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年鉴20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长安概貌

基本情况

【历史沿革】 长安,素有“神州首邑”之称,其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是先民繁衍、生息之地。境内的五楼村、王曲、沈家村、嘴头、杨湾、孙家崖、客省庄等地都分布着距今五六千年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迹。

长安夏时属雍州,商代属骊戎。公元前11世纪,西周文王、武王先后在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斗门两个街道建都,史称丰京、镐京。周成王八年(前1017)立杜伯国,其遗址亦在今长安区境内。秦时长安为一乡聚,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长安县,取“长治久安”之意。此后2000千余年,除王莽新朝、南北朝之后秦曾更名“常安”、五代后梁更名为“大安”外,历朝历代均置长安县,唯辖区多变。

1949年6月,长安县划归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1953年1月划归陕西省人民政府管辖,1958年12月开始划归西安市人民政府管辖。1954~1958年,将长安县所属灞桥、渭滨、三桥、新筑、狄寨及斗门、韦曲、郭杜、大兆、鸣犊等地部分地区划归西安市区。2010年,将长安区所属斗门、王寺、高桥3个街道托管至沣渭新区。

从汉代长安置县,县署一直在古长安城(今西安市)内。到1939年(民国28年)5月14日,为防止日本飞机轰炸,县署迁往大兆镇。1949年,长安县人民政府在西安慈恩寺成立,6月13日,迁往大兴善寺,7月16日,迁往韦曲镇迄今。

2002年9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长安结束置县史,融为西安主城区。2006年12月,长安区人民政府迁至韦郭路中段(后更名为西长安街)。


【自然环境】 长安区位于东经108°38′~109°14′,北纬33°47′~34°18′,地处关中平原中部,秦岭北麓。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柞水县,西与户县、沣渭新区接壤,北和雁塔、灞桥区为邻,从东、南、西三面拱卫西安。南北跨度55.9公里,东西跨度54.8公里,总面积1594.1平方公里。

长安地质条件复杂多样,横跨两个大地构造单元,以秦岭北坡东西向的“蓝眉大断裂”为界,南侧为秦岭古生代褶皱带,北侧为阶梯式下降的复式地垫构造。出露地层有变质岩、沉积岩和岩浆岩,山、川、原相间的地貌特征明显。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点海拔2886.7米,最低点384.7米。南部为秦岭中段北侧的终南山地区,北部为渭河断陷谷地冲击平原,东部台原与河川相间,西部地势平坦。


【自然资源】 长安境内有15条河流,大多分别注入沣河、浐河,属渭河水系。渭河在户县与咸阳段间,流经长安区高桥街道曹家滩(2015年属西咸新区沣东新城),长约1.3公里。沣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沣峪河、高冠河(过境河)、太平河(过境河)、潏河、大峪河、小峪河、太峪河、滈河、金沙河等。浐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浐河、库峪河及过境的汤峪河、岱峪河、鲸鱼沟等。秦岭南麓有3条小沟属汉江水系。另外,还有河、新河等。

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和富水性地域差异较大。西部平原区埋深较浅,富水性好;东部台原区富水性较差。沿山一带及韦曲等地有丰富的地热水资源。

2015年,长安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7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9%;油料播种面积870公顷,下降10.3%;蔬菜播种面积1.56万公顷,增长4.7%。全年粮食产量34.59万吨,比上年增长2.2%,其中,夏粮16.50万吨,增长4.5%;秋粮18.09万吨,增长0.2%。

据1982年土壤普查资料,境内土壤有土、黄土、红土、淤土、水稻土、潮土、褐土、棕壤、暗棕壤9个土类,22个亚类,31个土属,97个土种。西北部的渭河及其支流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主要为潮土、河淤土和潮土;北部的渭河及其支流的二、三级阶地和黄土台原主要为褐塿土、黑油土和黄墡土;中部的秦岭山前洪积扇和黄土残原主要为立茬土和水稻土;随着海拔增高,生物气候带变化,南部秦岭山区土壤呈垂直地带性分布:低山区为褐土地带,中山区为棕壤地带,秦岭主梁的山峰地区为暗棕壤地带。

长安林区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处的秦岭北麓,气候温和湿润,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25目78科273种,其中,两栖类2目6科13种,爬行类2目6科20种,鸟类14目40科168种,兽类7目26科7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云豹、豹、金雕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黄羊、鸳鸯、秃鹜、猎隼、血雉、勺鸡、红腹锦鸡、斑羚、大鲵等32种。有高等植物120科1130种,南五台素有“天然植物园”之称。

已探明主要矿产15种。其中金属矿5种,非金属矿10种,大部分分布在南部的秦岭山区。


【气候】 长安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春秋略短,夏冬稍长。冬季受西北大陆性季风影响,寒冷少雨,常受寒潮侵袭;夏季受东南海洋性季风影响,炎热多雨,时有旱涝、大风发生;春秋为过渡季节,春季降水逐渐增加,气温回升转暖。但由于北方冷空气活动频仍,天气多变,时有低温、晚霜为害。秋季时有低温冷害,连阴雨较多,气温下降急速。

受地貌影响,境内气候呈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自北向南由平原到台原、山地,随海拔递增及受坡度影响,风速逐渐加大,年降雨量逐渐增加,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据统计,西北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为540~65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3℃以上,温暖少雨;东部台原和南部沿山地区年降水量为65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2.4℃~13℃,温和少雨;南部秦岭山地不仅是重要的气候分界线,而且也形成特殊的气候区域,属于温带(温凉、冷凉、寒冷)湿润的山地气候,年降水量为800~1073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3℃~12.5℃之间,温度低,降水多,日照少,风速大,常有暴雨、低温冻害发生,生长期短。


