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为公 侨海报国:中国致公党上海组织史略1980.12-2017.0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概述

中国致公党是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境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为主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

中国致公党上海市地方组织建立于1980年12月4日,初始组织形式为支部委员会,全市共有党员11人。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1984年3月,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成立,至2017年3月共经历第一届至第七届委员会,市委组成人员及负责人迭有变更。截至2017年3月全市共有党员3954人,其中女党员1650人,占43.8%;离退休党员1544人,占39.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789人,占70.5%;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247人,占31.5%;平均年龄55.4岁,60岁以下2568人,60岁以上1386人。

1984年5月7日,致公党上海南市区支部委员会成立,是上海第一个区级致公党组织。此前,南市区的致公党组织形式仅为小组,成立于1982年8月。1987年3月2日,致公党上海川沙县支部委员会成立,是为上海第一个郊县致公党组织。至2017年3月,致公党上海市委的组织建设已覆盖上海所有行政区域,共有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虹口、杨浦、黄浦、静安、金山、嘉定、闵行11个区委员会,奉贤、宝山、青浦3个区总支部委员会和松江、崇明2个区支部委员会;在高等院校中的直属基层组织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东华大学7个大学委员会,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理工大学9个大学(学院)支部委员会;在系统中的直属基层组织有科技、电气(集团)总公司、申康医院发展中心3个委员会,纺织1个总支部委员会,电业、广电、华谊集团、仪电、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和致公党上海市委机关7个支部委员会。

1981年5月,致公党上海市支部委员会在上海市宝庆路3号正式建立机关。1985年3月,市委机关迁至上海市镇宁路360号,1996年12月又迁至陕西北路128号民主党派大厦18楼,2004年移至同幢大厦19楼,2016年3月,因民主党派大厦整体重新装修,临时迁址长寿路468号中环商务大厦23楼办公。市机关初建时仅设办公室。1984年12月后,根据工作需要,相继增设宣传处、组织处、联络处。此后,机关工作机构设置和名称迭有变化,至2017年3月市委机关设置为办公室(联络部)、组织部、参政议政部(研究室)、宣传部“三部一室”。市委领导的专门委员会也从第一届的3个增至第七届的11个。

根据《中国致公党章程》规定,自1980年12月致公党上海市支部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以来,分别于1984年3月、1989年9月、1992年7月、1997年6月、2002年6月、2007年3月、2012年4月,先后召开过7次党员(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新一届委员会,选举出席致公党中央代表大会的代表。历届市委根据《中国致公党章程》规定,每年基本上举行2次或2次以上全委会或全委扩大会,履行全委会的各项职能。

致公党上海市组织建立以来,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各级人大和政协工作,参与政府大政方针和重大事项的政治协商,参与政府事务管理,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充分发挥了参政党应有的作用。至2017年3月,上海的致公党员中,先后有9人次当选第五届至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有72人次当选第七届至第十四届上海市人大代表;有164人次当选上海市区、县人大代表;其中一些党员还分别被选为全国人大、上海市人大和各区、县人大常委会的委员、副主任。先后有19人次担任第五届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22人次担任第五届至第十二届上海市政协委员,875人次被推荐担任上海市区、县政协委员;其中一些党员还担任全国政协、上海市政协和上海市区、县政协的常委、副主席。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致公党员中的市人大代表,在上海市人大八届至十四届历次会议上,先后提出268件议案和书面意见,内容涉及侨务和知识分子政策、经济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改革、法制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反腐倡廉等诸多方面;其中一些议案和书面意见获得会议通过,并被政府相关部门采纳、实施。致公党上海市委在1982—2017年3月的历届历次市政协会议上,累计提交了78篇大会发言和300余件提案,内容涉及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文化交流、政策法规、信息网络安全等诸多方面,其中一些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重点提案”“主席重点督办提案”,有的获评“优秀提案特别奖”,且其中多项建议被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采纳并得到落实解决。致公党员中的市政协委员在八届以来的市政协历届历次会议上提交的个人提案累计1056件。

从1984年3月至2017年3月,全市有8名党员分别担任上海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市检察院和区政府的领导职务;26名党员分别担任上海市特约检察员、特约审计员、特约教育督导员和特邀监察员,参与对政府有关部门的监察工作。

