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程序员其实都挺好
2018年,Stack Overflow针对全球10万名程序员进行了一份问卷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受调者未满35岁。也就是说,还有四分之一的程序员已经到了或者已经跨过了35岁的坎。那么这部分已经迈过35岁这道年龄线的老伙计们现在怎么样了?
相比其他行业,软件行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较低。以美国为例,谷歌和亚马逊员工的年龄中位数为30岁,而美国工人的年龄中位数为42岁,整整相差了一轮。早在2007年,当时22岁的扎克伯格就抛出了“年轻人更聪明”的言论。中国互联网公司也更偏爱年轻人,有些公司在招聘程序员时甚至要求候选人年龄不能超过35岁……
人到中年的程序员,要么回炉重新学习,然后改行,或者进入管理层。但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就喜欢写代码,而且想要写一辈子代码,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管理。有一些非常优秀的程序员,他们也曾经尝试过经理的角色,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很好地完成一份工作,但不知道该怎么让别人也像自己一样”。有些人程序员认为,管理者需要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而程序员多数较内向,解决技术问题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
一方面公司需要年轻的程序员,一方面老程序员又不想离开编码岗位,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种“矛盾”?
首先,公司应该意识到,优秀的老程序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积累,这些宝贵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一些年长的程序员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快速学习,在技术上保持与时俱进,宝刀未老。他们可以将技术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术语,因此他们可以充当与非编程世界的连接桥梁。他们也可以在关键项目中解决棘手的技术问题,所以可以将最难搞定的技术难题交给他们。
公司应该为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创造适合他们的角色,比如,谷歌和微软等公司就为程序员提出了“个人贡献者”的发展路线,这条路线跟管理者是平行的,让程序员可以在不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前提下顺着资历的阶梯往上走。
其次,对于程序员而言,除了保持学习的动力、解决技术难题、充当沟通桥梁之外,最好可以通过写作、演讲和指导他人来彰显自己的技术领导力,把自身的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或许是媒体的“贩卖”焦虑让大龄程序员感到坐立不安,但现实可能并没有像媒体鼓吹的那样残酷,因为仍然有很多所谓的“大龄”程序员奋战在一线,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