【行政区划】 2002年1月,长安县进行乡镇区划调整,简称“撤乡并镇”,撤销7个区工委19个乡,撤并后全县辖14镇11乡。2002年9月撤销西安市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2003年5月,撤销韦曲、郭杜、引镇、子午、东大、滦镇、斗门、太乙宫、马王、王寺10个镇,设10个街道办事处;2007年4月,撤销细柳、杜曲、兴隆、大兆、黄良5个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2008年5月,撤销鸣犊、王曲2个镇,设立街道办事处;2009年10月,撤销五台、王莽、高桥3个乡,设立街道办事处;2010年10月,将斗门、王寺、高桥3个街道移交西咸新区托管;2011年6月撤销灵沼乡、五星乡,设立街道办事处;2012年1月,撤销杨庄乡、砲里乡、魏寨乡,设立街道办事处,乡镇建制在长安终结。2015年,长安区辖韦曲、郭杜、引镇、子午、东大、滦镇、太乙宫、马王、细柳、杜曲、兴隆、大兆、黄良、鸣犊、王曲、五台、王莽、魏寨、灵沼、杨庄、五星、砲里、斗门、王寺、高桥25个街道。


【人口】 2015年,全区常住人口111.83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万人。出生率11.89‰,死亡率7.04‰,自然增长率4.85‰。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106.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5.78万人,乡村人口60.75万人。男性人口53.05万人,女性人口53.48万人。


【民族宗教】 长安居民以汉族为主,属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有46个少数民族在区内定居,少数民族人口6551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61%。其中回族人口2275人,满族人口977人。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居住在韦曲、郭杜辖区。长安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多以婚姻、工作、购房、学籍等原因迁移至本区。

长安是全国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慈恩宗、净土宗、华严宗、律宗、三阶教的祖庭寺或发祥地分别在长安的兴教寺、香积寺、华严寺、净业寺、百塔寺。区内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三大教派,尤以“终南茅蓬修道”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崇高声望和影响。全区有宗教活动场所71个。其中,佛教54个,道教6个,基督教10个,伊斯兰教1个;民间宗教信仰场所441处;教职人员436人,信教群众10万余人。


【人文景观】 长安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遍布,有文物点488处。其中古遗址138处,古墓葬205处,古建筑89处,石刻1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9处,其他2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客省庄新石器遗址、仓颉造字台、丰镐西周车马坑、秦阿房宫遗址、汉杜陵、子午古栈道等文物古迹及杜公祠、马厂郭氏民宅、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人面桃花等人文景观触目皆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五宗祖庭或发祥地均在长安,宗教文化源远流长;绵延百里的秦岭北麓苍翠神奇,植被茂盛,是西安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南五台、翠华山、嘉午台、青华山等自然景观瑰丽多姿,被誉为“西安的后花园”。

客省庄遗址 位于马王街道,1951年发现,1954年发掘。由3个不同文化层构成,下层是仰韶文化,中层是客省庄二期文化,上层为周文化层,3种文化层叠压,在考古学上称为“三叠层”。其二期文化又称陕西龙山文化,发现的遗存主要有房屋遗址和圆形状灰坑以及墓葬、陶窑、窑穴等,是流行于渭河流域新石器晚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丰镐遗址(西周车马坑、灵台) 即西周都城遗址,位于斗门、马王一带。周文王翦灭商的附属国崇侯,将国都迁至沣河西岸,称丰京;武王灭商后,在沣河东岸建立镐京,丰、镐二京同为西周国都,是在关中地区建立的第一座全国性都城,开辟西安建都1000多年的先河。是全国重点遗址保护区。

丰镐遗址跨沣河两岸,面积约10平方公里。1953年发掘,出土有宫殿遗址5座,礼制建筑房屋遗址以及窑藏、灰坑、墓葬等,文物有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为研究西周历史和社会状况提供了直接资料依据。

丰镐遗址发现10座车马坑,清理了4座,位于沣河西岸的张家坡附近,是贵族墓地陪葬坑。最具代表的二号坑,内有并列的2车6马和1个殉葬奴隶。4马驾戌车以青铜为饰,用以作战;2马驾轺车以海贝为马饰,用以乘坐。车系木质,有木辕1根,马驾两旁,为独辕马车。两车与殉葬者的骸骨现仍按原样保护。而一号坑的车马结构最完整。

丰、镐二京有很多礼制性建筑,如群雍灵台;还有园林建筑如灵沼、灵囿。群雍是国家的学校,灵台是察天象观祥瑞的地方。当时人认为文王有灵德,故称台为灵台,囿为灵囿。

仓颉造字台 位于郭杜街道长里村西北,始建于西周,高6米,周长100余米,属方形夯土建筑。相传仓颉为黄帝的史官,受兽蹄鸟迹启发,创造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结束了刻木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开辟了中华民族新纪元,被尊为文字始祖。周代为了纪念其功绩,在他造字的地方修建“造字台”,周穆王在此建立神庙。台前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仓颉造字台”石碑。登台四望,沣滈如膏,田园碧绿,杨柳含烟,绿波荡漾,终南山翠峰如栉,观之使人心旷神怡,是一处极佳的登高赏景之地。

