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问题的系列讲话,集中阐述了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繁荣、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问题,其讲话高度重视文艺的人民性问题,社会主义文艺的党性和人民性问题,作家和人民的关系问题,提出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和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以及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讲话,作为党的文艺精神的纲领性文献,被视为新形势下中国当代文艺发展道路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和理论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指出:“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90]实现文艺繁荣发展,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所谓不忘初心,就是把为人民谋幸福放在心中,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人类发展史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球文艺思潮相互激荡和文艺力量的博弈中,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书写人民的喜怒哀乐和精神追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抚慰身心,主流文艺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正能量。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本质,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内在关系,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重新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文艺的人民性内涵,并在政策引导层面作出制度性安排。2015年中共中央先后出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繁荣文艺发展、促进文艺勇攀高峰的政策,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从而为当代中国主流文艺发展指明了道路。

一 文艺的“人民性”释义

文艺的性质是文艺的根本问题,直接关乎文艺的发展方向和功能的发挥。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91]这一论断切中了文艺的本质,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开关。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中,文艺历来是为人民的。当代文艺要反映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92]由此指明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方向。所谓人民的文艺,就是以人民为本位的文艺,它表现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一)“人民”概念是历史的、流动的

“人民”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及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汉语文化中的“人民”概念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建构的,“人”和“民”原本有着不同的语义内涵,“人民”作为合成词出现是较晚近的事情,有着迥异于此前的革命性意味,但其素朴的民本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基本价值诉求。在文艺发展史上,“人民”的概念从来不是现成的、僵化的,而是历史的、流动的,是一个在历史演变中不断生成的概念,它有着意识形态意味和现实性价值诉求,即使在社会主义文艺中也非现成性的固定所指。在外国文学语境中,文艺的“人民”概念,较早地被俄罗斯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所使用,意在表征一种积极进步的文艺观。具体来说,别林斯基是在“最基本的民众或阶层”的意义上使用“人民”概念,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有教养的上层阶级”,他认为真实性和人民不可分割,人民表现最充分的地方,也是生活真实性最充分的地方,文学要以“理想意义或浪漫主义的方式彰显人民的高尚的伟大或诗意”。在他看来,“‘人民’,总是意味着民众,一个国家最低的、最基本的阶层”。其所谓“人民性”是以对现实生活的忠实描写为判断标准,他认为凡是忠实于现实生活的描写,就必然是人民的,是有人民性的。因而,他反对那种对人民性的“伪浪漫主义”式的庸俗化理解,似乎“在有教养的人中间不能找到一点儿类似人民性的影子”,幻想真正的人民性只隐藏在农民衣服下面和烟熏的茅屋里,“纯粹俄国的人民性只能从以粗糙的下层社会生活为其内容的作品中找到似的”。究其意味,别林斯基之所以提出人民性问题,要求文学要表现“人民的意识”“人民的精神”“人民的使命”,旨在把文学的人民性与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进行批判的现实主义相关联。[93]

人类迈入现代社会以来,“人民”的概念由政治话语而至日常词汇被广泛使用。虽然如此,但“人民”的概念始终有着特定的阶级内容,不是指公民意义上的全体国人,也非单纯的某一种社会成分,而是一个集合体、联盟体,主要指那些推动特定历史阶段社会进步的基本阶层及其同盟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力量,它往往被视为有价值意味的集合概念,主要指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所以我们的文艺,第一是为工人的,这是领导革命的阶级。第二是为农民的,他们是革命中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第三是为武装起来了的工人农民即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武装队伍的,这是革命战争的主力。第四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的,他们也是革命的同盟者,他们是能够长期地和我们合作的。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94]在此,毛泽东同志通过对人民内涵的分析强调“最广大”“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最大部分”,着重突出了人民的“广大性”;通过强调“同盟军”“同盟者”突出了其他阶层与基本阶层的联盟关系,“人民”的概念进一步丰富。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95]在这些系列论述中,“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主要是在一种集合性意义上使用。

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遵循集合性“人民”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基于个体意义上的“人民”概念,认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96],彰显了“人民”概念内涵的历史性进步和丰富。其中对人的个体性价值的凸显,是对“人民”概念认知的深化,是对当代文艺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文艺要书写“具体的人”的情感、价值和诉求的内在要求,是对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艺术肯定。它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中个人的尊重,突出强调当代文艺既要把关注文学表现哪些人及其个体性感受作为批评要点,也要把关注如何表现及其立场作为批评标准,这才是“人民的”批评,以及对文艺创作中现实主义精神的张扬!说到底,这是在依法治国语境下,对迈入现代国家的每一个体意义上公民权利的尊重,它丰富了现实条件下,以包含公民的“权利”和“平等”为主要语义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民”概念,它有别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消费者概念,仍具有一种政治性意味。从而使“人民”概念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高度契合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共建共享中肯定了每一个人的历史主体价值。因而,“人民”的概念不再是远离大地、脱离具体的抽象的理论体系上的纽结,而是深植泥土、结合现实的一种具体呈现。由于“人民”是现实的本质所在,拥有人民性特质的人才更接近现实的个人,有着不可忽视的个性;因而“人民”的存在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符号,这使“人民”既有集合性底色,又凸显具体的个体性存在。

