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心理学:社会工程学原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节 知觉漏洞的极限

前面介绍的都是正常人的知觉漏洞,也是社工黑客关心的漏洞。与上一章类似,本节我们再归纳一下人类知觉漏洞的极限情况,它们虽然主要发生在病人身上,但对信息安全的攻防双方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因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社工黑客也许有办法使正常人变为非正常人,至少可以短暂地变成非正常人。

知觉的极限漏洞,可以分为视物变形症、空间知觉障碍、时间知觉障碍、非真实感等。

(1)视物变形症,即患者感到外界事物的形状、大小和体积等都出现了改变。比如,看到母亲的脸变长、眼睛变小、鼻子变大等。若看到的外界事物比原来大,则称之为视物显大症;若变小了,则称为视物显小症。

(2)空间知觉障碍,即患者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了改变。比如,汽车已驶近身边,但仍觉得车还在远处。

(3)时间知觉障碍,即患者感到时间流逝得特别缓慢或特别迅速,或感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受时间的限制等。

(4)非真实感。非真实感又称现实解体,即患者感到周围事物和环境发生变化,变得不真实,像一个舞台布景。例如,周围的房屋、树木等都像纸板糊的;周围的人好像都是无生命的木偶等。

还有一种,与错觉性漏洞很相似,但属于病态的人性漏洞,即幻觉。回忆一下,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感知,是一种被歪曲了的知觉。但是,幻觉则是在没有现实刺激的情况下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换句话说,“错觉是一种错误的感知觉”,而幻觉则是“一种虚幻的不存在的感知觉”。错觉多见于正常人,而幻觉则多见于精神病患者,因而幻觉是一种严重的知觉障碍。

幻觉主要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思维鸣响、机能性幻觉和内脏性幻觉等。

(1)幻听。这是最常见的幻觉形式。幻听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嘈杂的噪声,也可以是音乐,更多的是言语声。言语性幻听,既可以表现为直接与患者对话,也可以在与第三人讲话时以“他”或“她”提及患者(第三人称幻听)。幻听的内容,既有评论性的,更为特殊的是“实时评论性幻听”,即对患者的言行随时随地发表议论。幻听的内容也可以是争论性的,即两个甚至多个人的声音,对患者的人品、能力和表现等发表各不相同的看法;也可以是命令性的,即以权威的口气命令患者做这做那,不服从便威胁恐吓等。

(2)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它们分别是在视觉、嗅觉、味觉与触觉领域出现的幻觉。幻视真切、生动,多带恐怖性质。比如,坚称看见窗户外有飘浮的物体或地上、床上全是老鼠等。幻嗅、幻味与幻触较少见,但它们的感觉大多是不愉快的,一般与被害性质的妄想相伴随。比如,患者吃东西时,总尝到一股异味,坚信这是其“死对头”在下毒,因而拒食。幻触的感觉可以是电击感、虫爬感、针刺感等离奇感觉。

(3)思维鸣响。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被声音重复或在头脑里回响,即思想变成了清晰可辨的言语声。重复出来的思想,虽然内容与原来的一样,但患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两者在性质上的不同。

(4)机能性幻觉。机能性幻觉最常见的是患者在出现客观听觉刺激的情况下出现的幻听。比如,在开关门的声音中,听到说话声;或者在“嘀嗒嘀嗒”的挂钟声中,听出有人骂自己。

(5)内脏性幻觉。内脏性幻觉是指固定于某个内脏或躯体内部的异常知觉。如患者感到自己的内脏器官被穿孔、牵拉、切割和烧灼,一般能确定异常感觉的部位,并十分清晰地描述这种令人痛苦的感觉。

有时,幻觉还可被进一步区分为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真性幻觉的映象,出现在患者的外部空间;假性幻觉的映象,只出现在患者的心灵中或“脑内”。

上面讨论的知觉,几乎都是纯客观性的,即不带任何主观因素的东西。但是,社工黑客攻击的对象主要是“人”,而“人”本身就充满主观因素,对“人”的感知就更主观了。比如,只能用诸如“印象”之类的概念来含糊地描述。即使是这样含糊的描述,也仍然存在着称为“知觉偏见”的漏洞。它们主要包括:

(1)光环偏见。若某人被标明“好人”时,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反之,若某人被标明“坏人”时,他就被认为具有所有的坏品质。比如,领袖会被标明为“好人”,但他可能是位坏父亲;杀人犯会被标明为“坏人”,但他仍可能是位好父亲。

(2)逻辑偏见。从一种品质的存在,武断地认为另一些品质也存在。比如,知道某人聪明后,就很容易断定他富有想象力、机敏、有活动能力、认真、深思熟虑和可信赖等;知道某人轻率后,就会认为他容易激怒、好夸口、冷酷和虚伪等。

(3)积极性偏见。积极性偏见是指表达积极肯定的评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评价。换句话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感知“人”时,对其优点更为敏感。注意,对“物”感知时,可就没有这种积极性偏见。

(4)假定相似性偏见。在感知他人时,总会潜意识地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特别当已知对方与自己在某些统计特征(如年龄、民族、国籍和社会经济地位等)相同时,这种相似性偏见会更明显。比如,四川人在外地碰到老乡,便会自然认为他也喜欢吃麻辣味的食品,但是这位老乡也许并不爱吃麻辣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