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优秀传统家训注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安康传统家规家训的思想特点

各家族从外省迁入安康后,在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征程中,家训发挥了传承先祖精神、凝聚本族人心、促进家族和谐的作用,成为后世族人共同遵守的家族法典。各族家训在宗族内部倡导进德修身、睦亲齐家、治家兴业,为安康培养出了一批品德高尚、为国为民、清正廉洁、坚持操守、宽厚谦恭的社会贤达。

十二家安康传统家规家训,内容涵括崇祭扫、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睦宗族、俭持家、训儿女、和邻里、慎交友、守纲纪、廉保家、正志行、济穷难、戒赌博等,涉及伦常之道(忠君、敬祖、孝亲、悌长、择友),治家之道(教子要严、养女要训、择配要谨、持家要俭、尊卑要辨、穷难要济、赌博要戒),修身之道(志节坚贞、德高操洁、志行光明、善于忍耐),涉务之道(敬畏法纪、待人以善、出仕要清、输粮要先)。通过阅读、梳理,可将安康传统家规家训思想内容方面的特点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重修身养德。我国传统家训一般都是围绕治家教子、修身做人展开,偏重于道德伦理教育,而道德伦理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格塑造。熔铸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是实施修身教育的终极目标。因为,若不能成就光明伟岸的人格,就不能独立处世、自食其力、治家报国。汉阴沈氏家训曰:“身者父母所属望,而子孙所观型者也。故必敬以持己,恕以接物。视听言动,决去非礼;喜怒哀乐,务求中节,庶身可修,而家可齐矣。”安康谢氏族规告诫后世:“族大人众,富贵者多,贫贱者亦不少,总以共勉为正人为要。其或贪荣慕利,妄求非分,蝇营狗苟,习为卑谄,是为寡廉鲜耻,玷辱祖宗极矣!”安康传统家规家训中有关加强修身的论述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恪守德操,做到志节坚贞,不苟俗流;二是要求在仕途中坚守清廉,毋以“援上之不工、剥下之不巧为虑”,要抱定“致君泽民”“循分尽职”的信念,否则,就是“衣冠之盗贼”。

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儒家所讲的“修身”,内涵就是践行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在《礼记·大学》提出的教育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之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修身之末。《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意思是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在儒家看来,实现“内圣外王”是修身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高政治理想。“内圣外王”这一概念最早源自《庄子·天下篇》,庄子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一”即指内圣外王之道。在庄子看来,神圣自有其由来,王业自有其成因,但都渊源于“一”。虽然“内圣外王”的命题最早由庄子提出,是治道术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但这并不妨碍以之来阐释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事实上,“内圣外王”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和影响力,正是经由儒家的重新阐释而确立起来的。“内圣”主要是从人内在的心性道德修养而言的,“外王”则是从人的社会功用而言的。所谓“内圣外王”,就是指内具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道。孔子讲的“学而优则仕”,实则讲的也是“内圣外王”之学。这里的“学”,不仅是简单的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指加强道德伦理的训练;“仕”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外出做官,而是指切实承担起士人之社会责任。可以看出,“内圣外王”不仅具有独特的人格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含义。“内圣外王”学说的传播和普及,最终在封建文化语境中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政治伦理思想,亦可称之为政治常识,即:不是圣人最宜为王,而是王者必定是圣人。

对于普通人而言,到底该如何修养德性、醇化人品?安康传统家规家训给出的方法各有侧重。镇坪饶氏家训主张从儒家经训中体悟做人之道。其云:“诗书为世俗之纲领,抑振宗启户之基。所以修身立行,非涵习圣贤之经训,其道无由。……其性情因学以纯,其行习因学以正,其识见因学以扩,其器量因学以宏,列于群群之中而自特超之品。”汉滨区袁氏族训主张践仁行善。其云:“处世当以善行为先务。语云:‘积金积玉,莫若积德。’不惟今生积清平,且为来世享用;不惟本身安太,且为后人荣昌。《书》云:‘迪吉逆凶,降殃降祥。’是由于善与不善之作也。《易》云:‘余庆余殃。’亦由于善与不善之积也。以是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眼恢恢,疏而不漏;天道昭彰,不加悔罪,岂可弃天理而丧厥良心者哉?”汉阴沈氏家训主张培养坚贞志节。其云:“人无论读书与否,皆以志节定人品,苟守之不定,势将纵其情欲,任意所为,机械变诈,利己损人,不堪述矣。即富贵胜人,学问足羡,奚足重耶!善相士者,原在人之志节上定评,不徒苟俗也。”

