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概念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产业布局的概念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静态上是指产业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动态上是指产业在空间地域间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目的是谋求选择最佳区位。产业布局层次、产业布局机制和区域产业结构是产业布局的主要内容。产业布局的内容可以从全国性或地方性、市场或计划、产业联系或产业比例等角度来理解。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原材料、市场和运输、劳动力、外部规模经济性、政府职能与政府干预。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
产业布局理论形成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并不是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域)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亦即集中化程度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为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尽管杜能的理论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也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但他的农业区位理论给西方许多理论研究者以深刻的启发,他也因此被誉为产业布局理论的鼻祖。之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认为对工业布局起决定性作用是运输费,产业布局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业布局理论发展出了成本学派、市场学派和成本—市场学派等理论。
三、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一)原材料、市场和运输
对于使用大量原材料的制造产业来说,将此类产业建于原材料产地附近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最终产品的重量、体积将大大增加,或在产品易变质的情况下,将该类产业建在消费市场附近就比较有利。如今,随着原材料处理、运输方式的改进,以及制造业的构成由重工业转向高附加值工业,原材料的运输方式及成本不再是产业布局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反,接近消费市场日益重要。
(二)劳动力
劳动力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质量。不同地区间的劳动力成本往往差异很大,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费用要求,社会保障健全与否及工业化水平等都有关系。雇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也是产业布局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在城市有大量的劳动力储蓄,雇佣成本相对较低;反之,在劳动力匮乏的地区,企业可能会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地区拥有大量劳动力是吸引某些企业(劳动密集型)选址于该地区的重要因素,然而要素质量上的差异,如劳动者的技能、工作态度和道德水平都很可能会抵消这种优势。研究发现,由于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特别是主要城市与其他地区间)要素质量上存在差异,厂商在选址时,往往首先从中心城市逐渐移到邻近地区。
(三)外部规模经济性
城市化规模经济性指企业由于建立在大城市(而非中小型城市)而获得有利于经营的因素,如更接近市场和消费者,运输成本低,较大的劳动力储蓄,接触多种商业服务。本地化规模性指与其他同类或相关行业的厂商集中于同一区域经济而带来的好处,如利用已形成的某种产品的市场,拥有高度产业化的劳动力队伍,利用区内高度专业化的销售、研发及劳动力培训服务,形成地区的专业化分工,存在大量的主要专业性厂商进行配套服务。
(四)政府职能与政府干预
政府为刺激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以某种激励或补贴形式),自上而下制定实施的政策。包括贸易政策与关税政策、国际政策。由于各地方政策对于吸引投资,开发本地经济的意愿、方法存在不同,这种差异实际上造成了空间布局政策的效果。
四、产业布局的原则
(一)全局原则
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使产业分布合理化,实现国家整体综合利益的最优,而不是局部地区利益的最优,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一方面,国家必须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各地区的专业化方向,明确各地区在全国经济中的角色和地位;另一方面,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确定若干重点发展的地区。
(二)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必须在广阔地域上进行分工和协作。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专门化的产业部门,形成规模优势。当然,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在重点布局专门化生产部门的基础上,还要围绕专门化生产部门布局一些相关的辅助性产业部门和生活配套服务部门,以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化生产部门的良好运行。随着部门分工的深化,地区生产专门化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协作自然也就越发重要,因此在进行产业布局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地区间的协作条件。同时,在确定地区专门化生产部门时,应该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三)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产业的空间发展过程总是先在某一地域聚集,然后再向其他地域扩散。在发展的低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集中发展的极核发展形态;在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全面发展形态。一个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该以产业空间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因此,当经济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时,其产业布局应该考虑优先发展某些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优势的地区;而当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其布局应考虑重点发展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任何时候效率和协调都是产业布局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一个国家整体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只不过在不同时期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其中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攫取资源,不可避免地向自然界排放废物,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虽然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其所受的损害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就无法自我恢复。另外人工对自然生态进行恢复所耗费的成本将是巨大的,可能远远大于人类生产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必须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要注意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生,注意发展相关的环保产业。
五、产业布局模式
(一)增长极布局模式
增长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思想是: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或城市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其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区域和城市就被称之为“增长极”。
