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理论篇
从理论到实践:建设环大亚湾新区的思考
十八大以来,惠州经济发展面临进入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的巨大挑战,为了突破单一石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局面,保持惠州经济持久高速发展,建设环大亚湾新区的理论构想应运而生,并形成了规划。但是还存在行政体制壁垒、产业功能单一、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深莞惠经济合作不明显等现实问题,因此,应通过成立环大亚湾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机制建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粤港澳合作、建设惠州海洋经济强市等措施来实现环大亚湾新区规划的发展目标。
环大亚湾新区西毗深圳、东莞,东接汕尾,面向大亚湾,背靠广大后方区域,是珠江口东岸地区正在崛起的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战略性区块,是惠州经济增长的两个中心区域之一。大亚湾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石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后,石化产业发展已形成了系统的产业链工程,一方面,单一的产业做大、做强、做精,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但另一方面,由于产业单一,其发展的短板和后劲增长不足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惠州进入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重大战略方针的指引下,紧紧抓住这个重大战略机遇,高起点高水平推进环大亚湾新区开发建设,不仅是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产业拓展新空间和实现转型升级、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更是惠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跻身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的重大战略选择。在惠州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的指导下,环大亚湾新区的建设规划已经形成,也作为环大亚湾经济新区的行动纲领,但是环大亚湾新区跨越惠阳、大亚湾、惠东县三县区的行政区划,就必然存在行政区划壁垒、统一协调难等诸多问题,环大亚湾新区开发建设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突破这些难题,寻找环大亚湾新区建设的良策,是惠州经济建设中应思考的问题。
一、建设环大亚湾新区的理论基础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由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决定。惠州大亚湾的自然环境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惠州辖区的海域面积约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1.4公里,主要集中在大亚湾区域。以“大亚湾”为平台,实现“大项目、大区域、大流通、大合作”,可以带来惠州的大发展。国际分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自然条件,主要指地理环境,是地区生产力发展的条件和源泉;二是生产力水平,主要是指这一地区的科技生产能力;三是文化和法律环境,即意识形态。[1]经济要实现高速发展,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且需要科学、协调发展。自然环境条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同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高低直接制约着工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率水平,而地区的人文环境则深入渗透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细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温床,三者协调统一发展决定着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根据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原理,环大亚湾新区位于作为“珠三角经济圈战略后方”惠州市的东部,是粤东地区的中心地带,其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其北依托南北“动脉”京九铁路,南、西两侧紧临经济高速发展的香港、深圳、广州、东莞,东则直接进入广阔的中国南海,是珠三角东部地区的优良港口之一,是珠三角联系粤东、海峡西岸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的前沿地带,直接决定了环大亚湾新区在惠州市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在惠州经济进入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中具有战略地位。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经过二十多年石化产业的发展以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跨越。这种功能相对单一的大发展,主要体现在大亚湾经济发展乃至惠州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这个特点上。惠州经济在大亚湾石化产业这个“大项目”的带动下,经济保持着平稳快速增长,但是当下,惠州经济需要实现跻身于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这一跨越性的战略目标,显然仅仅依靠“大项目”这一个增长点是难以达到的。为此,需要在“大项目”的经济增长点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平台,依照“惠州模式”提出惠州经济发展的特点。惠州经济新的增长平台就应该是“大区域、大流通、大合作”[2],突破大亚湾经济仅仅依靠“大项目”这一不利局面,建立跨越大亚湾区、惠阳区、惠东县三区县的“大区域”——环大亚湾新区,实现三区县优势资源的“大流通”,同时实现各产业发展的“大合作”,才能为惠州经济发展的突破提供强劲动力。
二、建设环大亚湾新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体制方面的障碍:行政区划成为行政壁垒,区域之间不合作
按照环大亚湾新区的总体规划,环大亚湾新区包括现行的大亚湾开发区3个街道办事处,惠阳区全境的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和6个镇,以及惠东县的稔山、铁涌、平海、吉隆、黄埠、白花6个镇和巽寮、港口2个旅游管理区,共5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2个旅游管理区,规划陆地面积为21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4520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281.4公里。环大亚湾新区的规划构想是:在惠州2017年进入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的战略背景下,充分发挥原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突飞猛进对周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利用环大亚湾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既有的石化规模化产业优势和相关产业的开发潜力,通过打破既有大亚湾区、惠阳区、惠东县三区县之间的行政区划限制,统一进行产业结构空间再优化,资源再整合,提升政府的创新服务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协调机制创新,将环大亚湾新区打造成以大亚湾为中心的世界级生态型石化产业基地,以巽寮、稔平半岛为中心的粤港澳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以淡水为中心的珠江口东岸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借此实现原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惠州经济发展的质量,构造一个全新的,具有活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环大亚湾新区经济发展平台。可是这些经济开发区、县、乡镇及街道虽然总体上隶属于惠州市的行政区划,但是经济增长涉及各个行政区各自的发展任务和小利益,因此行政区划就成了行政壁垒,就会时常出现涉及利益时,各区域蜂拥而上,而涉及任务和责任时,各区域又互相推诿,或区域之间不合作的情况,这可能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协调发展,制约经济的快速增长。
