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国学读书笔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0章 庄子 外篇 知北游(一)

《庄子·知北游》,庄子外篇的第️十五篇,也是外篇的最后一篇,全篇论道,放在外篇的未尾,是为总结如何认知道、体悟道的压轴篇目。

第一章

提出"道"不可言传,需自行体悟。

文中"知"代表求知者,"无为谓"代表体道者,"狂屈"代表不拘形迹的近道者,""黄帝"代表凡人领袖。

1.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

知北游玩玄水之上,登隐弅山丘,恰遇无为谓。

2.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知对无为谓说:我有问题向你请教:如何思索、思考才知晓道?如何处事、服从才安于道?如何依循、用何方法才获得道?

3.三问而无为谓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

问了三次(多次),无为谓都不回答。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如何回答。

4.知不得问,反于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而睹狂屈焉。

知得不到解答,便返回白水南岸,登上狐阕山,恰见狂屈。

5.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狂屈曰:唉!予知之,将语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

知将之前问话也问狂屈,狂屈说:唉,我知道,正将告知你,中途想说却忘如何表述。

6.知不得问,反于帝宫,见黄帝而问焉。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得不到解答,便返回帝宫,见黄帝向他再问。黄帝说:无思无虑才知晓道,无处事、无服从才安于道,无依循、无方法才能获得道。

7.知问黄帝曰:我与若知之,彼与彼不知也,其孰是邪?

知问黄帝:我与你知晓这些,无为谓与狂屈不知这些,究竟谁对?

8.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狂屈似之,我与汝终不近也。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

黄帝说:无为谓真正对,狂屈似乎对,我与你始终未能接近正确。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故圣人施行不用言语的教导。

9.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

道不可靠人给予,德不可由外而至。仁可以有所为来达成,义可以有所不为来实践,礼是相互虚伪的往来。

10.故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故说:失道后才有德,失德后才有仁,失仁后才有义,失义后才有礼。

11.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

礼,是道的伪饰、乱的开始。故说,修道者每日清除伪饰,清除又清除,以至达到无为境界,达到无为的境界可以无所不为。

12.今已为物也,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其易也其唯大人乎!

如今,已在万物之中,想回归根源,不是很难么!要说容易,也只有得道之人!

13.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

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开始,谁知其中的规律!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如果死生相继,我又有何忧患?

14.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故万物一体。将所谓美好的东西称为神奇,将所谓厌恶的东西看作臭腐,而臭腐可转化为神奇,神奇可转化为臭腐。

15.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

故说,天下同是一气(本源)罢了。圣人因此看重万物同一的特点。

16.知谓黄帝曰:吾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应我,非不我应,不知应我也;

知对黄帝说:我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回答我,不是不回答我,是不知如何回答我;

17.吾问狂屈,狂屈中欲告我而不我告,非不我告,中欲告而忘之也;今予问乎若,若知之,奚故不近?

我问狂屈,狂屈中途想告知我却没告知我,不是不告知我,中途欲告知而忘如何告知;如今我请教您,您知答案,又为何说不接近正确?

18.黄帝曰:彼其真是也,以其不知也;此其似之也,以其忘之也;

黄帝说:无为谓真正懂道,因为他不知要说什么;狂屈接近懂道,因为他忘了如何表述道;

19.予与若终不近也,以其知之也。狂屈闻之,以黄帝为知言。

我与你终究不接近道,因为我们都认为知晓那不可说的道。狂屈听闻后,认为黄帝此言明智。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三年九月读书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