而今,仓颉造字台遗址圈建在西安市公安局警犬基地,不对外开放。

石颡 在长安沿山的田间地头,零星地分布着近百颗花岗岩质的石像,群众称其为社谷爷,也称石颡,是农业始祖后稷。传说社谷爷自幼好农耕,在人们饥馑无食时,他上山寻找谷种试播,成功后教人们播种;人们寒冷无衣遮体时,他上山寻求棉麻制衣。他曾助禹治水,疏通商周以前这里的积湖,使八水流入渭河。他教民稼穑,播种百谷不辍,最后积劳成疾而死于山野。他死前曾对子孙说:“我死后把我的头留在地头看庄稼”。后来从他的眼、鼻和嘴里飞出了布谷鸟、黄鹂和铁老鸦3种鸟,布谷鸟和黄鹂提醒人们及时播种、收割,铁老鸦则骂懒汉勿误农时。时至今日,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当地群众还自发进行祭拜。

《游城南记》遗址 城南指宋时京兆府城南,至宋时唯大小略有变化。长安城南在秦汉时即属上林苑,其中离宫别馆、池沼楼台遍布。唐时达官显贵的园林别墅鳞栉相望,寺院林立,佛事频仍,风景名胜多不胜数,是唐代园林风景区和文化区,也是有名的游乐地。到宋代,国都东迁,长安城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保留京兆府设置,城南景区依旧存在。《游城南记》为北宋人张礼所撰,记述其与友人于宋哲宗元年(1086)闰二月游历京兆城南,即今西安南郊及长安地区的见闻,涉及自然景观、历史人物、事件数百宗。张礼等一路步行,出城经大雁塔、曲江至少陵原,下坡,到牛头寺、华严寺、朱坡、杜曲至樊川,再经神禾原、瓜州村至何将军山林,最后至赤栏桥、第五桥等地,主要游历少陵、樊川、神禾原及今郭杜等处。每到一处,极力追寻古迹,凡涉及的自然、历史、人物等都一一记述。其中记述的城廊、坊市、村墟、山原、河湖、园林、别墅、寺院等有120多处,涉及人物120多位,内容颇为广泛。是了解和研究长安城南自然及人文地理演变的一部重要历史地理文献。

明“十三王陵”石刻 明“十三王陵”是指分布在长安区少陵、鸿固、凤栖原上的13座明代秦藩王陵及由50余座陪葬墓组成的庞大墓群。明王朝建立后,从洪武四年(1371)起,太祖朱元璋建藩封王,将地位仅低于太子的次子朱樉封为秦王,设西安府,镇守西北,号称“天下第一藩国”。在其后的200多年中,先后有13个秦藩王葬于此。

据统计,长安已知的藩王家族墓共有60余座,是全国明藩王墓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各主要陵墓前均有大型石刻,一般组合为:华表、石羊、石虎、麒麟、文官俑、武官俑各2个,马2或4个,神道碑1个。少陵原上石刻总计90余座,时间跨度从明早期到中晚期,风格明显。各陵墓建筑宏伟,地面殿堂楼阁各自形成完整的皇家陵园,并征移大量农户居住墓区护陵,形成长安的九井十八寨。“十三王陵”及50余座陪葬墓保存基本完好,地下文物丰富,仅简王墓就出土文物320余件,陈列于陕西博物馆;地面100余件大型石刻雕刻细腻,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是明代石刻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也是研究明代历史、石刻艺术、礼制服装的重要资料。

五台民居古镇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长安区五台街道地处秦岭北麓、佛教圣地南五台山下。依托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人文资源,以灰、土黄为主色调,修旧如旧,修建精美的浮雕墙、青砖路等,营造浓厚的关中文化气息,打造集民俗文化展示、名山佛教旅游、农家餐饮休闲为一体的五台民居古镇。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作为五台民居古镇主要建筑,总投资6亿元,占地33.44万平方米,修建仿古式园林建筑群13万平方米,共建设5大区域:民俗文化展览区,陈列周、秦、汉、唐乃至明、清、民国的石雕艺术品、民间工艺品、名人字画等;古镇游览区,选择现存关中各地具有代表性的40院古民居以及县衙、餐馆、戏楼、画坊、工艺作坊等古建筑,进行原样迁建,以再现明、清关中人的生活场景,开展各种民俗表演活动;文化名人活动区,建设20院仿古院落,供文化名人进行文化交流、艺术演示活动;关中民俗文化研究、会议中心,集文物保护与展览、民间生活体验、民间艺术展演、民间祭祀和旅游功能为一体。

名刹古寺 长安区佛、道、基督三教并存,尤以佛教为盛,被誉为中国宗教工作大区之一、佛教工作第一区。

1.兴教寺。坐落于少陵原畔,是唐“樊川八大寺院”之一,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唯识宗(亦称法相宗)祖庭。唐总章二年(669),唐高宗敕令将玄奘灵骨从白鹿原迁来并造塔建寺。兴教寺建成后,屡遭兵火,各代多有新建。清同治年间,寺内殿堂全为兵火所焚,唯3座灵塔幸存。1922年重建,现存山门、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等建筑。西院为慈恩塔院,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圆测的墓塔作“品”字形排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塔北有新建的玄奘法师纪念堂。

2.香积寺。位于郭杜街道香积寺村,佛教净土宗祖庭,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唐永隆二年(681),善导大师圆寂,其弟子怀恽造崇灵塔安葬骨灰,又于塔侧广建寺院,称为香积寺。寺内崇灵塔为密檐式仿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原为13层,后因塔顶塌陷,现为11层,高33米。1979年重新修整,加固善导供养塔,修复牌坊、山门广场、天王殿、山门殿、善导影堂、大雄宝殿、法堂等,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3.华严寺。位于韦曲街道东四府村,建于唐贞观年间,系唐“樊川八大寺院”之一,佛教华严宗祖庭,杜顺和清凉祖师灵骨塔所在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诸多原由,昔日华严寺衰落,新罗人义湘将该宗带回国,朝鲜半岛华严宗步入兴旺,后又传入日本,开创日本华严宗。该宗在东邻诸国发扬光大,其学说精华融入程朱理学。

