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王莽时代:一个理想的破灭

哀帝死后,王太后立即罢黜董贤,董贤即日自杀,王莽复出任大司马,迎元帝庶孙、中山孝王之子为帝,即平帝(1—5)。平帝年仅九岁,由王太皇太后临朝称制,以大司马王莽辅政。太后时年七十二,一切大政均由王莽总揽。从此时开始直到公元23年王莽为长安商人所杀为止,前后二十四年,均为“王莽时代”。平帝五年,孺子婴三年(6—8),王莽是有实无名的皇帝,这八年是配合五德终始说新圣人受命的过渡时期。王莽的改革自平帝时便开始,从平帝即位至王莽正式称帝为止,为兴革的第一时期,王莽称帝十五年为第二时期。

第一时期的兴革比较温和,以行善政、减少刑罚方面的不合理之处为主,并未触及社会经济的根本问题。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举措是有关教育方面的。王莽首先扩充中央的太学,将博士人数定为每经五人,另增加《乐经》,形成“六经博士”,所以博士共三十人。博士弟子的名额也由三千个增至一万余个,并由此形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太学。当时朝廷也很重视地方教育,郡国的教育机构称“学”,县的教育机构称“校”,均各设经师一人。今日“学校”一词,即由此而来。朝廷在乡设“庠”,在聚(小乡)设“序”,各设授《孝经》经师一人,后之“庠序”亦得名于此。当时所谓“圣人以孝治天下”,“百行孝为先”,是王莽要净化民俗、教化民风的基本主旨。他又征求天下精通天文、历算、医药、乐律、方技、训诂等各方面的人才,将他们集中在京师,让他们贡献其所学。学者及学术,不限于“六经”,凡是拥有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人才,他都重视。在他的心目中,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才是达到人类争取真正平等的唯一途径。他为太学建筑宏大的校舍,为学生修建宿舍万余间。

此外,王莽还做了很多嘉惠民众的事,特别是在法律方面。妇女若非自身犯法,不受株连,这一条法律不知解除了多少无辜妇女的冤枉与委曲;男子八十岁以上,七岁以下,若非家人犯大逆不道之罪,除非有诏命令逮捕,否则均不得被拘押。他曾捐献巨额私产赈济灾民,并用私产在京城修筑房屋二百间供贫民居住。他又大封宗室和功臣的后裔,高级官吏年老退休后可食原俸禄的三分之一。这些德政中,有的观念很进步,不只是示惠大众而已。其中妇女不受株连一项,最为突出。当时普通妇女绝对不会参加政治活动,更不可能去上书歌颂王莽,王莽如此做,纯粹出于他的良知的呼唤。王莽拒绝接受“赏田”后,先后有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上书请“亟宜加赏”,这些人不是王莽用钱“收买”来的,而是他的德政换来的。人心向背,是“天人合一”政治哲理的根本。

公元6年王莽为“摄皇帝”,天下出现了许多符策,不外是说汉德已衰,新圣人已出现。这些玩意儿,多数是揣摩王莽心思以求荣利之徒,为了迎合王莽造出来的,也可能是王莽授意为之。总之,为争取政权而制造形势,比起用杀人盈野、庐舍为墟的争战去夺取政权,似乎不止略胜一筹。手段也许不是十分光明,但古今中外哪有用光明手段攫取政权而成功的例子。王莽用政绩去收买人心,与现今议员、总统用政绩或“政纲”去赢得选票并无二致。王莽为人类政治史创下新纪元,他要用“上书”(选票)人数的多少作为取得政权的途径。英国在1867年大改革之后,有选举权的人数还不过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前汉末年,上书歌颂王莽的有四十八万多人,若将这一情况视为王莽获得了四十八万多张选票,我们便可明了王莽做皇帝的理由了。