按照环大亚湾新区的规划构想,环大亚湾新区建设肯定不涉及行政区划的调整,只是像深莞惠经济圈一样,也只是大亚湾、惠阳、惠东三个区县在经济上合作的载体。如何突破行政区域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小利益服从整体大利益,小发展服务整体的大发展,促进环大亚湾新区的经济统一规划、布局,需要惠州市委、市政府站在更高的层面做出更多的协调。
(二)产业、功能单一的石化产业,经济增长的后续动力不足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亚湾区的既有产业布局已经初步形成,多层次面向市场的产业链也在逐步延伸,但在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产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约束强化的背景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发展高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势在必行。与此同时,发挥大项目的带动效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结构的协调性和内生性,提高区域整体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将是重要的选择。
大亚湾区的建设虽然取得辉煌成就,但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高水平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体系有待完善。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等产业的发展,对新技术研发、新技术产业将有更高的要求。引进、培育技术型生产人才和管理人才,建设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及孵化基地,推动园区产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国家已对石化产业生产过程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也日益严格。虽然环大亚湾新区始终坚持以高标准建设石化区,但要建成世界级生态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随着环大亚湾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还将加快,产业结构重型化的趋势将加深,居民能源消费也呈刚性增长,这使得环大亚湾新区建设的节能减排任务异常艰巨。如何在现有大亚湾石化工业区的“大石化、大项目”这种相对较为单一的产业模式下,实现环大亚湾新区的经济转型与升级,成为阻碍环大亚湾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难题。
(三)深莞惠经济合作成果不明显
为加快惠州、深圳、东莞三市的经济发展,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提出了“深莞惠经济圈”建设的构想,但是,由于三市经济发展之间的极大差距、经济发展模式的极大不同,三市经济增长点不具有可比性,同时国家经济政策不同,三市交通快速互通、城市规划对接均存在较大差距,“深莞惠经济圈”建设推动几年以来,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对三市经济增长相互促进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尤其是对惠州经济增长的促进上,更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深莞惠三市如何进一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的战略构想,在空间上优化产业布局,在地域上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在资源上实现三市共享,通过三市的产业、资源、生产要素重新调配,培育更具规模、发展更加协调、更具影响的国际化产业集群,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也是一直以来困扰深莞惠三市经济发展的难题。
三、建设环大亚湾新区的对策
(一)成立环大亚湾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实现跨区县领导协调工作
按照环大亚湾新区规划的构想,环大亚湾新区将整合大亚湾及周边的惠阳、惠东两区县内的2168平方公里区域内的资源,要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惠州。加快环大亚湾新区开发建设,是突破行政区划约束,整合大亚湾区、惠阳区和惠东县的资源要素优势,强化产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支撑力量之一,是着力推进十大战略性工程建设,使惠州跻身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的重大战略计划。环大亚湾新区的规划及建设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开发、岸线使用、土地使用、环境保护等多个职能部门和三个区县,因此,领导机构的好坏决定了新区建设的推进力度甚至其最终成败。
在目前的情况下,环大亚湾新区规划的构想不可能存在独立的行政架构,“政出一门”就成为新区突破行政壁垒的重要环节。而环大亚湾新区的建设,能否整合三区县的优势资源,实现在经济上再造一个惠州的目标,关键是能否突破行政壁垒,实现新区资源的统一规划和调配,真正做到资源互补和共享。因此,应成立由惠州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协调工作小组或管理委员会,便于环大亚湾新区经济建设的统筹安排,对每个县区的功能、产业发展进行定位,然后刚性执行,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而不是牺牲一个片区发展另一个片区。定位区域功能后,当有项目意欲进入惠州,则由项目对应的区域进行谈判,而不是每个县区都在谈,造成恶性竞争。
同时,在环大亚湾新区管理机构的协调下,打破行政区划,从便民利民的角度考虑,统一谋划新区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例如医院、学校、道路建设、污水处理和垃圾站等公共资源的合理布点。进行战略性规划,确保供电、供水能满足未来新区的建设需要。
(二)创新机制建设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先行先试,从更高层面创新符合新区区情和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为环大亚湾新区开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
1.创新投融资体制
