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孙承宗:不应忘却的抗清英雄

说起明朝后期的英雄人物,大家会想起戚继光、郑成功,会记起袁崇焕、史可法,但是有一个人的功业和气节并不在他们之下,在历史上却没有他们那样的鼎鼎大名,他就是堪称“抗清保明老黄忠”的孙承宗。

孙承宗公元1563年生于河北高阳,他寒窗苦读三十余载,四十岁时才苦尽甘来得中进士,随后进入翰林院任职。

公元1620年,年近花甲的孙承宗被万历皇帝任命为皇长孙朱由校的老师,小皇孙很喜欢这个白须飘飘的老爷爷,孙承宗无意中等来了“野百合的春天”。就在这一年,万历皇帝和随后继位的成泰皇帝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朱由校在群臣拥护下登基称帝,史称明熹宗。

当时正值大明和后金在辽东地区长期对垒的阶段,孙承宗作为皇帝信任钦佩的老师,经常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出使辽东。忠君爱国的孙承宗对边防事务非常关注,经常深入兵士百姓了解军心民情,从而积累了充足的第一手军事资料。

1622年,报国心切的孙承宗自请督师蓟辽,踏上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浩荡征程,这一年他已经是年届花甲的老人,随风飞舞的皓发银须令人肃然起敬、钦佩不已。

孙承宗到任后,抚恤百姓,精简军队,修建亭障,垦荒屯田,不但有力地阻击了努尔哈赤的进攻,还给大明赢得了养精蓄锐的机会。在督师辽东的四年里,孙承宗前后修复九座大城、四十五座堡垒,招练兵马十一万,建立十二个车营、五个水营、两个火器营、八个前锋后劲营,制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等军事装备几百万,开疆扩土四百里,屯田五千顷,年收入十五万两白银,同时他和天津巡抚李邦华、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携手御敌,于是“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正当孙承宗和袁可立准备凭借数年之养精蓄锐向后金展开大反攻时,北京的朝廷却发生了大变动。明熹宗完全被大宦官魏忠贤给迷惑了,什么事都交给这个家伙定夺,反对宦官干政的东林党人遭到严厉压制,一批仁人志士相继被逐出京城,结果阉党势力遍布朝堂,猖獗肆虐,不可一世。

孙承宗向来对宦官是不冷不热的。宦官监军到辽东狐假虎威、作威作福,孙老爷子只以茶水相待。魏忠贤知道孙承宗德高望重,便派亲信宦官与他交结。他在会见时面沉似水,一言不发。魏忠贤因此怀恨在心,时刻伺机报复。

1625年,孙承宗部下大将马世龙误信降将造成将士伤亡,魏忠贤趁机指使阉党大肆弹劾孙承宗。孙承宗眼见皇帝被奸人蒙蔽,朝堂上乌烟瘴气,一时间心灰意冷,自请辞职回到了故乡高阳。

公元1628年,明熹宗驾崩,他的弟弟朱由检即位,是为崇祯帝。崇祯皇帝坐上皇位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剪灭了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大明政坛气象为之一新。遗憾的是,内贼易除,外贼难攘,关外的后金铁骑依然在东北和北部边境虎视眈眈,这时他们的领头人已从努尔哈赤变成了他的儿子皇太极。因为努尔哈赤死在名将袁崇焕的大炮之下,皇太极以为父报仇的名义发起了更加凌厉的进攻。

皇太极用反间计使得崇祯皇帝把袁崇焕投入了大牢,随后对明朝都城北京展开合围。强敌入侵、无人统兵之际,崇祯帝想起了曾经成功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孙承宗,便一纸诏书将这位老帅从高阳召到了危机四伏的北京城,年近古稀的孙承宗又一次承担起了救国安民的历史重任。

孙承宗赶到北京后,亲自带领二十七名勇士连夜奔往情势紧急的通州,在当地军民的支持下,以勇气和智慧守住了北京的东大门。

此后,孙承宗凭借自己的威望团结各方力量,打退了西面的清军,收复了东边的遵化、滦州等四座城市,崇祯帝龙颜大悦,封赏之余将蓟辽前线的军务都委任给了孙承宗。

崇祯皇帝性格中有着刚愎自用的一面,这意味着他习惯于推诿责任。当一年半后孙承宗的一支军队(带兵将领之一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因为地方官的干预打了败仗时,崇祯帝就借着大臣们的弹劾对孙承宗展开了批评,孙承宗在朝廷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再次辞职回乡。

孙承宗回到故乡高阳后,仍然难以割舍对薊辽前线的牵挂,他给崇祯帝写了一封长信提出了十六条建议,可他等了又等,等了又等,却连一个字的回复也没有收到,对皇帝再次意冷心灰的老帅只好把满怀报国激情都放在教导子侄孙辈上,让他们在用功读书的同时习练武艺,时刻准备着抗敌御侮,保家卫国。

公元1636年,后金把国号改为大清,实力更加强大。

此后的第二年,清军绕过长城南侵,不久进入孙承宗的故乡高阳,并且向高阳城发起了猛烈进攻。

孙承宗这时已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但他不顾年老体衰,毅然带领子孙们登上城楼,和城内的军兵百姓一起守城抗敌。不幸的是,高阳地处平原地带,而且城小兵少,最终被兵势正盛的清军攻破。城破之日,孙承宗面朝北京拜了三拜,从容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在战斗中先后为国捐躯,正可谓:


一腔热血守蓟辽,

满门忠烈保家乡。

虽无青山埋忠骨,

名照汗青万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