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特征
2.3.1 空间特征
普陀山佛寺的空间布局绝非一次有规划的建设活动,而是根据发展的需要,陆续择地兴建的。它和其他地区佛寺的不同之处在于诸多庙宇之间存在着一种整体的联系。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形成了三大佛寺(普济寺、法雨寺和慧济寺)为主,众多庵院建筑相拱卫的总体空间布局。庙宇的这种布局及其内供奉的佛像,构成了循序向上和逐渐加深层次这样一种进香礼佛的方式,结合海岛环境,都极力向“南海观音大士”的道场环境靠拢。其空间特征见表2.1。
表2.1 空间特征
2.3.1.1 空间结构
普陀山的庙宇建筑群,受普陀山南北狭长、东西较窄的地形限制,普济寺、法雨寺居于山麓,南部前山区的普济寺前对梵山,背靠灵鹫峰,为全山的主要佛寺,中部后山区法雨寺在光熙峰下,锦屏山是其座山。普济寺和法雨寺因地制宜建寺,层层升高,给人以高大、庄严之感受。慧济寺居于北部佛顶山山巅,三大寺的这种布局,不仅营造出了一种庄严、神圣的宗教氛围,也为寺院雨天排水提供了条件。除三大寺外,其余禅院与庵堂在选址和布局上,也都密切结合山地的特殊自然环境和海岛的特定气候条件,以及与主寺的相互关系而定的。在地址选择和平面布局形式上注重因地制宜,不强求一致,故显得自由、活泼和具有多样性的效果。普陀山的总体布局中,依山布寺是它的重要特点。
随着历史发展,构成了以三大寺为主,众多庵院建筑相拱卫的空间结构(赵振武等,1997)。普济寺庙宇群,为前山区核心区域,由于这一区域地势较为平坦,丘陵起伏不大,成为全山重点发展区域,其佛教景观最为密集,是全山宗教、文化、行政、服务的中心。法雨寺庙宇群,为后山区核心区域,该区域以法雨寺为核心,法雨寺主殿(九龙殿)供奉毗卢观音像。该寺的主殿系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南京明朝故宫拆迁而建,是国内最高规格的寺院建筑。释迦、药师、弥陀三尊佛像供奉在大雄宝殿内,虽然大雄宝殿不比九龙殿宏伟宽敞,但其所在海拔高于九龙殿,衬托出了大雄宝殿的雄伟可观。中山区内繁华程度远逊于前山区,然而环境却极恬静,别具“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慧济寺庙宇群,为佛顶山区核心区域,慧济寺为其主寺,其主殿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两侧有二十诸天菩萨作陪衬,营造出了“佛国”气氛,观音则供奉在大雄宝殿东侧的大悲阁内,以此突出心诚登顶,朝拜佛菩萨的主题。
2.3.1.2 空间形式
普陀山运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形式,处理三大庙宇群在空间上的关系,且在分散布局中以普陀山宗教上的特殊关系相互串联成为整体,又用香道相链接,形成了“明线”以香道相连接,“暗线”以宗教关系为引线的三大庙宇群。此种布局又反映出以下特征,即独立性、延续性和秩序性。普陀山总体布局必须反映出“朝山进香”这个总目的,使观音形象深刻映在香客心中,以达到宗教的目的。分散的、毫无联系的布局显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而三大寺集中布局则会使香客印象不深,所以普陀山三大寺分立,各寺又赋予不同的宗教内容,加强了朝拜者的秩序性。普陀山为观音道场,欲使香客心理印象深刻化,在相对分散布局的基础上,穿插以禅院、庵堂,给香客心理上的延续,这是宗教目的在空间结构上的反应。
普陀山寺、庵的建筑布局均以主殿为正,居中轴线上,左右以配殿或厢房面向中庭,正中突出主殿的位置,如普济寺和法雨寺以其中轴线正中的圆通宝殿为主体,为烘托大殿的主导地位,于两厢建有配殿形成向心的拱卫,加强了大殿的庄严肃穆气氛。这种空间形式不仅突出了普陀山宗教主题,更加强了空间的封闭性,为佛寺庙宇营造了一个清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