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
本篇导读
本篇讲管理模式。儒家管理模式有三方面内涵,即“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本篇重在讲解“道之以德”,尤其是与管理者“德行”修养有关的内容。这也是儒家所倡导的管理学习的核心主题之一。通过本篇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儒家独特的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
本篇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涵盖第1章到第4章的内容,重点阐述儒家管理模式及其对管理者“德行”的要求。其中,第1章提出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思想;第2章借《诗经》的隐喻,指出“德”的本质在“诚”;第3章通过与法家管理模式的对比,提出儒家独特的管理模式;第4章以孔子本人在修“德”上的境界提升过程,说明以“诚”为本的德行修养的基本要求,以此确立儒家管理模式的根基。
第二部分由第5章到第9章的内容构成,意在说明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首先要明确管理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处理好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当面对委托人或授权者时,管理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只有先学会做被管理者,才能学好做管理者;而儒家所强调的学“做人”须从“行孝”入手,正是要管理者从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中,切身体会如何处理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其中,第5章讲解如何依据社会规范而“行孝”;第6章阐述如何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心,然后以同理心来“行孝”;第7章解释如何用诚敬之心“行孝”;第8章说明如何将“和悦”之色与诚敬之心、笃实之行统一起来,以和颜悦色的表现来“行孝”;第9章以孔子学生颜回的例子,刻画了恰当处理与父母长上关系的具体表现。
第三部分包括第10章到第18章的内容,主要在于阐述儒家管理模式对管理者“德行”提升的基本要求。其中,第10章强调指出,在儒家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必须持续进行“德行”的自我学习和自我修炼,不能有丝毫掩饰和伪装;第11章提出管理者自我学习和自我修炼的主要方式;第12章阐述管理者岗位职责的定位和知识基础的特点;第13章说明管理者如何在管理实践中做到言行一致;第14章借助与被管理者的对比,阐明管理者所应具备的视野要求和知识特点;第15章从管理工作特征出发,论述管理者自我学习和自我修炼的特殊要求;第16章解说管理者借助自我学习和自我修炼所应具备的思维方式;第17章强调“自知之明”在管理者自我学习和自我修炼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第18章概括了管理者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修炼所应达到的“诚”的具体表现。
第四部分由第19章到第24章的内容构成,不仅说明了管理者如何以“诚”实施管理,还解释了“诚”是让组织和社会得以维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规范的核心内涵。其中,第19章解说管理者如何赢得组织成员的信服;第20章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互动的角度,阐述管理者如何激励被管理者;第21章用孔子本人的例子,阐明管理无所不在、不一定非要有管理岗位才能做管理的道理;第22章强调“诚信”和“信用”对于管理者的至关重要性;第23章讲解人与人之间关系中的“诚”,是社会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根基,管理者只有立足于这个根基,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第24章概述管理者的“德行”和社会规范是儒家管理模式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内容。
儒家管理模式赖以实施的基础,在于管理者的“德行”,而“德行”之本是“诚”,即管理者思、言、行的一致性。这不仅体现于管理者处理各种关系的实践中,而且也体现在管理者的各类管理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契合上。
2.1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众星共③之。”
【字词释义】
①德:这里是道德、品行、德行的意思。
②北辰:北极星。
③共:同“拱”,围绕、环绕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管理者用自己的德行实施管理,就像北极星一样,只要在那个位置上,自然就会众星环绕。”
【分析解读】
本章提出儒家管理之道,强调做管理要从管理者德行修养开始。
在儒家看来,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管理者的德行感召。管理者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被管理者自然会清楚方向、明确标准,知道该怎么做。因此,管理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过程,管理者就是教育者,身教远胜于言教。
孔子这里所讲的“德”,包括个人私德和管理职业公德两个层面,其中私德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人”所具有的德行,是社会规范在个人身上的具体反映;而管理职业公德则是管理者所应有的职业德行,是管理职业规范在管理者身上的具体体现。无论是个人私德还是职业公德,其本质含义都是内在“心得”,即在自身社会化和职业化过程中,习得并恪守的社会规范和职业规范,最终成为自己“做人”和做管理的原则或道德准则。而且,这种个人内在的道德准则又总是与行动联系在一起,只有体现在发乎内心的行动中而不是言辞形式上的“德”,才是真“德行”。管理者之所以能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恰在于管理者的“德行”昭示着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让被管理者得以清楚地看到并理解它们,从而产生有效的组织行为。
“为政以德”是儒家管理体系的核心指导思想,也即儒家管理之道,它直接决定着儒家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对管理者素质的具体要求。
管理精义
管理者的自我管理是实施组织管理的前提。无法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以实施有效自我管理的人,岂能管好一个组织?管理者虽然拥有岗位权力,但权力本身的合法性及其实施的有效性,却并不掌握在管理者手中;权力本身的合法性来自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信任,权力实施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下属的心悦诚服。虽然管理者的岗位胜任力,即知识和技能,在获取权力的合法性和实现权力的有效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根本上说,管理者本人作为一个超越岗位角色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他的私德和公德直接影响着岗位胜任力水平得以发挥的程度。因此,在既有社会规范下,管理者若不能有效管理自我的社会化和职业化过程,在私德和公德上不为人们所认可,往往也难以胜任组织管理岗位的要求。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①无邪②’。”
【字词释义】
①思:在这里是语助词,无实际含义。
②邪:在这里是不正、歪斜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诗经》中所有诗篇的风格特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直抒胸襟、发乎真情’。”
【分析解读】
上章指出儒家管理之道的落脚点在管理者的“德行”,本章则借《诗经》的风格特点,讲解“德行”的本质内涵。
在这段话里,为了解释“德行”的本质内涵,孔子用《诗经》中诗篇的风格特点作比喻,强调指出,这些诗篇都体现了质朴而不造作的真感情,是思想和情感的直接表达,没有丝毫的曲意逢迎。
用《诗经》的这个风格特点来比喻“德行”,所要揭示的正是“德行”具有的“一致性”内涵,即所思、所言、所行的一致性。思言行的一致性恰是“德”的本质所在。与此相反,若言不由衷、言行不一,则很难说“有德”。
当然,个体意义上的思言行一致性,又要以社会规范为前提;若没有特定社会规范所赋予的一致性标准,个体意义上的思言行一致性也就失去了共同基础,成了个人的自说自话、自我标榜。这种基于特定社会规范的个体思言行一致性,也就是“诚”。“诚”的本义是指真实不欺,与伪、诈相对,而真实的自我,正是思言行一致的自我。这样的自我,对己对人都真实不欺。因此,“诚”所体现的就是儒家管理之道中对个人私德和管理公德的根本要求。可以说,在“诚”上,个人私德和管理公德是相通的。
管理精义
管理者离不开思言行的一致性,但管理者的思想、言论和行动,各自又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思想不是单一的,言论也不是一次性的,行动会反复出现。因此,管理者的思言行一致性,首先体现在思想本身的一致性、言论本身的一致性以及行动本身的一致性;其次体现为其中两两组合的一致性,如思言一致,言行一致;最后则是思言行整体的一致性。