(二)“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

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看来,文艺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97]。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列宁明确指出:“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我们必须经常把工农放在眼前。我们必须学会为他们打算,为他们管理。即使在艺术和文化的范围内也是如此。”[98]列宁阐述的几个“必须”,构成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基本纲领和艺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全部内容。在他看来,艺术只有在人民群众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实实在在地属于人民。千百年来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必须由全体人民来享用、传承和发展,包括工人、农民、进步知识分子在内的人民大众才是这些文化和文明成果的真正主人,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写作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99]的主张。作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葛兰西,基于当时意大利知识分子严重脱离人民的现实,在1930年年底发表的《关于“民族—人民的”概念》一文中提出“民族—人民的”文学概念,认为“无论是文学的人民性,还是本国创作的‘人民的’文学,现在确确实实是不存在的;因为‘作家’缺少同‘人民’一致的世界观,换句话说,作家既未想人民之所想,喜人民之所喜,也没有肩负起‘民族教育者’的使命,他们从前不曾、现在也没有给自己提出体验人民的情感……从而培育人民的思想情感的任务”[100]。由此葛兰西特别强调指出:“至关重要的是,新文学需要把自己的根扎在实实在在的人民文化的沃土之中;人民文化有着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倾向和诚然是落后的、传统的道德与精神世界。”[101]人民的新文学一定要反映人民的文化诉求,即便是面对人民文化中的落后元素。他渴求在意大利艺术家中找到人民教育家,高度重视文学对人民的“革命意识”的培养,认为只有通过“民族—人民的”文学的教育,才能培育出新的人民、新的文化。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过程中,文艺的人民性是其基本立场。从毛泽东同志倡导“工农兵文艺”开启的延安文艺道路,到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内涵的个体性张扬,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诉求,并带有时代性特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发展理念的各要素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始终把人民视为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把群众当作真正的英雄,他号召艺术家“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文艺要为人民鼓与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信念。没有人民,社会主义文艺就失去了灵魂;没有人民,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就失去了根本遵循。

二 人民是文艺的“剧中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中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102]马克思主义文论认为,文艺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产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一部分通过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使之展现和外化出来,具体的鲜活的人是文艺的出发点、枢纽点和归宿点,文艺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文艺是塑造“丰富的人”“完整的人”的重要途径。人民不仅创造了文艺,还是文艺的“剧中人”。因此,马克思主义文论高度重视文艺的人民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03]的要求。

(一)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看来,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文艺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文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诉求,是社会主义文艺活动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同样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人民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其鲜明的人民性立场,要求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放在首位,使人民获得认识和表现的优先位置,获得真正的历史性主体地位。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高扬人民的历史主体意识,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昭示更美好的前景,为民族描绘更光明的未来。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104]文艺起源于人的劳动,美肇端于人的生产实践。就文化的始源性含义而言,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理念、道德情操,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都源自人民大众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人民大众不仅创造着文化,也不断传承发展着文化,并为文化所规范。高尔基指出:“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就时间,就美还是就创造天才来说,人民总是第一个哲学家和诗人:他们创作了一切伟大的诗歌、大地上的一切悲剧和悲剧中最宏伟的悲剧——世界文化的历史。”[105]在文艺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审美需要不断推动着文艺的发展,不断地为文艺活动提供内在动力和目的。数千年来,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一脉相承,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接力推进。文艺创作如果脱离了人民,在价值上偏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审美需求,其在内容上不仅会被人民所唾弃,还会在艺术形式上走向僵化以至于死亡。人民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同样是文艺创作活动的主体,因此,当代作家艺术家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106]。正是人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艺术,并在美的创造中推动了艺术的进步。古往今来,专业作家、文学大师的艺术创造,都是建立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基础上的。再优秀的文艺家,说到底,也都是大众创造的改造者、加工者和提升者。文艺应该高扬人民大众的历史主体身份,然而在文艺实践中,我们的某些文艺生产的是虚假苍白的主体,历史真正的主体——人民大众,仅仅成了“围观”与“喝彩”的道具,从而背离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在风云际会而又泥沙俱下的现实中,有学者指出,不追风赶潮,以生活为沃土,以民众为根本,扎根于斯,寄情于斯,向“小人物”要“大作品”。在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恰恰是亿万人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了沧桑剧变。文学,应该是民众的文学。[107]如果说历史是个大舞台,人民就是这个舞台的真正主角,社会主义文艺不能背离这个根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以情感和情怀为底蕴,让千千万万的普通大众从幕后走到台前,站立在舞台的中央——成为文艺的“剧中人”。把人民作为历史主体、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家就不能热衷于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而要为人民抒怀、抒情,塑造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人民形象。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地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社会发展,才能真正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当代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

