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楚涵君很纳闷,她正在读张炎的诗,可是窗外有人却接住下一句。
“是谁?”
过了一会儿,门外出现了一个女子走了进来,她害羞的用扇子遮住了脸。
“打搅了,我本是路过这儿,只不过,我远远的就听见有人在读诗,我便好奇,就过来听听,果真,还真是!”
楚涵君一看见有人欣赏,她便激动的语无伦次。
“不打搅,不打搅,你要是喜欢,这诗集就送你好了。”
“不敢不敢,我本就是贱奴一个,哪敢去拿您的东西,那……我还有事,就…就此告别吧!”
香玲是喜欢这诗集,可是她明白,身份差异,却只能让她做一些卑微卑贱的事。就连读书,都是自己偷偷自学的,怎敢,我怎敢去拿!
自卑的心,顿时,孑然一身。
香玲从小父母双亡,后来被老鸨看见,就被带到了青楼,之后,她就很努力,努力学习琵琶,努力学唱戏曲,终于成为了头牌。
可是,成为头牌的她却一直开心不了,每当走进私塾时,她的心就定在这里。
听着里面朗朗的读书声,不知不觉的飘到了里面沉醉沉沦。
那天,她路过楚府,听见有人在读诗,就被吸引住了。
于是,第一次的见面,就悄悄地出现在彼此的内心之中,静静的发了芽。
这件事,过去之后,楚涵君一直很想找到那天的女子。
可奈何只知道她拿着一把扇子,更何况,那天她还遮住了脸,这样就更大海捞针了!
于是,她便心灰意冷的坐在书桌前,盯着树上的鸟儿发着呆。
看着看着,她突然站了起来,奔向了书房。
她翻着书架上的书,似乎在找什么,突然一张纸跌落在地上。
她高兴的拿起来,紧紧的塞在怀里。
“还好没有弄丢!”
那张纸上张炎的诗,就是上次那首。
她找到了爹爹,说哪个女子能接下一句的诗,就重重有赏。
虽然县令不知道女儿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宝贝女儿啊!那只能照办了!
告示贴了不到半天就来了好多人,来的人大多数是为了赏金,一句两句都离不开钱。
楚涵君一听,就甩了甩衣袖,就离开了。
贴了一天了,依旧如此!
天暗了,心更冷了!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却无论如何也欣喜不了。由于爹爹的催促,只好去了罢了!
风越来越大了!
吹的树梢颤颤,鸟儿躲进了窝里。
夜深人静,大街上却是热闹之时,可有一人心是空冷的,像浸透在冰凉的水里,慢慢的刺到骨头里,冷到神志不清,昏昏糊糊。
中元节有一个习俗,就是猜谜,你在灯笼出一个谜,如果有人答对就拿走灯笼,倘诺看见一人拿着你的灯笼,就找到志同道合的挚友。
楚涵君出了一个谜“哀愁释处锄横挑,半为李飞半桃飘。”
“楚字是不是?”
楚涵君很诧异,谁这么快就猜到她的谜底。
“正是如此!”
楚涵君回过头,准备把灯笼递给了答对迷题的人。
可是当她回头时,人却不见了,只留下一只香囊,香囊里有一只金色的铃铛。
风愈加的大。
“叮铃……叮铃”
这一刻,她的心却飞走了,大脑已经空了。
等到清醒之时,她问了丫鬟可看清人的模样,丫鬟却说是一个女子,但蒙着面,却未曾看清模样。倒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
回到家中,她躺在床上,手里拿着金铃铛,不时的还晃了一晃。
“叮铃……叮铃”
铃铛声音之清脆,楚涵君的心也随之飘去。
铃音催相思,心意如浮沉。
夜深漫漫长,我心悠悠鸣。
倘若知晓处,最解相思苦。
可惜不知处,怎解相思愁?
是啊,怎解相思愁?
到头来,还是心灰意冷默默思恋……
第二天一早,楚涵君就拿着香囊去了衙门口,张贴了告示:昨日猜谜时,遇一挚友,可惜只有这香囊一只,金玲一个。倘若能拿着昨天我出的迷题,这灯便送与你。
贴完了告示,楚涵君就准备回去歇息,突然一个委婉动听的声音飘起,慢慢的进入她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哀愁释处锄横挑,半为李飞半桃飘。”
香玲轻轻的摘下了告示,走到楚涵君面前,递给了她说道:“多谢姑娘。”香玲顿了顿又说道:“这香囊本是我娘生前留下的遗物,对我来说金贵的很,多谢姑娘您拾到,并且归还与我。”
楚涵君看着面前带着面纱的女子笑了笑说道:“无妨!无妨!只是……”
“姑娘你且说罢了,不打紧!”
楚涵君摆弄着手,微微抬起头望着香玲说道:“你可是那天和我读诗的女子!”
楚涵君直接了当的问去,也不在乎什么情面与否了!
香玲听了之后,就摘下来面纱,递给楚涵君。
“正是小女子!还请姑娘莫要嫌弃我一个青楼女子不懂礼数啊。”
楚涵君一听,激动的拉着她的手:“可否能请你到府上歇息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