这三个层次的一致性,也可以理解为“系统化”或“结构化”。也就是说,只有系统化或结构化的思想,才更有可能保持一致,也只有系统化或结构化的言说或行动才可能保持一致性;只有建立起思言行的有机整体结构,使之常常相互关照,不断完善内在的系统或结构,才能保持思言行的一致性。
系统化或结构化的核心是“规则或规范”。没有规则或规范,就不可能有结构。对于组织和社会而言,规则或规范赖以产生的前提是共识,或共同愿景,也就是对“原本是什么”的一种内在追求,这就构成了基本社会规范。因此,管理者的思言行一致性,必须建立在社会规范基础上,并将社会规范内化到组织和管理的行为之中。
2.3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③,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④。”
【字词释义】
①道:这里作“导”,引导的意思。
②齐:是象形字,本义指禾麦吐穗,上面平整,即整齐一致,可引申为一致、整齐、整治的意思。
③刑:是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指处罚罪行,可引申为处罚、刑罚、法规等。
④格:本义指树木枝条很长,转指木栅栏,可引申为准则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用命令来引导,以刑罚去规范,人们就会在表面上尽力避免违背命令、触犯刑罚,但内心却可能失去羞耻感;用德行来引导,以礼仪去规范,人们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行为上也自然会有准则和规矩。”
【分析解读】
上两章讲了儒家管理之道的本质在“德”,而“德”的根本在“诚”;那么,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之道,如何落实到管理实践中去呢?本章通过与法家管理模式的对比,明确提出了儒家的独特管理模式。
孔子这段话既体现了儒家和法家在管理模式上的区别,更突出了儒家管理模式强调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根本特征。
法家管理模式重命令和刑罚,将自上而下制定的正式规则体系视为管理第一要义;儒家管理模式则重德行和礼仪,将基于社会规范的道德感召作为管理第一要义。
在儒家看来,法家管理模式可能会产生一时之效,但由于忽视了人们内在道德准则的培养,从长远来看,缺乏内心认同基础的法家管理模式,反而容易造成表里不一、阳奉阴违的局面,管理成效难以持续;而儒家管理模式从管理者德行修养入手,配合社会规范,向人们展示各种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人们自然会在日常的寓教育于管理过程中,慢慢习得并认同这一系列内在道德准则和外在社会规范,由此,人们自然而然会形成内心和行为的一致性,管理成效也就变得可持续了。
儒家管理模式有着三方面表现形式和具体要求:①“道之以德”,强调对管理者的“德行”要求;②“齐之以礼”,强调一切管理行为要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③“有耻且格”,强调管理要由内而外影响别人,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管理精义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法家的管理思想并不等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思想。法家虽然重“法”,但是,一方面,法家的法是自上而下制定的,是管理者用以制约被管理者的工具,权力不仅在法之先,而且超越法之上;另一方面,在法家之法的面前并非人人平等,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管理者可以不受这些法的制约。因此,法家管理思想本质上仍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是管理者借助法对下实施的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家的法不是“法律”,而是“法令”或“刑罚”。
如果从被管理者的角度看,既然法家和儒家的管理者都超越于“法”或规则之上,那么,与其接受管理者用命令和刑罚这些严酷的手段来实施管理,还不如接受管理者用德行、礼仪来实施管理。毕竟作为管理手段,德行和礼仪更为温和;也许更重要的是,用德行和礼仪来实施管理,起码对管理者本人还能起到约束作用,管理者先要具备基于社会规范的德行才能为人们所认可和接受,而不像法家管理者那样,既不受自上而下制定的“法”的约束,也不相信德行的自我约束,这岂不是“无法无天”?
但是,在今天的法治社会和法人组织中,情况则完全不同。在法人组织中,没有天然的权力拥有者,权力合法性来源于规则体系,而规则体系是由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代表共同协商确定的;规则体系一旦确立,便不能为任何个人或个别利益相关方随意改变,要改变或修订规则,必须重新启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商谈判机制。在这样的规则体系面前,包括管理者在内的所有组织成员及利益相关方都是平等的,管理者的权力也是由规则体系界定并在规则体系下行使。以此为基础,管理模式的选择,不再是正式规则体系与非正式伦理规范、管理者个人德行与岗位职权的非此即彼的替代性选择,而是真正实现了两者的平衡与互补。
今天的组织之所以称为法人组织,就是因为社会中有正式法律规则体系,以此为依据,才能建立组织内部的正式规则体系,以及基于组织正式规则体系的管理岗位职权体系。这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基本前提,也是区别于传统组织管理的根本所在。只有明确了组织的正式规则体系及相应的岗位职权,管理者的组织角色和权力来源才有了合法性。但是,合法性并不等于有效性,从合法性到有效性,除了需要管理者的岗位胜任力及其他相应的内外部条件以外,管理者本人的德行及其背后所依据的社会规范,是将组织成员凝聚起来,实现组织目标,创造价值的重要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规范和管理者德行,是组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源泉。没有社会规范,组织所确立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就失去了依托,这正像没有社会法律体系,组织内部的正式规则体系就失去了依托一样。以组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基础的组织文化,必须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并从中获得基本价值源泉。但是,如果组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仅仅流于表面形式,而不体现在组织成员的行为中,这样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而且还会塑造出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对组织的凝聚力不仅无益,还贻害无穷。
要使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落到实处,管理者必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如果连管理者都不信奉组织的价值观,其行为都不符合组织的行为规范,这样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形同虚设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管理者的德行和组织文化总是紧密交织在一起,成为组织正式规则体系及管理者岗位职权赖以产生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现代管理必须将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岗位胜任力与个人德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管理权力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①,六十而耳顺②,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③。”
【字词释义】
①天命:其中“命”是形声会意字,本义是用口下令,一般引申为命令、使命;而天命意指来自上天的命令或使命,既可以引申为个人本性的来源,也可以指权力以及社会规范的天然合法性。天命在儒家管理体系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用来指示权力合法性来源的时候,为儒家管理模式奠定了重要基础。
②耳顺:其中“耳”有两种意思,一是耳朵,二是助词“而已”;相应地,“耳顺”在这里就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指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具有宽容之心;二是指顺应天命,以承接前文的“知天命”。实际上,这两种解释可以兼容,如果将“天命”理解为个人本性与社会规范合二为一的共同来源,那么,只有达到顺应天命的境界,才能做到心胸坦荡、兼容并蓄、融会贯通。
③逾矩:其中“逾”本义指越过,这里是超越、违背的意思;“矩”在这里是标准、准则的意思;逾矩意指超越标准、违背准则。
【今文意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确立信仰追求,三十岁形成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四十岁可以用自己的观点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解释,五十岁真正理解人性和社会规范的天然合法性,六十岁能够做到对各种意见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七十岁达到随心所欲而又不违背各种准则和规范的境界。”
