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宗商品产业协同与跨界融合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产业分工深化的传统路径

一、分工理论的简要回顾

1.马克思对分工协作的研究

在批判地吸收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强调了分工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将分工与协作联系起来,是马克思分工思想的重要创见。

(1)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一种集体力形式的生产力。与亚当·斯密不同,马克思认为分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是分工组织所产生的协作力。“工场手工业同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生产力。”通过协作创造的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

(2)区分了社会分工和生产组织内部分工,并揭示了这两种分工的交互作用。社会分工不同于生产组织内部分工,但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社会分工的劳动是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以商品交换作为媒介实现其总体联系。而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的劳动是单一的片面劳动,在生产组织内部,以资本家或管理部门的共同指挥作为媒介实现其总体联系。与此相联系,“在工场手工业中,保持比例数或比例的铁的规律使一定数量工人从事一定职能;而在商品生产者及其生产资料在社会不同劳动部门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发挥着自己的杂乱无章的作用”,“在工场内部的分工中预先地、有计划地起作用的规则,在社会内部的分工中只是在事后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自然必然性起着作用,这种自然必然性可以在市场价格晴雨表的变动中觉察出来,并克服着商品生产者的无规则的任意行动”。生产组织内部分工以社会分工的发展为前提,其进一步发展依赖于社会分工体系的扩大;社会分工又是以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的发展带来的劳动多样化,进而创造出新的生产部门而不断扩大的。

(3)分工的制度内涵。马克思认为分工不仅是单个企业的生产组织制度,也是整个经济活动的生产组织制度。同时,分工不是没有历史背景的生产要素组合,而是以特定的经济制度,尤其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前提的,是所有制在具体生产组织上的反映。

2.马歇尔关于分工的理论

马歇尔把因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类取决于产业的一般发展,即外部经济;第二类取决于从事工商业的单个企业的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它们的效率,即内部经济,并以代表性企业为例,从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两个方面,在工业布局、企业规模生产、企业经营职能三个层面分析了分工对报酬递增的积极作用。

首先,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由于协同的创新环境、共享辅助性工作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平衡劳动需求结构和方便顾客等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利益。

其次,企业的大规模生产通过“技术的经济”“机器的经济”“原料的经济”等内部经济可产生报酬递增。最后,私人合伙企业、股份公司、合作社等组织对职能分工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家的形成,分散经营风险从而实现报酬递增,保持企业生命力。

进入20世纪以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线逐渐从经济组织转向了制度既定前提下的资源配置,分工理论也就逐渐淡出了主流经济学。

3.阿林·杨格的分工思想

阿林·杨格的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从分工、交易和市场范围的关系,重新阐发了亚当·斯密关于分工与市场规模的思想。

(1)递增报酬的实现依赖于劳动分工的演进。“迂回生产”造成原材料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之间插入越来越长的产业链条,此链条上每个环节中产品的种类数的增加造成了企业之间、产业之间更大的专业化协作效应和市场网络效应以及内生于这种循环积累过程中的技术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原因正在于此。

(2)“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市场大小决定分工,而且分工也决定市场大小。首先,分工的发展取决于市场规模。杨格认为,美国较高的生产率来源于较高的专业化分工水平,而美国不受关税壁垒束缚的广阔的国内市场是分工水平提高的原因。其次,市场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分工。杨格指出“市场概念在包容的意义上是与商贸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活动的总和”,“根据这种广义的市场概念,亚当·斯密的定理可以改写为分工一般地取决于分工”。总之,市场与分工的作用是相互的,二者之间的正反馈作用才是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

(3)需求与供给是分工的两个侧面。杨格认为,“经济学家们为分析供求与价格关系所建立的框架……可能把注意力转移到本应看作整体的偶然或局部方面”,要全面地分析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研究相互的需求的作用开始。……在报酬递增条件下商品竞争性地交换和生产时,……一种商品的供给有少量的增加,就会伴随着与这种商品相交换的其他商品数量的增加。某一产业的增长率是以其他产业的增长率为条件的”。供给与需求,是分工所引起的网络效应的两个方面,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追求产业效率的提升,不能简单地只靠企业规模的扩大,还要考虑整个行业和相关行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