(二)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108]文艺创作能否出优秀作品,取决于是否使创作扎根人民,从人民的生活中汲取力量。文艺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部伟大作品,无不体现着人民的情怀,彰显着人民性。创作出人民的文艺,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艺术家只有眼睛向下,对多彩的现实生活有丰富的积累、深切的体验,领悟生活的本质、吃透生活的底蕴,才能创造出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其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文艺创作一定要有坚实的根基,有根才能立得住、站得久。作家一定要把根扎在人民的生活中,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品所体现出的从人民大众中来、到人民大众中去的创作追求,被认为是践行毛泽东同志文艺思想的典范。如果一个作家的精神状态、心理意识、思想感情,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人民的基本利益诉求,在创作中自始至终坚持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理想,而非追名逐利地以趋利避害之心态选择写什么怎么写,就一定是一个有人民性、有良心的作家。

作家的根不在舞台上,而在民众中,作家要深入生活,在寂寞的长期坚守中“十年磨一剑”,而不是频繁地亮相媒体。“作家离地面越近,离泥土越近,离百姓越近,他的创作就越容易找到力量的源泉。世间万象,纷繁驳杂,尤其是我们身处的时代,丰富性、复杂性超越既往,作家怎么选择,目光投向哪里,志趣寄托在哪里,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作家的品位和作品的质地。”[109]只有把心沉在人民中、沉在文学里,创作接地气,作品才能是独特的,优秀的。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佳作,如王蒙的《布礼》、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路遥的《人生》、铁凝的《哦,香雪》、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以及舒婷的《致橡树》等,之所以感动和教育了整整一代人,极大地启发和丰富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对改革开放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的关键是作家从人民的生活出发,真诚地描写了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他们对生活包括历史满怀真诚,这使他们与生活保持高度“同步性”,与时代共甘苦,触及时代的痛点。柳青的《创业史》之所以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与其扎根人民,把自己变成一个农民,一个农村基层干部,一个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家,而不是一个搜寻写作材料的人,一个旁观者,一个局外人不无关联。他是去写土地和人民的,这种真诚让他把自己变成了土地和人民的儿子,成为他所描写的群体中的一员,彻底打通写他人与写自己的界限,把生活的感受与激情、欣喜与困惑、烦恼与欢乐等,内在地化合为感觉的放达、情感的宣泄,使《创业史》成为人民的文学,全书充盈着对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成功并广受赞誉,与其“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创作理念密切相关。可以说,一切优秀作品无不体现了扎根人民的创作经验,在艺术史上留名的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蒋兆和的《流民图》、刘文西的《黄河纤夫》,以及词作家阎肃的《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等,都是深深扎根人民生活的艺术结晶。人民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这已成为文艺发展的一条规律。何谓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大而言之,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传承、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和奋起抵抗外辱的历程、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都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国精神得以形成和传扬的永恒滋养。具体地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多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都是当代民族文艺创作的土壤、素材和优秀文艺生长的条件,其中流淌着的是以爱国主义、开放创新为核心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要求文艺工作者不仅在创作上追求卓越,还要在思想道德上追求高尚,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涵养当代艺术的土壤,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随时代潮流,才能做到繁荣发展;当代艺术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艺术家在创作中,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从中发现美和创造美,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笔端,用文艺讴歌不断奋斗的人生,刻画最美的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人民是蕴含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110]。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与它们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就在于它们反映了时代的现实,抓住了时代的问题,问题源自人民的生活。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生活是文艺唯一的源泉,而非源泉之一。[111]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更是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12]。就艺术美的生成而言,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真正美的事物的蕴含,是审美活动最重要的对象。美作为对象在人民的生活中,在人民的伟大实践中。这种美的对象是整体性的,是活生生的,是人民生活本身。“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从而深刻提炼生活、生动表达生活、全景展现生活。”[113]正是人民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与审美境界的提高,促使中国当代文艺创造出无数的审美形象,以艺术精品的不断涌现勇攀艺术高峰。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追求,使文艺创作与人民的生活紧密结合,文艺道路越走越宽,艺术表现方式愈加多样化,艺术风格和创作流派的发展更加自由,而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不断激发,在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中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文艺越来越发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当前,“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114]。虽然时代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丰沛的营养和鲜活的体验,但与之相匹配的文艺精品、文艺大师和文艺大家并不多见。究其根本,在于是否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在思想观念上是否把人民当作文艺的“剧中人”,坚信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学来源于生活不等于文学就是生活,“文学的要义,恰恰就是通过对世俗生活的介入和观照,最终使人类获取精神的成长。一切进入文学中的世俗生活,只有作为精神表达的物质载体出现,它才具备了文学的正当性与合法性”[115]。坚持人民是文艺的源头,不是照抄照搬人民的日常生活,从生活到文艺的中间过程,凝聚着文艺家的智慧和才思,体现着文艺的规律和奥妙,遵循着生活的逻辑和艺术的真实,时时刻刻考验着文艺家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哲思境界的追求。在根本上,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基于人民性的最深刻把握。当代文艺高地的形成离不开人民,仰之弥高的艺术精品更是艺术家的呕心之作,艺术创作的个性化追求与人民生活的厚重是水乳交融、相互依托的,正是人民托起了当代艺术的繁荣之基。