【分析解读】
上三章说明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德行”,本章则借孔子的人生体验进一步阐释“德行”的终生修养过程及其不同阶段的相应境界。
孔子的人生道德修养经历了六个不同阶段。达到每个阶段的具体年龄可能因人而异,但作为人生道德修养所要经历的六个阶段,应该具有共同性。正像本篇第2章所指出的,道德的本质在于“诚”,而“诚”的核心则是思言行的一致性,因此,人生的道德修养过程,也就要围绕着思言行三者各自的一致性及其相互间的一致性的训练和养成来展开。
道德修养从“立志”开始,而“立志”就意味着信仰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其本质恰是“思”的自我一致性。以“思”的一致性为基础,才有可能不断确立“行”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行动只有在信仰和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才能保持一致性,借助行动的一致性,才能确立“做人”的规范和准则,进而自我才得以在社会上立足。在“思”和“行”的一致性及其训练的基础上,才可能运用核心价值观以及“做人”的规范和准则,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解释,进而在“不惑”的基础上达到“言”的一致性,从而完成人生道德修养的第一轮循环,即从“立志”到“立身”再到“立言”的循环,实现思言行的自我同一性。
道德修养并非止步于思言行的纯粹自我同一性。虽然道德是社会规范的内在化,但是,自我道德不仅要内化并体现社会规范的基本要求,更应为社会规范的发展做出探索和贡献。因此,人生道德修养在完成第一轮循环、达到思言行的自我同一性之后,还要开始第二轮循环,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
第二轮循环从自我超越或孔子言说的“知天命”开始,也即将自我的信仰和核心价值观真正完全融入社会规范之中,洞悉人生和社会的天然合法性根据,进而在“思”上达到自我与社会的一致性。以此为基础,才有可能理解和宽容各种不同的观点,达到“言”的自我和社会一致性。通过“思”和“言”的自我超越以及自我和社会一致性的实现,最终才有可能达到人生道德的至高境界,即在“行”上进入自我和社会相同一的那种游刃有余的“化境”。这样也就完成了人生道德修养的第二轮循环,即从“立命”到“立人”再到“立德”的循环,最终实现思言行的自我与社会同一性。
本章用孔子人生道德修养所经历的两轮循环、六大境界,清晰地刻画了德行修养的终生历程。这为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下的管理者培养和管理学习指明了方向。
管理精义
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管理者和组织只有借助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变化、适应变化,乃至引领变化,因此,终生学习也就成为管理者和组织应对变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但是,以往人们所关注的终生学习,其内涵更多地侧重于知识和技能,很少涉及“做人”和“德行”的学习。这种单纯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念是不完全的。管理者和组织都无法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以“做人”和“德行”为基础的管理行为和组织行为必不可少。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关于“做人”和“德行”的学习,同样应该是管理者终生追求并践行的目标。如果将知识和技能的持续学习看作是狭义的终生学习理念的话,那么,包括“做人”和“德行”的持续学习在内的终生学习理念就应该是广义的。管理者和组织无疑应该建立广义的终生学习理念,从而推动知识、技能、德行的同步持续提升。
2.5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樊迟②御③,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字词释义】
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
②樊迟:孔子的学生,名须。
③御:本义是驾驭车马,这里是驾车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孟懿子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说:“不违背关于孝的社会规范,即‘孝道’,就是孝。”
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关于孝的问题,我告诉他‘不违背孝道就是孝’。”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依据礼的规范来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依据礼的规范来安葬他们,并依据礼的规范来祭奠他们。”
【分析解读】
前四章重在阐述儒家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以及德的内涵和修炼过程,本章开始通过讲解“孝”的不同含义,以隐喻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要明确权力的合法性来源,首先学会做好被管理者。
孝是仁的集中体现,而且由家里对父母的孝,可以外推至一般组织中处理与上级的关系。但是,无论是处理与父母的关系,还是处理与上级的关系,都不能一味地迎合对方,而应首先遵循社会规范。只有依据规范来处理与长上的关系,才真正符合“仁”的要求。
所谓“孝顺”,并非完全顺从父母的意志,只是听话和服从,而是强调“顺礼而孝”,服从的首先应该是“礼”,依照礼的规范行孝,才是真“孝顺”。另一方面,也只有遵循社会规范而孝,才能在行孝上始终如一,不因父母在世与去世以及去世时间长短而有所不同。只有建立在以“仁”为核心的社会规范基础上的德行,才能真正做到持之以恒。
管理精义
管理者在组织中首先要明确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其岗位权力来自于委托人或授权者。管理者明确权力合法性来源,处理好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是实现管理有效性和组织有效性的前提。管理者在处理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时,不能一味地逢迎和顺从,而应该恪守原则,最根本的原则就是社会和组织的正式规则体系和非正式文化规范。只有依据规则和规范来处理同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才能保证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否则,不遵循规则和规范,无原则地迎合委托人或授权者,既有损于自己的人格尊严,也不利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从善纳谏,更有损于组织的持续发展。
另外,管理者在处理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时,还应保持一致性,不因特定的人、事、情而改变恪守原则、始终如一的态度和行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还在于遵从规则和规范,毕竟规则和规范已成共识,相对稳定而又超越具体情境,管理者以此为基础,更容易保持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2.6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字词释义】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
【今文意译】
孟武伯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说:“父母唯恐子女生病,而子女也应该将心比心,既不让父母担心,又关心父母,这就是孝。”
【分析解读】
上章是从礼的角度来谈孝,本章则从父母的视角来看孝。
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孝,重点在于要理解父母深爱子女之心,也即父母的慈爱之心。若能理解父母的慈爱之心,经过换位思考,自然就会达到孝。因此,孝心同慈心,孝慈本一体。本节所要讲的也正是这种“同心而孝”。这与上章所讲的“顺礼而孝”互为补充。
管理精义
管理者在处理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时,同样需要换位思考。委托人或授权者也有他们的职责所系,而且他们的职责范围可能更大,绩效要求也更高。从根本上说,委托人或授权者与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在目标追求和利益定位上具有一致性,只有在组织的整体绩效和可持续发展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委托人或授权者与管理者的价值才都能得以实现。这便是管理者在处理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前提。
2.7 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字词释义】
①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
【今文意译】
子游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说:“人们经常说能供养父母就是孝。对于犬马,人们也都能供养;如果没有敬重之心,又怎样区别供养父母与供养犬马呢?”