4.斯蒂格勒的分工理论

杨格之后,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依然是既定经济组织下的资源配置问题。但是,新古典分析框架的缺陷妨碍了经济学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许多经济学家再次认识到分工思想的重要性。斯蒂格勒指出,观察产业的整个生命期,会发现占主导地位的其实是垂直非一体化。年轻的产业对现存经济系统来说比较陌生,它们制造产品所需的新材料只能由自己制造,它们还必须亲自劝导顾客购买它们的产品,必须自行设计、制造专业设备并培训员工。当该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且前景看好时,专门的商业机构认为提供原料、产品营销、培训员工等就有利可图,于是分工得以发展。而当产业衰落时,变小的市场规模不足以维持原先的分工,这些产业又会被重新一体化。斯蒂格勒还对交易效率之于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之于企业规模大小的影响做了分析,并认为区域化是获得专业化利益的一种方式。

5.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

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和报酬递增的研究思路是:分工是一种制度性与经济组织结构性安排,能否实现高水平的分工与交易效率的高低有关。分工的演进扩大了市场规模,而市场规模的扩大反过来又促进了分工的发展,同时使交易费用上升,但只要劳动分工经济效益的增加超过交易费用的增加,分工就有进一步演进的可能。通过大量的关于分工组织的试错试验,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分工组织的制度性知识,从而选择更有效的分工结构,提高交易效率。分工可以增强人们获得技术性知识的能力,形成内生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这种自发的演进过程可以描述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生产效率很低,人们只能选择自给自足。随着劳动技能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开始逐步发展,人们可以承担一定的交易费用,通过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初步的分工和专业化开始发展。专业化的发展加速了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改进,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加速,人们衡量专业化分工将带来的效益和增加的交易费用后,认为增加交易费用是值得的,就会对新的分工组织形式进行实验,这将进一步提高分工水平从而形成一个正反馈过程,使分工演进加速。

6.对分工理论的简单评述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创造性地将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区分了社会分工和生产组织内分工,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动态的交互关系,认为亚当·斯密将分工的起源归结为交换是颠倒了因果关系。马歇尔延续亚当·斯密将企业内部分工等同于社会分工的观点,强调了社会分工及外部经济的自然增长是促进企业规模扩大的唯一因素,抽象掉了组织内部经济变化的作用。杨格论证了市场规模与迁回生产、产业间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机制,使亚当·斯密定理动态化,从而超越了斯密关于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但是,杨格无法将他的思想数学化,因而,他的思想无法得到主流经济学的重视。斯蒂格勒用分工理论来解释生产的制度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分析了“市场容量决定分工”这一命题的正确性。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力图应用超边际分析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和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内生的企业制度演进理论。但是同亚当·斯密一样,杨小凯也混同了生产组织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概念刘辉煌.关于分工的经济学:历史回顾与近期发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7).。在杨小凯的分析中,在经济发展初期较低的生产效率下人们选择自给自足;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选择分工与专业化。在这里与自给自足相对应的那种分工实际上是社会内部分工而不是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组织内部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从社会内部分工到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经历了漫长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二、劳动的社会分工与组织内分工

人类劳动的自觉性、目的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最基本的活动方式采取分工形式。所谓分工是指社会总劳动划分为互相独立而又互相依存的若干部分,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固定地分配在不同类型的劳动上。分工是“不同种类的劳动的并存”。从人类劳动过程的发展历史来看,分工可以区分为自然分工和历史分工。自然分工是指基于人类性别差异的生理分工和基于自然环境差异的地域分工。历史分工是人类劳动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突破自然和生理对人类活动方式的限制而发展起来的分工形式,一般被称为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包括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一般分工是指各个劳动领域之间以及各领域劳动者之间的分工,比如大宗商品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分工,后者是指各个劳动领域内部不同劳动部门之间的分工以及劳动者的职业分配,比如大宗商品产业内部的农、牧、渔等行业和农民、牧民、渔民等职业。社会分工的形成,使人类劳动成为“在社会中而且通过社会进行的劳动”。

