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当前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不断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也已成为产业体系发展的一个新趋势与新动力。传统产业在赋予新的功能过程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渗透和介入,产生了彼此间的技术、市场和产品等诸多要素的融合,引起产业升级或形成新的产业形态。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建立面向市场、行业融入、上下贯通、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大批适应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实现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功能。
职业教育内部办学体制不完善、各层次职业教育衔接不足、职业教育体系割裂等结构问题和发展问题依旧存在,影响了经济社会职业岗位人力资源的持续强大供应。从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2002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到近年来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都提出,要加快建立“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2010年,上海市开始了中职—高职教育贯通培养的首批试点,并逐步扩展到中职—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试点、专科高职—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试点。贯通培养形式不断突破,试点院校和专业(点)不断扩大,在校生规模也不断壮大。作为上海唯一一所以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为主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直积极参与上海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自上海市贯通培养试点开始,就成为首批试点院校之一。2017年,更是成为上海市专科高职—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首批试点仅有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至今,学校已与上海电子工业学校、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等9所中职校开展了11个专业的中职—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共有毕业生574人、在校生2400余人;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开展专科高职—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试点,首届招生40人。
在不断深入开展中职—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工作的同时,学校承担完成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上海高职教育质量提升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应用型人才‘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一体化贯通培养试点体制机制及实施服务研究——以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为例”、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试点项目暨教育部教育体制改革“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子项目“中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衔接试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项目“中高职贯通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现状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结合试点工作对贯通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推进了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本书正是在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从经济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国家的政策需要出发,从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入手,对国内职业教育体系衔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深入、全面探索各层次职业教育贯通的内涵与外延;对国外职业教育体系衔接及其管理体制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分析其相同点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对我国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的借鉴意义;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各层次职业教育贯通发展的思路、策略与做法:一体化设计、培养目标衔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贯通是贯通的核心、教学模式改革保障学生实践能力循序渐进地有效培养、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是贯通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学习质量评价体系是贯通的技术保障、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贯通的制度保障等。
全书共分七章,由杨秀英、兰小云策划并组织撰写,参与撰稿的章节及人员分别为:第一章,兰小云、刘婕;第二章,李兵;第三章,胡国胜、方林中;第四章,兰小云、刘婕、邵瑛;第五章,茌良计、徐松鹤;第六章,杨秀英、兰小云、陈林河;第七章,兰小云。
本书更多的是对实践探索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尽管主观上想在理论上对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探讨,但是由于参与撰写的作者主要是从事职业院校一线工作的教师或管理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职业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尚显不足,因此书中肯定不乏错误和不足,理论性、学术性也有待加强。我们热切期待与学界同仁就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真诚希望读者对书中不足之处坦言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