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庄子 外篇 秋水(三)
第四章
叙论万事万物的相对性及无常规,因时因地因禀赋而异,不可一概而论。
1.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河伯说:如此依事物的外在,或依事物的内在,从何处分辨贵贱?又如何区别大小?
2.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北海神若答:以大道观之,万物本无贵贱区分;以万物本身观之,各自为贵而以他物为贱。
3.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以世俗观之,贵贱不在事物自身。以物与物之间的差别观之,依事物大的一面而认为它是大的,则万物没有不是大的;依事物小的一面而认为它是小的,则万物没有不是小的;
4.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
知天地虽大比起更大的事物也如小小米粒,知毫毛之末虽小比起更小的事物也如高大山丘,可看出万物的差别是相对的。
5.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
以事物的功用观之,依事物有的一面而认为它是有的,则万物没有不具有这样的功用;依事物没有的一面而认为它没有,则万物皆不具有这样的功用?
6.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
知事物对立相反却又相互不可缺少,则事物的功用与本分便得以确认。
7.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
以对事物的趋向观之,依对事物肯定的一面而认为它是对的,则万物没有不是对的;依对事物否定的一面而认为它是错的,则万物没有不是错的。
8.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矣。
知尧、桀都自以为是,而又互相否定,则可看出他们的趋向与操守。
9.昔者尧、舜让而帝,之、哙让而绝;
当年尧、舜禅让而称帝,子之、燕王哙因禅让而灭绝;
10.汤、武争而王,白公争而灭。由此观之,争让之礼,尧、桀之行,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
商汤、周武王争夺天下而称王,白公争夺天下而灭亡。由此观之,争斗与禅让的礼制,尧、桀的行为,贵贱(认可还是鄙夷)因时而异,不可看作是常态。
11.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
栋梁之材可以冲撞城墙,而不可以堵塞洞穴,说明器物的用处不同。骏马良驹一日奔驰千里,捕鼠不如野猫黄鼠狼,说明技能的不同。
12.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猫头鹰夜晚能抓跳蚤,细察毫毛之末,天亮睁大眼却看不见高大山丘,说明禀性的不同。
13.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也。
故说:为什么只取法是的一面而忽略不是的一面,只取法治的一面而忽略乱的一面?这是不明天地之理,万物的情况(天赋)。
14.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
就像取法天,而忽视地,取法阴,而忽视阳,显然,不可行。然而还要言论不休,不是愚昧便是欺骗。
15.帝王殊禅,三代殊继。差其时,逆其俗者,谓之篡夫;
远古帝王禅让的情况各不同,夏、商、周三代的继承也各不一样。不合时宜、背逆世俗的人,称篡逆之徒;
16.当其时,顺其俗者,谓之义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
合时宜、顺应世俗的人,称高义之士。沉默吧,河伯,你怎会懂得贵贱的区别、大小的不同!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二年九月读书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