拓展投融资渠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的结构形式不断调整,国有资产投资除主要集中在涉密、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国际战略领域外,应在金融、证券、保险、通信等领域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及社会资金的进入,并鼓励各种社会资金采用适当的投资方式进入投资金额大的基础性民生工程领域,如BOO、BT、BOT、TOT等多种投资模式的引入与应用。[3]同时,创造条件让投资资金进入重点企业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引导民间金融走合法化的经营道路,拓宽社会资金投资方式,创新融资方式,改变传统的只依靠政府财政投资和银行贷款这两种简单的融资方式的现状,优化经济发展的投资结构,改善环大亚湾新区资本市场格局,降低投资风险,这样既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改变了民间金融、社会资金的投资环境和收益,才会有更多的民间资本、社会资金进入经济发展的市场中来。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舆论宣传监督,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逆向惩戒机制。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企业建设,营造重信用、讲诚信的社会风气。
2.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探索村民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相分离的途径,实行“职能、资产、财务、机构、人员”五分开,推动村委会和农村“两委”主要职责转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探索非户籍常住人口参与城乡社区自治的途径。
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大力发展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使其在承接公共服务、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优化与深圳、香港的合作机制
设立与深圳、香港的合作专项引导资金。在市财政预算中专门安排深港合作引导资金,支持环大亚湾新区与深港的基础设施对接,推动与深港的经济技术合作。
建立与深圳公共服务合作的机制。推进与深圳的公共就业服务待遇互认,加强两地在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公共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合作,探索两地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上的共享机制,有效提高当地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
4.创新土地和海洋资源管理体制
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模式。在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鼓励新区开发、利用闲置土地,合理调整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布局,将新区建设用地指标纳入惠州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
建立岸线保护机制。按照“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在合理划分生产、生活、生态和旅游四类岸线的基础上,建立对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类岸线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对破坏岸线行为的惩罚机制,积极推进岸线资源资产化管理。
完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健全海域使用权登记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海域使用权储备交易平台,开展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制度试点工作。对列入国家和省重点的建设项目,开辟用海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建立海域使用并联审核机制,做好项目用海的海域使用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三)优化产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在巩固现有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淘汰耗能巨大、污染严重的企业,构造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现代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大亚湾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石化为主导的较为完善的石化产业体系,在进一步扩大石化产业规模、做大做强石化产业的同时,积极完善石化产业下游产业链的构建工作,向高端精细化工和具有行业先进生产力的新工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并构建以石油化工为主、以海运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产业,积极将环大亚湾新区石化基地打造成世界级石化高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以中海油、壳牌为龙头的石化产业的后续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提高石化产业生产工艺和生产力水平,提升环大亚湾新区石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利用海运资源优势,吸引石化下游深加工产业进驻,进一步完善和延伸石化产业链,优化石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石化产品附加值,形成横向宽广、纵向深入的石化产业集群,实现石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环大亚湾新区电子产业、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智力型、创新型高端化产业的转变。紧紧把握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抓住当今世界汽车转型的有利时机,以现有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以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控、电机等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以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现代通信、汽车电子等为主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鼓励现有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打造商贸流通集聚区,加快完善环大亚湾新区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商业网点规划编制,促进商贸流通业有序发展。鼓励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环大亚湾新区建立生产、销售一体化的商贸流通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
