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经济系统,主要研究稀缺性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优化配置问题,即如何使自然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在同一用途不同使用者之间、在现在和未来之间配置最优;研究采用何种经济机制来缓解资源的有限性问题,实现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经济系统,主要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以保护自然环境的经济活动。它侧重于研究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舒适性服务和净化废弃物服务时产生的资源与环境产权无法进行市场交易的问题,以及外部性的市场失灵所导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分配和保护等公共政策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首先指出自然资源与环境配置问题上优化决策的必要性,进而寻找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最后设计经济机制来减缓以至消除资源与环境问题,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质上是解决资源与环境的配置问题。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本质是自然资源与环境在不同用途之间和同一用途不同使用者之间竞争使用所造成的配置不当的问题。因此,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就是优化资源与环境的配置。
从资源与环境配置角度,可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为自然环境静态配置、环境政策经济学、环境的空间配置、环境的时间配置、自然资源的配置、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模型和方法。下面分别简述各部分内容。
(一)自然环境静态配置
自然环境静态配置的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这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历史较悠久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诞生后,经济学家就从理论上探讨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经济根源。他们认为,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可以概括为成本和收益、稀缺和价格、权利和义务、行为和结果的背离。而造成这种背离的原因又在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或两者的结合。他们在剖析市场经济缺陷(尤其是外部不经济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种种方法和手段。因此,考虑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生产理论,将废弃物的排放作为生产的联合产出,将环境质量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在定义了生产可能性后,得出与福利函数有关的优化结果。同时考察污染物价格的设置,研究在考虑环境质量时竞争性均衡能否达到帕累托最优。
其次是研究环境配置的公共品方法,并研究成本效益分析、林达尔方案、揭示个人偏好的制度机制。公共品方法是研究资源与环境配置的一种方法。由于资源与环境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公共品的特性,需要探讨公共品的配置方法。在公共品方法的研究中,三种解决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们是社会福利函数方法、帕累托最优方法和成本收益方法。社会福利函数方法认为人们可能达成一种社会意愿,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社会福利。而帕累托优化方法回避了类似的判断,认为任何配置方案的改变,只要能够使一个人的福利变好,不使别人的福利变坏,这种改进就是合理的。成本收益方法是把人们的收益和成本综合起来判断净收益。由于人们都是理性的,不一定真实地揭示对某种公共品的偏好,这就需要设计揭示个人偏好的制度机制。
最后是研究环境配置的产权方法。资源与环境在某些方面可以清晰地界定产权,从而可以由公共品转化为私有品。因此,需要研究资源与环境配置的产权方法,这就需要研究产权的界定、产权的交易、交易成本等因素。
(二)环境政策经济学
环境政策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理论与观点的研究,如环境政策的选择与评价、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等。资源与环境管理的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经济手段)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各类标准和强制执行的规章制度,后者主要是各种税费和可交易的许可证等。
(三)环境的空间配置
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发展的大部分时间里,其研究领域一直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但由于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的急剧扩大,环境影响超越了国界,出现了许多国际环境问题,如引起全球广泛关注的温室气体排放、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和酸雨等环境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也包括许多国际问题,如跨界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资源环境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作用、国际政策协调和贸易协议等。国际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国内环境问题,因为不可能有一个超越国家主权的国际权威机构来控制和管理国际环境问题,只能通过国际合作条约进行管理。而大多数国际条约的加入与否,各国有权自主选择,他国无权干预。因此,经济学家研究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对策时必须考虑各国的行为和经济利益。
(四)环境的时间配置
环境的时间配置的研究包括与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和自然环境规模有关的理论与应用问题,如考虑环境要素的宏观经济模型的研究、对增长问题的争论、增长和环境的实证研究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发展中国家贫困和环境关系的研究等。
(五)自然资源的配置
自然资源的配置的研究是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主题,与特定的问题、资源或部门有关。主要包括传统的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学理论研究,资源稀缺性指标研究,可再生资源(如渔业和林业)配置研究,水资源、农业和能源三种特定资源或部门的经济学研究等。
(六)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模型和方法
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中,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也引起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涉及娱乐需求模型、享乐定价模型和调查评价方法。此外还包括其他方法的研究,如半分析、经济评价的伦理方法、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多目标评价方法等。
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还有一些经常应用的模型的研究,主要有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博弈论模型、优化控制模型、可持续发展模型、经济—能源—环境关系模型等。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增强、经济全球化和人们对资源与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加深,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活跃。纵观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其具有如下趋势:
(一)理论创新趋势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受主流经济学发展的影响。近十几年来,经济理论的发展支撑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如内生增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博弈理论、宏观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等。
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不仅考虑了环境,而且特别强调技术创新的作用。环境、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强调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间的联系,因为技术进步是实现代际环境保护的主要路径。关于怎样调整环境和产业政策以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怎样影响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也引起了深入的研究。
产业组织理论在环境政策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其重点在于考察市场结构和规模、研究与开发外溢和参与者的策略行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影响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国际方面的研究,如研究南北贸易结构及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贸易条件生态化及所产生的贸易摩擦问题、什么样的贸易政策可用于保护环境、怎样减少环境政策对贸易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等。
此外,还有诸如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研究、经济核算和贸易条件生态化的研究、经济目标生态化的研究等。
(二)方法论创新趋势
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和许多现实环境问题研究的需要,推动着方法论的创新。同时,方法论的创新也推动着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如博弈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对国际环境谈判和国际环境协议的研究。关于环境问题的国际谈判是如何讨价还价的,环境条约如何在实际中实施等方面的研究大多数是建立在详细的博弈理论模型基础之上的。福利和效用测度方法的创新也引起了对环境政策的研究。生态税或环境税的改革,是否能够达到双赢或双重红利,即减少环境压力、增加就业机会或推动其他非环境福利生态税改革,其政治和社会的可接受性如何也是研究重点之一。
(三)问题导向趋势
20世纪90年代,自然科学家证实了一系列新的环境现象,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淡水和海洋污染、沙漠化、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消失等。这些现象引起了大量的研究,并将继续下去。如在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分析方面,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包括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减排的不确定性和时间问题、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减排成本和技术进步等。
(四)多学科交叉趋势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多地具有多学科交叉的趋势。如帕累托最优分析的思想用于生物多样性分析;博弈理论用于理论生态学、环境经济学和环境政治学;与熵有关的概念由物理学进入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中。如有人将生态适应性分析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将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概念和理论与经济的可持续性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