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主要内容
本书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文化景观和人类文化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两大部分。前者分别研究舟山群岛的某个岛屿或整个群岛的文化景观,安排了四章内容,即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及其价值、桃花岛地名文化景观、桃花岛旅游文化景观类型与分布和舟山市主题公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后者则以生态足迹和水足迹方法研究海岛人类文化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安排两章内容,即舟山市的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和舟山市水足迹方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各章的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文化与生态相互作用的人文化地理学原理、舟山群岛文化与生态的相互作用机制和本书的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等问题。重点回答了文化和生态两个看似无关的议题作为本书研究对象的原因。
第2章为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及其价值。本章以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普陀山演变成观音道场的原因;研究其独特的佛教文化景观特征、文化景观形成机制和景观价值;根据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其相应的保护原则和措施。本章认为在佛教文化还未传进此山时,道教文化在岛上已经出现,而最终佛教文化景观占据了主导地位;普陀山寺院布局结合山海环境因地制宜布局佛教文化景观;奇特的自然和人文基底,是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形成的基本条件,心理行为机制和佛教的迷信化加快了景观的形成过程;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美学及经济价值;应采用分区保护与分级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对普陀山佛教文化景观进行保护。
第3章为桃花岛地名文化景观。本章运用文化景观的基本原理对历史时期(清末)桃花岛地名文化景观和旅游地名文化景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前者的研究中,根据《定海厅志》中的“桃花山”地图和《浙江省普陀县地名志》中相关地名信息,并结合实地考察,分析了清末桃花岛地名景观的类型、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并认为清末桃花岛自然类地名通名主要为“岭”“山”“礁”“岩”“峰”“沙”“湾”,人文类地名通名以“隩”“坑”“塘”“庙”“港”“寺”“宫”为特色。在后者的研究中,主要根据《浙江省舟山群岛新区地图集》(2014)和相关地名资料并结合实地考察,获取了桃花岛旅游资源地名和旅游商业地名信息,进而通过地理要素分析、空间分析和功能分析揭示了桃花岛旅游地名文化景观的基本特征。
第4章为桃花岛旅游文化景观的类型与分布。本章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根据海岛旅游文化景观分类依据和旅游文化景观内涵,构建了海岛旅游文化景观分类系统,并建立海岛旅游文化景观基本类型的判识标准。在此基础上,以桃花岛为案例地,分析旅游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基础,建立桃花岛旅游文化景观分类体系,运用定性描述和定量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文化景观的基本类型特征、空间格局及其相关关联因素进行探讨和研究。本章认为海岛旅游文化景观分类体系应突出旅游特性和海岛特色;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是桃花岛旅游文化景观形成的共同地理基础;桃花岛旅游人文—文化景观表现为以金庸武侠文学为主,自然—文化景观多赋予信仰文化内涵,以住宿设施为主的服务关联性文化景观数量最多;桃花岛旅游文化景观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与自然要素空间关联性大,对高程和交通依赖性也较强。
第5章为舟山市主题公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本章从舟山市主题公园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全国主题公园发展的宏观环境,根据Andrews提出的SWOT分析法,对舟山发展主题公园的内部优劣条件及外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实地考察射雕影视城的发展现况,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其具体问题和今后发展主题公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章认为,相比全国主题公园的发展历程,舟山主题公园发展相对滞后,体现在数量较少、规模不大、主题不突出、科技投入少等实际问题。但舟山作为一个集海岛风光、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海岛旅游城市,发展主题公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外部机遇。在主题公园发展过程中要明确主题,突出特色,不断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加快主题公园产品的转型和升级,积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使主题公园成为一个新区经济发展的拉动点。
第6章为舟山市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本章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对舟山市1993—2012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人均生态赤字进行计算分析,并通过生态多样性指数和发展能力的计算,对舟山市进行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本章认为,20年间,舟山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加,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不断波动,作为海岛型城市,其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的大小受当年水质优劣和消费结构的影响;舟山市目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生态足迹万元GDP不断减小,说明其资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舟山市海岛城市背景特殊,要通过水域环境的保护、改变能源消费方式等提高其生态承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7章为舟山市水足迹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章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收集舟山市水资源及其他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数据及资料,在计算水足迹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对舟山市水资源进行评价,最后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有:(1)舟山市虚拟水和水足迹计算。使用舟山市有关统计数据,并运用CLIMWAT2.0和CROPWAT8.0软件计算主要农作物虚拟水含量,计算农业水足迹、工业水足迹、生活水足迹及其他水足迹,并对水足迹总值及相关指标演化特征进行分析。