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中的合作:贫困地区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1 经济视角的贫困形成机理

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很多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贫困的形成机理。

(1)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纳克斯(R.Nurkse)在其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系统考察了欠发达国家的贫困,探讨了贫困的根源和摆脱贫困的途径,提出了著名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Nurkse,1953),是经济学家解释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最早尝试之一。

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不是因为这些国家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正是这些恶性循环,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在持续的贫困封闭圈中徘徊,无法实现经济发展。而在这个恶性循环系列中,主要是“贫困恶性循环”,其产生的原因在于资本缺乏,资本形成不足,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的核心实际上是要说明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困,打破恶性循环,必须大规模地增加储蓄,扩大投资,促进资本形成。纳克斯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贫困的重要特征,并初步探讨了产生贫困的根源和摆脱贫困的途径,但是,它过分强调了储蓄作用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因而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

(2)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20世纪中叶,纳尔逊(R.Nelson)根据人均资本、人口、国民收入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提出了贫困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他认为,从资本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水平和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导致资本稀缺、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引起低经济增长率和新的一轮低收入;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从资本需求方面看,也类似形成一个恶性循环(Nelson,1956)。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缪达尔(G.Myrdal)提出“循环积累”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贫穷日趋加剧的困境——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收入水平很低,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低下,人口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困难;劳动力素质不高又导致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生产效率低下;劳动生产率低又引起产出增长停滞甚至下降,最终低生产率导致低产出,低产出导致新一轮的低收入,使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的累积性循环困境之中(Myrdal,1957)。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都认为经济贫困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是一种高度稳定的均衡现象,而经济发展则是经济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均衡的过渡;一旦经济从低水平均衡中挣脱出来,贫困地区就走上持续稳定增长道路。他们都强调了资产资源对于反贫困的重要性,把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政府或外部力量的支持和冲击。

(3)分工交易说

分工对于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把分工放到了经济增长研究的中心位置,认为分工不仅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应,而且分工对于促进发明创造、扩大交易规模与市场范围、改善社会福利都有重要作用。以罗森、杨小凯、黄有光等人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利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分工对于组织和生产力演进的意义。依据该理论视角,有关研究指出,我国农民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分工演进——既阻碍了农民参与城市的分工,也阻碍了农民自身的分工深化,具体而言就是农民缺乏择业自由、土地没有受到有效的产权保护、议价过程中的高内生交易费用、缺乏交易自由和组织试验的自由等。这些制度安排最终阻碍了农民参与城市分工,也阻碍了农民自身的分工深化,使农民陷入了制度性贫困陷阱(刘明宇,2004)。

(4)社会资本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Bourdieu)于1980年首次提出“社会资本”概念,接着是科尔曼(J.Coleman,1988)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之后,社会资本理论很快成为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分析范式之一。美国社会学家武考克(M.Woolcock)认为,一个地区或国家如果拥有较多社会资本即较紧密的社会网络和公民联系,也就在面临贫困和经济脆弱时处于更有力的地位(Woolcock, 1998)。作为世界银行发展问题专家,武考克等人把发展贫困地区的社会资本作为反贫困的一项重要措施,他们的研究证明,社会资本在地区反贫困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世界银行(2001)公开发表的《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与贫困做斗争》,也明确提出要把支持穷人积累社会资本作为反贫困的重要行动之一。

在国外社会资本理论与贫困关系研究的影响下,我国学者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范香梅和张晓云(2012)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有助于提高农户贷款的可得性,抵押在总体上降低了农户贷款的可得性,而社会资本能增加农村地区的贷款规模;对农户信贷分层后发现抵押贷款适用于较富裕农户,而基于社会资本的贷款适用于中低收入者。因此认为在农户贷款合约中引入社会资本,将有助于农村贷款难问题的解决。张爽等(2007)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和公共信任能显著地减少贫困,而且在社区层面的作用尤其明显。此外,韦革(2009)、孙远太(2011)、丁冬等(2013)等学者都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社会资本与贫困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当然,还有部分学者结合其他理论对贫困问题进行了研究,国外的如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H.Leibenstein,1957)用了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达尔(1957)用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国内学者如罗必良(1991)的“陷阱—隔离—均衡”理论,汪三贵(1994)认为农村的贫困原因主要是农业资源的制约和农业政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