致公党上海市组织自建立以来,紧紧围绕上海改革开放和发展中提出的热点问题,组织党员中的专家、学者和市委机关干部,每年确定若干课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送市政府有关部门,或向市人大、市政协提出议案、提案。据不完全统计,1982—2016年,致公党上海市组织先后组织开展了150余项重点课题调研,为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此外,从2007年开始,致公党上海市委还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致公党省委合作开展调研,发起并每年轮流举办一次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为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致公党上海市委还积极支持和参与了自2008年起开办的“致公·张江论坛”;多次配合致公党中央在上海和长三角开展的有关调研活动。

致公党上海市委十分重视向有关领导部门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仅2008年至2012年3月中旬,就累计报送社情民意1757件,被致公党中央、上海市政协、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等合计采用383件,其中有34件得到上海市领导批示,有3件分别获得2007年、2009年和2010年“上海统战系统十大好信息奖”。2012年4月换届后至当年年底,致公党上海市委共收到社情民意336件,编辑报送126件,其中4件得到市领导批示,全国政协和中共中央统战部分别采用11件和12件。2012年致公党中央对2011年度参政议政成果进行表彰,致公党上海市委的12件社情民意信息与提案被评为中央参政议政优秀成果,在各省级组织中名列前茅。2012年上海市政协召开的社情民意工作会议上,特别表彰致公党上海市委提供的社情民意采用率最高,达91%。2013年年底至2016年年底,市委累计报送社情民意信息972件,其中,被致公党中央采用总计102件,上海市政协采用396件,上海市委统战部采用77件,有44件得到了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马凯、汪洋等中央领导同志,以及上海市委领导同志的批示。

境外联谊工作是一项充分体现致公党“侨”“海”特色的工作,致公党上海市委始终坚持以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经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为指导思想,以争取侨心为目的,以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为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境外联谊工作。为加强对境外联谊工作的领导,致公党上海市委于2007年7月建成“市级组织—基层组织—党员”三级联络网络,分工开展境外联谊工作,通过经常性的会议和报表沟通情况,协调三级联络网络的工作。

1981年10月,接待菲律宾洪门进步党回国观光代表团一行54人,是为致公党上海市支部委员会建立后接待的第一个较大型境外侨团访问团。1983年8月,接待美国洪门致公堂一行20人,是为致公党上海市支部委员会首次接待来自美洲国家的侨团。1988年3月,接待英国致公总堂一行46人,是为致公党上海市委首次接待来自欧洲的较大型侨团访问团。此后,致公党上海市委配合有关部门先后接待来访的境外华侨社团、洪门人士数千人次,基层组织和党员共接待境外亲友数万人次。根据致公党中央的部署,致公党上海市委还十分重视对一些尚未同中国建交国家的侨团和人士的来访接待工作,如哥斯达黎加洪门民治党、巴拉圭洪门协会、巴拿马民治党等访问团,由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萨尔瓦多四国华裔青年组成的中美洲华裔青年联合会代表团等。通过热情接待境外来宾,加深了侨团、侨胞、洪门人士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引进外资、外智等工作的开展。

在热情接待境外侨团来访的同时,致公党上海市委还根据工作需要,多次组团出访有关国家和地区。2000年5月,应美国洪门致公总堂邀请,市委首次组团出访美国,这是市委实现“走出去开展境外工作”的重要突破。此后,市委先后组团,应邀出访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瑞士、新加坡、荷兰、法国、巴西、芬兰、丹麦、西班牙、希腊、南非、博茨瓦纳、意大利、俄罗斯、智利、阿根廷、秘鲁、墨西哥、瑞典等国。出访团每到一地,便与当地华侨华人广泛接触,通过与一批新老华侨、当地知名侨商侨领及留学生代表座谈和交流,向他们介绍祖国特别是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友谊。

致公党上海市委一贯鼓励、引导和支持党员在各自岗位上“致力为公,建功立业”,为上海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同时充分发挥党员的专业特长,积极开展医疗咨询、科技咨询、社会办学、支边支教、扶贫帮困等社会服务活动。继2009年5月为缅怀汶川地震中的逝者,并支援灾区重建,市委创办了致公爱心慈善义卖活动后,同年7月,为持久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致公党上海市委设立了“上海致公爱心基金”,并决定每年5月12日为致公爱心捐助日。至2016年年底,通过致公爱心慈善义卖、致公爱心捐助日等活动,以及党员的定向捐助等,上海致公爱心基金共募集善款446万元,先后在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地捐建了8所“致公科普活动中心”和为一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捐赠图书、电脑、衣物等学习生活物资,以及用于帮困扶贫的其他实事,共使用“致公爱心基金”348万元。