以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源泉,在于激励艺术创新。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只有人民丰富多彩的实践才能激发源源不断的文艺创新、层出不穷的优秀作品、群峰并起的名家大师。艺术的想象离不开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紧紧抓住这个时代。如何抓住时代?著名作家歌德强调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自主性,有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和艺术追求。因而,真正的艺术家不是时代和市场的应声虫,不尾随时代的潮流,更不会充当时代风尚的爬虫,而应当引导时代潮流。真正的艺术家不能也不会附和读者或观众的欲求,成为感官欲望和市场的奴隶。艺术家的使命是通过作品使读者或观众提高思想境界和审美品位,以艺术精品抵御“三俗”之风的蔓延。就像鲁迅扎根时代,洞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以其悲悯的情怀和超越性的精神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典型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时代的精神众生相。可见,时代精神蕴含于民众的生活,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文艺扎根于人民,在根本上不是抹杀艺术的个性,而是为艺术的生成植根培土;在文艺活动中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并非否定专门人才特别是文艺大家、文艺大师的作用和贡献。文艺的创造创新离不开专门的文艺人才,人才强,文艺才能强,一个文艺人才辈出的时代,一定是文化兴盛的时代。随着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即使市场条件下的文艺创作,也不能丧失对艺术的卓越性追求,在艺术创新和审美品位上只能是读者或观众仰视艺术家,而绝不能是艺术家迎合读者或观众,更不能屈从于市场的平庸。

(三)文艺要积极反映人民心声

文艺服务人民,积极反映人民心声,必须俯下身子融入人民火热的生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不能做生活的旁观者,要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走进生活深处,倾听人民的呼声,反映人民的诉求,真切地体悟人民的冷暖与悲欢离合,吃透生活的酸甜苦辣,一同感受人民的喜怒哀乐,才能创作出生动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其作品才能感染人、打动人。倡导文艺歌颂人民,就是激励艺术家走进生活深处,使作品的灵魂与人民的关切相交融,与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深层积淀相交融,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貌,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艺术家只有融入人民火热的生活,与人民的情感和诉求相一致,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变得厚重和深刻。“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116]带着泥土的气息和人间温情的作品才是沉甸甸的。说到底,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虽然创作不能没有艺术素养和技巧,但最终决定作品分量的是创作者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创作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把握创作对象、提炼创作主题,同时又以什么样的态度把作品展现给社会、呈现给人民”[117]。也就是说,跟“素养”“技巧”相比,在决定作品分量的时候,“态度”和“立场”更紧要,因此文艺家融入生活不仅要“身入”更要“情入”“心入”,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只有感同身受于人民的冷暖,才能在创作中自觉显现人民的情感和立场。说到底,文艺创作不是文字、身体、行为的游戏,而是承载着崇高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是为国家、为民族和人民代言和建构文化形象,为社会担当道义和“良知”,为人民营造心灵栖居的精神家园。

文艺只有真正扎根于人民,把人民作为“剧中人”,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才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教导人、引导人。列宁认为托尔斯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具有“这样充沛的感情,这样的热情,这样有说服力,这样的新鲜、诚恳并有这样‘追根究底’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的大无畏精神”[118]。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源自托尔斯泰扎根于人民火热的生活,从每一个文字中都流淌着人民的心声。为此,列宁指出文艺作品要发挥好教育和情感激励作用,应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学和艺术作品既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具有广度和深度的反映,也要有作者强烈的主观因素和主体意识;二是文学和艺术作品必须真实地反映生活,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重要条件;三是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丰富的思想内容与相应完美的艺术形式应达到不可分割的统一。这种理解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艺术观念,文艺作品不仅要体现人与人,人与集团、阶级之间的一般关系,更要反映出千家万户的不同命运,以及作为社会个体的各自独特的性格和具体特征。这样,才能防止文艺作品出现公式化、概念化、说教化和庸俗化的倾向,才会真正有说服力,达到教导人、引导人的目的。只有在作品中融入真挚的情感,才会达到感染人、鼓舞人的效果。这是典型人物的社会价值,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119]塑造“典型人物”,要求文艺家要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在作品中灌注理想和信念,这种典型化创作是艺术家的一种能力。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精品。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文艺来讲,思想和价值观念是灵魂,一切表现形式都是表达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离开了一定思想和价值观念,再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是苍白无力的。文艺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反映时代精神为神圣使命。”[120]以典型人物的塑造来反映人民的心声,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使命担当和艺术追求,通过塑造当代英雄形象,回应人民所创造的波澜壮阔的时代,必然使文艺家融入人民火热生活成为自觉。

