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世界市场的区域化和一体化
跨国公司通过市场替代及内部分工主导了世界市场结构的演变,这种演变的结果客观上导致世界市场一体化。由于从世界市场获得的利益对每一个参与国际贸易的主权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利益都有重大的影响,因而世界市场的宏观格局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主权政府的干预,由此也就出现了当今世界市场区域化和一体化趋势并存的状态。
一、世界市场区域化的定义
世界市场区域化是指以双向贸易优惠为基础的区域安排所导致的各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系。区域贸易优惠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从形式上来考察,区域市场主要以两种形式出现。第一种是自由贸易区。它是各成员之间签订条约相互免征商品贸易税,但各成员可以保持各自独立的关税结构,并按照各自的关税结构同非成员进行商品贸易。第二种是关税同盟。它的特点是各成员之间通过制度安排的方式相互取消原有的关税,并统一对非成员的关税税则,其目的在于扩大各成员之间的贸易,限制非成员商品的进入。此外,世界市场区域化的表现形式还有共同市场和经济共同体。
二、区域性市场的发展
区域性贸易优惠安排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签订的降低关税合约,但区域性的市场大发展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1957年欧洲共同市场成立以后,区域性贸易优惠安排不断增多,而且成员国相互重叠。已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中,84%采取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正在拟议的区域贸易安排中,自由贸易区比例高达96%。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无一例外地参与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几乎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隶属于一个或多个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区域内贸易总量占国际贸易总量的比重已超过50%,且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些数字显示,贸易和经济关系的区域化有不断加强的趋势。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具体经济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在区域性贸易优惠协定中的具体措施以及对外歧视程度也不尽相同。从发达国家的状况来看,区域贸易自由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美、欧、日等都在积极发展区域自由贸易。
根据WTO区域贸易协定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4月,共有612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简称RTAs)在WTO登记备案,其中有406个协定已实施生效,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热衷于签订RTAs。
我国的区域贸易安排起步较晚,目前正在发展或已经签订的区域贸易安排有亚太贸易协定(AP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等10多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取得了初步的经验。从贸易发展看,目前我国对这些国家大部分存在贸易逆差,而区域贸易安排的贸易量比重还很小,合作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外贸和投资的快速发展需要,所以有必要在全球范围内挑选合作伙伴,构筑以我国为核心的全球性RTA体系。
三、世界市场区域化的特点
1.国际市场区域化有加速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区域市场发展迅速。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20年代80年代形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20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三国集团、南方共同市场、东南亚共同市场等,区域市场的数量不断增加。至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均加入了某一个或某几个国际区域市场,国际市场区域化还在继续。
2.国际区域市场有扩大的趋势
大多数区域市场的成员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例如,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美、加自由贸易区基础上扩大组成的。其他如欧洲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市场的成员数量均逐步增加。
3.国际区域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性
不少区域市场相互交叉,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既是某一个区域市场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区域市场的成员。如可能重塑世界经济新秩序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目前有12个成员,而中国没有被邀请参与TPP谈判。TPP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产生重要影响,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将发展成为涵盖亚太经合组织(APEC)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
4.国际区域市场有高度化的趋势
所谓高度化,是指国际区域市场的模式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演进,即从地区性合作集团梯次向自由贸易区、完全海关联盟、共同市场、货币联盟提升。例如东盟,成立之初属于地区性合作集团,现正在向自由贸易区过渡;又如,欧盟从共同市场向货币联盟过渡等。
5.国际市场区域化的主要启动者是政府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市场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也是企业。但是,国际市场区域化的推动者和实现者主要是政府。这是因为,多国集团是由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协议成立的国家集团,其决策者只能是政府。当然,这并不否定企业在国际市场区域化中所起的作用,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促进国际市场区域化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四、世界市场区域化的原因
1.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需要和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区域化的内在原因
经济学理论揭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市场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与之相适应。市场沿着国内地方市场、国内区域市场、全国市场、国际市场、国际区域市场和全球市场的顺序发展。当今世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开放的全球市场与之相适应,即需要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但是,由于世界各国都有着自身的利益,都希望其他国家向其开放市场,而自己的市场尽可能不向其他国家开放,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这一对矛盾运动的结果,使一些国家组成不同程度的联合体,形成介于全球市场和国别市场之间的国际区域市场。国际区域市场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扩大的需要,又符合了相应国家市场的保护要求。
2.相关国家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或诉求成为国际区域市场形成的动因
首先是经济利益驱动。从已经形成的区域市场看,至少可以产生几个方面的效应:一是经济互补,成员国之间一般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互补性,联合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形成双赢效应;二是区域市场内互相开放,市场规模扩大,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三是成员国之间通过签订条约的形式,形成利益共同体,有利于保护各自的利益,增强竞争力。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除了经济动因外,政治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区域市场在成立之初带有较强的政治动因,如欧洲共同体在成立之初带有抗御苏联的因素,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也有很强的政治因素。不过,经济因素日益成为主要的因素。
3.社会文化上的联系与亲和及地缘关系是形成区域市场的重要条件
社会文化上的联系与亲和是经济联系的润滑剂与纽带,而地理位置上的条件则有利于经济交往中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沟通,并形成效率和成本优势。所以某种相近的文化背景、文化模式,或在文化上比较容易融合和交流,以及地理上相邻或相近,是不同国家或地区能联合并能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五、从区域性市场到一体化市场
商品经济特性是当代世界各种生产方式的共性所在,这种共性决定了世界经济的统一性,也决定了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是世界市场发展的终极目标。区域性市场的核心是歧视性原则,即无论该市场对区域外采取开放的或封闭的态度,都意味着成员国的某些相互优惠措施是排他性的,所以区域性所形成的贸易转移对世界经济的阻碍是显而易见的。
一体化的世界市场的核心是非歧视性原则,从区域性国际市场向一体化世界市场过渡就成为一种必然。完全的世界市场一体化具有如下特征:
(1)多层次的商品和劳务以及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以保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能通过对外贸易的方式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市场能不断吸引民族市场加入其中。
(2)所有的世界贸易体系成员都取消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以保证商品和要素在国家间的流动能准确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世界市场在国家间配置资源的效率。
(3)以价格机制为核心,所有的商品和劳务在世界市场上实行等价交换,即发达国家不能采用政治或军事手段签订不平等协议来主导世界市场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不过,跨国公司通过规模优势、信息占有优势、管理优势、技术优势等获取垄断利润将长期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不断创新使世界市场达成动态均衡。
(4)具有合理的机制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避免因贸易不平衡使主权政府重新采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形成新的市场障碍。
要形成具有上述特征的一体化世界市场,需要通过全球性长期的多边贸易谈判,世界贸易组织就为这种谈判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世界贸易组织继承了GATT的宗旨,达成了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障碍,取消了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体化世界市场得以实现的主导规则,这不意味着区域性贸易协议就一定成为世界市场一体化过程的障碍;相反,它可以成为区域性国际市场向一体化世界市场转化的途径,虽然此途径可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如果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主导的多边自由化进程稳步发展,且各大区域集团之间相互开放,那么在现行的投资和生产的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下,世界市场会加速向一体化方向运行;相反,如果贸易体系成员不再以多边自由化为重点,而以地区保护主义为宗旨,那么现行的国际贸易体制完全有可能经历一个相互排斥的区域性市场阶段。
思考题
1.说明世界市场的含义及特征。
2.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条件和主要标志是什么?
3.世界市场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
4.世界市场的内容包括哪些?
5.国际价格机制的作用有哪些?
6.世界市场区域化的特点有哪些?
7.世界市场区域化的原因是什么?
8.完全的世界市场一体化具有哪些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