个人之修身养德能否取得实效,关乎大千世界之美化及个人幸福之获得。自古至今,要修身养德,既无妙门,亦无捷径,更无可了然于心的一套操作规程。我们需要铭记的是:修身养德伴随人生始终,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绝非一蹴而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修身养德呢?我们在此给出十则选项:一曰秉持仁心,亲善待人;二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三曰克己内省,长于自检;四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五曰恪守诚信,勇于担当;六曰博爱容众,严己宽人;七曰崇俭尚实,勤朴做人;八曰遵制守规,廉洁奉公;九曰敬老爱幼,敦睦天伦;十曰爱国爱家,笃行忠孝。落实上述选项,对构筑当下文化语境中的修身之本,对抵御目前的思想浮躁、功利主义、利己主义、道德沦丧等有积极作用。

二是重家庭伦理。“家庭伦理是调整家庭关系、维系家庭和睦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保障。”引自朱春晖:《儒家规范伦理的建构及其合理性探析——以家庭伦理规范为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86页。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构建以先秦儒家创立的仁学为理论基础,以仁者爱人、亲亲为大、忠恕待人、克己复礼、以孝为重为指导思想,以父权家长制为本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支配与服从的宗法等级关系,即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嫡庶长幼有序。父子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是传统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三种关系。安康传统家规家训中的家庭伦理教育主要体现在孝敬父母、兄弟友爱、夫妻互敬三个方面。

关于父母对子女的恩德,旬阳仙河陈氏家训中有一段饱含深情的描述:


父母于子,百般愿望。少则望其长,长则望其壮,壮则望其富贵、望其为贤人豪杰。故怀抱时见其能嬉笑则喜,见其能饮食则喜,见其添知识则喜。稍长时,见其会读书则喜,见其说话有用则喜,见其行事有能则喜。是其远望为何如?父母于子,百般忧虑。少时忧其饥又恐其过饱,忧其寒又恐其过热,有疾则忧,出外则忧,忧其堕于贫贱,忧其流于不肖,是其忧虑为何如?父母于子,百般劬劳。怀胎生产何等艰苦,三年之内不离怀抱,不时乳哺,不时矢溺。长为之择师傅,疾为之求医治、为之祷鬼神。久出不归则为之勤卜筮,更置田园家业以计久远,见其年壮凭媒妁为之求婚配,是其劬劳为何如!《诗》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为子者可勿孝乎?


这段话语拙情真,言直意切,使人读罢即能在心底升腾起一股不能报父母大恩于万一的憾恨悲怆之情。汉滨区袁氏家训云:“人之立身当贵于孝。孝者何也?想父母生我以来,推干就湿;成我以来,虑病防危。父母之心何日尽乎?为人子者,不过冬温夏清,昏定晨省,上可达于天庭,下可感于子孙;生为子孙榜样,死能对于神明。”石泉、汉阴冯氏训家十则指出:“为人子孙者,非父母不生,若不晨昏定省,视膳问寝,何以报生成之德。使徒以酒食供养,敬意不诚,是养犬马以待父母,罪莫大焉。”对子女而言,何为孝道?对此,镇坪饶氏家训做了具体的回答:


然随分自尽,本其爱亲敬亲之心,奉养之必至也,定省之无违也,亲之所欲则必如之,亲之所教则必听而识之,(不以)不如左右之余有忤慢,不以不肖之身使之隐忧,不以一朝之忿使之郁抑,更能有显亲之事、慰亲之心,其亲得优优自安,乐然忘老,可谓孝矣!


孝为德行之本,教化之源。背离孝道就是背离人的天性;忤逆不孝之人与禽兽无异。故《孝经·三才》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行是人类最为根本首要的品行,是判断一个人本性善恶的最基本的一种品行。对人而言,践行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是为人子女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孟子·离娄上》亦云:“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在这里,孟子把践行孝道视为实现社会安定的重要基础。因为孟子深谙一个朴素的道理——能够孝顺自己父母的人,自然会尊敬别人的父母;能自觉践行孝道的人,自然会积极地向他人传导儒家教化。正是基于这种文化认知,才形成了一句被古人普遍接受的古训:“忠臣良相必出于孝子之门。”在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文化模式中,用孝道奉事国君就忠诚。凡为人臣者,应先学会侍奉父母,然后才能效力于国君并最终建功立业。此类臣子,通常被描述为儒家思想的基石和王道政治的脊梁。

