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一般定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国国民经济的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的商品交换是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
二、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分工属于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各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国际市场的大小、人口的多寡和社会经济结构;二是自然条件,包括资源、气候、土壤、国土面积大小等。当然,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是国际分工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国际分工是劳动分工经过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体系建立,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后,生产力迅速提高。机器生产出更多样的制成品,但同时也对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提出更多的需求,滋生着对市场扩大的占有欲。市场的扩大本身表现为对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需求的国际延伸,于是机器大生产在地理意义上得以扩展,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就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同时,这种生产国际化发展必然使社会分工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国内社会分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展而趋向于外向型的发展格局,并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作用,演变为国际分工。
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
1.前资本主义时期分工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落后,国内贸易尚不发达。这个时期主要以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地域分工为主,即使存在一些邻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那也只是因为地理上的巧合。
2.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国际贸易开始迅速扩大,资本进入原始积累时期。当时欧洲一些国家执行殖民政策,伴随着海外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的兴起,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多,最终产生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最初的国际分工形式。不过这时还处于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国际分工的显著特征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不合理分工。
3.国际分工的雏形和发展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是国际分工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产业革命在英国等国家的完成,促使这些国家建立完全的机器大工业。机器的运用,迅速扩大了社会协作的规模,生产本身日益由个人行动或孤立的行动变成一系列的社会行动。机器大工业使生产更加专业化,分工日益科学化,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许多新的生产部门不断出现。在机器大工业内部分工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又获得了新的发展。一方面,受地域条件或自然环境的限制,大规模生产所需的日益增多的原材料已非本国生产的原材料所能满足,迫使工业发达国家开辟廉价的海外原料基地。另一方面,机器生产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先进的工业国家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的商品不但需要国内市场,而且需要日益扩大的国外市场。与此同时机器大工业带来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海洋轮船和铁路机车大大改善了运输条件,不但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而且运输费用也显著降低。电报等现代通信工具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日益广泛和迅速,便利了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是以有“世界工厂”之称的英国为中心,形成了英国和广大的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宗主国与殖民地典型分工的形式。
4.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这个时期的国际分工出现了新的特点。
(1)国际的生产专业化进一步发展。由于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新的炼钢技术、发电机、内燃机、电动机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出现许多新的工业部门。在原来的工业国中,重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原来的农业国中,燃料和采掘业有了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门类较齐全的国际分工体系。同时,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也日益发展起来,主要是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如当时英国首先发明和采用了转炉炼钢技术,因而在钢铁生产中居领先地位;德国却偏重于发展化学工业。
(2)工业生产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食品、原料生产集中在亚、非、拉国家。发达国家通过资本输出以及强制手段,对经济落后的国家实行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种植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兴办面向国际市场的种植业和采矿业,加深了世界工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关系,阻碍殖民地建立民族工业,不允许殖民地和其他国家发生经济联系。因此,许多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畸形的、发展单一作物的国家,它们的经济严重依赖发达国家。
(3)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离进一步扩大。社会分工的发展造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国际分工的发展造成了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随着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工业国的农业人口占劳动人口数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国对矿产品和农业原料的巨大需求使亚、非、拉国家也卷入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
5.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殖民地纷纷开始独立,打破了原先以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经济联系为主的国际分工的旧格局,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巨变。一系列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同时,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也对国际经济联系的内容和实质发生了重要影响,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分工具有新的特征。
四、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兴起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一系列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和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相继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国际化的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国际分工进入深化发展的新时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世纪所形成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和分工依然存在,但已经削弱,日益为以世界工业为主导形式的分工所取代——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从垂直型的分工发展为水平型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发展为各个产业部门的分工,并继续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新的国际分工;从按照产品所进行的分工发展为按照生产要素所进行的分工;从由市场自发力量所决定的分工,发展为有组织的,特别是由跨国公司所组织的分工。
世界工业分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基本趋向和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的飞跃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战前经济结构不同、技术基础不同的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局。国际分工在经济结构相似、技术水平接近的工业国家之间得到迅速发展。国际分工的这一发展趋势在战后国际贸易发展中明显地反映出来。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缓慢,而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比较迅速,它们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战后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的出口约占国际贸易量的3/4,而其中的3/4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这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国际贸易是在发达国家之间以工业品贸易的形式进行的,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工业品交换初级产品的贸易,只占国际贸易的1/5以下。这表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世界工业与农业的分工日趋削弱,新型的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世界工业与工业的分工日趋加强。
(二) 国际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原来的生产部门逐步划分为更多、更细的部门,原来的一个部门变为若干个新的独立的部门。部门内的分工不仅限于一国国内,而且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形成国际的部门内部分工。部门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国际分工迅速发展的结果。战后的科技进步引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这些部门技术密集程度高、生产能力大、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复杂,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大型化。发达国家企业的现代化生产又要求在资金、研究与开发、生产、市场等方面必须走国际协作和国际专业化的道路。
战后发达国家之间各个工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产品专业化
这是指各发达国家的相同工业部门,对同一类型但型号、规格不同的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出,各类工业品日益多样化,同类工业品在品种、型号、规格、质量、性能等方面日益差异化。在产品多样化、差异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即使技术水平很高、国内市场很大的国家,也不可能生产出所有型号、规格的同类产品。因此,在各国相同工业部门内部,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分工迅速发展起来。
2.零部件专业化
这是指发达国家把某种工业产品的零件、部件或配件,分别配置在不同的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把各种零部件集中到某个国家进行总装配,完成最终产品。现代工业产品的结构日趋复杂,越是高技术产品,所需零部件越多。生产成千上万种零部件,仅依靠几家企业难以完成,需要有众多的有关企业参与分工协作。由于不同的国家在技术、设备、资源等方面拥有不同的优势,为了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实行零部件专业化和国际协作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3.工艺流程专业化
这是指不同国家对生产某种复杂产品或部件的工艺过程或工序实行专业化生产。例如,把制造锻件、铸件、模压件、毛坯等中间产品或半制成品向国外出口,再由国外企业按需要进行加工,制成最终产品。
发达国家之间各工业部门内部分工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集中表现。产品专业化的发展必然扩大发达国家间工业制成品的相互贸易,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过程专业化的发展使国际贸易中零部件、配件等中间产品和半制成品贸易的比重加大。
(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削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产品生产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出口中,除了初级产品以外,还逐步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产品,有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还出口某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电子产品、汽车等),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工业品则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这种转移削弱了这两类国家间传统的分工关系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工业国与农业国、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工业与农业分工趋于削弱的同时,逐渐出现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分工、高技术工业与一般工业的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