4.至相寺。又称国清寺,位于子午街道天子峪村,建于北周,初为法难僧人避难之所,隋代扩建,并正式命名为至相寺。隋唐以后,寺院屡次改修,清康熙年间改为国清寺。“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殿堂、经像被毁,塔、龛、墓全部被平。1985年重修大殿,新塑佛像。1998年四众弟子礼请卧龙寺方丈如诚大和尚发愿重建,先后筹资800余万元,历时6年,如法新建殿堂136间11108平方米。寺内壁画、飞天等艺术精品,仿敦煌莫高窟特色,为国内罕见。

5.净业寺。位于滦镇街道沣峪口凤凰山,佛教律宗祖庭,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创建于隋初,唐代因传扬律法而达极盛,后屡经兴衰,“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78年后陆续修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客堂、斋堂、山门、禅堂等。

6.丰德寺。位于滦镇街道沣峪口,建于唐永徽年间,唐代高僧道宣律师在此修行,被尊为佛教律宗祖庭。寺南塔林安葬历代住持,智芷、道宣、圆测3位大师的舍利塔及3座明代瓶式喇嘛铁塔尚存。寺内有道宣律师所建戒坛,系唐代文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何家营鼓乐 何家营村位于西安城南11公里处的神禾原畔,潏水之滨,是有名的“鼓乐之乡”。相传这里曾是唐朝何昌期将军的军营及庄园旧址,何将军组织鼓乐社演奏唐代盛行的乐曲,因而奏乐之技在何家营得以世代相传,该社保留下来的唐开元五年(717)的手书乐谱(现存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记录的乐曲就是唐代的宫廷音乐。何家营鼓乐属于西安鼓乐三大流派之一的俗派,在演奏风格上,既保留了宫廷音乐典雅清幽的色彩,又具有民间音乐质朴浑厚、高扬壮丽的特点。1981年,何家营鼓乐社和日本奈良雅乐团在西安市委礼堂同台演出,以一曲《群英宴》曲震云霄,一时倾倒东邻。1987年、2005年,曾两次代表陕西省赴京参加汇演。2005年12月,何家营鼓乐社应邀赴约旦王国首都安曼,参加世界文化论坛联盟大会,向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近千名文化学者展示了中国古老音乐独特的神韵和魅力。

1985年,何家营村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民间自办的音乐陈列馆,该馆院内有两座大殿,前一座取名“南塘轩”,是乐社平常排练和接待来宾的地方,后一座为陈列馆,陈列展出了丰富的鼓乐资料,有唐开元五年乐谱“复制件”以及各乐社流传下来的演奏曲谱,曲目之多数以千计,陈列的乐器有笛、笙、管、以及鼓、锣、铙、钹等20余种,还有乐社演出活动以及对外交流的珍贵的照片资料。40多年来,这里从未间断过音乐家的足迹,先后接待过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几十个国家的友好团体和音乐学者,为中外学者和旅游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现在仍然存活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窗口。

北张村楮皮纸制作技艺 楮皮纸抄制技艺是传统手工纸制作技艺之一种。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至今仍保留非常原始的楮皮纸制作技艺,积淀了丰厚的纸文化。北张村坐落在秦岭脚下,沣河岸边,在西安市南面,距市中心20多公里。由于人多地少,当地百姓自古以来就依靠山区的楮树(俗名枸树)资源,造楮皮纸以维持生计。北张村是造纸术的发源地,著名的西汉灞桥纸就是这里出土的。据当地老人讲,他们祖祖辈辈都是纸户。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这里基本上还是家家户户都有造纸作坊,现在仅有10余个纸户以抄纸来维持生计。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古老的纸谣:“苍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北张村传统楮皮纸生产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不仅其整个工艺流程完全没有使用现代机械,而且不使用纸药,却能进行分张,据有关专家介绍,这套生产工艺在国内其他手工纸作坊是罕见的,可以认为是研究手工纸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从20世纪70年代起,北张村原始的造纸技艺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2002年美国史密梭年协会之民俗生活与文化遗产中心特邀北张村造纸传承人张逢学师傅参加第36届民俗生活艺术节,有近10万名参观者观看了张师傅精彩的抄纸、揭纸表演。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自汉代起,就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南8.7公里的长安区斗门古镇落地生根繁衍发展,并且以她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史载,先秦时代,牛郎、织女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隐喻式的联想出现在古代典籍中,并未构成故事情节。西汉始,牛郎织女星宿逐渐演变为民间神话传说。据《三辅黄图》及相关部门考证,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为了训练水军,在长安斗门沣河东面开凿昆明池,并在池畔东西两侧立牛郎织女石像,二石像隔池相望,上应天象、下顺民意。从此,以牛郎织女故事传说为主题的民俗活动更加活跃。魏、晋继承汉代风俗,曾设“乞巧”活动,至唐代又修建石婆庙。宋代以后,关于石婆(织女)、石爷(牛郎)的祭祀活动在长安地方志中相继记载,完整保留了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民间传说,形成地方特色,甚至成为吉祥符号,并编成秦腔《天河配》等戏剧常年表演不衰。时至今日,当地群众仍然普遍传述着牛郎织女这一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民间还继续传承两种大的庙会活动,一是“农历正月十七”牛郎织女成婚日祭祀活动;二是“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日祭祀活动,届时四面八方前来赶庙会的群众络绎不绝。2006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