同胞兄弟被称为手足。一奶同胞,血浓于水,互为人伦至亲;兄亲弟爱,相互扶持,自是手足之情、人伦之道的体现。旬阳范氏家训云:“厚人伦莫大于爱亲敬兄也。”平利詹氏家规告诫后世:“兄弟如手足相联,有规劝之义,不可共济为非,同陷于不义也。必兄友弟恭,相亲相爱,期为端人正士,则父母顺而家道亦肥矣。……凡人有兄弟总以和为贵。”

唐代法昭禅师曾作《兄弟偈》两首,劝人重视兄弟之情。其一云:“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回为弟兄。”其二云:“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宋人罗大经编撰的《鹤林玉露》乙篇卷六在引用《兄弟偈》其一后,插入了一段评语,撰者评曰:“词意蔼然,足以启人友于之爱。然余尝谓人伦有五,而兄弟相处之日最长。君臣之遇合,朋友之会聚,久速固难必也。父之生子,妻之配夫,其早者皆以二十岁为率。惟兄弟或一二年,或三四年,相继而生,自竹马游嬉,以至鲐背鹤发,其相与周旋,多者至七八十年之久。若恩意浃洽,猜间不生,其乐岂有涯哉!”兄弟之间,同气连枝,其骨血发肤上承祖先父母,下其同宗支脉。兄弟不友,甚至同胞相害,就是自毁家族发展壮大的根基,就是对祖先尤其是对父母的残忍伤害。因为,兄弟不和,父母最难过;兄弟友爱,父母最欣慰。家势再大,财富再多,假如兄弟不和,父母也一定无法安心。兄友弟恭、兄弟友爱,实为父母之幸、家门之幸!

孟子讲人有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对普通百姓而言,五伦之中的夫妇一伦是极重要的。安康传统家规家训对稳固夫妻关系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论述,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构建良好夫妻的路径做了揭示。石泉、汉阴冯氏训家十则云:“人有妻不以恩爱相加,而以婢役是使,非丈夫也。甚至鞭挞不堪,凌虐无礼,于义既无,则是夫不夫,反言相抵,则是妇不妇。至于妾,则反加甚矣,稍施其怒,彼即难堪。故身修而后家齐,夫义自然妇顺。”白河黄氏家训亦云:“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宏义,人伦之大节也。……夫不贤则无以御妇,妇不贤则无以事夫,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其失一也。”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父母康寿,兄弟友爱,无论身处贫贱还是富贵,有此人伦之乐,就是至尊至幸,使人羡慕。“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人活一世,不利己害人,不瞒心昧己,不贪财背义,不忤逆不孝,时时身正影直,事事正大光明,见日不惧,闻雷不惊。有此做人的心性和志气,足可傲视人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加以培养,启发他们的心智,解答他们的疑惑,传授给他们知识,引领他们恪守仁义、践行正道,通过他们传布礼乐,泽惠百姓,对士人来说,这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事实上,要成就君子三乐,还得添加一乐,而且这一乐还得居于孟子所讲的三乐之前。这一乐就是夫妻和合。试想,夫妻关系失范,要么妻悍夫懦,要么夫愚妻昧,丈夫又怎能具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品格,又有何资格教育天下英才?可以说,夫妇失和,五伦俱损。对此,可以有无贤妻为例来做说明。父母在堂时,儿子为了家计,多出外打拼。高堂甘旨之奉,子女衣食之供,全靠一个贤孝之妻支撑。若无这样一个贤孝之妻,为人子者、为人父者所应承担的职责可能就有亏缺。兄弟们相处日久岁长,免不了言差语错或是矛盾纠纷,唯有贤德的妻子才能委曲调停。若换成是一个不贤之妻,只会乘机挑激,最终可能导致兄弟反目成仇。在对外交往方面,唯有贤明的妻子才会在意丈夫行迹,时时规劝其勿结交匪类、自甘堕落。若换成是一个昏昧妻子,只以纺绩为苦,以贫苦为耻,见有衣裳首饰,只管穿戴享用;见丈夫在人群中风光,就自骄自盛,而不问所得是否合法,所交是否正人。这样的妻子,在丈夫走上人生歧途的过程中往往扮演了鼓动者、教唆者这样一类恶的角色。

