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伤痕累累的“穷小子”
——动荡不安的利比里亚
2005年1月7日 星期五 天气:晴
坐在到机场送建材的车上,望着路边一幢幢被战火烧毁的房屋建筑、一条条被炮弹炸毁的道路、一根根布满弹痕的电线杆、一辆辆被烧毁或摧毁的汽车和装甲车、一个个被疾病和饥饿缠绕的当地儿童……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1980年之前的利比里亚,在西非甚至整个世界可以说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小富豪”,经济发展达到了中高等国家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美国不相上下,利元与美元兑换汇率高达“1:1”,蒙罗维亚港也号称是西非的“小香港”。
当前的利比里亚,经过近二十年的战争和内乱,已经由原来的“小富豪”,变成了现在的“穷小子”。
翻开利比里亚的近代史,从1847年7月26日建立非洲第一个共和国开始,到1980年发生政变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总体上讲,国家的政局和人民的生活,还是相对稳定的。但到了1980年,利比里亚国家和人民富裕和稳定的生活突然发生了转变。由于利比里亚自建国以来的历届政府,一直都是由美国黑人移民或其后裔担任,加之该国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国内贫富差距悬殊,因此国内多次爆发以当地土著民族为主的反抗政府行为。1980年4月12日,以当地克兰族人塞缪尔·卡尼翁·多伊军士长为首的17名士兵发动政变,杀死时任总统托尔伯特,建立了利历史上的第一个军政府,至此结束美国黑人后裔百余年的统治。
多伊上台后,自任救民委员会主席,并判处所有前政府内阁成员死刑。一年后,他又成立了宪法委员会,并称要为“真正的民主铺平道路”。1985年又解除政治和政党禁令,成立利比里亚全国民主党,同年10月作为该党候选人参加大选,自称得票51%当选利第20任总统,成为利历史上第一位土著黑人总统。
由于多伊在台上胡作非为,上台后政治极端腐败,经济衰退加剧,遭到了利各界人士,甚至包括当地土著民族的反对和唾弃。因此从他执政起,各派别之间的混战就连绵不断。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不假,查尔斯·泰勒就是其中一个。泰勒和多伊原本是好友,多伊刚上台时任命其为国家“总服务局”局长,后因犯有贪污罪被多伊指控,从此两人反目。为了躲避多伊的迫害,泰勒于1984年逃往美国。泰勒出逃后,多伊又通过外交途径指控泰勒“携带100万美元公款出逃”,要求美国政府将其逮捕并引渡给多伊政府。美国警方根据多伊政府的指控逮捕了泰勒并准备引渡。泰勒知道被引渡回国后会是什么命运,于是他便寻机越狱后逃到了科特迪瓦,并在那里组织逃亡的利比里亚“难民”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寻机推翻多伊政权。
1989年底,“时机”成熟,泰勒率“全国爱国阵线”从科特迪瓦武装进攻多伊政府,利内战又一次爆发。1990年9月9日,多伊被泰勒擒获后处死。在多伊被处死的十天前,以尼日利亚为主的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曾经派出西非五国维持和平部队进驻利比里亚以制止内战,由于矛盾突出,这次维和行动效果甚微。
泰勒上台后,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又引起其他各派强烈不满。1994年,利前参谋长朱鲁领导的“利比里亚人和解与民主联合”(利民联)又开始与泰勒政府进行对抗,利比里亚内战的战火再一次点燃。到了1998年,“利民联”与泰勒政府矛盾彻底激化,利比里亚局势更加动荡不安,持续多年的内战已夺去数千人的生命,造成30多万平民流离失所,50万难民(占全国人口1/4)逃往邻国。2002年2月,“利民联”一度逼近距首都蒙罗维亚仅35公里的克莱镇,迫使泰勒政府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一年后,“利民联”再次向泰勒的政府军发动猛烈进攻,并于当年6月攻占首都郊区。6月17日,在西非共同体和联合国驻利联络小组的斡旋下,利政府和“利民联”领导人在加纳签署了一项同意在30天内成立临时政府,以及泰勒在未来30天内下台的停火协议。协议签署后,泰勒又提出在新的联合政府中拥有自己位置的要求,但遭到“利民联”的反对。6月23日,“利民联”又一次向首都发起新的进攻,并在两天之内攻占了蒙罗维亚市中心,激烈的冲突又造成3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
由此可见,利比里亚由“小富豪”变成“穷小子”,主要就是因为国内各帮派之间互相争权夺势引起的,它不但把这“穷小子”弄得“伤痕累累”,而且差点让其“家破人亡”。
为切实制止内乱,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联合国决定向利派驻国际维和部队。2003年6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日内瓦致信安理会,呼吁安理会授权向利紧急派遣一支多国维和部队,以制止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同时美国总统布什也在华盛顿敦促泰勒下台,以避免流血冲突进一步加剧。7月4日,泰勒同意下台。两天后宣布接受尼日利亚总统奥巴桑乔的邀请,前往尼日利亚避难。
2003年8月,利政府和反政府武装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均表示以和平谈判形式解决矛盾。
9月19日,安理会通过1509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支持过渡政府全面落实和平协议,以稳定当地局势,并帮助该国重建。
当前,各国的维和部队就像是“医生”,联利团就是一个由世界各国的“医生”组成的“专家会诊组”,各国的“医生”们在“会诊组”组织协调下,一点一点给这个“伤痕累累”的“穷小子”进行“会诊疗伤”,帮助其“恢复元气”。作为“会诊组”的“医生”,我感到我们的责任还很重大,我们必须担负起“医生”责任,履行好“医生”使命,圆满完成“专家会诊组”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