时机成熟后,王莽于公元9年受禅。按照五德终始学说,王莽必须要做“改正朔,易服色”等官样文章。这原本不重要,但他一开始便做得过火,他将他在古书中学得的古代官名,一一改用到当时的官制上,如三公改称“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九卿的名称也大肆变动,如大司农改称纳言、少府改称共工、大鸿胪改为典乐等。又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诸侯王均改称公,四夷封王者,均改为侯。这一切均引起时人的不满。匈奴改称侯,更是给他带来最大困扰。

他最重要的改革,是推行新经济制度,这是他的理想,他的抱负。他根据先圣先贤的启示,要为大众的福利、社会的公平进步而改革。他要将自文、景时代便已产生,后来愈演愈烈的社会经济的不公平现象铲除,第一件大事是土地改革。开国之初,他便下诏,先叙述农民在土地兼并下的悲惨命运:身无立锥之地,卖身为奴婢,“与牛马同栏”,“父子夫妇,终年耘耕,所得不足以自存”;再形容那些豪强:“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逆天心,悖人伦。”这真是字字血泪,是当时千千万万大众发出的心声。因此他下令将天下的土地全部收归公有,定名为“王田”。王田制度的要点如下:

一、土地国有,私人不得买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二、男丁在八口以下的家庭有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的田地要分给他人。

三、无田地的人,每人由政府分田一百亩。

四、现有奴婢不得再行买卖,用冻结奴婢的数目使奴婢买卖终止。

如有用言论反对这个制度的,“投诸四裔”,即将之驱逐出境。

第二项重大的经济兴革是实施“六筦”(《汉书·食货志》作“六斡”)。即盐,酒,铁,铸钱、冶铜、织布,名山大泽的特产,五均赊贷,六项与一般人民生活有关的物资,由政府管理,不使奸商操纵,与武帝时期的平准、均输类似,不过范围较广。六筦中的最后一项是五均,它的目的是“齐众庶,抑兼并也”,即平均财富,防止财富集中。朝廷在长安及另四大都市设置五位均官,每处置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他们的任务有二:

一、民众于市场买卖五谷、布帛、丝棉等物,如果物价贱于“平价”时,均官按其成本价收买,不要使售者亏本。物价贵过标准,由均官以“平价”出售与民众。“平价”是按各地实情,每三个月议订一次。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物价,剥削平民。

二、民众因祭祀或丧事急需用钱时,可以向均官借款,祭祀订十日归还,丧事三月归还,均不取利息。百姓经营生业亦可借款,但利息不超过纯赢利的十分之一。这是打击吃人骨髓的高利贷者。

若干人习惯称为“五均六筦”,观念混淆,使学者费解,笔者特释之如上。

王莽实行的经济措施还有:

一、对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人征税,每人年纳税布一匹,不能纳布者,由县官征服劳役,但提供衣食;

二、荒芜田地而不耕者,城中住宅有空地而不植树者,均征三夫之税,即纳布三匹之意;

三、其他各种行业如渔猎、畜牧、巫、医、卜、祝、旅舍、成衣、方技等凡有收入之行业,政府均征纯利的十分之一,颇似今天之所得税。

以上扼要叙述了王莽的经济改革。对于王莽的改革,我们不能不敬佩其胸怀,确实如民胞物与一样纯正,但是他的改革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与光武帝刘秀等人所说的“篡汉”无关,而是由于王莽本身的学识与才能均有问题。

王莽笃信五德终始说,圣人为帝,必须崇古与顺天,他受命于“天”为皇帝,自然要崇古以治天下,因此开口闭口不离《周礼》《诗》《乐》,尧、舜、禹三代,泥古不化到将当时的王爵与古代的“王天下”的王相同,因此要取消四夷所“僭”的王号。他即位的次年(10),匈奴单于求故玺(王玺),莽不与,匈奴“遂寇边郡,杀掠吏民”。高句丽及西南夷的王玺自然也要被换成侯印,高句丽国王和西南夷王也都叛离。王莽对外用兵并未成功,前后八年,军用浩繁,黎民痛苦,怨声载道,民心大去,而王莽本人却常通宵不眠地研究古籍。

