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企业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节 成长型企业风险预警管理

风险预警,全称为“风险预警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可以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监控等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要想在大浪淘沙中站住脚,就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一、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是指企业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报警。企业进行危机预警是通过风险预警,增强企业的免疫力、应变力和竞争力,保证企业处变不惊,做到防患于未然。

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就是通过建立风险评估体系,进行风险预控,化解风险的发生,并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的手段。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就如给企业安装了危机雷达,在企业风险和危机还没有形成时提前发出预警,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并将危机消灭在还没有形成状态或者萌芽状态,从而使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风险预警系统实际上就是根据所研究对象的特征,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监控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并评价各种风险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向决策层发出预警信号,提前采取预控对策的系统。开展企业活动的风险分析与管理,预防和化解风险的发生,将风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已成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并创造最大效益的重要措施。

小贴士

早在公元前2800年前,古埃及就盛行互助基金组织。参加这一组织的成员要订立契约,互相遵守。当某个成员发生意外,不幸死亡时,由存活的成员在缴纳的会费中支付丧葬费或救济其家人。这种类似的组织在古罗马和古希腊也盛行过。

公元前916年,在地中海的罗德岛上,国王为了保证海上贸易的正常开展,制订了“罗德海商法”,规定货主遭受损失时,由全体船员、货物关系人共同分担。

二、风险预警系统

(1)风险识别子系统。风险识别子系统的关键是要树立风险识别分析的系统观。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核查表、WBS、因果分析图、流程图。

(2)风险评价子系统。风险评价子系统就是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和重要性评价,进而通过预警子系统来判断是否应当发出警报以及发出警报的级别。

(3)风险预警子系统。在风险预警子系统中,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及风险管理者的经验,合理划分风险预警区间,判断风险处于正常状态、警戒状态还是危险状态。

风险预警评判标准见表5-8。

表5-8 风险预警评判标准

预警系统还可采取类似交通管制信号灯的灯号显示法,设计“蓝灯”“绿灯”“黄灯”“橙灯”“红灯”五种标识进行单项预警,简称“五灯”显示系统,即针对不同的预警区间,灯号显示所表现的警情也会有所不同。

三、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是指事先检查,发现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识别风险的类别、程度、造成原因及其发展趋势,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防范、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过程。

四、经济预警

经济预警,英文是“Economic Early Warning”,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期。我国的经济预警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对宏观经济发展动向进行预测。

对成长型企业来讲,要实现持续健康成长,就需要加强经济预警。

(1)明确“警义”。明确“警义”就是明确监测预警的对象。“警义”是指“警”的含义。对“警义”的确定,目前还没有统一规定。大多数研究认为“警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警素,是指构成警情的指标,也就是表示企业实力和规模的指标,或者是企业实力和规模变化程度的指标。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警素不同于自然预警情况下的警素。在自然预警中,一般可以用单项指标进行测度。而在经济预警中,经济警素往往很难用单项指标进行测度。二是警度,是“警情程度”的简称。根据警度指标,警度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如无警警度、轻警警度、中警警度、重警警度、巨警警度五个等级。

(2)寻找警源。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源头,是引发警情的“火种”。警源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来自自然因素的警源,即自然警源,比如降水、光照、温度和大气等。二是由外部输入的警源,即外生警源,如对外经济与非经济关系发生恶化。三是来自经济运行机制内部的警源,即内生警源,包括内生分配警源与内生生产警源。

(3)分析警兆。警兆是警情爆发前的先兆性指标。分析警兆是预警的关键环节。对成长型企业来讲,警兆是企业快速成长或低速成长或缓慢衰退或快速衰退的先兆。确定警兆之后,需要进一步分析警兆与警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与警素对应的警兆区间,然后进行警度预报。

(4)预报警情。预报警情是预警的最主要目的。预报警情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建立关于警素的普通模型,先做出预测,然后根据警限转化为警度。警限与警度对应,也可以分为无警警限、轻警警限、中警警限、重警警限与巨警警限五个级别。二是建立关于警素的警度模型。该模型直接由警兆的警级预测警素的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