在社会分工的自然状态下,劳动分工是在相对小范围的、分割的地点进行的直接的社会劳动。只有在社会分工的商品经济状态下,个别的局部劳动才因交换的作用而具有了内在的社会性。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态下的社会分工,不仅进一步扩展了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而且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分工形式——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生产组织内部分工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和职能的划分,以及雇佣劳动者在具体工作上的职务分配。社会分工的劳动是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以商品交换作为媒介实现其总体联系;而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的劳动是单一的片面劳动,在生产组织内部,以资本家或管理部门的共同指挥作为媒介实现其总体联系。

三、产业分工是生产组织内分工社会化的结果

产业可以定义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产业分工就是整个社会经济不断地分化为更多、更窄也更专业的产业领域的过程和状况。劳动的社会分工是人类劳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体现了人类的整体劳动在相互分离基础上的社会结合特性。劳动的社会分工实际上表现为不同层次上的产业分工,产业分工体现了人类劳动分工的社会性质。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分工很不发达,社会分工表现为大宗商品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大部类产业之间的分立和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出现和生产组织内的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表现为更加广泛领域里的多层次、系列化的产业分工。产业分工的深度、广度和结构,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生产的专业化水平,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产业分工的发展程度体现了社会分工水平的高低。

产业分工的发展表现为新产业的出现,新产业的出现是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独立化、社会化的结果(这里暂时把促进组织内部分工发展和支撑组织内部分工独立化的市场规模条件设为既定)。产业分工与生产组织内分工的相互作用,就包含在分工的“内涵式”发展的演变过程中。从亚当·斯密到阿林·杨格,分工对经济效率提高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强调。“斯密定理”揭示了分工(亚当·斯密所说的分工实际上并不具产业分工的意义)发展的制约因素,杨格则用迂回生产方法的经济说明了“社会规模报酬递增”的分工效应。迂回生产的本意是使用人造的工具或机器,采用间接生产的过程,提高生产率,拉长产业活动的链条,从而使分工过程进一步发展,因此迂回生产的经济实质就是一种组织内分工环节不断的细化和深化、中间产品不断复杂化的过程。杨格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本身就是在初始生产要素与最终产品消费者之间插入越来越多的生产工具、中间产品、知识的专门化等生产部门,使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反过来分工的作用也就在于造成越来越迂回、越来越间接的生产方式,从而不断把更先进的、更专业的生产方式引入到生产过程中来,其结果是生产率的提高。就是在这种分工的“内涵式”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生产组织内部的分工使产业的链条越拉越长,每个生产链中中间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当市场的规模足以支撑这些中间环节、中间产品的独立化和专业化时,原先的产业就分裂为更多、更专门化的生产部门,即产业分工进一步扩展。

四、产业分工深化

无论是社会分工还是生产组织内部分工,都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但是分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技术演进过程中分工的这两个层次不断相互作用的深化过程。

一方面,生产组织内部分工以社会分工的发展为基础,其进一步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分工体系的扩大所带来的市场规模的支撑。首先,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市场需要急剧膨胀,在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要时,才出现了某个部门的相当数量的工人在资本的指挥下结合而成的资本主义生产组织——手工业工场。其次,只有当社会分工体系的扩大具有足够大规模的市场支撑时,生产组织内部的分工才可能进一步细化、深化,并使生产组织内部分工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分工演进到机器体系分工,进而演进到流水线作业分工。

另一方面,作为不同劳动领域分离的社会分工体系,社会分工的发展又取决于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的发展和不断扩大。首先,从由生产组织内部分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商品数量大增,在流通领域的扩大过程中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扩展其分工体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省了社会劳动,从而使剩余劳动可以开发一系列崭新的生产部门,使社会分工体系不断扩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造成的消费需求和资本积累也使社会生产部门增多。其次,从生产组织内部劳动分工的特点来看,分工把劳动操作分解成不同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环节,在生产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原来同一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现在被当作相互独立的不同商品来生产,这些从商品组成部分中独立出来的新的商品,在其生产过程中还会发生类似的分离,在市场规模的支撑下,这种分离不断形成新的社会生产部门。生产组织内部从手工劳动分工演变到机器体系分工的过程,就是工业从大宗商品产业中分离和工业内部的社会分工体系不断深化和细化的扩展过程。总之,“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生产组织内部劳动过程中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在不断催生出一系列新的社会生产部门的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生产组织内部分工的独立化和专业化。在生产组织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互动的演进过程中,产业分工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体系化和结构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