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安康历史(第一卷)(1921-1950)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辛亥革命在安康

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的矛盾、人民大众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同时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成为中国人民艰巨的历史任务。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的加剧,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和爱国运动的发展,使资产阶级革命派逐渐成长起来。经过革命团体的建立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以及多次武装起义的锻炼和准备,于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爆发了震撼全国的起义,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在这里的统治。从此拉开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帷幕。12月,孙中山被推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而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一、西安光复兴安人民热烈响应

武昌起义震动全国。陕西是响应武昌起义最早的省份之一。在武昌起义的第12天即1911年10月22日,陕西的革命党人联合哥老会掌握的新军发动了西安起义。同盟会和新军、会党首领30余人,在西安西郊林家坟秘密集会,共商起义事项。会议推举张凤翙为首领和起义总指挥,钱鼎为副首领,决定即日起义。上午10时,陕西新军在张凤翙、钱鼎、张钫等率领下,分三路进城。令张聚庭带领数十人暗藏枪支入城,控制各要地;由党自新、张伯英、朱叙五等带领数十兵马由南门入城,首先夺取南城附近东县门的军装局;令钱鼎等由西门入城,占领陕西陆军中学堂;张凤翙等率队增援军装局。他们以“午炮”为号,即中午12点报时的炮声。张钫率队进抵军装局,守卫的巡防营少数官兵从后门逃走,革命首战告捷,缴获大批武器弹药,随即分兵占领巡抚衙门。钱鼎率队进城,控制了鼓楼等制高点,并组织陆军学堂学生,攻占藩台衙门,保护藩库。

战斗打响后,驻防旗兵西安将军文瑞从咨议局逃回满城满城,又叫皇城,大革命时期称红城,今称新城。位于西安城内东北方,面积约占全城的1/4,当时是旗兵及其眷属驻地。,即紧闭城门,布兵和革命军对峙。在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革命军顺利地占领了除满城外的西安城厢。城内的学生、店员及哥老会众,纷纷剪去辫子,臂缠白布,以示响应。10月23日,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革命军占领了满城,文瑞投井自杀,西安全城光复。同天,革命军以秦陇复汉军大统领张凤翙的名义布告军民。接着又以大统领的名义发布檄文,历数清王朝260多年来的罪行,号召各州、县响应革命。并派各学堂学生回到各地宣传革命,组织民团,光复地方。10月27日,陕西秦陇复汉军政府正式成立,推举张凤翙为大统领,钱鼎和万炳南为副大统领;同时还任命了相关职务人选,委任了军政府下设的军政、民政等八部的部长。

西安起义胜利的消息传出后,各州、县纷纷响应。各地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以及哥老会党头目组织武装力量,逐知县、杀恶吏,宣布光复。兴安人民同全省人民一起,群情激奋,响应革命,高呼胜利。

兴安所属各县哥老会,首先要求市民“家家户户点油灯一盏,或挂灯笼一对”,并要求在灯笼上或在墙壁上贴“复汉”字样,以示响应。其次是以兴安为中心的哥老会党,以及清军中的进步官兵,积极筹划率众起义。与此同时,西安的哥老会也派王翼堂,怀揣“黑报”(江湖密件)到安康联络。隐蔽在兴安镇威营中的哥老会首领高庆云、胡云山等,在省秦陇复汉军政府的支持下,决定响应革命,发动起义,推翻清王朝在兴安地区的统治。

二、兴安起义及军政府的成立

西安光复的消息不到三日就传到兴安。兴安哥老会首领高庆云、胡云山,审时度势,认为兴安起义时机成熟。他们联络部分清军官兵,组织哥老会成员,分头行动,并鼓动清军巡防队守城士兵和周围群众,准备起义。

高庆云是安康镇台傅殿魁部下的千总,胡云山是安康县署快班差役,均为安康县人,哥老会头目。1905年2月2日,梁悦兴起义失败后,高庆云成为兴安哥老会的首领。

1911年11月4日(即辛亥年农历九月十四日)夜,高庆云约集200余人,在新城开会,决定改镇威营为秦陇复汉军兴安红汉军,鸡叫时起义。兴安府所在地有新、旧两座城。镇台傅殿魁驻在新城,知府丁麟年和安康知县林扬光驻旧城,文武分驻,互相照应。4日凌晨,高庆云向起义人员发布命令,以腰缠白布为标记,以“天保得胜”为口号,先攻新城,后取旧城。2000多名起义军,在高庆云的率领下,首先冲进总兵(镇台)衙门,一举占领军械库,获得单响毛瑟枪500多支和数万发子弹,武装了起义军。同时,捕获镇台傅殿魁。由于群众积愤难遏,当场将傅枭首示众,并杀掉了其作恶多端的哑巴儿子。总兵衙门的其他官员,有的起义归顺,有的潜逃无踪,起义部队没经过什么战斗就顺利地占领了新城。