(二)点轴布局模式
点轴布局模式是增长极布局模式的延伸。从产业发展的空间过程来看,产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呈点状分布。这种产业点,就是区域增长极,也就是点轴开发模式中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点逐渐增多,由于生产要素流动的需要,需要建立各种流动管道将点和点相互连接起来,因此各种管道,包括各种交通道路,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就发展起来,这就是轴。这种轴线,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产业点服务的,但是轴线一经形成,其两侧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会得到改善,从而吸引其周边地区的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出新的产业(工业)点。点轴贯通,就形成了点轴系统。实际上,中心城市与其吸引范围内的次级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城市系统,这一系统已经有效地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网络(或块状)布局模式
网络布局是点轴布局模式的延伸。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一是“节点”,即各级各类城镇;二是“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三是“网络”,即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网。网络式开发,就是强化并延伸已有的点轴系统。通过增强和深化本区域的网络系统,提高区域内各节点间、各域面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使“点”“线”“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整个区域得到有效的开发,使本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网络的向外延伸,加强与区域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并将本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调动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这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区域开发模式,它标志着区域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
(四)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
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苏联学者科洛索夫斯基的生产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生产都是在某种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个循环都包括过程的全部综合,即从原料的采选到获得某种成品的全过程;某个产品之所以能在某个地域生产,是因为拥有原料和燃料动力来源并能够对它们进行合理利用。也就是说,该理论认为生产是按照生产工艺的“链”所组成的稳定的、反复进行的生产体系进行的。科洛索夫斯基将地域生产综合体定义为“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安置各个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的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体”。
(五)区域梯度开发与转移模式
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由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区客观上存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即经济技术梯度,而产业的空间发展规律是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所以在进行产业开发时,要从各区域的现实梯度布局出发,优先发展高梯度地区,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然后再逐步从高梯度地区向中梯度和低梯度地区推移,从而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
六、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布局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布局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布局
产业布局重点要考察其生产力的分布状况,而生产力各要素的分布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例如,我国人口流动幅度不是太大,劳动力相对固定于某些地区,自然资源固定于特定的地域;生产资料虽然有部分随机可转移性,但现实生产力不允许其盲目脱离其他生产要素而独立生存。这就要求各地在产业布局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配置,而不能盲目为实现某些目标而不顾当地条件去搞“无米之炊”的产业。这也就要求产业结构的管理在确定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时应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因地制宜地组织生产。
(二)产业布局会影响产业结构水平
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产业部门会形成不同的结构水平。以农业为例,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得到保障,食物生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相应地农业生产以食用产品的生产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占绝对垄断地位的生产部门,其他部门或者不存在,或者处于次要地位,形成了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食用农产品除了用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外,有了大量剩余,畜牧业、渔业、林业等部门逐步得到发展,形成了一个部门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结构。
(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层次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表现为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分配比例,生产成果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比例等方面。这些比例配置得越合理,产业结构的水平也较高。如在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产业也明显地具有相对的高层次结构水平;反之,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可能达到普遍的高水平。如果通过行政方式,硬性将某些产业投向低生产力水平的地区,那就会受到产业生产不配套和生产方式落后的阻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是,我们并不排除在低生产力水平地区搞个别的高技术产业或主导产业作为先行产业,逐步带动全地区各行业的发展。
(四)产业布局影响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各部门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态。为了发挥地区经济的优势,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的资源,产业的发展应有的放矢。如有的地区资源富足,那就适宜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有的地方交通便利,发展以外贸为主体的产业更加有利可图;而对那些工业基础和人口素质较高的地方,可着力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技术的产业。
通过分析产业布局的内容、影响因素、原则和模式等,可以对浙江省海洋生物产业的区域空间布局进行科学分析,有利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的海洋生物产业发展,为浙江省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