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阐释:从“诗”到“诗经”的解释学考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诗经》经典意义生成的历史基础

20世纪20年代,“古史辨”的中坚人物顾颉刚说:“《诗经》是一部文学书,这句话对现在人说,自然是没有一个人不承认的。我们既知道它是一部文学著作,就应该用文学的眼光去批评它,用文学的惯例去注释它,才是正办。”顾颉刚:《<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见《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我们的问题不妨从这里开始:“诗”在其源初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果真如同我们“现在人”所理所当然认定的那样,是一部单纯的“文学著作”吗?

本章将通过对《诗经》之形成与早期传播的考察来探讨这一问题,并希望从中挖掘出《诗经》走向儒家伦理、政教之经典的历史基源。首先,促成《诗经》结集的“采诗”与“献诗”属于政府行为,它是王朝天子了解臣意民风的重要途径。《诗经》从乡间里巷到庙堂圣殿的传播,从一开始就深深打上了社会政教需求的烙印。其次,“诗”入乐,使得《诗经》被纳入统治阶级的礼仪制度而成为礼仪文化的载体,朴素的民间歌谣演变为神圣的仪式典乐。在无数次反复的典礼运用中,《诗经》担负着整合社会价值导向、传播统治阶级理念的教育功能。最后,春秋战国间的“赋诗”与“引诗”,将这部先王之书广泛应用到具体社会生活中,不仅扩大了《诗经》在整个社会群体中的传播范围,而且也为《诗经》的语义阐释以及阐释的社会政治化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