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新探(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文学研究

据可信材料,依常识判断——以《河岳英灵集》为例的分析

戴伟华

[摘要]陈寅恪“据可信之材料,依常识之判断”是一种研究方法,即有据有理地判断。用此方法可推断《河岳英灵集》序“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实以王昌龄为起点;由于储光羲和殷璠有特殊关系,储光羲应助殷璠编纂《河岳英灵集》;《河岳英灵集》入选诗人确实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网,代表了一个时代。

[关键词]有据有理;《河岳英灵集》;储光羲

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考证李唐先世时,对处理材料的方法有这样的概括:“据可信之材料,依常识之判断。”简言之,即有据有理地判断。所谓依常识,就是合情合理。在当今的研究中,材料的有限使用方面大致做完,而材料的无限使用方面还有可拓展的空间。比如,甲就是丁,这是材料的发现;而甲、乙、丙三种材料并无联系,但经过分析可知它们同时指向丁,这是材料的有效开发,由此可能揭示出一个尘封已久的事实,这一方法使用难度较大。

这里以《河岳英灵集》序中“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一句为例,分析材料与依常识之判断的关系。唐代诗歌“声律风骨始备”是一个过程,很难确定其时间点,故有人在论这段诗歌史时,有意将“开元十五年后”这一明确的表述修改为“开元十五年前后”这一较为模糊的时间表述。对《河岳英灵集》的这一问题应有所厘清,一是从版本上找原因,但几种版本在此无异;二是怀疑原本表述有误,“后”应为“前后”。这一“理校”简单,但无依据。正确的方法应是寻找和分析“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的缘由。可以按“据可信之材料,依常识之判断”的方法,分两步走,这样的过程是技术分析的需要,而在真正的论证过程中,材料与判断同生共长,由材料而有判断,又由判断而不断寻找有效的材料,完善论证的结果。

一、以王昌龄为“声律风骨始备”的起点

关于“开元十五年后”,相关材料有:①《河岳英灵集》序:“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②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云:“圣人贤人,皆钟运而生,述圣贤之意,亦钟运盛衰矣。开元十四年,严黄门知考功,以鲁国储公进士高第,与崔国辅员外、綦毋潜著作同时;其明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而侍御声价隐隐,轹诸子。”序中“其明年”即开元十五年。

从顾序依常识判断,可以说开元十五年的确切时间应与相关文人进士及第相关,而开元十四、十五年知贡举为同一人,两年进士登科者为同一座主。储光羲、崔国辅、綦毋潜、常建、王昌龄皆为同门,彼此应熟悉。甚至可以认为“当时之秀”隐指“河岳英灵”。

那么,为何不直书“开元十四年后”?

第一步,寻找可信之材料。《河岳英灵集》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为代表诗人,其序言:“粤若王维、王昌龄、储光羲等二十四人,皆河岳英灵也,此集便以‘河岳英灵集’为号。”“王昌龄”条下言:“顷有太原王昌龄、鲁国储光羲,颇从厥迹。且两贤气同体别,而王稍声峻。”

第二步,依常识之判断。从“王昌龄”条及顾序可知,原来的选本基础是开元十四、十五年进士登科者,代表人物是王昌龄和储光羲。后来选入人数渐多,有了王维,故总序以王维第一。本来可以写“开元十四年后”,但经选者及相关人士,主要是与储光羲反复斟酌和考虑,最终决定还是以“王稍声峻”的王昌龄为“声律风骨始备”的起点,而昌龄开元十五年进士第,故云“开元十五年后”。由此可见编选者的眼力和严谨。

二、储光羲应助殷璠编纂《河岳英灵集》

在顾序中,储光羲之“声价”在诸子之上,这是应酬语,还是实情?答案颇为有趣:在当时是实情,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是殷璠。