作为涉侨参政党,致公党上海市组织一建立,就为落实有关归侨侨眷的政策做了大量工作,此后又充分利用上海市涉侨单位联席会议平台,开展了一系列为侨服务活动。

多年来,上海的致公党员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少党员因此被评为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先进党员、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工作者等。致公党员中的不少科技人员,在各自领域内奋力攻关,取得一项项重大科研成果。他们获得多项国家科技一等奖、二等奖,他们带教培养了一批批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著作等身、成果斐然,不愧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上海师范大学贺宝根教授为救遇险学生而不幸牺牲,上海市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称赞他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

致公党上海市组织自建立以来,始终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机关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了有力保证。在思想建设方面,致公党上海市委根据致公党自身特点,始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作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同时结合每一时期形势的变化、特征,有针对性地在党员中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按照致公党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的要求,致公党上海市委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旨在不断提高全市致公党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色和优越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核心价值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更加坚定广大致公党员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和继承致公党优良传统、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致公党上海市委还十分重视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带领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和十六、十七、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等重要文件,使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组织建设方面,致公党上海市委按照“积极稳妥、重在质量”的要求,在发展新党员时,注重将年纪轻、学历层次高以及各领域的业务骨干作为发展对象,进一步提升了党员队伍素质,优化了党员队伍结构。市委下属基层组织先后经历了1993年、1997年、2001年、2006年、2011年、2016年6次换届,对每个基层组织换届,市委都十分重视,依靠有关中共统战部门,帮助基层组织选好领导班子,顺利进行新老交接,注意干部队伍的年轻化,通过换届,巩固和发展基层组织。市委还十分重视后备干部队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市委委员学习班,选送党员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央和上海市的社会主义学院学习,推荐党员到上海党外代表人士挂职锻炼基地实职锻炼等办法,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质好、代表性强、层次较高的中青年后备干部队伍,优化了干部队伍的梯次结构。对于市委领导班子的建设,市委明确重点是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市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和完善了各项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和规章制度,并带头严格执行。2012年,致公党上海市委对之前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进行了又一次梳理和修订,并分别将“致公党上海市委工作流程”和“致公党上海市委工作规定”汇编成册。2014年、2015年,市委又相继制定和修订了一些制度。

在机关建设方面,以加强机关政治思想学习、加强机关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抓手,积极营造“讲学习、讲服务、讲和谐、讲奉献”的机关氛围,将机关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强化为基层服务、为党员服务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组织机关干部参加上海市公务员依法治国全员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在宣传阵地建设方面,1982年3月,致公党上海市支部委员会就油印出版了一份名为《致公简讯》的机关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上海致公党组织活动情况和党员的学习心得体会,1986年6月刊名更名为《上海致公简讯》。1984年9月,新成立不久的致公党上海市委又创办了一份市委机关内部刊物《上海致公》。1987年4月,两刊合并,刊名《上海致公》,主要报道致公党市委工作动态和基层组织活动,还刊载致公党员为四化建设服务的事迹、交流学习体会、对改革开放的献计献策、境外联谊以及介绍侨情、侨史等。《上海致公》每月出版1期,内部发行,发行范围为致公党中央、上海市有关部门、兄弟省市致公党组织,以及上海市每位致公党员。至2017年3月,《上海致公》共出版了414期。

2008年,市委开办了“上海致公”网站,通过“致公要闻”“自身建设”“参政议政”“互动天地”等10余个板块,全面系统地反映市委各项工作,有效扩大了致公党的社会影响。2009年,又与东方网合作开办了网络在线视频直播的访谈栏目《致公说事》,每2个月1期,至2017年3月已推出47期。2015年、2016年,市委顺应新媒体发展形势,相继推出了“上海致公党员社区”微信公众服务号和“上海致公”微信公众订阅号,既为广大党员及时了解市委信息提供了新的便捷渠道,又进一步增强了新媒体时代向社会宣传致公党风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