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文化与生态的人文地理研究:舟山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2 舟山群岛生态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舟山群岛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为岛民文化活动提供了空间场所。广阔的海域,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为海洋渔业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物质条件。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与农业和滨海渔业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渔村、渔港、渔市等独特的文化景观。自然环境是舟山群岛海洋文化和海岛文化景观形成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尤其在海岛聚落(民居)景观、方言、民俗和饮食等方面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条件对聚落景观的影响较为深刻。舟山群岛属于具有海洋性特征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因冷空气活动、夏秋季节由于台风侵扰而多大风天气;降水偏少,水源紧张;受大风和潮汐影响,近岸水域常常浪高潮急。这就要求在聚落选址上往往以防大风、避严寒、远恶潮、近水源为基本的环境取向。因此,海岛聚落多处在三面或多面环山的半封闭地形环境之中,具体地形多表现为谷地、岬湾,间或背山的缓坡台地,整体上呈现坐北朝南或背阴朝阳的环境格局。这种南向的地形格局具有窝风削风、冬暖夏凉的小气候特征,而且有小溪流流经或地下水丰富而易获得充足的水源。同时岬湾还因浪小潮缓、不易被雷击,成为渔船停泊的理想港湾。当然随着海岛人口的增加,一些东向、北向或西向的谷地、岬湾和台地也成为聚落的处所。相比较而言,对于海岛来说,台风所造成的灾害要远大于冬季冷空气的影响。规避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是舟山群岛聚落选址的最高原则(张焕,2015),否则会有灭顶之灾。在聚落内部的整体布局上则主要表现为民居沿地形等高线或海岸线随高就势层层递进的紧凑格局。这种与海岛丘陵地形相适应的聚落内部格局,不仅解决了建筑采光的问题,也通过房舍层层阻挡,使得聚落内部风速大为减小,起到了避风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还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在建筑单体形态上,民居建筑风格也体现自然环境的影响。临海而筑的传统民居为抵御台风和冬季寒冷的北风,建筑外形整体上均比较低矮,大都1~2层,面积较小的岛屿民居以单层平屋为主。屋顶出檐较小,外墙尽量封闭,临海面开窗少且窗洞口小,北部多不开窗(李玮玮,2015)。同时,房屋檐口低,屋顶小青瓦上压着一排排整齐的石头。此外,在建筑材料上,多就地取材,广泛采用本地开采的花岗岩质石料作为墙体主料,并以当地盛产的砺灰作为黏合剂。有些渔村,由整体丘陵地形控制,随形就势,石屋、石墙、石门、石窗、石阶、石巷、石井、石磨等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俨然是一副海上“布达拉宫”的气势。