王莽的经济改革政策正确,而所任非人,六筦的长官,“皆用富贾,……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造假账),府藏不实,百姓愈病。……猾吏滑民并侵,众庶各不安生”。富商摇身一变成为经济官,再与地方官“通奸”,百姓受到的剥削与凌辱,更甚于畴昔。不能知人善任,又食古不化,是王莽失败的主要原因。此外,他下令改革时考虑欠周详,一遇阻碍又不得不更张,这种朝令夕改的作风,也是其改革导致民众怨声载道的原因之一。例如禁止田地私相买卖这一条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遇阻碍难行,旋即停止。最显著的例子,莫若货币的改革。王莽要模仿周钱“有子母相权”,遂废除自武帝以来流通了百余年的“五铢钱”,另铸各种货币,除铜钱有大小共十种外,又发行金、银、龟、贝、布等货币,共计二十八种之多,人民使用不便,引起经济紊乱,“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人民涕泣于市道”。王莽于是废除一切新币,只留大小钱两种,但民众仍不相信,散布谣言大钱也要被废除,故民众多私用五铢钱,朝廷虽重罚也无法禁止。

在这种情况下,一遇到很严重的灾荒,变乱不安势必爆发。自新莽九年(17)开始,旱灾、蝗灾、水灾连年发生,各地饥民涌入关中求食的有数十万人之多,暴风雨来临了。最先叛乱的是淮河一带凤阳等地以及为子报仇的吕母,叛乱旋即被平定。而规模较大的叛乱有两股:

一、绿林军。由于荆州一带连年大旱,民众以草根为食,于是江夏郡新市(今湖北京山境)人王匡、王凤啸聚饥民于绿林山,随后到处劫掠粮食,官兵进击大败。绿林兵不久便逾五万人,形成一大势力。

二、赤眉军。赤眉军由以琅玡(今山东临沂境)人樊崇为首的饥民所组成,于新莽十年(18)起兵,不到一年便啸聚万余人,自赤其眉,以别于官兵,故称赤眉。由是各地饥民与亡命之徒合流,“各领部曲,众合数百万”。但他们多无政治野心,只“转掠求食”而已。

在天下纷扰、民变风起云涌之际,王莽却下令转输各地粮食到边境,征召西北各郡兵丁数达百万,准备讨伐不愿被封为侯的匈奴。王莽同时也派遣无能的统帅率领军纪废弛的大军十余万人去平定叛乱。结局是全军覆没,统帅更始将军廉丹阵亡(22)。这时,居住在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境)、自称是景帝后裔的刘縯、刘秀兄弟乘时起兵,加入赤眉军的支派。

刘縯生性慷慨,喜结交天下俊雄,他的二弟刘秀“性勤稼穑”,并无大志,但相貌长得很“谨厚”。是时南阳附近之新市、平林亦有叛军,声势很大,刘氏兄弟乃聚众七八千人与之联合。平林军中有汉宗室刘玄,亦是刘氏兄弟族兄,颇有势力,号更始将军(同一时期赤眉军有王凤、王匡,新朝有太师王匡、大将更始将军廉丹;刘玄亦号“更始”,学者易困惑,特附识于此。)。他说动军中诸首领以恢复汉室为号召,共同拥戴自己为皇帝,但刘縯认为王莽未灭以前若骤即立刘氏为皇帝,则拥众数十万的赤眉军必另立帝(后赤眉果立刘盆子为帝),不若暂时称王,以免反王阵营内讧。但刘縯的建议未被采纳。刘玄即帝位,号更始。刘玄即帝位时,“群臣”向他朝贺,他“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随后刘玄更是滥封左右,除三公外,其余尽皆九卿将军,“由是豪杰失望,多不服”。而王莽的号称百万的征讨大军(实际上只有四十二万人)已围昆阳,更始军惶恐无策,多作逃亡计,独刘秀力战却敌,击杀官军统帅王寻。“昆阳之战”使刘秀声威大振,奠定了他日后当皇帝的基础,其时刘秀二十九岁。莽军大败后,天下震动,各地野心家“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用汉年号以待诏命,旬月之间,遍于天下”,并散布谣言,说王莽毒杀汉平帝。王莽召集群臣,将他当年告天,祈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平帝生命的策文,“泣以示群臣”。形势至此,哭泣已无用。两个月后,响应刘玄的绿林军入长安。王莽临死前尚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他真是与“五德终始说”共始终!王莽是被一位名叫杜吴的商人(一说是商县人)所杀,商人自然最痛恨他的政策。