婚姻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应认真对待,切忌草率。若夫妻和睦,敬老爱少,家中自有天伦之乐;夫妻协力,里外同心,家庭自会兴旺发达。婚姻不幸,不仅是个人之难,往往还会导致家庭不和,家业衰败,老无所依,少无所养。在男女择配问题上,自古都是女怕嫁错郎,男怕娶错妻。安康传统家规家训都强调婚姻大事,切勿轻率。平利詹氏家规云:“夫妇为人伦之始,婚姻宰王化之原,嫁娶可不重哉。每见世俗之择婿者,不问门第高低,只慕眼前富贵;不择子弟诚笃,惟羡外貌浮华,是皆不善择婿者。迨于归之日,如不称家之有无,徒厚给妆奁,以壮观瞻,以耀富贵,将见因嫁而致贫困,悔何及也。至于娶媳,尤宜择清白人家、耕读世第,不可慕财势而攀高门、图厚奁而贪美貌。”汉滨区牛蹄镇、紫阳双安杨氏家训家规告诫子孙:“男女议亲,务须门户相对,不可妄有攀援。娶媳而娶富豪之女,必致骄奢傲慢。嫁女而适富豪之子,必致侈靡奢华。总之,娶媳必求有家训者,有家训必能娴内则而执妇道。嫁女必择夫贤子弟,子弟贤必能偕琴瑟而庇妻孥。倘仅以一时富贵为慕,鲜不贻之后悔也。”

建立在父权制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家庭重男轻女,家庭建设观念中突出的是男子所扮演的作为家长的角色。所以,在婚姻问题上,安康传统家规家训论述最多的是择妻之道。

三是重子女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子要严、养女要训这两个方面。

受封建宗法制度及性别秩序的影响,“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态。无子,意味着血脉枯竭,香火永断,被认为是一家乃至一族之最大不幸!有子之后如何教子,则又成为父母应承担的首要责任。古人认为,人生一世,最大的责任是养子必教,教子必严。只有儿子成器,能走正道,家族才称得上后继有人,家族兴旺也才有了保证。安康传统家规家训都强调了子弟教育的重要性。汉阴沈氏家训云:“子弟之正邪,每视父母之严忽,严则比匪可入端方,忽则端方必流于比匪。自古迄今,大抵然也,必也!毋姑息,毋纵容,毋听妇言,毋喜称道。虽父子之间不责善,而义方可不训哉!”平利詹氏家规云:“子弟之贤由祖宗积德之报,父兄之教必严,子弟之率乃谨。自古圣贤大都由教而成,矧我辈子孙能不严加督责乎?自今以后凡我族人有子弟者,无论贫富,聪而秀者固宜授以句读,期其上进;即朴而鲁者,亦宜教之,多识字迹,稍知礼仪。万一不能读者,务使耕者耕而商者商,各有常业,方免不为下流、不蹈匪僻。”石泉、汉阴冯氏戒家十则云:“凡有子弟,文读诗书,武习韬略。其不能者,则宜勤力耕农。……不可好商贾而贱农,不可好词讼而斗胜,不可好拳棒而伤身,不可逞乖巧而弄拙,又不宜跟官府作役,蠹骗丧心。”安康谢氏家训训诫后世:“尝见昏愚父兄,子弟不教,任其游荡,及其长也,流为匪僻,赌博偷盗,无所不为。此岂保世滋大之源?为父兄者,当严其家教,端其蒙养,慎勿姑息自误!”

在如何教子方面,安康传统家规家训有具体的经验之论,而其中又特别强调了父兄辈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白河黄氏家训亦云:“族中各父兄须知子弟之当教,又须知教法之当正,又须知养正之当豫。七岁便入乡塾,学字学书,随其资质渐长,有知识,便择端慤师友,将正经书史严加训迪,务使变化气质,陶镕德性。他日若做秀才、做官,固为良士、为廉吏,就是为农、为工、为商,亦不失为醇谨君子。”旬阳仙河陈氏历代祖训深刻地指出:“今人多说儿子小,百般骄纵,不知后来人品尽从幼小习惯得来,故善教者当幼时。未与深言,亦从浅近处教诲他不许使气性违拗父母,兄弟间不许忤逆。衣服要爱惜,见宾客要逊让,不许拗慢,且要守礼法,不许乱言乱动,教以隅坐,随行使知尊卑长幼,不许惯占便宜,利己损人。幼习既端,他日定作好人。既冠后又须讲明持身涉世之道。然言教不若如身教。父祖有失德,子孙效尤,未有身不正而能正人者也。”

