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城市群的蓬勃发展将为实现生态文明带来新契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日益进步,城市作为人口、产业及各种资源的集中场所得以巩固优势,不断地强化自身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成长、扩张;同时,城市作为一台巨大的生产和消耗机器,并不是孤立运作的,还要保持城市间的物质交换、信息交流、人才流动等相互联系。可以看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向区域化方向延伸,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从单一发展到连绵集聚已成为世界城市演化的普遍轨迹。城市群正是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十分独特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它由多个城市围绕一个或几个中心大城市集聚在一起,形成组团,从而产生更为强大的经济力量。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整合优势,合理分工,发挥群体效应,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得到了广泛认可,国际分工的地域格局也已然有了新的变化,更加需要由城市群逐步取代城市,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空间单位,城市群无疑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此外,不仅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群的地位越发突出,而且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方面,城市群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众所周知,生态环境本身涵盖的是一个区域性的范畴,对自然生态进行破坏或者保护,其效果都不会只局限在某一城市里,污染会不断扩散蔓延,环境状况的改善也同样具有外部影响。以空气污染为例,我国中东部地区几乎所有的特大城市都存在日趋严重的大气灰霾现象,华南、华东、华北、中原等地区也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相应的,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创建生态文明也需要借助城市群统揽全局的能力,加强多城市间的合作联系,使它们在合理分享资源的同时,共同分担保护环境的成本,相互弥补生态资源的损失,避免城市群范围内复合型污染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生态平衡,保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可见,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生态文明的实现客观上都需要多个城市共同努力,正是这种合力使得城市群的发展趋势锐不可当。在当今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城市群逐渐成形并发挥发用,其中北美五大湖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等都已建成超大型城市群。从全球来看,产出排名前40位的城市群的经济产出总和已占世界经济产出总量的66%,创新成果占全球创新成果总量的85%。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与北美五大湖城市群集中了美国70%以上的制造业;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不到1/3的国土面积集聚了日本2/3以上的人口和工业产值。
在我国,城市群建设也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将城市群概念纳入其中,明确指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逐步形成以沿海及京广京哈线为纵轴,长江及陇海线为横轴,若干城市群为主体,其他城市和小城镇点状分布,永久耕地和生态功能区相间隔,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其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出现了城市群的概念,提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都强调了城市群在国家新型城镇化中的主体地位,《全国及各地区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把城市群作为重点开发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则从内陆、滨海地区将我国大多数城市群串联起来,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群在新倡议中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城市群是人口大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像我们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更要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城市群无疑会成为我国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撑点。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已经成形,对周边广阔区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这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具备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中西部地区也有一些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地区,如长江中游、成渝、哈长等地区,它们具有成为新增长极的潜力。2014年,我国GDP总量达到63.6万亿元,位列世界第二,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群的GDP总和占据了半壁江山,这些城市群的发展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国土安全意义重大。在我国“十二五”期间,一批城市群,如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更是成为重点推进的区域。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规划建设19个城市群,加快构建“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有研究认为,到2020年,这19个城市群的城镇人口在全国占比将达到73.7%。可见,城市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蓬勃发展的城市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城市群也为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属性与行政管理的分割制度之间的矛盾创造了全新契机,为未来的生态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全局性的战略思路,实现生态文明将由单一城市的任务过渡到城市群的使命。
综上所述,当人类文明进入高级阶段,社会总体实力提升,经济水平大幅上涨时,以往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改造、破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逐渐显现,人们的关注焦点开始向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转移,人们开始着力探寻新的发展进步方式以弥补盲目开发带来的惨痛代价,进而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见,生态化的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毋庸置疑的主题,而城市正是未来生态化变革的前沿阵地。城市是经济增长的中心,但也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中心,是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地区,承担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多重艰巨任务,有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重要使命。同时,城市也有着自身的成长演化历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不断地变幻着形态和组织模式,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城市化的进程仍会继续向前推进,区域化的发展态势也不会出现逆转,城市群将逐步取代单一城市成为新时期的发展主体。本书正是受到这样的时代背景的启发,期望将生态化、城市化、区域化三重发展趋势融合起来,并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道路同单一城市向城市群成长演化的历程结合起来,研究在生态经济的发展理念下,生态环境与城市演化及城市群有着怎样的关联和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