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国内文化景观研究
2.1.2.1 文化景观特征、形成机制和规划
在文化景观形成机制方面,杨宇亮等(2013)基于时空视角对诺邓村的文化景观形成进行了分析,考虑了坡度、坡向和高程对村落景观的影响,较为独特。朱普选(2011)基于自然环境角度,选取青海石经墙与山西云冈石窟为研究对象,分析宗教文化景观形成机制。王连胜(2005)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普陀山佛教名山形成原因,系统论述了普陀山历史文化。吴晓辉(2006)分析不同阶段旅游景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得出社会文化决定了旅游景区的景观特征。
在文化景观特征及规划、开发方面,刘养浩(1997)系统论述了山西宗教文化景观的基本特点。郭华(2008)基于地学视角,也系统论述了河南省文化景观,并把河南省文化景观划分为四大文化区。李奋(2010)介绍了宗教文化生态学,为宗教文化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并基于此,分析了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现状。李悦铮等(2003)分析了我国区域宗教文化景观的特点,基于此,提出了不同区域应根据自身宗教文化景观来开展与旅游有关的活动,构建协调的文化景观。张为为(2013)认为将佛教文化应用到寺院景观布局中时,要将寺院历史风貌和现在装饰的手法相结合。丁兆光等(2006)从空间形式及布局两方面,分析了普陀山三大寺的空间构成,提出研究空间构成对现代园林、陵园的设计、布局及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张朝阳(2012)从儒家思想、道教哲学、佛教文化和风水文化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汉传佛寺庭院景观设计。释见证(2011)对佛教题材的展览规划与效能做了研究。
2.1.2.2 文化景观价值评估
我国这方面研究,最早是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经济价值测算(吴楚材等,1992)。之后,孙根年等(2004)对秦岭北坡森林公园经济价值进行研究。谢贤政和马中(2006)运用游憩价值理论对黄山旅游景区的经济价值做了研究。韩宏等(2009)对青海省的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做了经济价值的测算。焦树林等(2012)运用旅行费用法对贵州花溪水利景点进行经济价值评估。ITCM(个人旅行费用法)模型是属于旅行费用法的一种,主要通过分析游客的个人行为以及其旅游花费来评估消费者剩余,杨净等(2012)运用游憩理论中个人旅行费用法测算了福州市鼓山旅游景区的经济价值。TCIA(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是将旅行费用法改进后的方法,把旅游者按总消费水平分成若干个区间进行研究。如高悦等(2008)把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应用到评估武汉东湖景点的经济价值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条件价值评估法成为旅游景区经济价值测算中的主流方法,且将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结合运用到研究地中。最早可以追溯到Ciriacy-Wantrup(1947)对此进行相关论证,而首次用于实践是Davis(1963)。上世纪末,Carson(2000)搜索出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条件价值法研究论文多于两千篇。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唐大昌(2006)运用CVM(条件价值法)评估了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经济价值。贺征兵等(2008)基于CVM对陕西省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经济价值做了具体测算。徐赫(2010)将TCM(旅行费用法)、CVM结合,以西湖为例,测算了城市临水用地的经济价值。
在非经济价值评估方面,张键等(2005)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方法,对北京宗教旅游景区做了经济价值测算。朱桂山(2014)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测算了牡丹园植物区风貌价值。冯卫英(2011)综合了SWOT分析、AHP和TCM、CVM的方法,对环太湖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做了经济价值评价。针对整体风景经济价值测算研究,方艳(2013)对我国5A级旅游景区经济价值进行了测算。
2.1.2.3 文化景观保护
蔡晴(2006)根据地域特色,对风貌保护做了研究,认为文化景观的保护应该有历史风貌治理、修缮和自然原生保护管理、维护两部分构成。刘夏蓓(2009)反思三十多年来中国古村落保护研究,认为对古村落的保护应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和在保护中发展。方尉元(2006)综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新旧分离”理论和有机更新理论,对历史街区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做了研究。章小平等(2007)基于旅游环境容量,对四川省九寨沟旅游资源保护提出了解决措施。王云才(2011,2014)基于破碎度理论和景观孤岛化,对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做了研究。郭栋桦(2013)将传统聚落景观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对其传承保护做了研究。保继刚(2004,2014)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传统聚落的景区商业化以及控制做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