昆阳之战后,刘縯、刘秀兄弟功高震主,而刘縯为人锋芒太露,刘秀曾屡劝其早图刘玄,刘縯不听,终为刘玄所杀。统兵在外的刘秀于胞兄被杀后,竟亲向刘玄谢罪,不为胞兄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真有过人之量。刘玄不斩草除根,拜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并封他为武信侯。刘秀顶着更始的名号,恩威并用,扩张势力,两年之间,领地大增,黄河以北全归他所有。击杀王莽的乱军只焚毁了未央宫,留着一座两百余年来建设得金碧辉煌、繁华无比的首都,拱手奉与刘邦的子孙刘玄。刘玄在长安见群臣,羞答答地低着头,用手刮座席,不敢仰视。将官有来朝稍迟的,他便问“掠劫的成果如何”?左右侍从均王莽时旧人,闻此,“惊愕相视”!刘玄军在长安烧杀劫掳,大肆破坏,使一座巍峨繁荣的城市变为废墟。更始三年(25),赤眉军也拥立姓刘的皇帝刘盆子入长安。刘玄降后被杀,赤眉军将刘玄对长安的摧毁工作彻底完成,使长安沦为“不有人行”的境况。这个时候,刘秀叛更始而自称帝(25),年号光武,后谥曰世祖。

刘秀在胞兄被杀后谈笑饮食如常,但独居时不食酒肉,深夜哭泣,对刘玄自极痛恨,故赤眉军逼长安时他即叛玄称帝(25—57在位)。此后刘秀十年南征北讨,削平群雄,恢复前汉疆土,史称后汉,又因建都洛阳,在长安之东,又称东汉。

随着王莽死亡的不仅是一个个人,而且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有三个中心思想:

一、任何朝代都一定会灭亡,不可能由一家一姓的人永远统治下去;

二、政权的转移,要用和平方式的“禅让”,不用战争来取得政权;

三、任何政权都要重视天意,天视自我民视,民心即是天意。

王莽遵循这三点而获得政权,但在刘秀的引导下,王莽的行为被人们称为“篡”,“篡汉”的王莽被认定为罪大恶极。将近两百年的敷说,便成为定论。后世君主希冀万世一系,自然要鼓吹“反篡”,自然要反对五德终始说,因为篡位和五德终始说二者都是保持子子孙孙永远做皇帝的死敌。班固将这位“圣人”比为“奸慝”,责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班固是后汉人,如此评论王莽不足为怪。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每于重要人事之后,用“臣光曰”加以评论,独王莽之后,借用班固的“赞”去评王莽,自己不敢赞一词,似是良知与避祸两者冲激的结果。没有一个皇帝愿意看到鼓吹皇帝自动下台的言论,以司马光之贤,尚且如此畏缩,更何况他人。皇帝很喜欢痛骂王莽的人,而今皇帝早已逝去,现代的史家仍然为汉哀帝等那种刘邦的不成材的子孙抱不平,谴责王莽“篡汉”,实可喟叹!所以史学家钱穆说:“这不是王莽个人的失败,是中国史演进过程中的一个大失败。”(《国史大纲》)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