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

1.3.1 有利条件下区域产业不一定形成区域优势产业

一般来说,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哪些产业会成为优势产业,往往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水平、科技发展路径、所处的发展阶段、地理位置、国际产业分工等密切相关(安树伟等,2007)。

资源禀赋和市场化程度(市场发育状况及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是区域产业选择的基础,前者是产业选择和成长的物质基础,后者是产业选择和演进的制度基础,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的发展水平则是区域产业优势形成的更直接的条件。在一个区际分工水平较低,地区间处于市场分割状态,产业结构趋同趋势明显的国度内,连各区域的资源优势都无法真实客观地显现,更不要说确立和发挥产业优势了(何凡,2004),因为区域优势产业是通过建立和发展区际分工与地区专业化而形成的。

很多时候,人们会将区域产业优势与区域产业的有利条件等同起来,认为区域产业优势就是在区域或产业差异的基础上对生产或生产部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各种有利条件。这一点并不尽然(孟庆红,2003)。纵观国内外经济发达的区域,不一定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就发达,像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它们的许多自然资源都需要从外部输入;但是,经济却比较发达。

实际上,优势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区位、资源、人力、技术等各种有利条件仅仅是静态的,这些有利条件最终能否形成表现为经济效率与效益的优势并不是必然的。因此,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区域产业要形成优势,就必须以现有的有利条件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下转化为经济产出才有意义。这种优势体现在相对于其他区域或产业,在资源配置上有较高的效率,在产出上有较高的收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产业的经济效率必须高于全国所有产业经济效率的平均水平,且具有持续增长的趋势。由于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成本类型,或是自然资源,或是技术,或是劳动,或是资本,或是其他,因此这种效率优势事实上已包含了各种条件优势,而持续增长的趋势则足以说明该产业的良好成长性。

(2)特定区域内该产业的经济效率不低于其他区域该产业的经济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不是先验确定或自封的,而是庞大的厂商群体选择竞争的结果。从厂商群体经济人假设出发,不难发现庞大的厂商群体在某一地区集聚的原因是这一地区能够为它们带来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利益,也就是该地区具有发展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王文成等,2006)。

(3)该区域内该产业应具备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提高创新能力已成为促进区域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战略选择,用创新来指导区域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区域产业的创新能力,产业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才能发展优势产业。

(4)该区域内该产业较高的经济效率与该区域内的条件优势相匹配。某些有一定区域产业有利条件的区域,其产业发展盲目性大,一方面是由于产业利润率不能持续地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产业无序扩张(吕富彪,2013)。伴随着区域产能出现过剩,企业的经营发展陷入困顿,产业利润高增长难以维系,进而出现区域中小企业遍布,带来恶性竞争局面,如价格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产品的竞争等,对整个行业非常不利,导致原料价格高,产业内难以达成共赢。区域企业各自为政,不利于提升产业企业的竞争力。

1.3.2 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

当然,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并非一个纯自然的过程,也有其机制。具体来说,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是指使区域优势产业得以确立并发展的产业内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安虎森,2004;徐仕政,2007)。具体来说,区域优势产业与特定区域的资源要素、生产状况、专业分工、市场交易效率、产业转移承接及政府扶持等密切相关,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因各因素的作用大小不同,区域优势产业的主要驱动因素也不同。按区域优势产业确立并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的不同,可以将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归纳为六种类型。

第一,资源要素主导型。区域产业尤其是优势产业的发展绝不能囿于资源优势,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就有可能陷入“资源依赖”的陷阱之中。然而发挥资源优势不仅是区域产业发展起步阶段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区域产业成长期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优势产业的产品优势重要源泉在于资源要素、区位条件。当区域内具备某种优势资源禀赋,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并使其形成合理的产品链条,容易取得优势产品,从而获得较高的市场竞争力。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优势,是资源要素主导型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属于外生比较优势类型,如攀枝花市钢铁行业的发展。

第二,先发优势主导型。关于区域优势产业的形成还须考虑不完全竞争下的规模经济效应和产品差异化。区域内可能并不具备发展该产业所需的优势资源要素,但由于该区域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和特殊的历史传统、传统工艺技术的积淀,所以相对容易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且生产成本较低,能获得市场竞争力,如绍兴的纺织、永康的五金等,许多地区呈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当该区域的产业已形成规模时,将提高该产业的准入门槛值,造成其他区域发展该类产业需要支付较高成本。先行发展该产业—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资本准入门槛高)—产品差异化生产(技术壁垒形成)—产业准入门槛提高—取得产业优势—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是先发优势主导型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

第三,内生比较优势主导型。根据发展要素的来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一般分为外生模式和内生模式。内生模式指以依靠本地力量为主形成创新发展的模式。强调内生力量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在发展区域优势产业方面,一般除在区域内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投资,地方积极吸引外地投资者以外,更为基础的是区域经济发展有一定内生要素的培育,包括市场机制的完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企业家的生成,中小企业的发展等。随着内生模式的发展,区域交易效率提高,分工发展,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容量扩大,人与人之间的依存度提高,内生比较利益增加,经济结构多样化,从而使得专业分工下的产业成为区域优势产业,区域优势产业重要优势来源是内生比较利益。因此,专业分工—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容量扩大—内生比较利益增多—经济结构多样化—获取产业优势,是内生比较优势主导型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

