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将军精解《孙子兵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09 智胜秘诀,巧用诡道/宋襄公恪守“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原文】

兵者,诡道也。

【精解】

也许有些人见到“诡道”两字会有些反感,总把它与阴险毒辣、心术不正联系在一起。其实,在先秦时期它是个中性词,没有褒贬之分,仅仅是指战争中欺诈、多变的方式及谋略运用的方式。这强调的是,要想打胜仗,就得用谋略。将领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善于运用谋略,灵活应变,没有这本事就别上阵。虽然今天看来,这已是平常道理、基本常识。但是,回归到孙子生活的年代,大胆说出这句话则是需要一点反叛精神的。

这还得从公元前638年泓水之战讲起。那年11月宋楚两军夹泓水而战。先是楚军向南岸推进,宋军在北岸列阵等待。当楚军进至泓水岸边并开始渡河时,宋军的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即楚宋两军众寡悬殊,但宋军已占有先机之利,可以趁楚军渡到河中间时予以打击。岂料,宋襄公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楚军得以全部顺利渡过泓水,并迅速布列阵势。这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趁楚军列阵未毕、行列未定之际发动攻击,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理由是遵循军法“不鼓不成列”,即敌军没有摆好阵势就不击鼓发起攻击。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这才击鼓向楚军进攻。可是,一切都已经晚了,弱小的宋军哪里是强大楚师的对手,一阵厮杀后,宋军受到重创,宋襄公本人的大腿也受了重伤,其精锐的禁卫军全部被楚军歼灭。幸亏有公孙固等人的拼死掩护,宋襄公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回宋国。

回国后人们普遍埋怨宋襄公指挥不当,宋襄公却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向臣民辩解说“临大事而不忘大礼”(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认为自己遵守军规军礼打仗并无不当。半年之后,宋襄公伤重而死。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曾说过,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现在有些人为宋襄公鸣不平,认为毛泽东的评价太过火了,没有理解宋襄公那个时代的贵族精神和君子风度。

我以为,这些人平时读书恐怕只重表面现象,不怎么琢磨内在本质。从表面上来看,西周时期乃至春秋初期打仗很讲究规则和礼法。比如:

•君子不重伤(不再次伤害受伤的敌人)

•不擒二毛(不捉拿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

•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中取胜)

•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的敌人)

•不伐丧(不在敌国国君去世后举国服丧期间发动攻击)

在这样的战场上,马背上的将领确实很威风、很有贵族范儿。可是,我们想一想,那个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战场规则?至少有如下三方面原因。首先,当时诸侯王大多是周天子的子孙,彼此是兄弟或姻亲,不能杀个你死我活,所以要确立一系列规则控制战争行为。其次,周天子为保证“家天下”永久稳固,不允许诸侯通过战争扩大地盘、增强实力,于是用一系列军礼军法限制战争的规模和程度。谁要是借着战争吞并另一个诸侯国,便是图谋不轨,危及周天子权威,周天子很可能率诸侯共伐之。再次,当时各国之间交战的目的还比较简单,或者为争当盟主,或者为争夺一匹宝马,甚至为获得一位佳人,达到目的即可罢兵,所以容易受法规控制。明眼人一看就会明白,上述种种规则并不是贵族精神和君子风度的体现,实质上是为维护周氏“家天下”稳固的家规、家法所设。就算表面上十分文明有贵族风范,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周氏政权逐渐衰落,周天子号令天下的风光不再,以卿大夫为代表的新兴势力集团陆续出现,不断壮大,先后取得诸侯之位。此后的战争撕去了贵族虚伪的面纱,不再假装斯文。为了兼并彼此,战争双方全力以赴攻城夺地,奇谋诡诈大行于道。

泓水之战就发生在这一转变时期。它标志着周氏建立“家天下”以来,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逐渐消失,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开始出现。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战争中,饱经战火的孙子清楚地看到了这种变化,大声疾呼:“兵者,诡道也”,并提出一系列奇谋妙计,学者称之为“诡道十二法”。

现代战争与孙子那个年代的战争已经大不一样了,战争会在陆、海、空、太空、电磁等多维化立体式领域进行,各种嵌入信息技术的先进武器装备全方位比试,键盘鼠标取代了长矛大刀。于是,有些人认为战争没那么复杂了,不需要诡道了,只需要敲敲键盘、动动鼠标就行了。然而,敲键盘的手指是靠大脑指挥的,所以说,现代战争中仍然要讲究诡道。1982年的贝卡谷空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此之前的1973年中东战争中,以色列装备了性能先进的作战飞机,主要有美国的F–4型喷气式战斗轰炸机、法国的幻影Ⅲ型喷气式战斗机和美国的A–4型亚音速强击机。这些飞机都装上了针对萨姆–2、萨姆–3导弹的电子警报和干扰设备,一旦发现导弹来袭,就会自动报警,并按相同频率发射电波,干扰导弹的制导系统,使导弹不能准确命中飞机。所以在攻击埃及和叙利亚时,许多飞行员明明听到警报也不采取任何躲避措施,以为干扰系统会自动躲避来袭导弹。没想到飞机一连被击下100多架。以方几经侦察后才知道,原来埃、叙两国的防空导弹网中新增加了一种苏制萨姆–6地空导弹。这种导弹装在履带车上,机动性好,阵地不固定,又便于伪装隐蔽。所以,以军多次侦察都未发现萨姆–6导弹阵地。而且,这种导弹的性能远远优于萨姆–2和萨姆–3,具有抗干扰能力,所以能够排除以军飞机干扰,准确命中。此后,以色列空军对萨姆–6非常警觉,将其视为克星。

1981年以色列获得叙军在贝卡谷地部署萨姆–6导弹的情报,立即派无人侦察机前往侦察。这架侦察机虽然被叙军击落了,但是以军探测到了叙军指挥雷达的无线电电波频率。1982年,以军进攻叙利亚时,决心首先干掉萨姆–6导弹阵地。于是,以军采用了孙子的诡诈之道,先令两架无人机飞入贝卡谷地上空,假装袭击叙军基地。叙军发现敌机后立即打开萨姆–6导弹瞄准雷达,准备发射导弹。这一动作却正中以军下怀,以军迅速发射百舌鸟导弹直接命中萨姆–6导弹瞄准雷达,使之变成了“瞎子”,无法发现来袭目标。紧接着,以色列大批战机飞临贝卡谷地上空,精确投弹,仅仅几分钟时间,19个萨姆–6地空导弹连全部被摧毁。

可见,现代战争中,如果巧用诡道,仍然能够起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效果。

3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战争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东战争信息化水平更高,某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具备了人脑的功能,但是战争主体仍然是人,战争结果的最终决定性因素仍然是人。而且人的智慧与信息技术平台相结合,可以发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巨大的能量。所以说,现在乃至未来的战争依然遵行“兵者,诡道也”的原则。经常有人问我,中国的军事力量与某国相比,谁强谁弱,在当今世界上排行第几?这种问题很难回答,也不能回答。其实,无论排行第几,无论对方如何强大,如果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谋略的运用和发挥,便能用好、用活手中的武器装备,弥补某些军事力量方面的不足,仍然能够像毛泽东倡导的那样,以劣胜优,以弱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