方言是不同地方文化差异的最重要标志,同一地方的人说着相同的话,其他地方的人无法与之直接交流,因此,方言是地方认同的基本内容。方言是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产物。舟山方言是海岛居民和海洋环境互动的产物(李葆嘉,2004)。在中国方言区划上舟山方言属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徐波,2004)。由于历史原因,它与宁波话有相当大的一致性。但舟山群岛地理位置特殊,其自身地处海岛,海洋色彩浓厚,渔业生产历史悠久,因此,舟山方言在词语上,在俚语、俗语和谚语中渗透着浓重的海洋环境的影响痕迹。它体现了舟山方言的特色和风格。没有它们,舟山人说舟山话可能就说不全了,或者索然无味了。舟山方言正由于海的风味而生命永驻。举例来说,与渔业生产有关的词语不可胜数,如以张网、围网、溜网、拖网、拉钓、大拖风等表示各种不同的海上捕鱼方式;以春汛、夏汛、秋汛、冬汛、张春、桂花黄鱼汛、柯早冬、柯晚冬、柯秋等表示在不同季节以四大经济鱼类为主的传统渔业的生产季节;以柯大水、柯小水、暴头鱼、暴尾鱼、正水、大水、小水等表示特殊时间段的捕鱼活动;以起水、落水、涨水、小水头、健潮、宽潮等表示海洋潮汐的活动规律;以开洋、拢洋、逃洋、谢洋、旺帮、散洋等表示渔船进出渔港和在渔场作业的状况。海洋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当潮水受到地形和海洋寒暖流冲压的影响时,常会出现两股不同流向、不同水色的潮流交叉,并在相交汇的地方形成一条狭长的缓冲带,舟山方言称之为流盖。由于潮流受压缩,进入流盖后的鱼群更为密集,是渔民下网捕鱼的好时机。对于表层潮水的流向因受风力的作用与底层潮水的流向不一致的情况,舟山方言称之为潮隔乱。它预兆天气即将发生变化,此时如果有渔船作业,常因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所以被渔民铭记于心,日久成为谚语,代代相传,作为出海生产作业时的警诫。如天神未动海先知、风水底隔动风暴浮面浪、海上起蛮浪必定发大风、滩横生浪叫声哄不久有大风、南风出西潮必定要打暴等谚语就是海洋环境状况将发生变化时的真实写照。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地区,在民间创造并世代相传的约定俗成的习惯行为,是由行为和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活动、心态。它既通过代际的口耳相传而相延不绝,又通过传承平面的扩展而绵延。它不仅是社会历史因素的产物,也是自然环境诸要素的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舟山群岛民俗习惯大都传之于邻近的宁波等浙东地区,但经过海岛居民在特定的海洋和海岛环境条件下的传承,已具有明显的海洋特色,成为舟山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因素常常通过海洋渔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渗透到舟山海岛的方方面面。例如,根据海洋鱼类洄游、产卵、索饵、育肥的时间与空间的特点,形成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段进行以四大经济鱼类为主的渔业生产习俗;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海产生无所适从和强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多元化的民间信仰习俗。同时,由于海洋已经成为海岛居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的某些特性也往往成为他们共同的心理诉求对象(柳和勇,2006)。例如,涨潮,本是海面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的作用下而出现的周期性的上升现象。由于具有事物上升、增加的内涵和在涨潮期间能捕获超过其他时段的渔获量,而被人们朴素地与事业顺境相联结,在人的情感作用下,涨潮自然演变为适宜日常生产和生活的良好时机。于是,过去修造船只时,开工仪式、船体龙骨定位和新船下水时间都要选择在涨潮时候进行;建宅造房子上梁(安放房屋的主梁)要在涨潮或在潮水涨到最高的平潮时操作;治丧活动中的入殓环节要在涨潮时完成;以至于在渔民在海上作业遇险找不到尸体所进行的潮(招)魂仪式也要在涨潮期间举行,到平潮时才告结束。总之,舟山群岛民俗处处体现着海洋环境的影响,海洋元素是无处不在的,海洋情怀是海岛民俗的普遍特征。

“民以食为天”。人类文明,源于饮食。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包含食物原料、食物加工和烹饪三方面内容。舟山的饮食文化“靠海吃海”,海味十足。在食物的主食方面,由于舟山群岛平原面积小,丘陵广布,水稻种植范围有限,番薯等作物曾经广泛分布。因此,过去除舟山本岛居民以大米为主食外,其他岛民大多以番薯为主食。在副食方面因舟山渔场的恩赐而以各色海洋鱼类为主,除四大经济鱼类外,尚有品种齐全的贝类、虾类、蟹类和海洋藻类食物。由于气候条件制约,海洋水产品不能长期保存,以往主要以盐腌制、酒糟腌制和直接晒干等三种方式粗加工后保存。舟山群岛滩涂广布,制盐历史悠久,盛产海盐,为鱼类的腌制加工创造了有利条件。普通居民家庭对食料的加工方式通常以生食和简单的水煮清蒸为主,以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食料的鲜美。如牡蛎可不经腌制和任何手段的烹饪直接蘸酱食用;经过腌制的蟹有枪蟹、蟹股、蟹酱三种,均直接食用,不必烹饪;蟹、虾和一些贝类只需清水稍煮即可食用;清明前后捕获的马鲛鱼清水煮沸后加入咸菜,其味独特。这些都是舟山寻常百姓的饮食习惯,深受环境的影响。

此外,海岛和海洋特殊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产条件对渔民的民性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长期在茫茫大海捕捞、航行,战风斗浪,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赵利平,2007);与分散经营的小农经营不同,海洋捕鱼作业需要多条船和同一条船上各人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统一行动,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品性;在没有边界的大海中,没有私有的海域,大家都在公共渔场中生产,相互之间互不排斥,先后礼让,有难相救,日久成性,渐渐养成善于包容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