长安道情 长安道情是由长安地区道教徒以道教故事为题材,通过唱词诵经、敷演道中情理而得名。长期以坐班清唱和皮影形式流行民间,是曲苑中一枝瑰丽的奇葩。

魏家岭道情社是沿终南山北麓众多道情会、社中,迄今唯一能组班演唱“长安道情”的民间艺术团体。社员9人,年龄最大的73岁,最小的55岁。其中,主奏笛手1人,板胡、二胡演奏员3人,渔鼓、简板、三才板演奏员各1人。除笛手外,都兼工各色行当演唱。现能演唱羽化仙道类、神话故事类、历史题材类、民间故事类的曲目10多部,还保存着40多部曲目的手抄本。会员中少数人还能演唱一些与南、北曲异曲同名的“词牌”。

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 沣峪口老油坊是传统手工榨油作坊,创建于1887年,创始人为齐益礼先生,至今已有张倍亮、郭积善、高让让等七代传承人。老油坊位于秦岭北麓,凤凰山脚下,滦镇街道沣峪口村。1887年,长安斗门齐益礼先生在沣峪口开办西北纺纱局,以纺纱为主,榨油为辅。后因榨油利润大于纺纱,遂改为榨油为主,产品供给长安及西安周边地区。1956年公私合营,由张倍亮任资方代理,其徒郭积善任厂长,改名为滦村人民公社油脂加工厂。1986年传承人高让让经营作坊,改名为沣峪口老油坊,经营至今。沣峪口老油坊传统压榨技艺的核心工具是长15米、直径近50厘米的油梁,以河水为动力,运用杠杆原理,多次变换支点进行压榨,匠心独运;从采集原料、压榨至沉淀成油,历经30多道工序,是秦人聪明才智的体现,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沣峪口老油坊一直延续着小作坊的生产方式,其生产工艺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为支撑,劳动强度大却产量、利润低下,和现代工业榨油相比几乎没有市场竞争力,正面临着衰落、消亡的命运,是急需保护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 王曲城隍庙位于西安市南偏东25公里处的长安区王曲街道境内,南依终南山,北傍神禾原。供奉的是汉代刘邦麾下大将纪信。纪信两次救刘邦,为汉英勇牺牲,刘邦称帝后,追封纪信为主持阴曹地府的“地皇”,赐黄袍加身,择上林苑(今王曲街到)修建大型庙堂祭祀。“文景”二帝时期,将“地皇庙”改名为“城隍庙”,供奉的纪信不仅是地皇神也成了城隍神,不但主持阴曹地府的事情,更成为西汉长安城的保护神。并被后世皇帝封为总城隍,其庙亦为总城隍庙,接受来自川、滇、贵、鄂、蒙、藏、齐、鲁、晋、冀、豫、徽等善男信女们的祭拜。祭祀仪式在总城隍庙进行,具体步骤有八项,即:选“祭官”(主祭人)、指定赞礼者(也称礼宾、司仪)、主祭人恭读祭文、摆放祭品(祭品分10类,每类5种即“土、牲、卜、炸、海、干、树”及古董、海菜、器乐等)、设置公案(案上陈设城隍神位、印玺、文房四宝、签簿等)、安置香炉烛台功德箱、分发“神气”红丝线、水泼羊身等。庙会是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各地民众为了纪念纪信诞辰,纷纷到王曲总城隍庙进行祭拜,声势浩大,各地商贾聚集,有大戏、杂耍、锣鼓、秧歌、社火、武术等民间艺术表演等。

侯官寨迎春社火牛老爷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侯官寨的庄稼人都要耍社火,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特别是耍大社火时,“春官”牛老爷那可是重点欣赏的领袖人物。

《西安通览》记:相传唐代已有此村。明设侯官社,清置侯官仓。少陵原一带从西周樊侯开始,至汉唐侯爵官员近50人,而侯官寨之“侯官”却是当地百姓自己塑造的心目中的侯官。侯官庙中的侯官塑像,左肩穿朝服,右肩披蓑衣;左脚穿官靴,右脚着草鞋;乌纱帽只有一根帽翅,亦官亦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大会,游人上万,村中社火最前者即扮侯官,他发表一些反对贪官污吏欺压人民的言词,博得观众高声喝采。至今在侯官寨的村民当中还留传着这样的歌谣:“农家要得乐,祈水耍社火”“锣鼓不响,庄稼不长”。侯官寨“牛老爷”社火方圆百里堪称一绝。

仓颉造字传说 长安仓颉造字的传说起源于仓颉造字台。在长安郭杜街道长里村北,有一座青砖围砌的夯土台,坐北朝南,坡面而立,台高6余米,周长100余米,它就是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台。这座高阳原上的造字台,历经春夏秋冬,风剥雨蚀,却侥幸地保存了下来。几千年来,种种有关仓颉造字的美好传说,因为有它而在长安大地上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仓颉造字的传说,在长安地区传播久远,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仓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和“仓颉造字一石粟,孔夫子认了九斗七,剩下三升无处用,洒在边疆教彝民”等古老民谣。从民间的种种习俗和日常生活,诸如入学拜圣、枕书避邪、写字治病、习字励志等,都可看到人们对文字的崇尚和对仓颉的敬仰。仓颉在长安“增土造字”,终结了人类“结绳记事”的历史,掀开了中华文明崭新的一页。挖掘整理仓颉造字传说的深刻内涵,赋予仓颉文化的时代新意,对于研究中华文字对世界文化、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长安寺坡村“添碟子” 是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寺坡村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起源于清末寺坡村民赵锡恩对祭祀关帝庙时所献祭品的艺术加工。杜曲镇位于少陵原畔,地处著名风景区樊川的中心地带,文化底蕴深厚,著名的樊川八大寺院坐落于此,历来有“城南佛国”之美誉。“添碟子”制作过程包括“粘”“嵌”“架”“塑”四道工序。用各种豆子、小米、瓜子、杏仁等五谷杂粮为原料,蘸上用面粉、鸡蛋清和成的粘剂,嵌接在竹棍和木梁叠架起来的亭台楼阁上,再将面塑的鸟兽虫鱼、人物造型等置放其间,成为一种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制作精细的立体祭品,一种集绘画、雕塑、木工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于一体的独特工艺品。“花碟”楼台内的戏剧,早期仅有“五福择寿”“三娘赛翠”“唐僧取经”等内容;建国后,又增添“鹿鹤同春”“兄妹开荒”和“王贵与李香香”等新的内容。2004年,在陕西省首次民间美术观摩展中,寺坡村民薛全荣制作的“添碟子”荣获传统类二等奖。2005年,在西安民族民间文化展中,“添碟子”得到省市专家、各类媒体的一致好评和广泛关注,被公认为“寺坡村独有的民间艺术”。