【分析解读】
上章讲解了体谅父母慈爱之心基础上的孝,本章进一步解说发乎自己内心的孝。
孝要有发自内心的敬重。既然在上章已经讲了要理解父母的“慈心”,那么,在此基础上,自然就应该有发自内心敬重的孝,这便是“持敬而孝”,与“同心而孝”相互依存。如果没有“敬重之心”,而只有“供养之行”,那确实就与畜养犬马没有什么区别了。
管理精义
作为代理人,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影响。如果管理者无法处理好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权力的合法性都会有问题,更不要说权力的有效运用了。管理者处理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同处理与下属的关系,在“德行”要求上是一致的,都需要“敬”;而且,“敬上”、“敬下”与“敬事”是相通的。管理者既要在工作上尽己尽责、谨慎做事,又要对上级和下属敬爱尊重、表里如一。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①。曾②是以为孝乎?”
【字词释义】
①馔:这里是吃、食用的意思。
②曾:这里是竟、乃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子夏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说:“和颜悦色最难。长辈有事,晚辈替他们做;也让长辈吃好喝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孝吗?”
【分析解读】
上章讲到孝需要以发乎内心的敬重为前提,但如果只有敬重之心、供养之行,而没有和颜悦色的表现形式,仍称不上真正的孝。本章即在于说明孝的形式也非常重要。
孝应该是从内心到表现的统一,而表现又不限于具体做事和供养的行动,同时还应体现在日常侍奉长辈的表情中,这就是和颜悦色的要求。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和颜悦色确实非常难。唯其难,才更显示出其重要。反过来,即便有孝行,服劳做事,侍奉供养;也有孝敬,心里知道敬重;但是,如果总给父母长辈脸色看,同样会引发父母长辈的不愉快,甚至因此而造成误解,结果反而可能是不孝。
管理精义
管理者在处理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时,同样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并不是只要尽到职责,完成任务就够了。管理者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总是复合型的,除了职责、任务、工作等所蕴涵的各种正式交往关系或统称工作关系之外,还有不同情境下的非正式人际交往关系(其实,即便是工作关系也嵌入在人际交往关系之中)。因而,管理者在处理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时,就不能不考虑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而情感因素又往往受到细微的表情或肢体语言的影响。这就要求管理者应该使用恰当的表现形式,来处理与委托人或授权者的关系并开展工作。缺乏适当的表现形式,管理者在“做事”和“做人”上的努力,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2.9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②。回也不愚。”
【字词释义】
①回:孔子的学生,姓颜,名回,字子渊。
②发:本义是射箭,这里是引导、启发、开导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我和颜回谈了一整天,他自始至终没有违背做学生的规范,表面上看,好像很愚钝一样。实际上,他回去后能很好地运用我所讲的道理反思自己,并能引申出新的观点来。这足以说明颜回并不愚钝。”
【分析解读】
上四章分别从“顺礼而孝”、“同心而孝”、“持敬而孝”、“和悦而孝”四个方面,阐述了孝的完整内涵,本章用颜回的例子做总结,进一步说明如何将孝落到实处。
在孔子这段话里,“不违”应做广义理解,并非指不违背孔子的意志、顺从听话的意思。结合上四章的内容即可明白,这里的“不违”,意指“不违礼”、“不违心”、“不违敬”、“不违悦”。学生对待老师,就像子女对待父母一样,也应该恪守“孝”的规范。本章用颜回的例子,恰在于说明,孝应如何体现在日常行为中。颜回对待孔子的“不违”,实际上就是将“顺礼而孝”、“同心而孝”、“持敬而孝”、“和悦而孝”落到实处的集中体现。颜回在处理与老师的关系中恪守了孝的规范,既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又从中获得了教益,并能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特见解。
管理精义
管理者在面对委托人或授权者时,若要将“做人”准则落到实处,就必须谨记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符合规范、换位思考、敬爱尊重、方式方法。管理者只有将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整合起来,在日常管理行为中切实做到不违背原则、不违背共识、不违背庄敬、不违背面子,才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推动组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10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
【字词释义】
①以:本义指用,这里引申为做、从事的意思。
②由:在这里是原因、缘由的意思。
③安:本义是平静、安宁,这里引申为安乐、所好的意思。
④廋:这里是隐匿、藏匿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通过检视他所做的事,观察他的行为,细究他的爱好,就可以了解一个人。想隐匿又怎么可能呢?”