(2)舟山市水资源评价。结合舟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和相关环境条件,以水足迹理论为基础,从水足迹结构、水足迹效益、水资源生态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性能四大方面进行评价。(3)舟山市水资源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水足迹强度驱动机制,结合舟山市相关统计数据和社会文化特征,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舟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4)舟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结合舟山市实际情况,从水资源保护意识、生产生活方式、产业产品结构、虚拟水贸易、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持水资源可持续状态的措施。本章认为舟山市水足迹结构较为稳定,水资源基本可以自给,但处于较低水平,水资源进口依赖程度较高;水资源在舟山市内发挥的作用较为显著,但多数年份,属于水资源输出地;舟山市处于水资源安全开发利用阶段,但安全程度不高,且缺乏稳定性;舟山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较弱,可持续状态不稳定。
参考文献
[1]周尚意,孔翔,朱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8-101.
[2]段义孚.逃避主义[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5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4]斯图尔德(史徒华)著.文化变迁的理论[M].张恭启,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5]刘卫东,柴彦威,周尚意.地理学评论(第一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钱穆.文化学大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7]郭齐勇.文化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8]刘宇辉.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经济——生态协调度评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9]葛剑雄.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6):51-55.
[10]席婷婷.文化生态学理论及其实证解读[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 18(2):107-110.
[11]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20(4):119-124.
[12]邓辉.卡尔·苏尔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与实践[J].地理研究,2003,22(5):625-633.
[13]汤茂林.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1):70-77.
[14]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与调控原则[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36-44.
[15]中国海岛志编撰委员会.中国海岛志·浙江卷,第一分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16]中国海岛志编撰委员会.中国海岛志·浙江卷,第二分册[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
[17]柳和勇.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204-235.
[18]张焕.舟山群岛人居单元营建理论与方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63-64.
[19]《舟山渔志》编写组.舟山渔志[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43-45.
[20]赵利平.论舟山海洋文化的源流及其发展[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1):30-37.
[21]李葆嘉.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1(1):9-15.
[22]李玮玮.舟山海岛民居建筑的地域性建造初探—以虾峙岛茶岙村为例[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5:17-18.
[23]吕永龙,苑晶晶,李奇锋,等.陆源人类活动对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36(5):1183-1188.
[24]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国家统计局舟山调查队.舟山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EB/OL].2017-07-20, http://www.zsoaf.gov.cn/00066.html,2016.
[25]郭振民.舟山渔业史话[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754-755.
[26]俞存根.舟山渔场渔业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7]宋伟华,王飞,马家志.舟山渔业简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28]徐波.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9]徐皓,李冬玲,李加林.浙江省海洋资源环境发展报告[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30]舟山市统计局.舟山统计年鉴[EB/OL].2017-07-20, http://www.zstj.net/tjnjData/ShowArtilce.aspx?Year=2016&No=049, 2016.
[31]苗长虹,王兵.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J].经济地理,2003,23(5):577-581.
[32]李雪铭,李建宏.自然地理学的文化转向[J].地理科学进展,2010, 29(6):740-746.
[33]兰青.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与生态文明建设[J].贵州社会科学,2015,308(8):31-35.
[34]傅守祥.生态恶化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的转向刍议[J].学习与探索,2015(10):15-20.
[35]赵文力.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转向[J].学习论坛,2016,32(10):61-65.
[36]朱建君.海洋文化的生态转向与话语表达[J].太平洋学报,2016, 24(10):80-91.
[37]王辉,刘小宇,张佳琛,等.经济形态演变对海洋海岛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美国海峡群岛为例[J].地理科学,2016,36(4):540-547.
[38]冷悦山,孙书贤,王宗灵,等.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与调控对策[J].海岸工程,2008,27(2):80-91.
[39]宋延巍.海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应用[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