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1.1.1 生态文明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长久以来,人类依靠劳动创造历史,改造自然,在与自然生态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满足了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追求,生存的环境及条件都有了极大的改观。同时,人们也不断以各种方式影响着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关系,给自然生态的演化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变革,人类的发展始终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彼此影响。古代的传统观念就包括对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认识,无论是佛教的“爱物厚生”,道家的“道法自然”,还是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都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生态发展的理念。但是,当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能力不断提升时,人们又难免萌生出凌驾自然的优越感,将满足自身的利益和需求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一些掠夺式开发、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愈演愈烈,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早在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已经向人们提出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正所谓有得就有失,伴随着文明的更迭,人类在享受收益的同时,还是不可避免地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付出了代价,尤其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更加重了对环境的威胁,欧洲自然保护中心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曾指出:“快速增长的工业化社会的累积行动引发了更加复杂的环境问题。”(见表1.1)
表1.1 工业时代的环境灾害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正逐渐暴露出来,气候剧变、资源锐减、环境恶化、灾难频发都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也给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正如美国著名的自然文学家爱德华·艾比所形容的:“为发展而发展是癌细胞的疯狂裂变和扩散,一个只求扩张或者只求超越极限的经济体制是绝对错误的,无视生态承载力的发展会迅速地将世界的资源吞噬殆尽。”改善生态环境,谋求和谐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关注焦点。从1972年由联合国讨论通过的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再到2009年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都昭示着一种秉承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观正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行。
对我国而言,从高度调控的计划经济体系到活力昂扬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国经济的日益成熟和快速增长有目共睹,但在此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激化。有数据显示,近100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未来我国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荒漠化可能性将加重,沿海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未来100年中国境内的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也将增大,日趋脆弱的生态环境无疑会严重干扰社会运行,阻碍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据统计,2001—2008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中国GDP的2.8%,其中,仅2008年气象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3100多亿元,超过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平均水平。2009年,环境保护部共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171起,比2008年增加了26.7%。有估计称,中国的环境污染和恶化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大约相当于GDP的8%~12%。2014年年初,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中国500个大城市中只有不到1%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1月9日发布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称,中国空气质量排名全球倒数第二,“雾锁城市”和“十面霾伏”等生态灾难日益频繁,尤其是北上广特大城市及周边城市群。2014年政府两会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面对如此严峻的生态危机形势,我国党和政府也充分意识到了改善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始终致力于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使经济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步伐一致。事实上,早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就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到“建设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至此,建设“生态文明”的使命被首次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之中,正式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09年,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建设生态文明更被进一步提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要求,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确立为我国目前和未来的发展理念,并被视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直到今天,无论是从媒体的报道中,还是从每个人的切身感受中,我们都能够明显地了解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能力正承受着沉重的打击。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乃至繁衍生息都有着重要的承载和支撑作用,生态基础一旦崩溃,整个人类社会都将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所以,人类不能再一味地妄图主宰自然生态,而应以一种更加文明的方式继续发展,要在生态承载能力内满足自身需求,这也使得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的形势下更加完善,也更合乎人类的发展需求。因此,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对生态更加敏感、有利的制度保障和经济驱动模式,而这无疑会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尤其是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加速推进、城市化迅猛发展的阶段,实现经济增长的急切愿望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之间的矛盾仍然会是我国和谐发展进程中将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突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