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区域特色产业的理论基础

尽管经济学说史上未曾有过对特色产业的专门探讨(沈道权,2001),但论述其相关问题的思想仍不鲜见,这些思想为特色产业的培植奠定了理论基础。

2.1.1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的生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给参与国际贸易各国的特定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绝对优势理论最早见于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地域特点是客观的,由此形成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等以及派生的交通类型、产业结构等也是特有的,这是绝对的和不可改变的。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和特色化生产,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换,则各国的资源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配置,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家财富,社会分工应当依次进行才是最佳的,这是地域分工理论的基本原理。亚当·斯密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直接进行比较,称绝对成本最低的为绝对优势,即劳动生产率占绝对优势,或生产商品所耗费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其他经济体。亚当·斯密基于绝对成本的分析认为,各国按照绝对成本的高低进行国际分工,即专业化生产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能使其生产要素从低效率产业流入高效率产业,从而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的发展。

大卫·李嘉图在他的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对托伦斯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他从国际分工和交换角度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所以该理论又被称为国际分工理论,或称比较优势原理、比较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只要依托比较优势在世界或地区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利用本国富有的天然要素生产和出口某些产品参与贸易,就可以获得利益,增加国民收入和人均收入。这里的比较成本实际上是一种相对成本,即进口的应是相对不利的产品,出口的应是相对有利的产品,实质上是“优中选优”和“劣中选优”的相对比较的优选法则。换言之,各国不应按绝对成本,而应按比较成本(或相对成本)进行国际分工,即专业化生产比较成本低的商品,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其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发展了大卫·李嘉图的静态比较成本理论,提出了著名的动态比较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从某一时点看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业,从发展的眼光看却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业。因此,一国可以通过政府政策干预,开发要素资源,形成比较优势,对那些潜力巨大且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意义的产业,不但不应放弃它的发展,而且要扶持它的发展,使之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业。强调内生性生产要素的作用,引入商品异质性的概念,关注需求因素,提出比较优势动态化的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和完善了比较优势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

2.1.2 要素禀赋理论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异?坦率地说,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都没有做出非常令人满意的解释。在这方面,奥林的工作是值得一提的。奥林继承并发展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的学说,赫克歇尔在《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率先将生产要素的分析纳入贸易研究的领域,认为两国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的差异是比较成本的差异,因而也是国际贸易的一个必要条件,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一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结合比例与另一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结合比例不同。奥林深受启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该理论是对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完整化,分析了比较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该理论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地域分工的理论基础,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区域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因此,每个区域将出口本地区拥有丰富要素的产品,具体来讲,资本富裕地区将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力富裕地区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正如奥林在1986年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指出的,地区同个人一样,在生产各种物品的便利条件方面,禀赋的差别也很大,原因之一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了商品的价格差异进而导致分工和贸易的发生。换言之,在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性上存在差别。因此,各国应该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产品。实际上,一些地区的经济要素是具有可流动性的,而且各种要素之间的组合也可能导致优势和劣势的相互转化,这就为区域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提供了现实和理论的依据。

2.1.3 马克思主义的地域分工理论

早在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的初期,在英国首先出现了“地区分工”,若干以专业化为基础的经济区域开始形成。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吸收了他们理论中的合理部分,结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地域化历史,提出了地域分工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地域分工做过许多深刻的研究。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9.这里的“分工”既包括部门间、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也包括“把特殊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09.,即“各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产品,有时是产品的一个品种,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列宁全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91.。生产地域分工需要设置合理的地域产业部门。由于各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客观差异性,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投入产出在不同的地区会大不相同。因此,必须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提到的:“如果由于这些原料价格的提高一方面引起了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既引起了当地生产的扩大,又使人们从遥远的一向很少利用或者根本不利用的生产地区去取得供给,而这两方面加在一起又使原料的供给超过需求(而且是在原来的高价下超过需求),以致这种高价现在发生暴跌。”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5.马克思认为,不同地区生产部门设置不合理必然导致商品价格的失衡。所以,在不同的区域只有产业部门设置合理,才能够使“农业、矿业、工业,总而言之,一切生产部门将逐渐地用最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0.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就已经出现,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快速发展起来,全球化使得生产地域分工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地论述了“世界市场”的出现对地域分工的影响。“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恩格斯指出,国家之间的生产地域分工是伴随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出现的,“资本主义的工业已经使自己相对地摆脱了本身所需原料的产地的地方局限性。纺织工业所加工的原料大部分是进口的。西班牙的铁矿石在英国和德国加工,西班牙和南美的铜矿石在英国加工。每个煤矿区都把燃料供给远在国外的逐年扩大的工业地区。在欧洲的全部沿海地方,蒸汽机都用英国的,有的地方用德国和比利时的煤来发动。所以这样的社会……创造新的生产力,这种生产力绰绰有余地超出那种从比较远的地方运输原料或燃料所花费的劳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7.。这些思想对于研究区域特色产业是很有指导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