因人生理念及所属阶层、所从事职业存在不同,古人教子的目的也就有鲜明的差异性。概而言之,中华传统家规家训在教子问题上有三种目的:

一是以品学为目的。品德修养和读书进取是被理解为教子的基本目的,在两者之间,第一位是品德修养,第二位是读书进取。以德为本,品学兼优,是很多家庭教子的最终追求。以品学为目的的教子实践有两大侧重点,一是引导子弟理解封建伦理纲常和礼乐制度,二是引领子弟将所学付诸实践,做一个真正明伦理、懂孝悌、知廉耻、守法度的“贤子孙”。

二是以科举功名为目的。儒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自汉代起已深入人心,而科举制度建立后,这种观念更是披上了不容被怀疑的神圣色彩。唐代的薛元超曾将“不以进士擢第,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引为自己的终生憾事。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篇》,以皇帝的身份告诫天下读书人,人生世上,除了举业,没有第二种成功之径、进身之阶。科举时代,一个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成功故事,也极大地鼓舞士子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斗志。与之适应,以功名为教育目的在古代家庭教子实践中具有普遍性。在实施以功名为目的的家庭教育时,还要把科举仕进与践行孝道联系起来。《孝经·开宗明义》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儒家先贤明确宣示:荣祖耀宗、显亲扬名是大孝,亦是行孝的最佳方式。求功名即为行孝道的文化认知,为无数士子在科场上的锲而不舍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是以谋生传家为目的。古代不少家庭教子理念讲求实际,既不追求高尚的品学,也不关注仕途功名,而是将学得一技之长、能在日后糊口谋生当作教育宗旨。不求飞黄腾达,但求自食其力,一技在手,一生平安,这样的教子理念在当今社会尤为普遍。

与教育目的相对应,安康传统家规家训中子弟教育的内容又可分为十类:一曰礼仪规范教育;二曰道德伦常教育;三曰爱国敬祖教育;四曰志向气节教育;五曰学习品质教育;六曰生活习惯教育;七曰待人处世教育;八曰简朴耐劳教育;九曰自尊自爱教育;十曰生活技能教育。

安康传统家规家训也普遍强调了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关于如何教育女子,安康传统家规家训中有具体论述。汉阴沈氏家训云:“四德三从之道,朝夕劝谕。针线纺绩,晨昏督责,使性情即于中和,动履底于勤慎,则异日庶免讥诮于他门矣,而况乎福禄之多由于贤淑也。”平利詹氏家规云:“女子幼时,为父母者,如《女史》《内则》《四箴》《七诫》,当使之读,及长则通晓大义,异日于归,孝翁姑、敬夫子、爱子侄、和妯娌、勤纺绩、慎中馈、不苟言笑、不堕名节,虽为土家之佳妇,亦母家之教训素娴耳。”石泉、汉阴冯氏训家十则云:“至若女在娘边,多学针指纺绩,莫学歌曲浮词,立身端正,自不败坏门风。各宜思之以正其始。”

在封建社会,女子教育的目的是用封建宗法时代的妇女道德尤其是夫妻伦常来武装女子的思想,使其切实掌握男权社会制定出的男性的“责、权、利”和女性的“贞、善、美”。通过接受这样的教育,女子在观念的层面必须认识到:男主女从不仅天然合理,而且是礼乐文明延续之必需。女子要为自己将来在由某一男性担任国王的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无论他是仁君还是暴君,他都可施展作为国王的威权,这是属于他的同时也是得到了道德和法律的双重保护的性别特权。在婚后家庭生活中,女子要谨记并恪守“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妇女行为规范,尽力呈现出温婉淑德、贞贤无妒、唯夫是念的一副姿态,而且还要在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方面加强自我修炼。在一个堪称典范的封建女性的观念里,相夫教子、生育儿女和守节尽孝就是自身生命的全部价值。可以说,传统家规家训中所倡导的女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刈除女性自我意识,使其自觉自愿地做男权社会的忠顺奴仆。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封建文化在男女“修身”的目标定位方面,男子相较于女子要更具体,也更具有操作性,因为男子毕竟有“君子人格”可作参照,孔子对“君子人格”的本质特征及培养机制也有较细密的论述。而封建文化在带着恐吓意味对女性喋喋不休地做了一番训诫之后,却并未塑造出一尊理想的女性人格范型来供女性观摩学习并检视己身。这样一来,女性在自我形象设计方面就往往面临一种困境:固然不能发出河东狮子吼,但也不能过于“小鸟依人”;固然无权以钻研诗文为主业,但也不能全无知识素养;固然不能轻浮随便,但也不能毫无活泛亲热之气;固然不能僭越夫权,但也不能总是唯唯诺诺……总之,用一套看似具体但实则抽象的戒律束缚女性、禁锢女性,这是封建文化残酷与荒谬的“生动”体现。