小邵村布絮鞋制作技艺 布絮鞋制作技艺是长安区黄良街道小邵村的一种特殊的民间手工技艺。起源于清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古长安著名艺人伊恒让在小邵村落户以打麻鞋为生,经四代人传承至今。布絮鞋由传统草鞋演变而来,草鞋用树皮拧的绳,用龙须草编制而成,穿着虽柔软但不耐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由龙须草编织逐步改用布条,采用原料大多是旧衣服撕成条编“布絮鞋”,既耐用,又实惠,天晴天雨均可穿。随着社会的发展,“布絮鞋”已演变成一种奇特的民间手工技艺。“布絮鞋”技艺主要有“拧”“整”“编”“贯”“收”五道工序,编成后穿着柔软、防滑、透气、吸汗防脚气,对足底有保健作用。

小邵村曾为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部队在西安事变前夕加工过麻鞋;在解放终南山小五台战役中给解放军义务赠送过麻鞋;传承人赵小明受祖辈言传身教,创造性编制出有传统样式和现代样式相结合的休闲鞋、拖鞋、童鞋等类型,在原始工艺中花样创新,精心制作的鞋人见人爱。

关中事酒酿造技艺 长安东大事酒以其传统的制作工艺和事酒的民俗文化享誉西安。由于这种酒是人们结婚、祭祀、拜神时所用,是村里过大事的专用酒,久而久之村里人就叫它“事酒”。事酒是民间自酿自产的一种酒,色泽黄亮而略带红色,味甘甜而香,原料以糯米为主,长安沿终南山一带盛产稻米,东大人的祖先们因地取材,酿造事酒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东大人的先辈们依照药膳相生的原理,给米酒曲里加进乌药、当归、陈皮等中草药后,这种酒便有了强身健体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后代不断地对药曲进行完善,现在添加的中草药已近30种。这种酒和以前的米酒相比,不管是色泽、口感、还是功能,都有很大的区别;具有活血化淤,通络舒筋,省神补气等功效。由于传统习俗,重大节日都离不开事酒,东大地区的群众大部分都学会酿造事酒。

太平水官祭祀 长安区魏寨街道崔家街的太平堡地处白鹿原和风凉原之间,据险而立,双塔共拱,势镇四方;东北望前卫镇,西南观引镇,东南及汤峪镇,西北控鸣犊镇。因为有个古太平堡,所以,自古以来“水官”就称为“太平水官”。每逢正月十六太平堡庙会,“太平水官”游水日,观者上万,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到处是欢笑的海洋。人们忘记了烦恼,为着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手舞足蹈,喝彩叫好。

崔家街村的人过去在秦岭太兴山白衣古洞(太兴山南天门下观音古洞)取水,由于交通不便和财力不足,故每隔30年方组织1次取水活动,将取回的神水悬在村东的白衣洞内,每年春节举行一次游水仪式。以后又将游水仪式和迎春社火结合在一体了。而作为“太平水官祭祀”活动的形式一直保存至今。

(左明新)

长安的柳条蒲篮编织 据《寰宇志记略》说,长安县局安坊(俗名圈坊,今郭杜街道大居安村)编的蒲篮、箥箕闻名遐迩,除供应周边农村外,还远销甘肃、宁夏等省区。计其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

编织的原料有柳条、枸树皮、椿木撕扯成的1厘米厚的木板和线麻细绳。先用除皮后的柳条编织成笆片,再折成蒲篮或箥箕的形状,用椿木薄板夹住沿子,裹以枸树皮带,再用细麻绳扎缝紧密。

椿木板只许用手撕扯而不用锯切是为了保留木质的天然纹理而增加韧性,使器物经久耐用罢了。

年节花灯 花灯,又名彩灯,俗名“灯笼”,是喜庆的标志,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唐人熊儒登在《正月十五》中说:“汉家遗事今宵见,楚郭明灯几处张。”可见在汉代就已经有花灯的缀饰了。

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花灯的用途十分普遍,庆典、婚仪自不必说,而年节村会更离不开花灯渲染气氛。女子出嫁的第一个春节期间,娘家要送一对大彩灯;如果年内生子,还要再加送一对小彩灯。传统的元宵节又叫“花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实际是民间举办的大型灯展。从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九结束,每天晚上,各家各户的门前结彩悬灯;儿童们挑灯夜游,“碰灯寻福”;男女人群穿梭戏笑,或歌或舞,享受丰收的快乐,释放一年的郁闷。

长安各地的花灯游艺晚会常常和社火、龙灯、舞狮和跑旱船、踩高跷同时举行,各种民俗艺术相济相竟,扬辉溢彩。

长安的花灯艺术源远流长。自清朝以来,以砲里乡西垇村王家最为著名,至今已传承了6代。其品种有狮子灯、老虎灯、提篮灯、盆盆灯、火葫芦灯、大宫灯、小宫灯、走马灯等10多种。可惜,今天王家的灯艺能手只有第4代传人王蒲芳了。