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整合岸线资源,加快惠州港的码头、航道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吞吐接卸能力,率先发展“物联网”,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开通国际航线,利用环大亚湾新区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京九大动脉的铁路运输资源,做大做强海铁联运的物流产业链。在大石化、大港口优势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引进极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物流企业进驻环大亚湾新区,以进一步推动新石化及相关物品交易平台建设,逐步建立以石化物流为主,以现代物流网建设为基础的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区。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强化规划引导,加快实施惠州旅游“3510”工程,着力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品牌,利用“3S”(即阳光、沙滩、大海)优势资源,重点发展度假、商务会谈、游艇及海上运动等高端旅游产品。借助“大项目、大港口、大工业”的特色资源,支持发展商务旅游和工业旅游等特色旅游。以霞涌黄金海岸区和东升岛为重点,积极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加快渔人码头二期、游艇基地、高级酒店等一批休闲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3.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着一个国家与地区未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与动力。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有限。只有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改变既有经济的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空间优化,以建立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环大亚湾新区应根据既有石化产业、电子产业的现状,利用自身的资源区位优势,明确和选取环大亚湾新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工作,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促进新的支柱型产业形成,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
明确重点发展领域,依托现有石化产业,借助精细化工的发展,重点培育新型环保化工材料、医药制造等产业。依托现有电子信息产业,着重发展LED产业,积极打造省级光电产业基地、LED产业园,加快推进区内LED项目建成并投产。依托现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及充电设备、电控、电机等项目。
强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新兴产业来说是其生命力的重要象征,必须采用全方位、多角度的科技创新技术与方法,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中心作用。实现以科技创新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实现新科技的广泛应用,促进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四)推进粤港澳合作
粤港澳加强区域合作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对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深莞惠三地在区域合作中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惠州市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与深圳、东莞形成差异和互补,构建深莞惠经济圈,与珠三角的广佛肇经济圈、珠中江经济圈共同构成珠三角共同体,形成粤港澳紧密合作区。粤港澳合作、深莞惠一体化都要求以大开放推进区域合作互动、以大协作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以大气魄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因而必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深莞惠经济圈内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如实现深莞惠轨道交通同城化,逐步实现大亚湾、大鹏湾、维多利亚港湾“三湾一体化”。这些举措为惠州市临海工业、滨海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五)建设惠州海洋经济强市
发展海洋经济是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的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海洋战略的重大举措。惠州拥有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较长的海岸线和潜力广阔的经济腹地,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天优势,兼具毗邻深港的地理区位和海洋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2010年,惠州海洋经济规模达39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54%,“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21%。[5]惠州的海洋、海岸线、港口主要集中在新规划的环大亚湾新区内,有广阔的海域面积、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港口资源,依此发展海洋经济,不仅有利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海陆经济联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还是支撑环大亚湾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也是环大亚湾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四、结语
环大亚湾新区规划已经形成,但是新区规划并没有涉及行政区划的调整,受固有行政区划壁垒、石化单一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深莞惠经济圈合作成果不明显的影响,要实现环大亚湾新区规划的构想,并以此作为惠州市经济进入珠三角经济发展第二梯队的中心平台,仍需在区域协调发展、创新体制建设与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做出更多努力。要以打造世界级生态型石化产业基地为目标,构建海陆联运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创建绿色环保型现代滨海旅游业的环大亚湾新区,才能实现环大亚湾新区脱离单一的大石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环大亚湾新区规划发展的最终目标,真正成为惠州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薰词.“惠州模式”的经济学解析.惠州学院学报,2009,29(4):4~7.
[2]刘薰词,柯忠义.惠州GDP三年超中山的模型预测及可行性分析.惠州学院学报,2011,31(2):20~25.
[3]袁境.拓宽四川投融资渠道及创新投融资方式对策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7(6):124~127.
[4]张绮萍.两权分离: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的实现形式.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6):33~37.
[5]戴学军,刘薰词.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区域优势度分析.惠州学院学报,2011,3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