【分析解读】
上五章集中讲解以孝为基础的“德行”内涵及其要求,从本章开始着重讲“德行”的自我修养。本章在于说明修德在己,不能自欺欺人。
既然“德行”的核心内涵在于“诚”,即思言行的一致性,那么,要了解和把握管理者在日常行为和管理实践中是否有“德”或“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他的思言行是否一致。因此,孔子这段话说的是,一个人要修养自己的“德行”,必须恪守“诚”这一核心原则,努力做到思言行一致;期望通过藏匿信息、隐匿行动以达到所谓“瞒天过海”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别人总会通过对事实、行为和偏好的持续观察、对比和分析,来认识一个人的“做人”和“德行”。从另外角度看,孔子这段话也指出了怎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他人。这对于达到儒家管理学习的目的,即“认识人性、理解他人”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精义
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期望借助藏匿信息、隐匿行动,在管理实践中人为造成信息不对称,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样一来,言语和行为表现中的不一致将是必然的,迟早会被别人发现,这也正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道理所在。另外,管理者也要善于从事实、行为和偏好上去观察人、认识人、理解人,以便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专长。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今文意译】
孔子说:“只有通过对自己过去的所学、所行、所言、所思进行持续反思和总结,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的思言行一致性,并知道未来该怎么做,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
【分析解读】
上章讲解了“诚”或思言行的一致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观察和认识,本章则重在说明,管理者要恪守“诚”,关键在于自我反思、自我学习。
孔子这句话中的“温故”和“知新”都可以做广义理解,其中“温故”并不一定单纯针对所学过的特定知识而言,还可以包括自己过去做过的事、说过的话、想过的问题等,而且在反思基础上的“知新”,也不一定局限在“新知识或对原有知识的新理解”上,更重要的应该是对自己更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自己在“诚”或思言行一致性上的把握。只有更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住自己,才能知道在未来如何更自觉地恪守“诚”的原则,保持日常行为和管理实践中思言行的一致性,也才能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并将之纳入自己“做人”的原则体系和做管理的知识体系之中,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另外,孔子这句话中的“可以为师”,也可以理解为做自己的老师。管理学习,尤其是“做人”和德行修养,关键在于当事人自己由内而外地探索,实现自我学习、反思、实践和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通过广义的“温故而知新”才能得以完成。
管理精义
在管理者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正式教育体系和团队学习机制固然重要,但既然管理者的“做人”和管理知识都需要终生学习,那么,在这个终生学习过程中,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就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常规化机制,而且这种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保持自我思言行的一致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孔子之所以能经历立志、立身、立言、立命、立人、立德六大境界,不断提升自己的德行修养水平,关键恰在于不断进行反思、检验、实践和提升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过程。同样,那些具有高明的“做人”境界、丰富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者,大多也是通过终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而取得成功的,并非完全依靠正式教育体系和团队学习机制培养出来。管理者的“做人”和德行修养关键在于自己,“做人”并非做给别人看,自觉自愿的终生学习最为要紧。
2.12 子曰:“君子不器①。”
【字词释义】
①器:是会意字,本义指器物或器皿,可引申为工具、器具、本领、才干、气度、胸怀等,这里指有专门用途的器具及由此引申出来的“专才”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管理者不能把自己变成具有专门用途的器具,而应超越组织中的各项具体专门职能,将它们整合起来实现组织的整体价值。”
【分析解读】
上章讲管理者的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本章进一步说明管理者应该训练成什么样的人,具有怎样的知识基础。
具体地说,孔子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管理者不是器具,而是人。人与器具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既有精神境界又有创造力,因此,管理者既要做有精神境界和道德追求的人,又要不断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
其次,每种器具都有其专门功用,而管理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管理者不能像具有专门功用的器具一样,只具有特定专长,管理者必须能够将具有专门功用的器具和有着专业技能的专才结合起来,为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创造整体价值。因此,管理者所应具备的知识基础,应该是关于社会规范的知识以及将其他专门知识整合在一起的综合类知识。
管理精义
管理工作的知识基础和管理者的职责定位,都有其特殊性。管理者不应太过专注于狭义的、具有特定用途的专门知识,而应关注那些涉及人与人关系处理的社会规范知识,以及那些有助于将各类专门知识、专业人才和专用器具整合在一起的综合类知识。另外,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在于整合,即将各类不同性质的工作整合在一起,产生1+1>2的整体效果。因此,管理者并非对某一项具体专业活动负责,而是对组织整体活动效果负责。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今文意译】
子贡请教关于管理者的问题。孔子说:“先做后说,这样的话,人们也就自然知道该怎样做了。”
【分析解读】
本章意在阐述管理者如何做到言行一致。这恰是儒家管理模式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管理者“德行”在日常管理行为中的基本表现。
孔子这句话一方面说明,管理者在处理“言”与“行”之间的关系时,要让“行”在“言”先,则可确保言行一致。另一方面,管理者在组织中具有示范作用,正所谓“上行下效”。如果管理者能够做到“行”在“言”先、言行一致,下属自然也会效仿,整个组织就容易形成言行一致的氛围。更重要的是,人们通过观察管理者的“行”,也更容易理解和认识到自己该怎样做;否则,若管理者只是说或发布命令,人们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或体会到该怎样行动,尤其当管理者言行不一时,更容易使人们迷失方向。这也正是管理者“行胜于言”的道理所在。因此,孔子这句话中的“而后从之”,既可以理解为“言”从于“行”,也可以进一步引申为人们跟从管理者的行为。在管理情境中,这种引申理解更为顺理成章。
管理精义
在现实管理实践中,管理者的言行一致非常重要,也为组织成员们所普遍期待,但问题是,管理者如何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从而在组织里营造言行一致的氛围呢?这就需要管理者区分不同的管理情境,有针对性地恰当处理“言”与“行”之间的关系。比如,在一些涉及日常的规范化运营管理问题上,特别是那些在既有的规则和规范体系下关乎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管理者应从大局出发,基于规则和规范,恪守“先做后说”的原则;但是,在涉及组织的战略问题以及规则和规范的制定或修改问题时,又另当别论,管理者应先“言”,并充分讨论,然后才能“行”,并且在“行”中严格遵从先前的“言”,这同样是言行一致的基本要求。
2.14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字词释义】
①周:在甲骨文中像种满庄稼的农田之形,表细密、紧密之义,在这里可引申为普遍、全面、周到的意思。
②比:在这里是褊狭、个别的意思。
③小人:原义为地位卑微的人,可引申为平民、劳动者、普通人,在更多情况下可以指代“被管理者”。
【今文意译】
孔子说:“管理者要整体和全面地分析问题,而不能将视野局限在某一狭窄的方面;被管理者则要具体和专业地解决问题,而不能将眼光流连于宏大宽泛的全局。”