这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中华民族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中国文学也贡献了无数的英雄形象,当代作家所塑造的英雄人物更是丰富了文学人物画廊,这些英雄人物无论是军人、工人、农民还是知识分子,无不肩负着时代的使命,高扬着民族的精神。作为时代的产物,文艺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其发展愈益受到时代的深刻影响。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真正把人民作为文艺的主人公,才能切合时代的鼓点,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人民火热的生活是文艺创作最广阔的时代舞台。当今中国,正处在大踏步赶上现代化潮流并站在世界发展前列的历史时期,正处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伟大时代。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素材,有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创造智慧和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有无数体现时代精神的人民英雄、感动时代的人物。忠实记录、深刻反映、艺术再现这个恢宏时代的巨大变迁,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既是文艺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创作优秀作品的根本条件。人民是文艺的“剧中人”,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的深情召唤,希望大家要融入人民火热的生活之中,塑造一系列无愧于时代的英雄群像,使他们成为时代的洪钟大吕。那种认为文艺是少数人把玩、少数人享用,只把人民作为历史背景的观点,同社会主义文艺观背道而驰。在文艺发展上,我们一定要明白“为了谁、依靠谁、谁是作品的主人公”,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文艺的“剧中人”,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铸就时代的文艺高峰。文艺实践表明,唯有表现人民伟大历史实践的作品才能张扬时代精神,使文艺发挥最大的正能量,进而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和骨气。人民是文艺的“剧中人”,就是把人民在创造历史、创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审美情感、审美情趣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内容,使文艺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在扎根于人民中成长为参天大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就是在根本上书写和记录亿万人民实践的文艺。艺术离不开人民,真正的文艺精品、艺术经典之作,无不与时代和人民息息相关,象牙塔里出不了文艺精品。只有真正扎根于人民的生活,文艺才能真正生动活泼起来,回顾文艺史上那些彪炳千秋的文艺经典,无不闪耀着人民性的光辉,传达着人民的情感,在根本上反映着人民的心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文艺家心里装着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把人民作为文艺的主人公;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根本上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本位论。他明确反对那种“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的观点。[121]在平凡的时代,艺术家要写出作为“剧中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以及为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努力。事实上,艺术只有通俗易懂、接地气,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不断创新中贴合时代需求,切近不断变化的审美风尚,才能被人民群众所广泛接受。只有融入人民火热的生活,艺术才会自觉地表达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和意志、愿望和呼声,在精品创作中生长出创造性的力量和文化自信的根荄,在价值引导中肩负起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使命。

三 文艺热爱人民

对艺术家来讲,“文艺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要自觉坚守人民性立场。对一个艺术家来讲,读懂社会、读透社会,决定着艺术创作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122]在文艺创作中只有拆除“心”的围墙,全身心地融入人民生活中,其作品才能彰显对人民深沉的爱。

(一)文艺要为人民放歌

文艺想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文艺家就要做自己时代最敏锐的发现者和感知者,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话语和艺术表达方式,以艺术精品高扬时代精神。文艺热爱人民,不仅要在融入火热生活中反映人民的心声,更要基于人民性立场为人民抒情,抒写人民的追求和战胜困难的希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光明,以向善向上的价值引领社会风尚。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文艺热爱人民,靠的是优秀作品及其主流社会价值诉求,表现为基于人民立场对社会道义的弘扬和道德理想的守护。所谓警示社会、砭恶扬善、温暖人心、悲悯情怀,以此激发社会正能量,鼓舞人民为“中国梦”的实现努力奋斗,这样的艺术家才会得到人民的喜爱。在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中,创作主体揣着什么样的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和情感的指向。“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23],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24]。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决定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125]。事实上,唯有把人民装在心上,其作品才能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如作家贾大山,多年来深深扎根于基层,扎根于人民的生活,其作品洋溢着人民性,在日常化的细节描写中折射世情百态与社会万象,以幽默的情趣表达臧否。这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人民心声与时代情绪的文学,是人民所需要和喜欢的。对作家而言,了解时代的风尚,把握社会的脉搏,倾听人民的心声,是最紧要的。只有把人民的思考、情感甚至困惑真实表现出来,才能和他们心心相印,成为朋友。只有满怀深情地深入人民中,才能在写作中把握当下社会生活的脉搏。只有始终坚持把人民当作创作主体,才能在写作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文艺不仅是欣赏和娱乐,而且应给人感奋和动力。自觉坚守文艺的人民性立场,艺术家才能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去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才能创作出人民性的文艺作品,弘扬文艺爱人民的艺术追求,才能充分发挥文艺鼓舞人民的作用。文艺爱人民,不能缺失对艺术的卓越性追求,以卓越的艺术表达能力捕捉人间之美,自觉坚守艺术理想,“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12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情感去体验生活并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现实、关注改革,贴近生活、贴近人民,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歌吟,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繁荣昌盛喝彩,是当代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当代文艺家的神圣使命。

