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一个犹太人的命运
林中洋
《约伯记》(Hiob)是奥地利著名作家约瑟夫·罗特(Joseph Roth)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经典作品问世于1930年,它在内容和叙事,以及语言和表达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作为这部书的译者,要在准确流畅的基础之上展现作者的叙事风格和口吻,并且将那些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情境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仅如此。一般的中国读者可能对犹太教和犹太人的历史比较陌生,所以读这部书的时候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问。在翻译的过程中,我想到过尽可能地添加注释,后来发现对很多的历史文化背景等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就想到了写一个序,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约伯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门德尔·辛格的犹太人的悲惨命运。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特没有提及具体的年份,而是用“很多年前……”开篇,就连辛格生活的“卒基诺夫”其实也是一个虚构的地名,读者只知道这是沙皇俄国的某个地方。罗特这样形容他的主人公:“普普通通,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犹太人……在他之前,有千千万万的人像他这样生活过、这样教过书。”这样的设定不但没有使辛格这个人物变得模糊,反而更加凸显了其典型性和代表性。
门德尔·辛格的遭遇代表的是上个世纪初欧洲东部的正统犹太教徒的生存状况。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勤劳虔诚却过得捉襟见肘,谨小慎微却仍避免不了被歧视和压迫。和许许多的犹太人一样,辛格一家也远渡重洋,移民去美国寻找新的开始,但是迎接他的,却是更多的苦难。
罗特把这部书命名为《约伯记》的用意是很明显的,因为辛格与约伯的命运有很多的类似。据《圣经·旧约全书》的记载,约伯本是一个正直的好人,上帝在撒旦的谗言诱惑之下,决定考验约伯,于是让他家败人亡,处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在绝望中,约伯发出了对上帝的质疑,但是最终,上帝还是让奇迹在他身上出现。门德尔·辛格的命运比约伯还要苦,他一直是生活在底层辛苦度日的小人物,四个孩子中,最小的儿子一出生就有癫痫病,战争爆发后,大儿子在沙皇的阵营失踪,二儿子为美国战死在疆场,女儿疯了,老婆也死了,小儿子下落不明,辛格在绝望之中和约伯一样发出对上帝的声讨和控诉。然而,在行尸走肉般地生活了很长时间之后,奇迹发生了——辛格的小儿子梅努西姆突然出现在眼前。他不再是那个患有癫痫病的残废,而是成了一个优雅迷人的年轻音乐家。
从故事情节的走向来看,这部书好像是在宣扬宗教的力量,但是细看之下就会发现,作者在书中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几近无奈却又坚韧不拔的寻找——寻找家乡、寻找灵魂的归宿、寻找自己。
自从犹太人被罗马人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之后,他们被迫在异国他乡生活了近两千年,在这些流亡的岁月中,犹太人被当地人排挤在社会底层的角落,遭受歧视、隔离甚至集体迫害。门德尔·辛格的生活状况正是这样,他生活在俄国,用希伯来语教小孩子读《圣经》(《旧约全书》是《圣经》的第一部分,即犹太教经书《朵拉》,原文是希伯来文);日常生活里却说依地语,这是德国和东欧犹太人使用的一种方言,和德文很像,这就是门德尔为什么可以和说德语的大夫沟通,却不太会俄语,连写一封申请信还要请人代笔的原因。辛格和其他犹太人一样,生活得小心翼翼,他见了穿制服的人就躲,虽然在俄国出生成长,却是永远的外人,四周的一切,包括那些松林和狗,对他而言都充满着危险的敌意;移民到了美国之后,他以为可以找到一个新的“祖国”,却发现他在这里更加陌生,于是他开始思念俄国,把那里称之为“家乡”,那里的星空、蟋蟀,甚至那些他一直害怕的虫子都让他感到亲切。
辛格寻找和向往的,不只是家乡,还有灵魂的归属。辛格本是一个正统犹太人,他可以为了严格遵守教义而不把生病的小儿子送进俄国人的医院,但是在全书的结尾处,“门德尔·辛格在他生命里第一次自愿地裸露出了他的头部”,这是犹太教义里禁止的。他这么做,是因为找到答案了吗?作者没有交代,因为,他自己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
《约伯记》叙述的虽然是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但它所展现出来的迷惘、寻找、悲怆和坚持,却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所以,这部书更像是一部史诗,这也是《约伯记》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