【分析解读】
本章借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岗位职责要求的对比,进一步阐述了管理者的知识基础和视野定位。
结合本篇第12章“君子不器”中对管理者知识基础的界定,不难理解,孔子这句话意在说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知识基础、职责要求和视野定位是不一样的。既不能以管理者的标准来强求被管理者,也不能按被管理者的定位来比照管理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由于人们习惯于将君子和小人做好与坏的价值判断,相应地,似乎“周”与“比”也有了好与坏的不同;好像是作为普遍、全局的“周”就一定好,作为褊狭、个别的“比”就一定不好。
实际上,在管理实践中,“周”与“比”并没有好与坏的分别,不同的组织岗位对“周”与“比”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非常具体而专业的某个被管理岗位上,“比”就成了岗位职责所要求的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能力,而“周”反而可能流于空泛,缺乏应有的岗位胜任力;当然,若针对管理岗位,尤其是组织的高层管理岗位,“周”则成为全局视野、战略意识的基本岗位职责要求。
因此,如果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度来理解君子和小人,进而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岗位职责要求的差异来看待“周”和“比”,那么,孔子这句话的意义就非常清楚了。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人生格言,意在告诫人们应该怎样看问题并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而是针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岗位职责不同,对两者的视野和工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管理精义
管理者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组织中所承担的岗位职责及其对自身视野定位和知识基础的要求,不断强化自己的整体观和全局观,以便更为全面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用自己的综合知识基础来有效地整合各种专门知识、专业人才和专用资源;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应理解被管理者的工作特点和岗位职责要求,不能以自身的标准强求被管理者。岗位的专业化特点,决定了被管理者习惯于从自己所在岗位的局部立场和自身专业知识的视角出发,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被管理者在某些情况下和有些时候看不到整体、无法具备全局视野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专业而又具体工作的价值。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字词释义】
①罔:通“惘”,是迷惑、昏乱的意思。
②殆:本义指危险,这里引申为思想上的偏颇和危险。
【今文意译】
孔子说:“只进行知识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但是,只沉浸于自我思考而不学习,又会面临思想偏颇的危险。”
【分析解读】
上章讲解了管理者知识基础和视野定位及其特点,本章进一步说明,为了达到这样的知识基础和视野定位,管理者应该怎样进行学习和思考。
孔子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管理者要达到宽广的视野和综合的知识基础,必须将知识学习和自我反思有机结合起来。没有自我反思,只是一味地获取各种知识,虽然表面上看知识很丰富,但那不过是些杂乱无章的知识碎片的堆积而已,难以形成自己一以贯之的知识体系,也就无法建立真正有效的综合知识基础,更无从引申思路和开阔视野。缺乏综合知识基础和宽广视野的管理者,自然难以有自己的思想,只会人云亦云,到头来仍是疑惑不已。反过来,若不注重知识学习,只是一味地进行所谓“独立思考”,这种自说自话式的“独立思考”,又极有可能将管理者的思路引向死胡同,走上极端的方向,以这种褊狭的“思路”来指导行动,不仅对管理者个人有危险,对组织更是灾难性的。
管理精义
在现实管理实践中,人们经常说“思路决定出路”,也就是说,管理者的思路直接决定着组织的发展出路。问题是,管理者正确的思路从哪里来?管理者的思路来源于管理者所拥有的视野和知识基础,而视野和知识基础又来自于知识学习和自我反思的有机统一,并且从时间角度看,管理者的知识学习与自我反思,还是一个终生学习和持续反思的不断互动过程。因此,管理者一方面要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又要有持续反思的习惯,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管理者才有可能形成正确的思路,引导组织健康发展。
2.16 子曰:“攻①乎异端,斯害也已。”
【字词释义】
①攻:是形声字,本义指攻打、进攻,这里引申为治、专攻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管理者在思想和行为上走极端,危害非常大。”
【分析解读】
上章讲了管理者如何才能产生正确思路,本章则告诫管理者不能走极端。
要理解孔子这句话,必须联系本篇第12章、第14章和第15章中对管理者的知识基础、视野和思路的具体要求。孔子这句话并不是泛泛地对所有人来说的。实际上,对于那些从事专业工作或纯研究工作的人来说,有时需要的恰是“片面的深刻”,而不是“全面的肤浅”;在专业发展和知识进步过程中,往往正是那些勇于走极端的人提出来的,在当时可能认为是“异端邪说”的理论或方法,后来被证明是推动专业发展和知识进步的真正动力。因此,如果将孔子这句话理解为对所有人而言的,岂不是孔子要人们墨守成规、四平八稳,不要进行探索和开拓了吗?
如果联系上几章所讲的内容来理解孔子这句话,就不难看出,这句话只是讲给管理者听的,前面若加上“君子”两个字,即“君子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其意义就非常清楚了。如果管理者走极端,那么,对于管理岗位职责的履行而言,对于组织整体发展而言,自然就非常危险了。由于管理者扮演的是代理人角色,其职责所系并非一己,而是委托人乃至整个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在这样的前提下,管理者若走极端,岂不意味着拿委托人、整个组织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做赌注?
当然,管理者不走极端,并不意味着在组织里也不允许特定专业岗位上的专业人员走极端,如研发人员打破常规,进行那些不一定有短期效果的、带有极端性的技术探索,这种带有极端性的技术“试错”活动之所以能够存在,恰是因为组织中有着宽容和自由的文化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管理者不走极端,才为被管理者“走极端”创造了条件,而只有被管理者勇于“走极端”,才能让管理者更好地不走极端。
管理精义
在“变是唯一不变的法则”的全球化竞争时代,创新成为组织竞争制胜的关键。组织中的创新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技术或专业类创新和管理创新。其中,管理创新不是目的,而是为更有效地推动技术或专业类创新服务的,管理者不能为了管理创新而进行管理创新。因此,组织中的管理创新应非常慎重,甚至管理创新越少越好,这样才能保证组织规则和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以形成可持续的宽容和自由氛围,让组织成员无后顾之忧地从事技术或专业类创新活动。对于管理者而言,在管理实践中自己不走极端,与宽容乃至鼓励被管理者在专业领域里敢于走极端并不矛盾。没有被管理者敢于走极端的勇气,就难以产生各类推动组织持续发展的技术或专业类创新。管理者不走极端与被管理者走极端、管理创新与技术或专业类创新之间的平衡,是现代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
2.17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字词释义】
①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②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们”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孔子说:“子路,告诉你什么才叫知道或有知识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知道啊!”
【分析解读】
本章讲解管理者所应具备的“自知之明”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孔子这段话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讲的是管理者在学习过程中应有“自知之明”的态度。考虑到管理者知识基础的综合性要求,如果管理者没有“自知之明”的学习态度,自以为是,那是不可能有内在动机持续学习、超越自我的,也就不可能获得宽广的知识基础,来满足管理岗位的职责要求。
