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广大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运用礼仪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中国古代先贤普遍认为,“礼”是一种柔韧的智慧,这种平和与内敛表达着对他人的尊重,自然地扩大了自己回旋的空间,这是君子生活在人性丛林中必须遵守的法则。南京大学教授郑天水在全国高职院校工作会议发言中指出:“对我们每一个高职大学生来说,如果你把‘礼’奉为人生的必修课,你就会比别人少走许多弯路,少犯许多错误,就会早一天找到成功的路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是专门研究大学生礼仪的专家,他认为,生命本身即是一种缘分,学院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们互为学友,共处一校,相互间的礼仪是必需的。
礼仪礼节是高职大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相互表示敬意的规范和仪式,是文明礼貌、有教养的具体体现。它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高职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对高职大学生的行为具有某些法律和道德所不能实现的制约能力。
大学期间是由“非独立的社会人”转变为胜任社会角色的“独立社会人”,完成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只有在大学时期完成社会化、职业化、公民化的转变,学会做人和做事,才能在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后顺利地生存、发展并实现人生价值,而礼仪教育在这个进程中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礼仪修养是大学生社会化、职业化的动力源、方向盘和推进器。
尽管编者尽了最大努力,但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10月