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用谋之妙,贵在信任/韩信为什么背弃项羽
【原文】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精解】
近几年一些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学者一直在争论一个问题。一些学者说,孙子是在齐国生活期间写完了兵法十三篇,然后带着它投奔吴国的。另一些学者说,孙子是来到吴国之后,隐居5年才陆续写出兵法十三篇。司马迁只是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他没有注明孙子在哪里完成这部兵书,所以两种说法都有很大的可能性。客观地说,从内容上来看,《孙子兵法》应当是孙子到吴国之后,根据吴王争霸天下的战略需求专门定制的,因为文中有两次直接提到吴国与越国争斗的情况,没有一处涉及齐国的事情。尤其是《计篇》中“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这句话显然就是针对吴王说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因为按流程来说,盘算完了双方的情况,接下来就要确定计策。出谋划策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我们现在说,点子就是金钱,思路决定出路。孙子的那个年代也是如此,点子和思路不能随便出手,一出手就要进入决策。所以,在他讲完计算双方实力的方法、即将出谋划策之际,孙子先直言不讳地挑明前提条件:“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对于“将”,有两种理解。一种指将领,“将听吾计”意为将领听从我的计谋。另一种认为“将”作助动词用,意为如果,读作“江”。这句话是孙子对吴王说的,作为助动词更符合原意。这里的“用之”,不是指用我的计谋,而是指用军队作战。整句话说的是: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胜利,那么我就留下来继续出谋划策;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用兵作战一定失败,那么我就离去另择明君。想象一下他们君臣对话的情景,阖闾虽然贵为大王,孙子不过是一个山中隐士,二人地位相差悬殊,但是孙子毫无卑怯之色,充满了自信和坦诚,表现出春秋时期士人的典型风骨。
士是周代以来的一个贵族等级,是贵族的最下层。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4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前三个等级都有一定的田产,全国土地归天子所有,天子封诸侯国给诸侯,诸侯再封邑给大夫,而士不能占有土地。用现在的话来说,士是没有不动产的。但是,士阶层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享有在官府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朝廷官学荒废,而民间私学兴起。孔子游学就是典型代表。社会上逐渐出现“学在民间”的现象,民间百姓学到某方面本事也可以成为士。所以,士处于贵族与平民之间,他们可上可下,士可以上升为贵族,士也可以被降为平民。这两种身份结合在一起,使得士具备一些独特的性格特征。孙子作为齐国贵族的后代,属于士的阶层。
士,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衷于追求功名,士为知己者死。所以他们往往不计国籍和民族,愿意投奔他们认为英明的国君,甚至投奔敌国、辅助该国国君攻打本国,只要得到信任,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是,如果国君不任用他,他就投奔别国。乍一听,这种人似乎没有原则,朝秦暮楚、背叛祖国。其实,如果还原到当时历史环境就不难看出,当时的诸侯国同属一个天下,士人可以到处流动,而且他们往往以天下为己任,并不局限在听命于某一个诸侯王。所以,孙子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这句话就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楚汉相争时期的韩信,更是用实际行动体现士的特点。
秦朝末年,韩信本是一介平民,在农民起义大潮中,他带着宝剑投奔了当时势力最大的起义军团首领项梁。最初他并未得到重用,默默无闻。项梁战死之后,他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郎中(其职责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献策,刚愎自用的项羽都不予采纳。韩信心灰意冷,遂有去意。这也就是孙子所说的“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一年之后,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刘邦一开始也没把他当回事儿,只给他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当,韩信依然不为人所知。
一个偶然的机会,韩信结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并多次同他交谈,给萧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从长安迁往汉中地区。当时的刘邦相当于被项羽流放到偏僻山沟,非常落魄,于是先后有数十位将领逃亡。这个时候,韩信也逃走了。但是,他之所以逃走,并不是因为刘邦落魄。他是抱着干一番事业的想法从项羽旗下跑来的,认识萧何之后,萧何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韩信,但刘邦一直没有重用他,于是他就再次像孙子所说的那样,“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打算另择明主。
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大怒,犹如失去了左右手。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刘邦,刘邦又是生气又是高兴,骂道:“你怎么也逃跑了?”萧何急忙回答说:“我可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问道:“你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刘邦一听追的是这么个小官,又生气了,骂道:“跑掉的将领有好几十个,你都没有追,倒去追一个小小的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解释说:“那些跑掉的将军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假如大王只想一直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大王想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了。这就看大王如何打算了。”刘邦难过地说:“我当然也打算回东边去呀,怎么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马上建议道:“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边,务必重用韩信,他也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他终究还是要跑掉的。”刘邦不情愿地说:“好吧,我看你的面子,让他做个将军吧。”萧何摇头说:“不够呀,即使让他做将军,他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刘邦只好说:“那么,让他做大将吧。”萧何高兴地说:“这就对了。”当下刘邦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连连摆手说:“不可,不可。大王一向傲慢无礼,如果任命一位大将也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会成为韩信离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选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刘邦只好点头答应。各位将军听说刘邦要拜大将了,个个暗自高兴,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被任命为大将的是默默无闻的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韩信成为大将后,果然不负刘邦厚望,就像孙子所说,“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于是就有了“汉中对”那一幕,韩信分析刘邦与项羽相比,所具有的政治优势,鼓动他杀出汉中,争夺天下,并具体制订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使刘邦得以顺利挺进关中,从此拉开了开创西汉王朝事业的大幕。
韩信这一则故事虽然比孙子生活的年代晚了200多年,却很好地诠释了孙子的观点。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孙子这句话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谋略是赢得战争胜利的法宝,打仗必须重用谋略,用之必胜,不用必败;第二,孙子对自己的谋略充满了自信,大王愿意用谋略打仗,他就留下来出谋划策,不愿意用谋略打仗,他就走人;第三,出谋划策的前提条件是得到君王的重视和信任,只有得到重视和信任,制定的谋略才能够得到贯彻落实。
鉴古观今,孙子这句话很有现实意义。今天身处重要岗位上的人在出谋划策时不能毫无主见、一味顺从领导,而应当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善于提出有见地的方案。尤其在战争决策问题上更来不得唯唯诺诺、唯领导是从,应当具有孙子“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