第二层意思讲的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同样应具有“自知之明”的态度,坦诚面对自己所不知道和不懂的专业领域。因为管理者的工作关乎组织的整体和全局,其中有一些管理者所不了解乃至一无所知的专业领域实属正常。管理者应勇于承认自己在特定专业领域中的无知,虚心学习并听取专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而不能不懂装懂,瞎指挥。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者在工作态度上的“自知之明”更为重要,也只有具备了工作中的“自知之明”,才真正有动机去学习,并做到学习中的“自知之明”。
管理精义
管理者贵有自知之明。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管理者随着职位晋升,似乎知识和视野也自然同步提升,一旦到了组织的最高管理岗位上,就好像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样,对什么专业领域都敢指手画脚,以至于组织中的最高管理者的指示没有不重要的,讲话没有不深刻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固然在于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也与管理者缺乏“自知之明”有关。如果管理者能够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局限性,恪守“自知之明”的原则,即便组织中存在权力集中的情况,管理者也会从内而外自我约束,限制可能出现的瞎指挥式权力滥用。
管理者的权力滥用可能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谋私利式权力滥用,二是瞎指挥式权力滥用。在今天的法治社会和法人组织中,要从根本上防止管理者谋私利式权力滥用和瞎指挥式权力滥用,便不能只是依靠管理者个人内在修养,而应同步强化外部规则和规范体系建设,通过制度设计来限制权力的集中和滥用。在现代法人组织中,只有内外兼顾,双管齐下,才有可能使管理者认真履行职责,让管理工作步入正轨。
2.18 子张①学干②禄③。子曰:“多闻阙④疑,慎言其馀,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字词释义】
①子张:孔子的学生,姓颛孙,名师。
②干:是象形字,像一支长柄武器,本义指一种兵器,这里引申为求取、谋求的意思。
③禄:是形声字,本义指福禄,可引申为官吏的薪俸,这里意指做官或做管理者。
④阙:这里指空缺、搁置的意思。
⑤尤:这里是错误、罪过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子张希望学习做管理的核心要义。孔子说:“多听,将其中没有把握的部分搁置起来,即使那些比较有把握的部分,说起来也要谨慎,这样就可以不说错话;多看,将其中不是很确定的部分搁置起来,即便那些比较确定的部分,做起来也要小心,这样就可以不后悔。说话不出错,办事不后悔,做管理自然就没有问题了。”
【分析解读】
本章用孔子告诫子张如何做管理者的例子,阐明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才能做到“诚”,即思言行一致性。这也是对上几章关于管理者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的总结。
孔子所说的管理要义,其核心还是一个“诚”字。对管理者来说,“诚”的外在表现就是言行一致,但仅有言行一致还远远不够;若言有错,行有悔,则说明可能言不由衷,行不关心。严格来说,言和行都应该反映思或心。在古人看来,“心之官则思”,“思”体现的恰是“心”的功能,而“心”就是“思”的主体。因此,要真正做到思言行的一致,则必须做到言为心声。当心中装有社会规范之后,言就不太会出错;同样,当行为符合心中所想,也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时,行自然也就不会后悔。言不出错,行不后悔,就说明思言行一致了,也就达到了“诚”的德行要求。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言不出错,行不后悔呢?前提还是要善于学习,其中既要在理论中学,又要在实践中学。对管理学习而言,更重要的则是在实践中学,即在实践中多听、多看,兼收并蓄,既要学“做人”,又要学管理,两者结合,互相促进,才能不断提升“做人”和做管理的境界。
管理精义
在管理实践中,“做人”和做管理是相统一的。“言寡尤,行寡悔”既是“做人”的原则,也是做管理的要义。这无疑将平常所说的管理者的“言行一致”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实践中仅有“言行一致”是不够的,还必须将社会和组织的规则及规范内化于心,从内心恪守的准则出发,在管理实践中不仅做到言行一致,而且要使言和行都符合内心所恪守的规则和规范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言寡尤,行寡悔”,也才能真正达到思言行的一致性。
2.19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②错③诸枉④,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字词释义】
①哀公:鲁国国君,姓姬,名蒋。
②直:本义指双目直视,这里意指正直,正直的人。
③错:通“措”,放置、放弃的意思。
④枉:本义指曲、不正直,这里意指不直,不正直的人。
【今文意译】
鲁哀公问道:“怎样做才能让人们信服呢?”
孔子回答说:“选用正直的人,舍弃那些不正直的人,人们就会信服;选用不正直的人,却舍弃那些正直的人,人们就不会信服。”
【分析解读】
本章讲解如何将“诚”的原则贯彻于处理和下属的关系之中,赢得下属信服的问题。这是日常管理非常重要的内容。
孔子的回答非常清楚,管理者要让被管理者信服,就必须将“诚”的原则推广至整个组织,不仅管理者自己要做到思言行一致,还要重用那些思言行一致的正直的人,从而使整个组织形成“诚”的氛围。这样一来,不仅被管理者会信服管理者,更重要的是,整个组织也会形成信任氛围,从而产生凝聚力和竞争力。
管理精义
组织中要有正能量,建立信任氛围,关键在于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的关系中能否恪守“诚”的原则,选用正直的人,远离不正直的人。如果管理者能够超越个人好恶以及与自己的亲疏远近关系,从“诚”的原则出发,以正直标准建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那么,组织中就容易建立起信任氛围,更有利于践行各类组织规则和规范。换句话说,尽管在组织中,规则是第一位的,但若没有组织成员的心悦诚服,规则及其赋予管理者的权力都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现代法人组织中,基于正式规则体系的管理者权威,与基于非正式社会规范的管理者德行并行不悖。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2.20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字词释义】
①季康子:鲁国大夫季孙氏,名肥。
②劝:本义是勉励或人因勉励而努力,这里是有积极性、努力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季康子问:“怎样做才能让人们不仅谨慎做事,尽己尽责,而且还有积极性更努力地工作呢?”
孔子说:“对人们庄重,人们就会谨慎做事;对年长的尊重,对年幼的慈爱,人们就会尽己尽责;选用善良的人,并注重培养人,人们就会有积极性。”
【分析解读】
本章进一步讲解管理者如何激励下属的问题。
在这段对话里,“敬”、“忠”都不是针对管理者个人而言,这与第一篇第4章中的“为人谋而不忠乎”,以及第一篇第5章中的“敬事而信”都是对管理者的要求有所不同。这里说的是,管理者希望人们或被管理者能够做到“谨慎做事”、“尽己尽责”。也就是说,在组织中,不仅需要管理者“敬”和“忠”,同样也需要被管理者“敬”和“忠”。问题是,管理者如何才能让被管理者不仅在履行自己工作职责时“敬”和“忠”,而且能够更积极主动地工作呢?孔子的建议是,若希望被管理者怎么做,那么管理者自身首先就应该这么做;管理者在考虑让被管理者为组织做什么的时候,应首先考虑自己能为被管理者和组织做什么。只有当管理者能尊重被管理者,并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关心和培养被管理者时,被管理者才会尽己尽责、谨慎做事,进而具有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工作。
管理精义
对于组织成员的激励,除物质激励外,还必须注重文化方面的激励。在文化激励上,管理者的“做人”以及由此慢慢形成的组织氛围非常重要,它能引导人们超越功利目的,追求人格尊严和职业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由管理者“做人”的示范效应所激发出的组织氛围,其本身就蕴藏着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就是组织文化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这本身也是一种组织激励机制,可以称为文化激励机制。管理者身体力行地践行组织文化规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强化对组织成员的文化激励的过程。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①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字词释义】
①奚:是代词,怎么、为什么的意思。
【今文意译】
有人对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做管理呢?”
孔子说:“《尚书》上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和从事管理一样。’这也就是管理,为什么非要有管理职位才是做管理呢?”