文艺热爱人民是一种价值诉求,体现为文艺坚持人民性立场,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发出时代的先声,讴歌光明美善,驱散黑暗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拐点,需要文艺传达时代心声,需要艺术家为人民放歌,需要文艺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力量支撑。作为时代的表征,伟大的时代呼唤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在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只有那些能为广大人民所认可并产生广泛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才能构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当代文艺要以创作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以精品力作体现文艺爱人民的本质。优秀作品不是抽象空洞的,它有着人民的情怀,涌动着民族的家国爱恨,既立足于现代,又有历史底蕴和文化返乡的眷顾。

(二)文艺要提升人民的审美品位和境界

文艺热爱人民,为人民放歌,要以人民的文化需求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发展的审美欣赏和审美需要作为创作的根本目标,以艺术精品提升人民的审美品位和境界,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价值指向。“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127],经典滋润人的灵魂,表征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为人民搭建多样化的文艺舞台,促进各种文艺的融合与交流,在各种文艺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增强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引导,增强包容、纠正和抵御“三俗”之风的能力。文艺发展既需要坚实有力的主流文艺引领,又要尊重和包容差异化的艺术探索,为各种健康有益的文艺提供生长空间,这样才能形成富有生机的多元化文艺竞争格局,不断健全当代文艺生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向开放包容,树立和表达民族文化自尊、文化自信的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8]事实上,彰显人民性的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是支撑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讲,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和承载者,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广大的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才不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从而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文艺热爱人民就要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的观念内化于心、行诸笔端,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深切地反映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创作出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以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信念,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来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其作品才能经受住人民的检验。倡导人民作为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就是在根本上体现了文艺对人民的爱。因此,文艺热爱人民需要以艺术精品不断提升人民的审美品位,不断满足与物质富裕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的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人民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追求,提升人民的审美情趣,高扬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有了人民作为鉴赏家的艺术依托,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才会落地有声。在当代文艺创作中,只有把艺术家和人民大众的情感内在地关联起来,才能摆脱那种沉湎于“小我”的狭隘格局与喃喃自语的小情趣,彰显“大我”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的使命担当。鲁迅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创作出民族文学的经典化作品,主要缘自其内心深处那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切情感,这种真挚的情感经由他的笔端流露出他发自内心的对人民的爱。

文艺创作的活力和激情源自对人民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真正懂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文艺爱人民,就要不断提升人民的审美品位和艺术素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烘托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129]当前条件下,文艺的繁荣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文化公平的必要手段。在社会治理中,文化公平是涵养、实现社会公平规则、建构平等公共空间的路径,享有文化公平是人格完善和有尊严的象征。如果文艺成为少数人的专权,把绝大多数群众挡在文化门外,最终将会使文艺丧失地气,逐渐变成文艺沙漠。人民对文艺的需要和有效参与为当代文艺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源泉和动力,既能及时填补因文化总量不足、产品结构性短缺引发的文艺缺口,又能有效利用民间的文化资源和创作力量,提升文艺内容和审美形式的供给能力。文艺爱人民就要俯下身,向大众敞开自己,这不但有利于激发文艺创造的活力,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建构保护文艺发展的社会氛围和机制,使人民大众真正成为文艺发展的重要力量,使所有参与者都能在文艺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四 人民需要文艺

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要有精神上的追求,文化艺术的滋润。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重大调整,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30]在人民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不断提高的当下,人民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权益不断高涨,人民不仅能欣赏文艺,更能创造文艺。正如列宁讲过的,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并唤起这些群众的艺术感觉。今天,人民需要文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一)文艺要在时代发展中满足人民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和文艺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文化包括文艺之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普遍需求,甚至是一生相伴的需求。恩格斯曾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31]著名哲学家康德甚至把审美视为自由的象征。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物质需求,更有精神审美需求。究其根本性而言,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有精神需求,这是一种超越生理层次的高级需求,是人的社会性和文明进步的表征,人们需要通过文艺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在奔忙的现代更需要通过文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依靠,以安顿焦躁的灵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断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盈,小康社会就是片面的,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人民大众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消费的质量、品位和艺术品格以及审美风格的要求,更高更多样化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等文艺各领域,无论是高雅的文艺创作还是流行的大众文艺,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在不断满足差异化的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中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的审美需求愈丰富多彩,对文艺发展的要求就越高,就愈能展示具有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132]正是基于文艺需求与人的本质力量的相互生成,文艺才能引导人类社会不断迈向全面自由发展的境界。