第四,内源品牌主导型。内源品牌主导型优势产业,多以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部门为主,例如,青岛的家电产业、长春的汽车产业、唐山的钢铁产业,等等。该模式优势产业的形成往往是以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名牌大企业为诱因的。这些品牌企业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创新和竞争力较强,与外界联系较广,它们带动了一大批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形成了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有机协调发展的产业群落。就各地政府的公共政策供给而言,主要以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为主。由于该类型优势产业内部以具有知名品牌的大企业为核心,这些企业一般充当着行业领导者的角色,自身具有长远的战略观念,因此产业也就表现出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纵向分工充分、企业间关联紧密的特点。

第五,外商产业转移型。外商产业转移型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依靠外商投资形成的,主要集中在沿海一些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例如,深圳、东莞、苏州、昆山等地,主要投资产业集中于传统加工制造、IT产业等。这些区域的优势产业的形成主要是基于生产要素状况、地缘因素、政策因素和示范作用。某些地区在政策的基础上,大量外资进入,引起孵化效应,从而扩大了产业规模,增加了集聚效益。从该类型集群的形成过程看,它具有明显的“群居链复制”特点(陈佳贵等,2005),即这些区域的优势产业集聚通常是先由一些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紧接着同它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也就相继前来投资办厂,以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这样就将原来的产业链复制到了这些区域。

第六,政府扶持规划型。政府扶持规划型优势产业包括政府扶持型的优势产业模式与规划型优势产业(汪碧瀛等,2008)。前者的市场机制相对不是很完善、自发作用比较薄弱,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很难在短期内创造足够的条件,产业集聚的成长、演化主要依靠政府的扶持来完成,即由国家和地区的干预扶持政策促成;后者在我国主要是一些老工业基地和改革开放以前的地方产业。从产业层面分析,某些产业既缺乏资源禀赋优势,也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但由于区域政府作为独立利益主体,为实现产业结构的完善及优化或者某方面的战略意图,选定某些产业进行赶超性发展,从而形成了优势产业。政府选定—政策措施引导及扶持—获得产业优势,是政府主导型优势产业的形成机制。

1.3.3 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演变

优势产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动态发展的。在某一时期、某一水平的经济发展阶段,某一产业可能是优势产业;当经济发展水平到更高阶段时,这一产业可能就不是优势产业了,新型的更具活力的产业将取代原有产业,成为这一时期的优势产业。优势产业选择的理论来源决定了优势产业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因为无论是比较优势还是竞争优势,都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优势产业也是动态的。

首先,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如在经济发展落后、资本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资本价格昂贵,只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拥有比较优势。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与资本的大规模积累,会使劳动力价格上涨,丧失比较优势,而资本的供给充足、价格下降,形成比较优势,这样优势产业也相应地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资本密集型产业。

其次,竞争优势也是动态变化的,竞争优势主要受生产同类产品的规模、企业经营策略、政府行为、国际贸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当区域内生产某类产品的大型企业的经营策略改变或政府的产业政策发生变化时,都会导致区域某一产业与其他区域竞争形势的变化。

可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地区的优势产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资源条件发生改变,技术创新或技术引进,甚至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区域优势产业的更迭。那么,区域优势产业的动态演变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和路径?宋德勇等(2006b)将区域优势产业分为外生比较优势产业和内生比较优势产业两个层次,并试图从这两类优势产业的不同性质,来说明它们遵循不同的动态演变规律,是有一定道理的。

外生比较优势产业的基础是区域要素禀赋和比较成本这些有形资源,易于模仿。因此,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更多的表现出产业生命周期的特征,即一个新兴产业一般会依次经过相应的发展阶段。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会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而出现更替。这种观点也是在传统理论中考察产业动态演变的指导思想。

内生比较优势产业的基础则是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知识创新与经验积累、产业集聚等无形资源,难以模仿,因此内生比较优势产业可以持续地保持其生命力和竞争力,或者可以认为它们存在一种自我强化(self-enforce)机制。这种强化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克鲁格曼(Krugman, 1991a)提出的锁定(in lock)效应,克鲁格曼认为区域发展存在自我强化机制,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随机性的初始资源分配,初始的优势因历史演化进而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而被放大,产业的地理聚合具有历史依赖性,经济格局一旦形成,就有很强的累积因果(cumulative causation)效应。按照他的观点,一旦形成了某种优势产业,区域中的各种要素将会强化这种产业的优势,从而产生区位空间锁定效应;另一个是波特(Porter,1990)提出的集聚效应。波特认为,在产业内部,一旦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集聚,就会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创新和交流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锁定效应和集聚效应分别从区域和产业两个角度说明了具有内生比较优势的产业存在某种自我强化的机制。

显然,内生比较优势产业是比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更为高级,更具竞争力,更具持续性和稳定性的产业,但是两者也不是截然对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外生比较优势产业有可能向内生比较优势产业转化。转化的条件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