销美学关键在于实施视觉营销设计,通过视觉(或其他感觉)方法来表达企业文化和产品功能,从而为企业产品及其品牌建立识别。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消费需求的提高,在营销过程中对美学的要求越来越重视,营销美学不仅要求外在形象美,还需要产品内在质量美;不仅需要营销观念美,还需要营销策略美;不仅需要产品设计、企业形象美,还需要员工服务、行为美。其中,观念美是指在整个营销活动中以消费者为主导,兼顾社会利益,在营销过程中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观念,从而体现在营销过程中的一种观念体系。
营销美学突破了品牌管理的传统思维,将品牌管理、识别和形象等营销理论有机结合,着重论述如何通过标识、宣传手册、包装、广告,以及声音、香味和光线等美学效果推销“记忆深刻的体验感受”。营销美学实际上提升了原来以视觉为主导的广告传播理论,也为体验营销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手段。
包装装潢、广告宣传与橱窗展销等是营销美学常用的手段。包装是产品信息传递的最根本手段,它应当反映商品的属性功能,并具有美的吸引力。广告的目的在于传递产品的信息,它应当在视觉、听觉上提高商品的价值,使画面富有魅力,以便正确、完美地传达商品的信息。产品展览、橱窗展销不是简单的商品陈列,应是向外传递商品功能与审美信息,并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4.生产环境美学
产品品质和生产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技术、设备和生产组织,而且取决于生产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生产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优美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工作条件,能使生产者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效率提升。影响生产者生理、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包括空间、光线、色彩、声音、人和物的秩序。
厂区和车间空间宽敞、空气流通,会使人心胸开阔,神清气爽;空间狭小,会使人沉闷、压抑。不仅整个厂区应该做到整齐清洁,而且各个车间内要做到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等物件堆放整齐,排列有序;地面要平整、清洁;操作台安装得合理、方便;厂房的布局、建筑要大方、美观,厂区要绿化,道路要宽阔平直,从工厂大门到各办公室、车间,造型、布置都要符合现代美学的要求。
生产场所的光线要明亮、柔和、适中。昏暗的灯光会使人昏昏欲睡,强烈的光线又使人无法正视工作面,过强、过弱的光线都容易使人眼睛疲劳。
不同的色彩,给人的生理和心理不同的感受。例如,狭窄的工作场所,把墙壁涂成浅色,就会给人比较宽敞的感觉;由于深色的物体显得比较笨重,浅色的物体显得比较轻巧,因此,庞大、笨重的机器漆成浅绿色,看上去就会显得轻巧、悦目;黄色或橘黄色可以使人聚精会神,需要专心致志工作的钟表、精密仪器车间宜漆成这两色;低温车间宜用暖色。
噪声不仅使人疲劳,而且有损健康。音乐不仅能感染人的情绪,调节人的精神,而且能使人的整个机体发生一系列的内在变化:提高听觉、视觉神经的敏感性,缩短对声、光信号的反应时间等。
工业建筑以生产为核心,追求生产的功能性、经济性,促使各种新型的材料与技术在工业建筑中被大量应用,以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来反映工业的形象。工业建筑尽管和楼台亭阁的建筑不同,然而由于它的整体布局及厂房的合理安排、厂区的绿化等,也会显示出厂区的整体美与厂房本身的美,引起人们的精神活动,产生宏伟感、雄壮感或优美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因此,美化工作环境,优化生产条件,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有研究表明,工厂车间的门窗明净优雅,生产效率可以提高5%~15%;照明设备适当美观,生产效率可以提高10%~30%;车间内外环境及机器、工具涂上适当的色彩,或者把噪声减小到最低限度并适时播放优美的乐曲,生产效率就能分别提高2%~5%和6%~14%。
5.工业管理美学
管理是一门艺术,有效的科学管理可以使生产力中的诸因素发挥最大限度的功能,使各种因素协调一致,良性循环,从而取得最佳的生产效率和最大的经济效益。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工业管理越来越复杂化和科学化,对劳动者的要求必须不断提高。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有效的途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进行智力投资。劳动者的教育是提高生产水平,提高企业管理与科技水平,即提高产品质量的最有效办法。
随着工业向更高层次发展,随着人们审美需要的提高,人们对工业产品的概念已有了变化,那就是它除实用外还应具有审美价值。为此,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企业管理等所有劳动者就有了新的要求,他们应具有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生产出的工业产品具备实用性与审美性。因此,提高各级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培养审美情趣与创造美的能力,使构思、设计、生产、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符合美的规律成为工业管理美学的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