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庄子 外篇 天地 (五)
《庄子·天地》篇,庄子外篇的第五篇。篇名取篇首二字,天地,意为天和地。天地篇由十五个章节编纂而成。
续第十二章
通过苑风与谆芒的对话,讲述何为圣治,何谓德人,何谓神人。
1.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苑风于东海之滨。苑风曰:子将奚之?曰:将之大壑。
谆芒东游大海,在东海岸,适遇苑风。苑风问:你将去哪?谆芒答:去大海。
2.曰:奚为焉?曰:夫大壑之为物也,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
苑风问:为何而去?谆芒说:大海作为一种物象,流注不会满溢,酌取不会涸竭,我想去游历。
3.苑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谆芒曰:圣治乎?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苑风问:先生无意于民生吗?请问圣人之治。谆芒说:圣人之治?设官施政,不失所宜;举贤任才,不失其能,明察事情,适当实行,言行自然而天下顺化,挥手示意,四方民众无不汇聚而至,此谓圣人之治。
4.愿闻德人。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生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
苑风问:愿听什么是德人?谆芒说:德人,居无思绪,行无顾虑,不存是非美恶。四海之内,人人共利,他便喜悦,人人共享,他便安乐。
5.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
感伤的样子像婴儿失去母亲,怅然若失的样子像行路迷失方向。财物有余,不知从何而来,饮食取足,不知从何而出,此谓德人的容态。
6.愿闻神人。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是谓照旷。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复情,此之谓混溟。
苑风问:请讲什么是神人?谆芒说:至上的神人乘驾光辉,不见形迹,此谓照彻空旷。将生命的真实完全展现,与天地同乐,无任何牵绊,万物回归真实,此谓混同于太初。
第十三章
这则寓言故事类似亡羊补牢的寓意。
提出什么是理想的社会:至德之世,不尚贤才,不任能人,民众不知国君,不知礼义,自行端正,单纯互助自在地生活。
1.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于武王之师,赤张满稽曰:不及有虞氏乎!故离此患也。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看武王伐纣的部队,赤张满稽说:比不上有虞氏!故天下遭此祸。
2.门无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其乱而后治之与?
门无鬼问:天下太平无事而后有虞氏治理?还是天下动乱才去治理?
3:赤张满稽曰:天下均治之为愿,而何计以有虞氏为!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髢,病而求医。
赤张满稽说:天下太平是民众的心愿,又何必需要有虞氏!有虞氏的治理,正如秃了头才敷假发,病了才去求医。
4.孝子操药以修慈父,其色燋然,圣人羞之。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孝子用药调治慈父的疾病,面容憔悴,而圣人却以此为羞。至德之世,不尚贤才,不用能人;国君如树上枝端,民众如野鹿无拘束;
5.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
行为端正而不知是道义,相互友爱而不知是仁爱,敦厚老实而不知是忠诚,办事得当而不知是信义;
6.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行为单纯,互相友助而不以为是恩赐。所以,行动之后不会留下痕迹,事成之后不会留传颂扬。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一年十二月读书笔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