子女教育方面,除了发挥父兄的言传身教外,还要营造尊师重教的家族文化风尚。岚皋杜氏阖族公议齐家条规告诫子孙:“凡我同姓,待先生其忠且敬,束修为之加厚,体酒不可或怠,而养正之蒙师更宜优礼焉。恭必小子有造,而后成人有德,教以人伦、修其天爵圣功也。倘有轻慢名师,挟侮大儒,得罪于师儒,无异得罪于君父。”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礼记·学记》中指出:“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这段话要阐明的核心意思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因为,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

自古至今,倡导尊师的原因在于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韩愈《师说》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对为师者性质和作用的阐述,被后世奉为立论最高、切题最紧、阐述最精、影响最久的“教师从业标准”。“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定位,向我们揭示所具有的两重身份:授业的经师和传道的人师。从“授业”即师技的角度来讲,教师应具备扎实甚至是一流的学识水准,此所谓“学高为师”也;从“传道”即师德的角度来讲,教师要通过“身教”来完成知识和“善”的传导,此所谓“行为世范”也。教师只有做到德高身正,严于自律,致知力行,方能做好教育工作,赢得社会尊重。

安康传统家规家训认为,严把择师关是子弟学有所成的重要保障。汉阴沈氏家训指出:“师者,子弟之仪型。……则择师不慎,贻害匪小。”在强调择师要慎的重要性的同时,沈氏家训还对师者不师、为师不表的现实做了尖锐批判:


今何师乎?年未及冠,目仅识丁,读书明理之说邀矣!未闻躬行,实践之学全然不讲,得皋比而坐之谆谆,以沽名钓誉为事,并句读之不知,复鱼鲁之传讹。即日用言动之间,悉不知其仪则之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无师能自通绝非易事,技之好坏往往取决于师之优劣。择师而学,是人成长进步的常规路径。择良者、通者、明者为师,实属个人之福,家族之幸;投师有误,所误不是一日一年之功,而往往是贻害终生。遇到好老师,是人一生的幸运;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好老师,是民族复兴、国家腾飞的基础。

2014年9月,在第三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做“好老师”的四个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好老师的四条标准各自并不孤立存在,相互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理想信念是方向,道德情操是塑形,扎实学识是基础,仁爱之心是根本。习总书记关于“好教师”的标准的论述,给我国当下的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四是重公民义务。安康传统家规家训强调的公民义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曰忠君上。旬阳仙河陈氏历代祖训曰:“人日戴天而不知天之高,日履地而不知地之厚,日受君恩而不知恩之重。……若非我君统理化治,以养以教,则强凌弱,众暴寡,勇威怯,壮凌衰,不特我生不能一日安常而无事,优游而暇食?即我祖若父已不能休养生息,以有我今日也。……是自公卿大夫以至市井草莽,不胥有臣职,胥当尽己以致其忠乎。士人平日必须讲明忠君爱国道理,上观前人成败务求得失之源,下考当时利弊要知补救之方。一旦吾君拔泥塗而显之荣之,举所学而一一尽之于己,庶几报称于万一焉!至若君子则尽其心,小人则尽其力。”忠君思想是顺应大一统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逐渐成为封建政治伦理的总纲。由于君主是封建政治体系中的核心,对维护社会安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对封建士民而言,忠君即爱国。封建忠君思想的内涵就是誓死以忠、不事二主。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忠君思想的高扬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族群稳定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曰勤输粮。汉阴沈氏家训云:“朝廷首重催科,故守令之黜陟,每视征解之完否。富者发囊,贫者称贷,以足正额,此保家之道也。不然,浪费故在不免,桁杨亦所难宽。凡在家门者慎之。”岚皋杜氏阖族公议齐家条规亦告诫子孙:“夫朝廷惟正之供已有善章,阖邑修堤之规亦属美举。凡我同姓,国课早完,不作欠粮之刁户;堤费时出,无若抗土之顽民。倘有拖欠官债,迟延土费,签票临门,差役需索,多方诛求,后出之费较前应出之数而倍增,勿谓言之不早也!”石泉、汉阴冯氏勉族十箴亦云:“耕田完粮,分内之事。抗累不完,秉心何忍。听早输完,以免催比。无负无逋,安乐何及?”农业生产是封建经济的基础,税粮则是封建时代的主要赋税项目。能否完交税粮,关乎国家财政能否正常运转。所以,在封建文化语境中,对于乡野百姓而言,按额缴纳税粮,是忠君爱国的应有之义。但特别指出的是,纵观中国历代王朝从全面崩溃到江山易主的史实,可以发现,不堪赋税徭役负担之重,往往又成了农民逃离故土、弃良从匪甚至揭竿而起的重要原因。

