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间传统线板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纺织业在浙江古代文明中的孕育与发展

线板的产生应源于古代的纺织业,故先梳理一下浙江古代文明中纺织业的孕育与发展。

距今7500-6500林华东:《浙江通史》第1卷(史前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年的杭州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浙江省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该遗址出土了木质定经杆、骨质纬刀等踞织机的机件,其中的骨针勾勒器、梭形器等疑为纺织工具王心喜:《跨湖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考古学观察》,《文博》2004年第1期,第3页。。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浙江宁绍平原、姚江两岸直至舟山群岛一带袁宣萍、徐铮:《浙江丝绸文化史》,杭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1973年,余姚发现的河姆渡遗址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表明河姆渡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文化。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二次发掘中所出土的牙雕小盅,是迄今为止,在中国考古中发现的最早一件与蚕相关的实物资料(见图1-1)。其盅口沿处有两个对称的小圆孔,在这件牙雕小盅的外壁,雕刻着一圈编织纹和蚕纹图案,从蚕纹图像观察,首尾上翘,腹背向上弯起,整个体态呈明显的弓形,表现了活泼激烈的动态形象。从生物学知识可以知道,河姆渡蚕纹具有野蚕的诸种特征,还不是家蚕。野蚕的主要特征,除具有暗色斑等形体特征外,还具有行进活泼,动作激烈,腹背弓起幅度大等运动特征。河姆渡蚕纹与野蚕的这些特征恰相符合,表明这是野蚕形象的刻画。值得注意的是,发掘中还同时出土一批纺织工具,有木卷布棍、骨机刀和木经轴,均为织机的部件,表明当时已有织机。将野蚕纹与编织纹和织机等因素联系起来看,7000年以前的河姆渡先民,可能已经开始利用野生蚕茧作为纺织原料段渝、冯永德:《中国丝绸起源时代考古之见》,《四川蚕业》2014年第2期,第50页。。蚕形纹饰的出土,说明了蚕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而在1978年第二次发掘河姆渡居民遗址时,还发现几段粗细不一的绳索,粗者直径约1.2厘米,细者直径0.2~0.3厘米,系用众多的植物纤维搓成三股或两股后,再搓绞一起而成。这也说明我国早期的纤维制绳搓合技术在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已经接近比较成熟的水平。

图1-1 蚕纹盅形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

1959年发现的马家浜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和罗家角等地。马家浜遗址距今6000多年,属新石器时代(中期),学术界称之为马家浜文化遗址。其代表着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社会文化,是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发源,其后续文化为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三者形成了一脉相承的区系文化特色。马家浜草鞋山遗址出土了三块炭化了的纺织品残片,经科学分析,这种织物用的原料是野生葛,其纬线起花的罗纹编织,说明此时编织工艺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水平。此外,罗家角遗址还发现了不少陶纺轮。

继河姆渡文化之后,浙江纺织业在良渚文化中又一次达到高潮。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000年间。良渚文化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比河姆渡文化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蚕桑丝织业等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已经十分可观,制作工艺令人叹为观止。1958年,在距今4700年左右的浙江省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过一些纺织品。经鉴定,这些纺织品中有丝、麻两类。丝织品有绸片、丝线和丝带,绸片尚未完全炭化,呈黄褐色,长2.4厘米,宽1厘米,属长丝制品。丝纤维截面积为40平方微米,丝素截面呈三角形,全部出自家蚕蛾科的蚕。这是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丝织品。如图1-2和图1-3所示。

图1-2 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土绸片(一)

图1-3 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土绸片(二)

丝织物实物的出土,证明了至少在距今4700年之前,浙江地区已开始人工饲养蚕,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蚕业生产。也就是说,浙江省纺织丝绸的起源,至少可以定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且很可能是在浙江省不同地区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