香品制作 长安香品在继承中国制香技艺的基础上,逐渐具备了自己的特点。品种主要有原料香、药物香和工艺香。其工艺流程为香方配制、小样试验、定方、制作和包装设计等;方法是把配制好的香泥放在模子里用人力杠杆或动力丝杠压制后,晾干包装。

解放初,长安制香尚有300多家,目前只剩50家。引镇的名技师屈永镇、三传屈岳利、四传李静(女)、五传至李泉,算来已经有130年的历史了。

传统葫芦器制作技艺 葫芦器制作,大致可分为陈设器、虫具和鸽哨3大类;制作工艺有范制和绘制两种。范制是将形态各异的模具套在正生长的嫩葫芦上,使其随范模长成所需要的形状。常见的有鸡心式、棒子式、柳叶式和花瓶式等。绘制式就是给成型的葫芦上雕刻或烙烫理想的图画。

葫芦器作品,造型独特,图案精美,立体感强,讲究明暗衬托,雕刻和烙烫技艺,熔文学、美术、宗教、民俗、神话传说于一炉。

(李希仲)

长安区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

【民俗】 长安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情风俗,主要有婚姻、丧葬、喜庆、节日、村会、庙会等。这些习俗千百年来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点。

婚姻习俗 依照旧礼,长安的婚姻习俗比较繁琐。订婚时有送庚帖、合婚、相亲、过礼;嫁娶时有发脚、回搭、送红笺、置嫁妆、抬什盒、换花、打醋碳、披红插花、抱轿、踩四角、闹房、吃扁食、回门、谢媒、宁什、住对月;续亲时有递准心、追往钱等环节。现代提倡婚姻自由,礼俗上删繁就简,只沿袭少数礼仪,如什盒、披红、回门、闹房、谢媒等。婚礼多选择农历三、六、九日,取“三、六、九,往上走”之意。

丧葬习俗 老人倒头要剃头(女人洗头)、洗脚、擦身、穿寿衣,移挺于门板支就的停尸床上,嘴里塞一枚硬币,脸上盖一张纸钱,双脚用红绳绊缚。若为横死或在屋外咽气,则不得登堂入室,须在大门旁搭就丧棚停尸。设灵堂,灵桌上置献供三样及倒头饭,点香、蜡、长明灯,亲朋吊孝。由长子、长孙戴孝,提盒子,持丧棒前往舅、姑、姨家逐家报丧,其他亲友由族人报知。守灵三日,请人挖墓。倒头翌日午时入殓,出嫁之女送神轴子、金童玉女、金斗银锞、摇钱树。子孙行三拜九叩礼,亲戚、族人三叩首,生前好友三鞠躬依次奠酒,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而后盖棺,亲人放声大哭。傍晚,男孝子去坟地请先人亡灵,女孝子在门前迎接,至村口,同哭,将先人遗像、神匣置于灵桌之上,行叩拜礼。女婿、外甥须行祭礼、献饭,祭礼有全祭、半祭之分,最重为三牲祭,由乐人、男孝子迎回。晚上祭灵,乐人先唱三折戏,而后亲戚点戏助兴至后半夜甚至天亮。第三天早饭后先吊唁,礼成后长孙打引魂幡,长子抱神匣,孝子披麻戴孝,男持哭丧棒,依次拉绳牵引灵柩,媳、女骑马随后。鞭炮后起灵,至什字摆路祭,唱三折戏文,摔孝子盆,化纸钱包起,一同携至墓地下葬,封堂。墓成后插引魂幡于坟上,孝子奠酒、焚纸后回家吃蒸饭。第四天孝子到墓地全山,以后逢七祭至五七,而后百日祭,周年祭,二周年祭。三年用红对联,大祭如丧葬,礼成卸孝。

喜庆习俗

1.生子。称“上炕”“坐月”。产后在门帘上夹一绺红布阻外人,家人晚归要“过火”辟邪。产后3天,娘家母携醪糟、鸡蛋、红枣、红白糖给女儿下奶,10天亲戚看望,给小孩“瞌睡钱”。男孩29天,女孩30天做满月,后,小孩可出门。40天移窝窝,母亲抱孩子熬娘家,去时给小孩鼻尖上抹锅墨,回来时抹白面,意“黑娃变白娃”。舅家给小孩做新衣服,烙大、小锅盔各1个,用五色线穿起,系上压命钱,挂于小孩颈上。

2.过寿。一般人50岁开始过寿,女婿、外甥携烟、酒、肉、糕,其他亲戚以点心、酒、鸡蛋贺寿。宴席以蒸碗、炒菜加长寿面为多。

3.上梁。盖房立木(上楼板、现浇顶)必择吉日,亲友以红被面、鞭炮、烟、酒相贺,乡党送红被面或凑份子钱并主动帮忙。上梁时先祭神灵,梁正中悬红布,画八卦图,书“*年*月*日吉时上梁,大吉大利”,放鞭炮,吃宴席。

驱邪习俗

1.叫魂。小孩受惊泣哭,长者抱之于受惊地,招手呼唤:“**回来!”抚摸小孩头顶,小孩答应:“哎,回来啦!”如是者三。若小孩年幼不会答应,则由亲属代答。

2.暮量。突发疾病,让病者平卧,舀1碗清水,取2~3根筷子蘸湿,绕患者头3周,扶筷子试立于水碗中,口中念:“**他爷(故去的长辈),你回来看娃咧,你现在也管不了咧,你立住,看娃一眼就走,我给你掰一蛋儿馍,赶紧走!”待筷子立住,用菜刀将其击倒,泼水于门外,水碗扣在门旁,将鬼送走。

