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稻种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质的转化
稻种萌发过程中,酶的激活、呼吸作用的加强、胚芽胚根的生长,都急需能量物质的保证供给,因此,稻种浸种和催芽都伴随着种子内有机物质的转化与供应。
1.碳水化合物的转化
谷种浸种24小时后,碳水化合物就开始转化。首先,盾片里本来存在着赤霉素的前身,发芽时胚吸水,胚内的酶活化,把赤霉素前身转变为赤霉素,分泌到胚乳的糊粉层细胞和盾片的上皮细胞中,诱导这两种细胞迅速合成a-淀粉酶并分泌到胚乳细胞中去;与此同时,这两种细胞也能合成和分泌各种水解酶到胚乳中去,从而催化淀粉的迅速降解。
紧接着,在淀粉酶的作用下,首先消化接近盾片上皮细胞的胚乳,然后向上推移。淀粉粒的消化,最先把复淀粉粒分解为单淀粉粒,单淀粉粒又逐渐被消化,体积又变小,之后淀粉被完全消化和吸收利用。到稻谷发芽后的第4天,胚乳干重随着发芽天数而不断下降,淀粉转化成的可溶性全糖不断增加。研究表明,这些可溶性糖包括葡萄糖、蔗糖、麦芽低聚糖和果糖等。胚乳中原来是贮存着一些蔗糖的,发芽开始时被呼吸作用所消耗,故蔗糖的含量在发芽初期5天稍微有一些下降,之后就保持一定的水平。发芽后10~12天,种胚全糖含量达到高峰,随后因发芽生长的需要转运到胚部或被呼吸用掉一些,糖分含量也迅速减少。
淀粉分解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走淀粉酶和麦芽糖途径,即淀粉水解途径,它由a-淀粉酶、B-淀粉酶和R-酶等淀粉水解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麦芽糖又分解为葡萄糖;另一条是走淀粉磷酸化酶途径,即磷酸化分解途径,淀粉在淀粉磷酸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1-磷酸葡萄糖。
实验表明,稻种在30℃温度发芽时,催化淀粉分解主要是走淀粉水解途径,其中a-淀粉酶起着主要作用,而磷酸化酶分解是次要的。不过在低温条件下就不同,磷酸化酶在低温时才比较活跃,早春寒潮来临时,这种酶就能把淀粉分解成糖,提高细胞液渗透压,有利于抗寒。
稻种发芽期间,胚乳和胚之间的糖类分解和合成是动态平衡的。稻种萌发时,胚乳中葡萄糖的含量最多,以葡萄糖为主的可溶性糖就从胚乳运到胚部,这些糖就供胚部细胞呼吸之用和供幼根、幼芽形成新细胞之用。多余的可溶性糖,又可重新合成为蔗糖和淀粉,达到新的动态平衡。
生产上,秧苗在三叶期前,秧苗生长发育和呼吸所需要的糖,绝大部分是从胚乳得来的,所以水稻三叶期又叫作从属营养期。随着秧苗的长大,到三叶期的时候,种胚内的淀粉等已基本被用完,并开始转入独立营养期,生产上称这个时期为“断奶期”。断奶期在秧苗生理上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稻体内酶系统基本趋于完善,根、叶基本能吸收外源物质并能进行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机物质供稻体生长发育。这个时期,是生产上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关键时期。
2.蛋白质的转变
在稻种萌发时,盾片上皮细胞和糊粉层细胞受到赤霉素的诱导合成蛋白酶,然后再分泌并移到胚乳淀粉细胞内,这样就催化贮藏在糊粉层细胞和胚乳细胞内的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并转运到胚部,供它们直接利用或重新合成新的结构蛋白;也有部分转变为酰胺,酰胺是胚内暂时贮存氨的一种主要形式,氨随时可以从酰胺上脱离下来供稻体利用。
根据研究,在稻种萌发初始的24小时内,胚乳内的贮藏蛋白质尚未被分解,而幼胚的谷氨酸显著下降,丙氨酸和r-氨基丁酸有明显增加;在萌发的第2天,胚和胚乳的蛋白质已开始被强烈分解;在萌发的第3天和第4天,胚中的游离氨基酸的增加略为停顿,可能是胚乳运转到胚部的氨基酸迅速再合成为新蛋白质,作为建构新器官之用;在萌发的第5天,胚的游离氨基酸又显著增加,第6天达到高峰,这种情况与胚乳相似;在萌发的第8天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开始下降,到第10天时渐趋平稳。但是,胚中的酰胺仍增加,这表明胚乳贮藏的蛋白质可能耗尽,停止向胚转运,因而这时出现氮素平衡。由此可见,在生产上不应将断奶期作为追施氮肥的始期,而应提早到秧苗“一叶一心”期,即种子贮藏的蛋白质被分解完毕前施用,才能满足秧苗根、叶生长对蛋白质的需要,以达到秧苗长快长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