(二)文艺发展要体现对人民文化权益的尊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33]人民对精神文化的权益要求日益高涨,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不断见证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从而彰显了对人民文化权益的保障。文化艺术是人人参与创造、人人得以享有的公共品,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对文化的需求、艺术的要求愈加热烈而迫切。人民的权利意识空前高涨,参与文化事务、自主表达文化意识、积极进行文艺创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更在心理上有着丰富多样的差异化精神需求。为满足这种需求就必须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而生产出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就要充分激发全社会每一个人的文化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的文化发展新格局,从而促使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进一步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文艺创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极大地繁荣了文艺市场,无论是新闻出版、影视剧生产、动画卡通的制作,还是舞台表演艺术、美术雕塑创作、杂技、民间艺术,以及网络文学和手机文学等新业态和新形态,都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艺生活。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差异化、多样化的作品满足了大众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了一些既有口碑又有票房与点击率的文艺精品。但是,不能忽视文艺市场出现的低俗、庸俗甚至恶俗的产品,一些从业者误读、扭曲市场,片面理解文艺的属性,单纯追求感官刺激。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同质化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些问题败坏了人民的审美品位,不断侵蚀人民的艺术情怀,降低人民的艺术欣赏水准。

人民需要能够感动心灵的艺术,因此文艺创作不能缺失灵魂,尤其要把鲜活的人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可以说只有人的灵魂才有资格通过艺术实现美学的完满呈现。说到底,文艺创作并非个人的喃喃自语或无病呻吟,而是要创造和传播一种社会化的人类情感,因而艺术创作和创造以个性化的审美表达融入普遍性的社会情感结构,从而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维度。可见,人民需要文艺,满足的是其对社会化情感的渴望,故而文艺不能是被动式的无效或低效供给,而应充分尊重人的文艺需求意愿,发挥人民的主体能动性。通过艺术的激发和召唤,使人民真正参与到文化发展中,不断融入文化服务的各环节,由此政府才能准确把握公民的处境和需求,作出公平、合理的政策安排。更重要的是,公众的表达和参与能够促进政府在回应公民需求时,提高政策的公平性;有助于在文化服务供给者之间展开竞争,从而提高服务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艺需求,不断丰富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文艺要为文明互鉴发挥桥梁和沟通作用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134]全球化语境下,文艺精品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文艺越来越发挥着桥梁和沟通作用。随着中国全面崛起,世界都在关注中国,中国正在不断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人民需要文艺,还表现在文明互鉴视野下,文艺是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最佳载体。就国家层面来讲,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外事活动都可以看到中国文艺的影子,如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就被境外媒体称为“天堂佳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人们更多地关注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文化厚度,极好地树立了中国的文化形象,发挥了“文化桥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另外,在各种文化年、文化周等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中,更是活跃着中国文艺的身影,有力地发挥着民心相通的弥合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在讲述中国故事中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在海外深受欢迎的京剧、民乐、杂技、手工艺品、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都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35]。在全球化视野下,文艺尤其是文艺精品为世界人民所共享,有利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五 人民是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在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时代,全民族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人民已不再是毫无审美鉴赏力的“下里巴人”,而完全有能力成为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一)优秀文艺作品要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要看作品,优秀作品是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高低的标杆。作品价值的高低不是由市场效益来决定的,而要由人民来评判,它显现于人民的笑声、哭声、掌声,甚至是静默于心的鸦雀无声。文艺家要敢于把自己的作品交由人民评鉴,以人民的评价为尺度,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准。只有真正尊重人民的鉴赏与批评,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淘洗的传世之作。例如徐沛东的一系列歌曲,《篱笆墙的影子》《我热恋的故乡》《亚洲雄风》《爱我中华》《得民心者得天下》《辣妹子》《大地飞歌》等,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经受住了人民的检验。当今时代,人民对文艺风格和品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把人民视为文艺作品价值高低的评判者,是对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地位的尊重,是当今时代人民艺术素养不断提高的确证。在历史发展中,“人民”的概念和内涵早已发生剧变,其知识结构、文化素质、艺术素养、审美品位和精神追求早非昔日可比。今天的人民是一个高扬社会主义文化理想的社会主体,他们不仅需要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能够创造美,更能对美的高下作出价值评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味等的要求也更高了。”[136]在文艺活动中,接受者从来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参与作品的价值生成,是艺术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一环,尤其在文艺经典化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事实上,来自文艺活动的接受方面的审美选择和艺术评价,是文艺作品发挥审美功能的最重要构成因素。这就意味着人民不仅是文艺作品的消费者,或是文艺发挥陶冶作用的教育对象,更是文艺价值的评判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137]这样的艺术追求和人民大众的精神诉求相一致,是今日人民大众文化生活的应然状态。可见,人民作为文艺作品评判者的地位至关重要,是民族文学经典化和当代艺术高峰形成的重要力量之一。