3.捉鬼。患久治不愈顽疾,怀疑恶鬼缠身,或鬼魂附体而胡言乱语,就需请神汉、巫婆发神捉鬼。神汉、巫婆天黑后乘鬼抬轿莅临,焚香化表,请天上某个神仙下凡相助,然后绕病人顺、倒各转数圈,口念咒语,手持桃木剑,骈指所指,指东打西,指南打北,“吱吱”鬼叫不绝于耳。忽然,猛地一扑,将鬼按于某个角落,以符封住,放入滚水或油锅中煎熬。炸干,置罐中埋于什字路口。

时令节气习俗 一年四季依时令不同,依次有春节、元宵、清明、谷雨、端午、乞巧、中秋、重阳、十月一、冬至等,其特点是重农历不重公历,农村重视城市淡漠。其中春节最为隆重,其次是清明、中秋,而清明、十月一是祭奠亡灵的节令,上坟烧纸必不可少。

村会习俗 忙前会即看娘会,亦称“看忙会”。谚曰:“麦梢黄,女看娘。”各村堡寨时间不一,大都集中在农历三、四月间。会日,出嫁女儿携油塔馍、点心等礼品看望父母。忙后会即姊妹会,同一村寨长大的姐妹,嫁到四面八方,常年难得会面(春节待客分初二、三、四,不易聚拢),相约在忙后农闲季节,看望父母时聚到一起。会日大都在农历六月初六至八月中旬的单日(六除外)。会前数日,家家打扫卫生,割肉买菜,酿造稠酒,招待亲戚朋友。会日,人们着新装,放电影,唱大戏,热闹似春节。会间或会后,父母再给女儿送“曲莲”,有“场里卸驳架,老娘看冤家”之说。

庙会习俗 长安庙宇众多,均有庙会,多在农历1~5月间。典型的如南五台庙会、观音山庙会、嘴头庙会、引镇庙会等,而以王曲城隍庙会最负盛名。


【饮食】 长安是传统农业大区,居民饮食以面食为主,辅以大米、苞谷、小米、豆制品和薯类。麦面主要加工为面条和馍两大类。馍有蒸馍与锅盔之分,蒸馍有杠子馍、罐罐馍、蛋蛋馍、包子、油塔、曲莲之分;锅盔有甜锅盔、油旋子、饦饦馍、饼子、菜盒之别。面条的种类丰富,有臊子面、粘面、碎面、麻食、斜式面、老鸹颡等几十个品种。长安农村人习惯早饭苞谷糁、馍、浆水菜,中午面条,晚餐稀饭(拌汤、米汤)。

风味小吃简介:

1.臊子面 将猪肋条肉、红白萝卜、豆腐、黄花、木耳切丁,煸至七八成熟,加入骨头汤烧开,撒入韭菜花即为臊子;面粉中加入少许碱面和匀,饧到,擀薄,切成韭叶形。面条煮熟,浇入臊子,调盐、醋、酱及油泼辣子等佐料。特点:酸、辣、煎、汪、筋、细、醇、香。

2.麻食 将肉、菜切成小块,煸熟;将面搓成指头蛋大小,内空外麻的面团,加入适量面扑。同黄豆一起煮熟,放入熟菜、调料即食。特点:筋道、煎火,油而不腻。

3.清汤面 将大料汤烧开,放入数片花椒叶,晾凉;炒少量时令蔬菜,放入汤中,同样晾凉;将韭叶面煮熟,过凉水冷却后,入汤中。特点:清淡爽口,清热解毒,是人们喜爱的消夏食品。

4. 将面擀薄切宽,煮熟后捞出,加入熟菜、调料而食。也可将熟菜、调料加入汤面中。特点:面宽、长、筋,吃起来唠口,符合长安人的性格特点。陕西八大怪之“面条像裤带”,此之谓也。

5.农家凉皮 将麦面或米面直接打成浓度合适的面糊,在凉皮锣(或筚筚里放笼布)中蒸就。晾凉,切成细条(也可以根据各人喜好切成宽条或方片),加入蒜泥、油辣子、香油等佐料,再将青菜、菠菜、豆芽等拌进食用。极具麦香味道,区别于面筋凉皮与米面凉皮。在长安,农家凉皮东片和西片做法有所不同。

6.搅团 将水烧开,锅底不停火,边搅拌边将苞谷面(可掺麦面)均匀地拌入滚水中,至面糊起纤为止。和调料水,趁热吃,谓之“水围城”;晾凉,切块,蘸调料汁吃,是凉搅团;炒适量菜,将块状凉搅团烩入,谓之“氽搅团”;还可通过鱼鱼筛,加工成搅团鱼鱼儿(长安方言中亦称“馉饳”),拌醋汁、浆水汁吃。“长安稼娃搅团”已注册商标,形成连锁经营。

7.浆水菜 将菜蔬焯熟,捞入坛中,注入面汤、浆水引子,盖严,第二天即可食用。几乎任何蔬菜均可涹浆水,而以芹菜、芥菜、莲花白、芨芨菜为佳,是长安农村一种廉价、美味、特色副食。

8.蒸饭 产于东大街道民间,是用糯米加少量粳米、大红豇豆拌大肉及肉汤蒸成的一种饭食,类似红豆米饭,但做工较为讲究。常用于过古会或老人去世招待宾客,口感稍咸,香润可口,风味独特。

9.事酒 产于东大街道周边及长安西片民间,用糯米加酒曲酿制而成。因酒曲含30多种中药材,有舒筋壮骨功能。农村常用于招待宾客,或在田间耕作时解渴、解饥。

(左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