三曰务正业。这主要包括勤生理、尚节俭、禁烟赌、息争讼、戒游堕等。

平利詹氏家规云:“富者勤则可以保恒产,贫者勤则可以谋衣食。男勤于外女勤于内,可即昌隆之象,自无冻馁之忧矣。每见懒惰之家,士不勤读、农不勤耕、商贾不勤于贸易、技艺不勤以求精良,游手坐食、夜睡朝眠。将见富者业产日消,贫者穷困无计,仰面求人,悔何及焉。况人心一惰,百体失官,怠荒之心日恣,匪僻之心日炽,无穷之恶习皆由不勤而起。”岚皋杜氏阖族公议齐家条规告诫子孙:“夫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衣食者,农桑之所从出也。凡我同姓,深耕易耨,知稼穑之艰难;暮织朝纺,念布帛之辛苦。老幼安怀,室家温饱,不亦乐乎!倘使好逸恶劳,辍耕懒织,势必至啼饥号寒,变其恒产,失其恒心矣。”汉滨区牛蹄镇、紫阳双安杨氏家规亦云:“治生之策,自有常经。士、农、工、商,各有专业,倘或游手好闲,不务生业,虽处素封,必将立匮。又况善心生于勤劳,淫念起于游惰,身既无执,心必无归,狎暱淫朋,恣情花酒,势所不免。”人活世上,须有谋生之技。对普通百姓而言,若不能自食其力,以勤为计,必受饥寒之苦;只有勤于生计,以勤安身,才能过上和睦安宁的生活,此为古今恒理。

安康传统家规家训对争讼这一民间恶习均持严厉斥责的态度。汉滨区牛蹄镇、紫阳双安杨氏家训告诫子孙:“人家争讼,多起于不肖之辈一口两舌教唆启釁,彼为户族于中取利。又或自挟仇怨,借人泄恨。族有此人,为害不浅,当共斥之。”谢氏族规告诫后世:“讼则终凶。不特包揽词讼,上干国纪,下玷家声,及听人唆耸,以讼为能,亦非吉祥人家之为。”居家过日子要避免因争执而相互控告。一旦因争斗而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是凶。因为,如果因争斗而诉讼,就要耗费很多的精力、财力和时间,甚至会落得倾家荡产,即使是争讼赢了,或许还是得不偿失。所以,官司一起,就没有真正的赢家。如果是族人甚至是父兄之间相争相讼,那更是破坏了天伦。兜揽包办诉讼事务者,往往对上触犯国家礼制法纪,对下玷辱家族声誉,而听人教唆怂恿,以动辄告状为能事,绝非家声良好者之所为。若能遵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处世告诫,凡事让人,则终身无官司之扰,家道也容易昌盛起来。安康传统家规家训中关于息争讼的告诫,虽有淡漠法制的思维,但对我们今天化解人事矛盾、协调人际关系,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当然一味地为了息事宁人,而不诉诸法律,也是不可取的。

自古及今,嗜好毒赌,既是社会公害,也是导致家庭不幸的重要罪魁。毒赌泛滥,浪费财富,腐蚀人心。禁毒惩赌,是铲除丑恶,匡正世风的常规机制。安康传统家规家训在阐明毒赌之害的同时,严厉告诫后世子孙:洁身自好,禁绝毒赌。汉阴沈氏家训云:“夫贪而赌,赌而负,负而贱,势所必至也。无论朝廷之功令可畏,即祖宗父兄之蝇积亦可惜!苟沉溺不返,沙里淘金,将见岁暖而妻号寒,年丰而子啼饥,能不惧哉?”岚皋杜氏阖族公议齐家条规告诫族人:“鸦片淫赌败名丧节、亡身倾家,为有心者所深痛。悲夫!盖一入迷阵,如投罗网,不得犹以豪杰自命、英雄自负、富贵自恃、修养自冀。甚者东奔西荡为墦间之乞人,窃钩偷针作梁上之君子,父母不子、妻妾不夫、乡里不齿,悔之晚矣!”