关于殷璠的材料留下来的很少,但他与储光羲的关系容易钩稽。可信之材料有:①殷璠,丹阳人,编有《丹阳集》《河岳英灵集》《荆杨挺秀集》三集。唐代丹阳,隶润州。润州,今为江苏镇江。《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一卷,润州延陵人。历大理司直……融与储光羲皆延陵人,曲阿有余杭尉丁仙芝,缑氏主簿蔡隐丘,监察御史蔡希周,渭南尉蔡希寂,处士张彦雄、张潮,校书郎张晕,吏部常选周瑀,长洲尉谈戭,句容有忠王府仓曹参军殷遥、硖石主簿樊光、横阳主簿沈如筠,江宁有右拾遗孙处玄、处士徐延寿,丹徒有江都主簿马挺、武进尉申堂构,十八人皆有诗名。殷璠汇次其诗,为《丹杨集》者。”可知《丹阳集》(《丹杨集》)是润州籍诗人的选集。②储光羲与《丹阳集》所入选诗人有交往,全貌无从得见,但储光羲现存诗中有写给丁仙芝等五人的诗。③殷璠所编三集皆选入储光羲诗,而且《丹阳集》十八人中仅有储光羲一人入选《河岳英灵集》。

依常识之判断可知:①殷璠与储光羲同乡必相识。②在现存诗歌中,有储光羲写给五位入选《丹阳集》同乡的诗。从储与《丹阳集》五人之关系可知,殷璠编《丹阳集》应是得到了储光羲的支持;而由上述材料③依常识之判断,殷璠敬重储光羲,故出现《丹阳集》十八人中只有储光羲一人进入《河岳英灵集》的结果。

合观“开元十五年后”、储光羲与殷璠三选集之材料和判断,可进一步总体判断:由于同乡储光羲的支持,殷璠编了《丹阳集》和《河岳英灵集》等三集,故《河岳英灵集》是以开元十四、十五年进士登科者为基础,渐次扩大收集范围而成现在所见之规模;由于储光羲和殷璠有特殊关系,储光羲应助殷璠编纂《河岳英灵集》。

三、所选诗人及其创作代表了一个时代

开元十四、十五年严挺之知贡举,开元十四年储光羲与崔国辅、綦毋潜同年进士及第,开元十五年常建、王昌龄、李嶷同年进士及第,六人皆为同门。像李嶷这样的诗人尽管是开元十五年进士状元及第,但在《河岳英灵集》诗人中算是较差的,其入选与储光羲应有关系;储光羲本人的诗学修养和诗学见解,以及他在诗人群体交往中鉴赏力和判断力的不断提升,均融入《河岳英灵集》选诗、评诗以及所作序、论之中。

《河岳英灵集》的编纂客观上是将储光羲推到开元诗坛的顶峰位置。如果编纂者故意贬低储光羲,不提“开元十四年”而提“开元十五年”,那么在序中就不至于将王维、王昌龄、储光羲并举,也不会在品藻“王昌龄”时,将王昌龄和储光羲并举。王昌龄和储光羲的位置安排耐人寻味,尽管在序中及“王昌龄”条下王昌龄均列在储光羲之前,但在现存《河岳英灵集》入选作家的目次上,王昌龄被置于储光羲之后,可见《河岳英灵集》的编选,一方面王、储并称,尊王昌龄;另一方面又有私心不能委屈储光羲。作为唯一入选《河岳英灵集》的《丹阳集》诗人,保住储光羲的荣誉实在是非常重要的,而编选《河岳英灵集》的最初意图之一,是将润州储光羲推向全国、推至时代高位。其客观意义不容低估。《河岳英灵集》入选诗人确实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网,他们以群体的创作实绩和继往开来的预期,推动盛唐诗歌向着具有建设性的健康方向发展,事实也证明《河岳英灵集》诗人及其创作代表了一个时代。“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一句话的真实内容应是:开元十四、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

“据可信之材料,依常识之判断”这一方法有较高的运用价值,它对传统考据学是很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