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后的接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次做了心理咨询回家后,我带着满腹的好奇,搜索了一下“狂躁抑郁症”,结果着实把自己吓了一跳。简称“躁郁症”的这种疾病,确如老师所言较为常见,并且一旦情况激化,就会导致很多极端行为,自杀和伤害他人的情况数不胜数。我一一对号入座,看到了很多自己曾经困惑或者恐惧的状况,再联系起酒精依赖,简直就像是在解一道几何题的证明过程一样,逻辑清晰,细节丰富。
维基百科里介绍,一些躁郁症患者有社交无能的表现。看到这几个字,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在说我自己啊。多年以来,我一直因此而恐慌,每次见到陌生人,有些甚至是老朋友,都会有两种极端的状态。要么是说太多话而事后后悔说错,要么是根本就没机会或没状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总之会因为自己当下的表现而不满意或遗憾不已。
身边的很多朋友,在我看来,都属于八面玲珑型的社交高手,与人沟通能够收放自如,能读懂别人的潜台词,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该说什么话,但我觉得自己真是完全做不到。如果只是因为内向、没有口才或者不自信而做不到,倒也没什么。但越是到了这种时候,我在内心里越发觉得自己应该是无所不能、富有魅力,足以迷倒所有人的。
这种思维与现实的不对称所带来的强烈撕裂感,让我充满了挫败感,不断钻牛角尖似的证明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地验证自己是多么失败和可悲,无法停止地舔舐内心的伤口,然后在伤口上撒盐,体会自虐般的快感。
我曾在一段时间里特别理解那些自杀的人,我知道他们自杀不是因为懦弱,不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而是因为强大的内心仿佛是一把双刃剑,对内、对外的杀伤力是一样的,在自我毁灭时,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力量。我从来没敢把这样的想法对任何人讲过,我怕别人会担心我,也怕自己认定会向那个方向发展。
我在网上试图搜索更多关于躁郁症的故事,在一些论坛里,我看到了很多在躁郁症中挣扎的兄弟姐妹的留言,大多是非常悲惨的经历,讲述了他们被家人、朋友误会,乃至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的故事,还讲述了他们通过药物甚至电击来治疗躁郁症的体验,或者因为躁郁情绪而产生的人际冲突及后果。每一个故事都是那么惊心动魄,却又无比真实,正如托尔斯泰所言,“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精神类疾病”就是精神出了问题,就是傻或者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词会和我有任何关联,但事实证明了我的无知。按照各方引用的数据,国内躁郁症患者人数大于700万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却鲜有被社会提及,他们深陷“头脑混乱、妄想症、幻觉和严重焦虑”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对于自身或社会都充满了危机感,而按照国际上的说法,躁郁症是一种自杀风险非常高的疾病,甚至要高过抑郁症。这些数据和论点像高音喇叭在广播一样,在我耳边嗡嗡作响,让我慌乱不已。
但在论坛里,确实有一些很正面的内容深深地触动了我,甚至有一些故事成为我今天勇敢去表达的动力。我看到很多人在走出泥潭后,成为论坛上和社会中的义工,用自己的故事帮助被困扰的朋友建立改变的信心,帮助社会中更多的人认知躁郁症及其他更多的心理问题,让社会变得更包容、更有爱。看到这些,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觉得他们好棒,在那一刻我就想,如果我能够战胜心理情绪问题和酒精依赖,我一定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能够帮助更多人的义工,这是我所见过的最有意义的事。
在过去的几年里,几乎每次参加各种活动,在公开分享完自己的故事之后,总会有听众已经在后台等我,眉头紧皱或眼泪汪汪地拉着我的手说:“您能不能帮帮我的舅舅/表弟/老公/爸爸,他现在就像您当年一样,已经对某件事情上瘾到无法自拔……”这时,我就需要把上面两个改变的诱因讲给他们听,如果是上瘾者自己像这些眼泪汪汪的听众一样渴望改变,那么武麟愿意全力以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协助,但如果这不是上瘾者主观的需求,想要冲破困境,那很遗憾,可能性几乎为零。
这么说虽然很残忍,但事实确实如此。我不认为,一定要非常惨烈的教训才能唤醒一个人,但对于我本人来说,从高处跌落那次事故确实是唤醒我的一记钟声,至少是一个可以标记的时间节点。正是因为我自己有了主观渴望改变的意愿,我才幸运地遇见了我的戒酒大家庭,遇见了睿智的约翰逊老师,遇见了你们接下来要读到的很多人和故事,遇见了正在读这本书的你,遇见了平和喜悦以及充满无限可能的新生活。
在一次次的心理辅导之中,约翰逊老师向我推荐了音乐正念静心练习。虽然到了今天,经过常年的学习和体会后,正念静心对于我本人而言,早已经超越了一个课程或者方法的范畴,成了我的头脑活动逻辑和生活哲学。但与它的最初接触,确实是从一个治疗和练习的角度开始的。我认为这也很好,因为在自己的信念没有那么强大之时,对于结果的渴望,可以成为我们好奇心的源泉,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起到加持信念的作用。那个时候,我确实就是因为太想要改变,太渴望改变的那个结果,所以各种方法我都愿意去尝试,我相信总会有股力量帮助我走出人生的困境。
其实,从理论上讲,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逆境,想要获得改变,除了要有好奇心,鼓起勇气去做那个决定之外,还需要有两个关键因素决定我们是否能够走出泥潭,获得超越自我的成功。这两个关键因素就是信念和可持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