四曰尚节俭。节俭,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为。在古今中外关于做人的训诫中,节俭被视为人立德建功之基。自古至今,大凡在功业道德文章上有所成就者,都注重在俭朴的生活中培养自己的品行节操。倡导节俭,是安康传统家规家训的重要内容。谢氏家训告诫后世:“勤俭二字,在少小时即当力为讲求。盖勤俭习惯,骄懒自除。如谓家幸余饶,不妨自逸,则由逸而骄,由骄而侈,必败之道也!”白河黄氏家训则是向后世子孙指明了为俭之道:“第一要平心忍气,一朝之忿,不自度量,与人口角斗力,构讼经官。事过之后,不惟破家,或且辱身。第二要量力举事,土木之功、婚嫁之事、宾客酒席之费切不可好高求胜,一时兴会,所费不支,后来补苴,或行称贷,偿则无力,逋则丧德。第三要节衣缩食,绮罗之美,不过供人之叹羡而已,若暖其驱,布素与绮罗何异?肥甘之美,不过口舌间片刻之适而已,若自喉而下,藜藿与肥甘何异?”

诸葛亮在《诫子书》里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所谓“俭以养德”,就是指以节俭质朴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保持节俭作风,到底能培养人的哪些品德呢?一是艰苦奋斗之德:保持节俭作风,是一个家族或国家战胜困难、自强不息的重要法宝。一是奋力进取之德:保持节俭作风,能使人永葆进取不息的志气,奋发有为的锐气。一是清廉洁净之德:保持节俭作风,能使人抵御物质享受的诱惑,清廉自律,洁身自好。

纵观历史,小到家庭,大到邦国,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创业立家要讲节俭,治国更要讲节俭。古今有识之士,把厉行节俭提到修德兴国的高度。李商隐有诗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当下,一些丧失了理想信念的官员,不思为政使命,不识苍生疾苦,目无法纪,骄奢放逸,为了一己享乐,要么挥霍民脂民膏,要么大肆索贿受贿。在底层贫弱者为一餐而奔波劳苦之时,因疾病而力竭路断之时,他们却暴殄珍馐,纵乐依旧。斯行诚可恨!这些国之禄蠹、民之恶疮,污染着政治生态,销蚀着国之根基,吞噬着世运民心。斯恶诚可诛!历代治吏经验告诉我们: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勤俭节约意识的缺失,艰苦奋斗精神的弱化,是为官者败德伤政、枉法贪赃的先兆。凡个人的堕落,事业的颓败,国家的衰亡,大都是从奢靡之风泛滥开始的。倡俭戒奢,事关党风政风,民族兴衰;以俭养德,是党性教育、作风建设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强健党的肌体、净化党的灵魂的高度,以壮士断腕的气魄、背水一战的决心,强力推进惩腐治奢,成效显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若一家人都能勤俭度日,这个家庭的兴旺则指日可待;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勤俭工作,那么,国富民强、政清气和的大好局面定会早日到来!

国是车,家是轮。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石。家风好,则民风淳;家风正,则世风清。维系社会和谐、人心向善的家庭建设的断裂、扭曲,家庭教育的缺位、错位,是导致道德滑坡、世风浇薄的重要原因。高度重视家庭建设,以家风带民风、促政风、正党风,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从中华传统优秀家规家训中汲取精神养料,重塑国人文化血液中的家国情怀,健全新时期家庭建设尤其是家风建设的动力机制,切实发挥好家庭、好家风、好家教的教育引领作用,是我国当下文化建设领域重大而迫切的理论课题。作为中华优秀传统家规家训的组成部分,安康传统家规家训以传导敬祖重宗、进德修身、行孝践仁、睦亲齐家、戒奢崇俭等思想为主要教化方式,以培养品德高尚、忠君爱国、坚守节操、勤于生理、宽厚谦恭的家族后人为最终目标,其内容涉及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表述形式看,安康传统家规家训既有治家处世的经验传授,也有儒家先贤教导的汇编;既有苦口婆心的规劝,也有道德律令性质的简明训示,文朴义丰,情理交融,既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也容易为家族成员记诵和理解,对我们今天治家教子、立身处世及创立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家训文化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重要的借鉴价值。

当然,传统家训生成于旧时代,我们要批判性地继承,汲取精华,摒弃糟粕,既要有文化自信,也要有文化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