【分析解读】
本章用孔子本人的事例说明,管理无所不在,不一定非要在组织里担任管理者才是从事管理。
在家侍奉父母、处理与兄弟之间的关系,都需要有管理的理念、思维和行动,能做好这些,也就意味着有了做好管理的基础,它们的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学管理不一定非要专门针对管理知识和活动才能学管理,做管理也不一定非要有特定的管理职位才能做管理;只要是有心人,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能学管理、做管理。这也可以对照第一篇第7章中子夏的观点来理解。
管理精义
管理具有普遍性。从个人管理、家庭管理,到组织管理,其管理要义一脉相承,不一定非要在管理岗位上才能践行管理和体会管理。管理者要有在一切活动中学习管理的意识,这样才能无时无处不训练自己的管理思维和管理能力,提升自己的管理境界和管理格局,以胜任更大的管理职责的要求。
另外,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并不完全等同,不是只有做过管理的人才能理解管理、研究管理乃至承担管理教育的工作。孔子虽然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时间很短暂,但他作为一名管理研究者和教育者,却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资源、各诸侯国管理的典型案例以及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各类经验体会,总结出超越具体管理实践而具有普遍性的管理理念、原则和方法,并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传授给他的学生,又通过学生们的管理实践,进行检验、修正、完善和提升。这个过程一方面体现了管理研究、管理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区别,另一方面也说明管理研究对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正因为管理研究超越了个别的、具体的管理实践,它才能透过管理实践的经验现象看到其背后的原则和机理,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以此来指导实践,才能让管理实践超越个体的局限性,以更高的境界和格局来面对具体的管理事务。这提醒管理者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利用管理研究成果,在接受管理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管理者终生学习和持续修炼。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
【字词释义】
①輗:古时大车辕端和横木相连的关键。
②軏:放在车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今文意译】
孔子说:“做人没有了信用,真不知道还能不能立足。这就像大车没有连接辕端和横木的关键,小车没有衔接车辕前端与车横木的销钉,怎么可能行走一样。”
【分析解读】
上几章讲了管理者以“诚”来处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以践行儒家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本章进一步强调“诚”是管理者乃至每个人在社会上得以立足的根本。
在孔子这段话里,“信”可以理解为“信用”,是“诚”或“诚信”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一个人的言行一致已被人们所认可,形成了稳定的声誉或信誉,从而被认为是讲“信用”的人。对管理者来说,若要赢得组织成员的信任,其言行一致的水平,也即“信用”水平,就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用孔子的话说,这就像大车、小车得以运行的关键部件一样。管理者若失去了“信用”,在组织和社会中便无法立足了。
管理精义
组织要在社会中存在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组织信用,也即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为人们认可后所形成的社会声誉或口碑,其中还包含着组织管理者的信用因素。只有当管理者在组织与社会中具有高水平的信用,才更有利于激发和保持组织成员及组织行为的高信用水平,也才能逐渐积累组织的信用。信用就是一种口碑,而组织的口碑是由那些有口碑的管理者和组织成员通过创造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赢得的。
2.23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字词释义】
①世:在小篆中是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指三十年的时间,引申为一辈子,这里即是辈、代的意思。
【今文意译】
子张问:“人们能否预知未来十代的发展趋势?”
孔子说:“殷商沿袭了夏朝的礼仪规范,只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特点略作调整,因此是可以理解和把握的;周朝继承了殷商的礼仪规范,也只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特点略作调整,因此也是可以理解和把握的。此后的社会发展同样可能继承周朝的礼仪规范,这样的话,哪怕未来再发展百代也是可以预知的。”
【分析解读】
上章讲解了个人的立足之本在“诚”及其外在表现“信用”,本章则说明社会同样也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
孔子这段话所要说明的是,社会发展有章可循,其依据便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仪规范。每一个特定的朝代,虽然都会有独特的体制及政策,但是,当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每个朝代又无不是在家庭的自然亲情关系基础上进行调整罢了,其具体表现形式可能会有所变化,而内在关系实质,即仁和义,却是一脉相承的。这便是社会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因所在。因此,只要把握住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实质及其对“做人”的基本要求,虽历经百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仍是可以预知的。由此不难理解,儒家管理模式为什么如此重视“礼”及其所内秉的“仁”和“义”。只有把握住了仁义礼,才能预知社会发展趋势,也才能更好地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精义
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不仅包括正式制度规则,还包括社会规范。由社会规范所创造的社会文化秩序,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渗透性和自主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正式规则体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管理者要想把握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就必须深刻理解社会规范及其历史演进的逻辑。对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发展来说,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才能把未来看得更清楚。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今文意译】
孔子说:“选择不应当祭祀的对象来祭祀,缺乏内在的诚,不过是谄媚而已。依据社会规范的要求而应该做的事情,却不去做,则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分析解读】
本章作为全篇的总结,再次强调指出,作为德行之本的“诚”与社会规范的统一,是儒家管理模式中“道之以德”的核心内涵。
孔子这段话表达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层含义。首先,在古代,祭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也是一种对信念或信仰追求的表达方式,要以“诚”为基础,必须“真诚”地从事祭祀活动。这也正是第一篇第9章所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道理所在。因此,祭祀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内在信仰追求的真诚表达。如果祭祀的对象并非自己真诚相信的、应该祭祀的对象,那么,祭祀活动便是徒有其表,做样子而已;既然是做样子,岂不就是“逢迎”或“谄媚”吗?要么是逢迎祭祀的对象本身,要么就是向那些应当祭祀该对象的有影响力的人献媚。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祭祀之心不诚。缺少“诚”,不仅祭祀活动失去了意义;更重要的是,由此还可能失去人们的信任,从而危及儒家管理模式的根基。
其次,从社会规范的角度来看,人们的行为不仅要发乎“诚”,而且还要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否则,即便思言行一致,也有可能损害他人乃至社会的利益。对于那些符合社会规范而应当做的事情,恪守着社会规范与“诚”相统一原则的人们,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才叫有勇气、有担当。
从本质上说,内在的“诚”与外在的社会规范的统一,构成了儒家“为政以德”的管理之道和管理模式中“德行”不可分割的两方面内涵。这也正是孔子用“祭祀贵诚”和“见义勇为”两个隐喻所要表达的含义所在。
管理精义
管理离不开信念追求。信念是组织文化的第一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的来源,而信念之所以能为组织所信奉和追求,关键又在于管理者的“诚”。如果管理者在内心并不相信组织的信念追求及核心价值观,只是将其作为形式和口号,这就是典型的“非其鬼而祭之”,不过“谄媚”而已。这不仅无益于组织的信念追求和文化建设,反而会破坏组织氛围,使组织行为具有两面性,说一套、做一套,从根基上慢慢侵蚀着组织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当然,管理者的“诚”和组织的信念追求,还要符合社会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范的要求。不同时代的规则体系和文化规范会有所变化,但不管在什么时代,不管在何种社会环境,组织信念和组织文化的有效性都离不开管理者的“诚”及其与社会规则规范的一致性。只有在符合社会规则规范的前提下,管理者“真诚”地追求组织信念并恪守核心价值观,组织文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