文艺高峰需要文艺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来实现,需要以文艺精品和文艺经典的不断涌现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对于批评家来讲,要自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才有助于推动文艺不断迈向艺术高峰。今天,人民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品位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的审美观在当代文艺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随着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增强,就越发要求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好的文艺作品就像蓝天白云、春日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一样,在文艺发展中没有艺术消费、艺术鉴赏就没有艺术创作,鉴赏与评判是艺术作品完成的重要环节。充分尊重人民作为评判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文艺创作者把人民放在心上,在创作上愈加精益求精,从而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只有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才会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口碑,无形中增加艺术的品牌效应,在扩大社会影响力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收获品牌带来的经济效益。“娱乐至死”是对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亵渎,“三俗”文艺的流行是市场被扭曲的征兆。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但文艺的特殊性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好的作品应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处于第二位,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要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保持文艺的独立价值,合理设置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量化指标,既不能忽视和否定这些指标,也不能把这些指标绝对化,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

(二)文艺评判要以“人民性”为尺度

评判标准是人们在文艺活动特别是艺术鉴赏中共同遵循的尺度与原则。人民作为评判主体对文艺评判的标准是“人民性”,即以人民的审美价值观为视角,以传递真善美为根本原则,以引导人民不断向上向善为基本价值追求。“人民性”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艺的优良传统,其在当代有着更加特殊的意味,不仅为人民代言或彰显人民意识、人民情怀,还要把传统文艺忽视的人民真正地主体化,成为文艺的“剧中人”,成为真正的文艺主体。文艺作品是否有“人民性”,既在于写什么——是否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作为事件发展的积极背景,把人民作为“剧中人”;更在于怎么写——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被描写为消极的存在,还是革命性、决定性的力量,把人民视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文艺根本价值的实现方式,就是回到人民、回馈人民。回到人民,就是文艺作品不能满足于只在小圈子内流传;回馈人民,就是要通过创作,给予人民大众高品质的精神滋养。作家艺术家服务人民的最好方式,不是别的,就是拿出人民大众喜欢的好作品。”[138]好作品的标准是“人民性”尺度,人民的文学应体现国家和民族主流的文学追求和审美精神,以及彰显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这其中当然也要包括描写底层的缺陷和弱点,描写缺陷和弱点不是为了批判人民,而是要着重批判形成这些缺陷和弱点的传统、环境及其个体心性,把社会批判和启蒙人民结合起来,激发出人民作为历史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自觉,促使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使艺术成为人生的一个向度。因此,揭示、批判底层的问题与“陷落”,若与教育人民群众、促使人民精神的自觉结合起来,就是文艺人民性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把底层人民描写成消极的群体,颓废的群体,或者表现底层人民生活在效果上只是激起读者的轻蔑或怜悯,看不到底层劳动者作为国家支柱积极促进社会进步,那就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只是以精英意识的道德优势看待民众,把精英与大众对立起来,从而与文艺的人民性相背离。倡导人民作为鉴赏家和评判者,有利于当代文艺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正是有了人民作为鉴赏家的艺术依托,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才会落地有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是艺术作品的评判者”命题,既是对当前文艺发展的期望,对当代艺术不断勇攀高峰的期许,更是对人民艺术家不断创作艺术精品的期待。在文艺创作中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文艺之心,是生活之心,这是一个人民、生活、文艺三者统一的需为之努力的境界。正确地找到和恰当地表现这个文艺之心和生活之心,文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才能在人民性中实现审美性,文艺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在“人民性”中才会落地生根。把人民作为艺术作品的鉴赏家、评判者,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创新性价值,极大地提高了对艺术创作的美学要求。把人民作为文艺作品的评判者,既是对人民作为鉴赏家的艺术审美能力的肯定,对人民在文艺审美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文艺创作者追求“人民性”的积极引导,是对艺术家创作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提升,对当代艺术经典化的努力方向的指引。究其根本,“公众的艺术评价最终总是对的,批评家的任务只是使这个‘最终’尽快到来”[139]。以“人民性”评价标准来健全文艺生态和调适文艺发展格局,是党的文艺事业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根本上呼应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扬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人民是当代艺术审美标准的掌握者,人民对当代艺术发展有着相当分量的话语权。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它高度契合了我们党的初心,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谓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明确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立场。离开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就失去了价值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性的文艺思想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纯化运动”中发挥了指导作用,在文艺的曲折发展中成就了“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凸显了文艺的“人民性”追求和崇高的文艺风格。从文艺发展史上看,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启了人民文艺的新纪元,创造性地建构了中国文艺乃至文化发展的“延安道路”,直接推动“为人民大众书写”成为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指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系列讲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当代文艺思想史上的纲领性文献。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性地丰富了“人民”的内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中把“人民”高高举起,体现了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积极践行,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文艺“二为”方针的提炼升华,是从根本上对以人民为本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新发展。“纵观中国文艺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一条基本经验,什么时候文艺与人民切近,歌哭与共,戮力同心,它就拥有无限活力和勃勃生机;什么时候远离了人民,沦为小圈子的游戏,它就落入寂寥和枯索。”[140]社会主义文艺的天空始终飘扬着人民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