接着,起义部队进攻旧城。旧城的哥老会另一头目胡云山,听到新城起义,立即组织当班差役行动起来。当起义军到达旧城,便里应外合,占领了县衙。知县林扬光听到事变,企图窬墙逃跑,掉在衙门房屋的后院,被起义军捕获。旧城很快也被占领,兴安光复成功。

革命要有一个新的政权来代替旧政权。起义夺得了兴安首府,就要建立一个向清朝宣布“独立”的政权,以促进其他各县的响应,达到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新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兴安光复同日,起义首领们即召开会议,成立了秦陇复汉军兴安军政府,推举高庆云为大帅,任命赵竹一为副帅。军政府下设军政司、财政司、厘金局、地方杂税局和营务处等机构,委官执事。另按一(中)、二(左)、三(城守)、四、五(镇威)、先锋、炮船等,设立7个营,委派了营官。为推动各县的光复,对哥老会力量较弱的砖坪(岚皋)、镇坪、旬阳等县派去了知事、都司或守备官。随后,将参加起义的哥老会成员、归顺的清军士兵和青年群众,合编为3个营, 2000多人,成立了一支较有组织的革命军,正式命名为“秦陇复汉军兴安红汉军”,并用这个名义布告安民。

兴安军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一些维护社会治安的政策法令。在经济上保护商业正常经营,整顿金融,由大帅署财政司统支,以县会储粮,秦丰字钱票及府县存款;在政治上继续维护地主劣绅的利益,严禁抢掠,晓谕各码头兄弟努力同心光复各县,共享太平年。在社会改革方面,剪辫子,成立“放足会”,动员妇女放足等。兴安军政府虽然没有提出较彻底的革新措施,没有触动地主劣绅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广大人民群众依然处于被剥削地位,但它对兴安社会发展和革命思想的传播,巩固新建立的革命政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各县响应及全地区的光复

在兴安哥老会发动起义的同时,兴安所属各县也纷纷密谋起义。由于各县的哥老会和群众革命力量发展不平衡,革命力量以外的各个社会势力(主要是地主阶级势力)采取不同方法来对付革命,所以在各县光复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复杂情况。

起义较早的是石泉县。该县衙门班头、哥老会首领邓顺,在武昌起义爆发时,令县衙在留人员改换服装,头包白巾,身穿战裙,并聚众数百,手持土枪、刀矛和梭镖等,在县城近郊游行示威,以示响应和欢庆辛亥革命的成功。县衙官吏见势自动退位,邓顺、杨华旺等趁机掌握了县署大权。

紫阳县哥老会,以西北山首领杨明贤为首,联络清军紫阳营都司兰翎孙某,及下属哥老会发动起义。1911年11月8日,仁寿山率哥老会200多人,自洞河出发,夜袭县城。杨明贤和孙某为内应,逮捕了县令薛祥信,处死团练张凤翼,开监释囚,宣布光复,进展顺利。

平利县的光复,是在哥老会与知县锡龄阿之间,经中介人调停和平解决的。平利县署有一定兵力,哥老会也人多势众,势均力敌。在双方对峙中,与哥老会有联系的富商王少初、地方名医洪鲁绪等出面调解。他们分别与知县锡龄阿、地主土豪、哥老会首领协商,以不影响地方治安和保护百姓生命财产为条件,提出用和平方式接收县署,知县离任,哥老会不以武力相胁。当时城内民心沸动,衙门皂隶为形势所迫,均皆兔散狐藏。知县锡龄阿见大势已去,龟缩署内,束手无策,只得接收调停退位。哥老会首领率众进县署,赶走锡龄阿,平利宣告光复。受尽封建制度压迫的平利民众,心情振奋,竞相奔告,家家门首皆贴“复汉”二字。

砖坪(岚皋)厅衙一个差役没收了文武官员的印信,到十字街口一声高呼,聚众百余人,推举了文武官员,算是革命成功。兴安大帅派赵一竹到砖坪任知事,掌握了政权。

由哥老会首领发动起义的还有汉阴、旬阳、白河县,分别由刘海、李进哥、钱大章等率领举行起义夺取政权。镇坪、宁陕是由兴安大帅派去都司接管政权的。兴安府所属6县2厅,前后共经历半月时间,全部光复,没有发生重大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