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商业银行发展的评价指标
有关商业银行发展的测度与评价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大都从商业银行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出发,结合一般企业发展测度方法,提出了商业银行发展的评价指标。
刘仁伍(2002)提出利用金融结构健全性量化评估方法来评价金融发展水平。他认为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的内在条件是健全的金融结构,结合宏观金融调控、金融风险控制和金融制度环境安排等主要外部条件,建立了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的量化评估指标。
何昌(2005)认为银行业发展是否有经济竞争力的支撑是评价银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因此,评价银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可分三种情况:①当实际银行信贷供给增长率与实际银行信贷需求增长率相等时,银行业发展是可持续的。②当实际银行信贷供给增长率比实际银行信贷需求增长率大时,银行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③如果银行发展满足经济竞争力提高这一条件,那么银行业发展是可持续的。
卫娴(2008)在分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后提出以可操作性较强的经济指标测度法作为评价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而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实际银行信贷供给与需求增长率对比法。在此基础上,该研究从资源、能力、资源与能力的整合三方面对银行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做了详细分析。
周怡(2003)将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主要关注的内容,即商业银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自身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发展性。另一部分是政府及监管部门、员工、客户、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主要关注的内容,即商业银行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银行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廖润雪(2009)综合分析影响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交互因素,建立了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九家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做出了评价。
谭灿灿(2011)在对影响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两大制约因素即盈利能力与风险水平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层次分析法、方差理论等赋权理论,构造了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指数。运用该指数对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0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状况最好,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最差。
此外,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设计出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从国家竞争力的视角,对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他们将银行国际竞争力归纳为4个方面:反映利率、资本成本、信用等级的资本竞争力;反映贷款、地区资本市场和风险资本效率的竞争力;反映上市公司、内部交易等证券市场运行的竞争力;反映中央银行、国有独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服务效率的竞争力。英国的《银行家》等杂志每年都要组织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其排名主要考核的指标包括银行的一级资本、资产规模、银行经营稳健状况、收益率以及其他综合指标。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设计出骆驼评级系统(CAMELS),通过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收益状况(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敏感性(Sensitivity)六大项指标,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对商业银行发展进行单项和综合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